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2、以自己感兴趣的形式亲近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进行研究,并能形成自己颇有深度的见解。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争做 保护动物的爱心使者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松鼠》 1课时 《松树金龟子》 1课时 《国宝一一大熊猫》 1课时 《黔之驴》 1课时 写作 3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 1课时 名著阅读 2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 1课时 教学设计 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动物是我们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的伙伴,本单元运用了通俗浅显、生 动传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松树金龟子,憨态可 掬、温厚活泼的国宝大熊猫,以及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 学习这个单元,应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 习性,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动物的特点。通过自己的感受,充分认识到:准确生动的介 绍来自于平时细心的观察 《松飘》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结构比较简单,说明对象突出。它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平 实准确的特点,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描绘,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体 会其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并且本文还是帮助学生写好小动物说明文的范文,教学中不妨在这 方面做一些大胆的尝试。 《松树金龟子》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它科学、详尽地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 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本文,可以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对昆虫的探究兴 趣,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昆虫,培养他们从小就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国宝—大熊猫》: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他成为国宝的原因:另 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一大熊猫”专题研究,让他们在研究 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黔之驴》文字较简练,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引导他们用“三看 查”(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本文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 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 在写作单元里,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 动中,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从书本走进自然,亲身体会到:目前 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从而唤起他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他们关爱动物 保护动物的热情,自觉地投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1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2、以自己感兴趣的形式亲近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进行研究,并能形成自己颇有深度的见解。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争做 保护动物的爱心使者。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 12 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 课时 《松鼠》 1 课时 《松树金龟子》 1 课时 《国宝——大熊猫》 1 课时 《黔之驴》 1 课时 写作 3 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 1 课时 名著阅读 2 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 1 课时 三、教学设计: 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动物是我们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的伙伴,本单元运用了通俗浅显、生 动传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松树金龟子,憨态可 掬、温厚活泼的国宝大熊猫,以及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 学习这个单元,应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 习性,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动物的特点。通过自己的感受,充分认识到:准确生动的介 绍来自于平时细心的观察。 《松鼠》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结构比较简单,说明对象突出。它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平 实准确的特点,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描绘,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体 会其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并且本文还是帮助学生写好小动物说明文的范文,教学中不妨在这 方面做一些大胆的尝试。 《松树金龟子》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它科学、详尽地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 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本文,可以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对昆虫的探究兴 趣,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昆虫,培养他们从小就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国宝——大熊猫》: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他成为国宝的原因;另 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专题研究,让他们在研究 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黔之驴》文字较简练,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引导他们用“三看一 查”(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本文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 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 在写作单元里,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 动中,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从书本走进自然,亲身体会到:目前 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从而唤起他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他们关爱动物、 保护动物的热情,自觉地投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第15课松鼠 教学目标: 、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 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 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略)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随文指点生字读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一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 五、分析课文内容 1、分析第一部分,(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 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 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2-5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发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 (4)归纳总结,初步指明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了3—5节,结合思考练习五,围绕松鼠的“吃”、“住”“行”分组展开了小型讨论, 可根据课文中内容加以合理想象,设制一定的情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 目的: 1、通过讨论了解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熟悉,进一步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 3、训练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明确课文中材料安排与我们的讨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总结课文,再次明确目标 七、课后作业:
2 第 15 课 松鼠 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 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略)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随文指点生字读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 题。 五、分析课文内容 1、分析第一部分,(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 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 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 2—5 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 2 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发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 (4)归纳总结,初步指明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 下深刻印象。 (5)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了 3—5 节,结合思考练习五,围绕松鼠的“吃”、“住”“行”分组展开了小型讨论, 可根据课文中内容加以合理想象,设制一定的情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 目的: 1、通过讨论了解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 2、 精彩的故事片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熟悉,进一步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 3、训练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明确课文中材料安排与我们的讨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总结课文,再次明确目标。 七、课后作业:
1、学习完《松鼠》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有什么区别, 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 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 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 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 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伃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 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仿写训练 2、“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 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 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篇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3 1、学习完《松鼠》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有什么区别, 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 20-30 厘米,尾 20 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 后肢均发达,前肢 4 指,后肢 5 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 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 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 1~4 窝,每窝 5~10 仔。尾毛可做 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 仿写训练 2、“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 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 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篇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第16课松树金龟子 教学目标: 、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 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3、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 教学方法:感悟法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 1、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本文选自《昆虫世界》。 、自主学习 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 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 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4.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你有什么感受? 5.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抓住了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请你找出几处 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触角上颚殷勤炫耀魅力 献媚鞘翅咫尺螽斯无动于衷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 繁衍。) 明确: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 第5—7段,介绍金龟子的婚恋生活。 第8一18段,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4 第 16 课 松树金龟子 教学目标: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 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3、 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 教学方法:感悟法 教学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 1、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本文选自《昆虫世界》。 二、自主学习 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 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 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4.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你有什么感受? 5.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抓住了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请你找出几处 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触角 上颚 殷勤 炫耀 魅力 献媚 鞘翅 咫尺 螽斯 无动于衷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 繁衍。) 明确:第(l 一 3)段,外貌特征。 第 4 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 第 5—7 段,介绍金龟子的婚恋生活。 第 8 一 18 段,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绍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 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 进行长期仔细地观 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文中“我抓住机会跟踪她们,观察他们”要想观察清 楚他们”等语句,文中还写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 等,这些都是佐证。 启发:多观察,多思考。 4.法布尔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誉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而本文正是 选自〈昆虫世界〉),你能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①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 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 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的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 本文用词的准确与生动与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是分不开的,难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 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学生交流) 四、重点研讨课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选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 的态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一句中,“有可能”三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先找到它的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 节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发声。 ③不能。“有可能”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而非肯定。) 五、写作: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或者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 用一、二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或动作。(提示:描写动物,除了应该捕捉其形 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之外,还可以描写动物的静态和动态所反映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动物生活环 境的描写。)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作品,进行比较,作出点评,并将评价内容及修改意见逐一附在 文后 六、课外研究:假如现在你是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正严重危害果树,根据你 收集的资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实施细节
5 第 19、20 段,介绍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 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 进行长期仔细地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文中“我抓住机会跟踪她们,观察他们”“要想观察清 楚他们”等语句,文中还写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 等,这些都是佐证。 启发:多观察,多思考。 4.法布尔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誉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而本文正是 选自〈〈昆虫世界〉〉,你能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①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 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 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的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 本文用词的准确与生动与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是分不开的,难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 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学生交流) 四、重点研讨课文第 8 一 13 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选文第 8 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 的态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一句中,“有可能”三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先找到它的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一 节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发声。 ③不能。“有可能”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而非肯定。) 五、写作: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或者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 用一、二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或动作。(提示:描写动物,除了应该捕捉其形 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之外,还可以描写动物的静态和动态所反映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动物生活环 境的描写。)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作品,进行比较,作出点评,并将评价内容及修改意见逐一附在 文后。 六、课外研究:假如现在你是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正严重危害果树,根据你 收集的资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实施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