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自评试卷 语文 2013.0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 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迂讷(ne)嗤香(pen)瓔珞(uo) 揠苗助长(ya) B.祓除(fu)熨帖(yun)渐染(jan) 踽踽独行(ju) C.蹊跷(qi)黢黑(qu) 铁砧(zhen)宁缺毋滥(w D.浸渍(ze)锃亮(zeng)档次(ding)钟灵毓秀(y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凑合 端详 甘拜下风 有志者事竞成 贸然 和衷共济 万变不离其宗 C.诙谐 诡秘 生杀与夺 不费吹灰之力 D.姿式 炫目 明察暗访 百密未免一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 的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5390亿元,比2012 年春节期间增长14.7%。 ②在“除火患、保平安”冬春专项行动中,市科技馆与消防总队市南区支队的消防官兵联合 进 行了消防实地 ③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实用规定》除“校车驾驶人管理”章节外,其他条例已于 2013年1月1日起正式 A.监测 演练 实行 B.检测 演练 施行 C.监测 演习 施行D.检测 实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从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来看,许多考生能够结合自己耳濡目染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 己的
高三自评试卷 语文 2013. 0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 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凑合 端详 甘拜下风 有志者事竞成 B.沉湎 贸然 和衷共济 万变不离其宗 C.诙谐 诡秘 生杀与夺 不费吹灰之力 D.姿式 炫目 明察暗访 百密未免一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 的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 5390 亿元,比 2012 年春节期间增长 14.7%。 ②在“除火患、保平安”冬春专项行动中,市科技馆与消防总队市南区支队的消防官兵联合 进 行了消防实地 。 ③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实用规定》除“校车驾驶人管理”章节外,其他条例已于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 。 A.监测 演练 实行 B.检测 演练 施行 C.监测 演习 施行 D.检测 演习 实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从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来看,许多考生能够结合自己耳濡目染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 己的
感想,读来亲切生动 B.中国文化在欧洲广受欢迎,让世界另眼相看,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以及当今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力 C.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但其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抢 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迫不及待。 D.汪曾祺的散文有以下两点值得学习:文字不求矫揉造作,文风平易近人:能懂得以包容 之心话“家常人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剪纸以其别具一格的审美思维和造型语言,显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 B.书籍的出现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贬低甚至疏 忽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C.巨星云集的湖人队一败再败,不仅与总冠军渐行渐远,甚至连季后赛都成为了难以企及 的奢望,这与霍华德没能统治内线不是不无关系 D.成都城市微博“微成都”,通过图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传播介质,探索出一 条政务微博传递正能量的新路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语言与文化 金开诚 由于某一民族的语言从来就是传播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便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民 族文化色彩与意味。个体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便可能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一代代人学习 本民族的语言,是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形成传统的重要途径之 幼儿说话,最早会叫爸爸、妈妈,他在学会这两个词的同时,定然把它们同父母的具体形象 相联系,而这形象则是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男人和中国妇女;后来幼儿又逐渐感知 父母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地位和处境,并分出对“严父慈母”的不同情感和态度,这些情 况当然是由传统的历史文化决定的。因此,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一些 富于感性的表象以及一定的情感色彩相联系的。 中国有许多独特的名胜,说起那些地名,中国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毫无意味的 符号。例如中国古代说到塞北与江南,便分别含有不同的意味。江南人说到苏杭,也有特定 的文化感受,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已深入人心。说苏杭说到“烟柳画桥”,这又 有独特的意味。其实,世界上各个国家大都有柳有桥,但是只有中国人说“烟柳画桥”,而 且比较多见的是用来描写江南景色。它所含有的意味,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入感受的。 中国人说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也各有不同的语感或联想。这既是因为人们对四方、四季的 气候、景观与生态有不同的感受,也因为传统文化把四方、四季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气 候、景观、生态与五行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模糊的感受:即东方,春季有温暖和煦之感 南方.夏季有炎热蓬勃之感:西方,秋季有清凉萧瑟之感:北方,冬季有寒冷肃杀之感。这 样的语感是中国特有的,而且有的人还辨析得相当精确。例如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说:“太白纯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很能 说明李白用词之准与王国维感受之准。比如首句“西风”就不能换成“东风”“南风”,因为 这二者给人以阳和之感,不能与“残照”协调相配:“北风”则流于凄厉,不如“西风”的 萧飒更利于全景统一。下句四字假如换成“秦家陵阙”或“隋家陵阙”,原词的“气象”也 不免减色:而对不同“气象”的感受则有赖于对秦、汉、隋三朝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有较 多的印象积累,方能形成某种“完形感”,从而觉出此处只有用“汉家陵阙”气象最好。 小孩学话当然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语感,但从他学话开始,那凝结在字词
感想,读来亲切生动。 B.中国文化在欧洲广受欢迎,让世界另眼相看,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以及当今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力。 C.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但其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抢 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迫不及待。 D.汪曾祺的散文有以下两点值得学习:文字不求矫揉造作,文风平易近人;能懂得以包容 之心话“家常人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剪纸以其别具一格的审美思维和造型语言,显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B.书籍的出现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贬低甚至疏 忽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C.巨星云集的湖人队一败再败,不仅与总冠军渐行渐远,甚至连季后赛都成为了难以企及 的奢望,这与霍华德没能统治内线不是不无关系。 D.成都城市微博“微成都”,通过图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传播介质,探索出一 条政务微博传递正能量的新路径。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语言与文化 金开诚 由于某一民族的语言从来就是传播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便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民 族文化色彩与意味。个体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便可能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一代代人学习 本民族的语言,是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形成传统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说话,最早会叫爸爸、妈妈,他在学会这两个词的同时,定然把它们同父母的具体形象 相联系,而这形象则是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男人和中国妇女;后来幼儿又逐渐感知 父母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地位和处境,并分出对“严父慈母”的不同情感和态度,这些情 况当然是由传统的历史文化决定的。因此,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一些 富于感性的表象以及一定的情感色彩相联系的。 中国有许多独特的名胜,说起那些地名,中国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毫无意味的 符号。例如中国古代说到塞北与江南,便分别含有不同的意味。江南人说到苏杭,也有特定 的文化感受,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已深入人心。说苏杭说到“烟柳画桥”,这又 有独特的意味。其实,世界上各个国家大都有柳有桥,但是只有中国人说“烟柳画桥”,而 且比较多见的是用来描写江南景色。它所含有的意味,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入感受的。 中国人说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也各有不同的语感或联想。这既是因为人们对四方、四季的 气候、景观与生态有不同的感受,也因为传统文化把四方、四季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气 候、景观、生态与五行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模糊的感受:即东方,春季有温暖和煦之感; 南方.夏季有炎热蓬勃之感;西方,秋季有清凉萧瑟之感;北方,冬季有寒冷肃杀之感。这 样的语感是中国特有的,而且有的人还辨析得相当精确。例如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说:“太白纯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很能 说明李白用词之准与王国维感受之准。比如首句“西风”就不能换成“东风”“南风”,因为 这二者给人以阳和之感,不能与“残照”协调相配;“北风”则流于凄厉,不如“西风”的 萧飒更利于全景统一。下句四字假如换成“秦家陵阙”或“隋家陵阙”,原词的“气象”也 不免减色;而对不同“气象”的感受则有赖于对秦、汉、隋三朝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有较 多的印象积累,方能形成某种“完形感”,从而觉出此处只有用“汉家陵阙”气象最好。 小孩学话当然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语感,但从他学话开始,那凝结在字词
上的历史、文化意味却会逐渐被语言使用者感知,对他产生熏陶或感染,这确实是毫无疑义 的。至于那些字面本身就有思想倾向或情感色彩的字词,对学话人的影响就更加直接了。由 于这种思想倾向和情感色彩也是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因此所谓影响也就是通过学话用话而受 到文化的熏陶 (摘编自金开诚《文化随笔》) 6.下列对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依靠语言来传播的,因此人们在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时候,实际上 就 是在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B.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爸爸妈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两个 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C.中国那些名胜的名称在中国人看来,不只是抽象的符号,它们含有不同的意味,这是由 特的文化感受决定的 D.个体在学话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感知到字词中的文化意味,从而逐渐受到民族文化 的 感染或熏陶。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州、杭州本是两个地名,“烟柳画桥”一词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意味,这意味是很多 外国人难以感受得到的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与五行相配,使得汉语中“东西南北、春夏秋 冬”这些词语摆脱了气候、生态的感受,成为模糊的概念。 C.“汉家陵阙”与“秦家陵阙”、“隋家陵阙”的气象不同,这种不同产生于汉朝、秦朝、隋 朝这三个朝代留下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的差异。 D.因受社会文化制约,有些字词字面本身就具有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因此学习这些字词 也 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文化要得以传承并形成传统,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而学好汉语,是我们中华儿女 传 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B.塞北与江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味,不再只是两个语言符号,其中的 化意味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的 C.李白诗句“西风残照”之“西风”不能换成“东风”“南风”,是因为“西风”给人清凉 萧 瑟之感,与“残照”协调统一。 D.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要代代相传,只能通过一代代人认真学习、研究本民族语言,在这 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上的历史、文化意味却会逐渐被语言使用者感知,对他产生熏陶或感染,这确实是毫无疑义 的。至于那些字面本身就有思想倾向或情感色彩的字词,对学话人的影响就更加直接了。由 于这种思想倾向和情感色彩也是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因此所谓影响也就是通过学话用话而受 到文化的熏陶。 (摘编自金开诚《文化随笔》) 6.下列对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依靠语言来传播的,因此人们在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时候,实际上 就 是在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B.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爸爸妈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两个 词 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C.中国那些名胜的名称在中国人看来,不只是抽象的符号,它们含有不同的意味,这是由 独 特的文化感受决定的。 D.个体在学话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感知到字词中的文化意味,从而逐渐受到民族文化 的 感染或熏陶。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州、杭州本是两个地名,“烟柳画桥”一词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意味,这意味是很多 外国人难以感受得到的。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与五行相配,使得汉语中“东西南北、春夏秋 冬”这些词语摆脱了气候、生态的感受,成为模糊的概念。 C.“汉家陵阙”与“秦家陵阙”、“隋家陵阙”的气象不同,这种不同产生于汉朝、秦朝、隋 朝这三个朝代留下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的差异。 D.因受社会文化制约,有些字词字面本身就具有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因此学习这些字词 也 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文化要得以传承并形成传统,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而学好汉语,是我们中华儿女 传 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B.塞北与江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味,不再只是两个语言符号,其中的 文 化意味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的。 C.李白诗句“西风残照”之“西风”不能换成“东风”“南风”,是因为“西风”给人清凉 萧 瑟之感,与“残照”协调统一。 D.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要代代相传,只能通过一代代人认真学习、研究本民族语言,在这 个 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沧州酒,阮亭先生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此称。著名已久,而论者颇有异同。 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醴未必佳也。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 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沧州制府尚不能得一滴,他可知也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水虽取于卫河,而 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器沉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 始有冲虚之致。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其新者不甚佳,必置阁至十年以 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又大姓若戴、吕、刘、王, 率多零替,酿者亦稀,故尤难得。或运于他处,无论肩运、车运、舟运,一摇动即味变。运 到之后,必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取饮注壶时,当以杓平挹:数摆拨则味亦变,再澄数 日乃复。姚安公尝言:饮沧酒禁忌百端,劳苦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 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盖以此也。 其验真伪法:南川楼水所酿者,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不过四肢畅适,恬 然高卧而已。其但以卫河水酿者则否。验新陈法:凡置阁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 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味变矣。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 以然也 董曲江前辈之叔名思任,最嗜饮。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 约。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语锐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 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沽于岸上肆中 肆:店铺 B.耻于贩鬻 鬻:卖 C.次日亦不病酒 病:损害,祸害 D.寓李进士锐巅家 寓:居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论者颇有异同 而今安在哉 以锡罂沉至河底 作《师说》以贻之 数摆拨则味亦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恬然高卧而已 河东凶亦然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沧州酒奇特的一组是 ①皆沽于岸上肆中 ②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 ③酿者亦稀,故尤难得 ④一摇动即味变 ⑤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⑥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州酒虽然久负盛名,但说起沧州酒来,人们的看法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真正 的好沧州酒并不容易买到 B.沧州酒不是普通人家能够酿造出来的,必须是世代相传的酿酒世家,才能够把握 好水与火的关键环节 C.姚安公认为,饮用沧州酒禁忌太多,喝来有点得不偿失。不如打发小童去随便买 壶酒喝,更觉陶然自乐。 D.董曲江的叔叔董思任非常喜欢喝酒,他任沧州知府时,知道好酒不该由官府享受,直到 罢
沧州酒,阮亭先生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此称。著名已久,而论者颇有异同。 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醴未必佳也。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 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沧州制府尚不能得一滴,他可知也。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水虽取于卫河,而 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沉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 始有冲虚之致。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其新者不甚佳,必置阁至十年以 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又大姓若戴、吕、刘、王, 率多零替,酿者亦稀,故尤难得。或运于他处,无论肩运、车运、舟运,一摇动即味变。运 到之后,必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取饮注壶时,当以杓平挹;数摆拨则味亦变,再澄数 日乃复。姚安公尝言:饮沧酒禁忌百端,劳苦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 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盖以此也。 其验真伪法:南川楼水所酿者,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不过四肢畅适,恬 然高卧而已。其但以卫河水酿者则否。验新陈法:凡置阁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 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味变矣。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 以然也。 董曲江前辈之叔名思任,最嗜饮。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 约。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语锐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 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沽于岸上肆中 肆:店铺 B.耻于贩鬻 鬻:卖 C.次日亦不病酒 病:损害,祸害 D.寓李进士锐巅家 寓:居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论者颇有异同 而今安在哉 B.以锡罂沉至河底 作《师说》以贻之 C.数摆拨则味亦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恬然高卧而已 河东凶亦然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沧州酒奇特的一组是 ①皆沽于岸上肆中 ②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 ③酿者亦稀,故尤难得 ④一摇动即味变 ⑤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 ⑥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州酒虽然久负盛名,但说起沧州酒来,人们的看法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真正 的好沧州酒并不容易买到。 B.沧州酒不是普通人家能够酿造出来的,必须是世代相传的酿酒世家,才能够把握 好水与火的关键环节。 C.姚安公认为,饮用沧州酒禁忌太多,喝来有点得不偿失。不如打发小童去随便买 壶酒喝,更觉陶然自乐。 D.董曲江的叔叔董思任非常喜欢喝酒,他任沧州知府时,知道好酒不该由官府享受,直到 罢
官之后才得以尽情喝酒。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4分) ②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4分) ③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 指养老之处 (1)本词上阕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4分)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下阕中“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子曰:“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2)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文章千古事 。(杜甫《偶题》) (4)靡不有初 (《诗经·大雅》) 耳得之而为声, (苏轼《赤壁赋》) 五、(12分) 16.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13年蛇年春节假期期间,手机短信、 彩信业务量再创新高。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311.7亿条,同比增长8.3%;彩信发送 量累计达到1.3亿条,同比增长16.7%。发短信拜年仍然是亲朋好友间拜年的主流方式,特 别是除夕这一天,短信和彩信的业务量均达到高峰,其中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120.1亿条。 不过,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兴拜年方式的流行,语音业务受影响较大,电话拜年正在走下坡 路。统计显示,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累计完成420.1亿分钟,仅为平日通话量的80% 17.根据语境,仿照语句补写两个句子,使语意完整。(4分) 淡定,不是看破红尘、不思进取,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的沉稳含蓄:① 淡定的人,善待生命,沉稳而不缺少热情:② 18.下面是某中学学生食堂就餐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分)
官之后才得以尽情喝酒。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4 分) ②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4 分) ③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2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 分)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 指养老之处。 (1)本词上阕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4 分)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下阕中“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一句作简要赏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 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2)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文章千古事,______________。(杜甫《偶题》) (4)靡不有初,______________。(《诗经·大雅》) 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五、(12 分) 16. 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3 分) 本报北京 2 月 21 日电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13 年蛇年春节假期期间,手机短信、 彩信业务量再创新高。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 311.7 亿条,同比增长 8.3%;彩信发送 量累计达到 1.3 亿条,同比增长 16.7%。发短信拜年仍然是亲朋好友间拜年的主流方式,特 别是除夕这一天,短信和彩信的业务量均达到高峰,其中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 120.1 亿条。 不过,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兴拜年方式的流行,语音业务受影响较大,电话拜年正在走下坡 路。统计显示,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累计完成 420.1 亿分钟,仅为平日通话量的 80%。 17. 根据语境,仿照语句补写两个句子,使语意完整。(4 分) 淡定,不是看破红尘、不思进取,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的沉稳含蓄;① 。 淡定的人,善待生命,沉稳而不缺少热情;② 。 18.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食堂就餐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