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家白木的长篇历史小说《传国玉玺》,通过传国玉玺在南北朝时期曲折离奇的迁徙故 事,把这个时期纷纭复杂的历史烟云巧妙收拢了进来,是一部填补空白的优秀作品。许久以 来,人们对六朝有些低估,因为朝代更迭频繁,历史事件庞杂,所以研究得不透,文学表现 更是少之又少。但当时南北有很多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作用是 不可低估的 族融合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带来了文化的多样化,交流、碰撞中形成了中 华民族的大文化,那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众多民族 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多元中的统一使得中华民族在浩荡的历史进程中异彩纷呈, 蓬勃壮丽,在多样性中保持强劲的凝聚力。文学的自觉就是从南朝开始的。过去文史哲是不 分的,《诗经》里好多作品不是文学,真正的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审美的东西,就始于南北朝 的《昭明文选》。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三大文学批评巨著,都出现在那个时期。杨炫之 的《洛阳伽蓝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更是集大成之作, 民族融合一方面让中华文化更加苍劲、丰腴,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认同、文化的凝聚 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是文化成员承认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 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能使这个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以传国玉玺在那个时代的流离转徙作为故事线,串起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五 十年,这是个非常聪明的方式。传国玉玺是一个象征,它既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象征。 李斯刻在那上面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中国境内的任何 个民族即便再强盛或再落后,再凶悍,他们的首领同样认为没有这个东西就是白板天子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作家白木的长篇历史小说《传国玉玺》,通过传国玉玺在南北朝时期曲折离奇的迁徙故 事,把这个时期纷纭复杂的历史烟云巧妙收拢了进来,是一部填补空白的优秀作品。许久以 来,人们对六朝有些低估,因为朝代更迭频繁,历史事件庞杂,所以研究得不透,文学表现 更是少之又少。但当时南北有很多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作用是 不可低估的。 民族融合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带来了文化的多样化,交流、碰撞中形成了中 华民族的大文化,那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众多民族 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多元中的统一使得中华民族在浩荡的历史进程中异彩纷呈, 蓬勃壮丽,在多样性中保持强劲的凝聚力。文学的自觉就是从南朝开始的。过去文史哲是不 分的,《诗经》里好多作品不是文学,真正的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审美的东西,就始于南北朝 的《昭明文选》。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三大文学批评巨著,都出现在那个时期。杨炫之 的《洛阳伽蓝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更是集大成之作。 民族融合一方面让中华文化更加苍劲、丰腴,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认同、文化的凝聚。 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是文化成员承认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 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能使这个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以传国玉玺在那个时代的流离转徙作为故事线,串起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五 十年,这是个非常聪明的方式。传国玉玺是一个象征,它既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象征。 李斯刻在那上面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中国境内的任何 一个民族即便再强盛或再落后,再凶悍,他们的首领同样认为没有这个东西就是白板天子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它发源于汉文化 散发至整个中华大地。 文化自信,首先应该是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文 化的认同。这一点通过传国玉玺的传承就可以看出来。传国玉玺在南北朝时期见证的历史风 云,更是一部文化史诗。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意义非常重要。据我所知,现在还没有这 方面的鸿篇巨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而且还具有开创性和开拓性意义 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令我印象深刻。历史小说的创作,避不开史实和虚构的关系 史实是前提,虚构是文学的必要要求。无论虚实,最重要的,我认为首先得尊重历史、敬畏 历史。作者是在正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作者读了大量的资料,还多次到北魏的发祥之地 内蒙古实地考察历史遗迹。这种严谨的态度值得肯定。在写作手法上,作者以别开生面的纪 实推理形式,层层递进地讲述历史,这对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有着探索意义,它拓宽了历 史小说创作的写作思路 近年来,以架空为由头的所谓历史小说、历史剧,泛滥网络和荧屏,虚无和妄诞打破了 历史的镜面,也践踏了文学的边际,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负面误导。如何能够在正史中寻找 文学的逻辑,如何能够让文学呈现正史的魅力,让民族融合形成的大中华文化绽放更加灿烂 的霞光,《传国玉玺》做了很好的示范 (摘编自丁振海《民族融合铸就大中华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六朝历史的文学作品很少,因此《传国玉玺》成为一部填补空白的优秀作品 B.文学的自觉始于南北朝时期,彼时,文史分家,文学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C.文化成员对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的认可态度,促进了文化认同 D.真正好的历史小说,既要符合史实,又要进行虚构,《传国玉玺》做到了这两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层层递进,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B.文章既从宏观历史角度评价了《传国玉玺》的价值,又关注当下的现实问题。 C.文章引用李斯所刻文字,巧妙地衔接上下文,引出了对文化认同的进一步论证 D.文章论证了《传国玉玺》的成功范式,又论及它的架空,体现出思辨性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北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带来文化的多样性,促成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B.传国玉玺是一个权力的象征,各民族首领对它政治效用的认同也是对汉文化的认同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它发源于汉文化, 散发至整个中华大地。 文化自信,首先应该是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文 化的认同。这一点通过传国玉玺的传承就可以看出来。传国玉玺在南北朝时期见证的历史风 云,更是一部文化史诗。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意义非常重要。据我所知,现在还没有这 方面的鸿篇巨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而且还具有开创性和开拓性意义。 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令我印象深刻。历史小说的创作,避不开史实和虚构的关系。 史实是前提,虚构是文学的必要要求。无论虚实,最重要的,我认为首先得尊重历史、敬畏 历史。作者是在正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作者读了大量的资料,还多次到北魏的发祥之地 内蒙古实地考察历史遗迹。这种严谨的态度值得肯定。在写作手法上,作者以别开生面的纪 实推理形式,层层递进地讲述历史,这对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有着探索意义,它拓宽了历 史小说创作的写作思路。 近年来,以架空为由头的所谓历史小说、历史剧,泛滥网络和荧屏,虚无和妄诞打破了 历史的镜面,也践踏了文学的边际,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负面误导。如何能够在正史中寻找 文学的逻辑,如何能够让文学呈现正史的魅力,让民族融合形成的大中华文化绽放更加灿烂 的霞光,《传国玉玺》做了很好的示范。 (摘编自丁振海《民族融合铸就大中华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写六朝历史的文学作品很少,因此《传国玉玺》成为一部填补空白的优秀作品。 B.文学的自觉始于南北朝时期,彼时,文史分家,文学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C.文化成员对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的认可态度,促进了文化认同。 D.真正好的历史小说,既要符合史实,又要进行虚构,《传国玉玺》做到了这两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层层递进,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B.文章既从宏观历史角度评价了《传国玉玺》的价值,又关注当下的现实问题。 C.文章引用李斯所刻文字,巧妙地衔接上下文,引出了对文化认同的进一步论证。 D.文章论证了《传国玉玺》的成功范式,又论及它的架空,体现出思辨性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北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带来文化的多样性,促成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B.传国玉玺是一个权力的象征,各民族首领对它政治效用的认同也是对汉文化的认同
C.孔尚任的名作《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与《传国玉玺》有异曲同工之妙 D.以史实为前提,参照大量资料,甚至实地考察,是《传国玉玺》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8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农 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 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 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 原则。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仼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 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 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 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财新网】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工业化进程,无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以后,政 策导向都是以城市和工业为核心,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重提乡村 振兴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乡村振兴与复 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 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 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这是一种思路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全 新的城乡关系,乡村也要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反哺,到今天的主动作为、实现振兴,进而实现 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的输入和建设必然为 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财新网】 材料三: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两会期间,在山东代表团,习近平以推动 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 振兴的五个“振兴”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作了细谋划。6月中旬,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期间 对山东提出了具体要求: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在考察中,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培养本 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
C.孔尚任的名作《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与《传国玉玺》有异曲同工之妙。 D.以史实为前提,参照大量资料,甚至实地考察,是《传国玉玺》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 2018 年 12 月 28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农 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 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 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 原则。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 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 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 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财新网】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工业化进程,无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以后,政 策导向都是以城市和工业为核心,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重提乡村 振兴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乡村振兴与复 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 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 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这是一种思路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全 新的城乡关系,乡村也要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反哺,到今天的主动作为、实现振兴,进而实现 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的输入和建设必然为 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财新网】 材料三: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两会期间,在山东代表团,习近平以推动 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 振兴的五个“振兴”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作了细谋划。6 月中旬,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期间 对山东提出了具体要求: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在考察中,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培养本 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
兴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 裕起来……一件件一桩桩,事无巨细,尽心谋划。从战略,到谋划,再到样板,中国乡村振 兴的蓝图徐徐展开。【新华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天重提乡村振兴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以城市和工业为核心,为工业和城市的 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 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C.乡村振兴战略,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 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的开发建设。 D.习近平主席对山东农村建设提出了“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具体要求,并强调指 出,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乡村振兴战略”到五个“振兴”,再到上合峰会后提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习主席从战略到谋划,再到样板,为中国乡村振兴徐徐展开发展的蓝图 B.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乡村振兴 与复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 C.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首要目标任务。 D.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乡村也要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反哺,到今天的主 动作为、实现振兴,中国的经济重心正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6.怎样才能更好推进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雪纷飞 于博 同昌号老板梁再新打开大门的一刹那,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昨夜大雪纷飞,大地白茫 茫的一片,而是门口躺着一个人 雪,埋住了男孩的大半个身子。这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头发蓬乱,脸色有些青紫
兴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 裕起来……一件件一桩桩,事无巨细,尽心谋划。从战略,到谋划,再到样板,中国乡村振 兴的蓝图徐徐展开。【新华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天重提乡村振兴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以城市和工业为核心,为工业和城市的 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 提出,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C.乡村振兴战略,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 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的开发建设。 D.习近平主席对山东农村建设提出了“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具体要求,并强调指 出,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乡村振兴战略”到五个“振兴”,再到上合峰会后提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习主席从战略到谋划,再到样板,为中国乡村振兴徐徐展开发展的蓝图。 B.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乡村振兴 与复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C.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首要目标任务。 D.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乡村也要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反哺,到今天的主 动作为、实现振兴,中国的经济重心正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6.怎样才能更好推进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大雪纷飞 于博 同昌号老板梁再新打开大门的一刹那,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昨夜大雪纷飞,大地白茫 茫的一片,而是门口躺着一个人。 雪,埋住了男孩的大半个身子。这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头发蓬乱,脸色有些青紫
穿着一件开了花的破棉袄 是不是冻死了?梁再新下意识地弯下腰,伸手在男孩的鼻孔下试了试,长出了一口气 男孩虽然呼吸微弱,但起码他还活着。梁再新把男孩拖进了屋里。不管怎么样,这是一条人 命啊 梁再新用雪把男孩的身子搓了几遍,又给他灌了一碗姜汤水。男孩才慢慢醒了过来,睁 开了眼睛,发出微弱的声音。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个人,男弦有些惶恐,但显然知道发生了什 么,便挣扎着要坐起来,看样子是要谢谢眼前这位救命恩人 梁再新用手制止了男孩。男孩说了一个谢字后,又昏睡过去 五天后,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男孩穿着梁再新给他的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裳,站在柜台 旁。男孩一米七十多高的个头,两道浓眉,一双大眼睛,皮肤白净,头发也剃了,显得格外 精神。男孩成了同昌号一一奎县最大的绸缎庄的一个伙计,自然也成为梁再新的徒弟。男孩 很会说话,又聪明伶俐,腿脚也勤快,尤其会打算盘。白捡来个中意的徒弟,不用给薪水 只管吃住,这让梁再新很是得意。 男孩说他姓鲍,叫鲍远,家是关里的,父母双亡。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听说关东这地方 富裕,地广粮多,就跑来了。 晃,鲍远到店里一个多月了。 这天早晨,大雪纷飞。梁再新带着夫人和女儿小曼去朋友家参加一个婚礼,把店交给了 鲍远。梁再新已经五十开外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年方十七 下午,梁再新回到店里,鲍远迎上前,说师傅,您老走后,我打扫屋子,发现柜台旁边 有一块银元,我给您老放到账桌上了。 梁再新点点头,走到账桌前,拿起那块银圆,对着嘴吹了一口气,放到耳边听了一下, 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抬头看了一眼鲍远,自言自语道:嗯,这袁大头真是不错。 每到月末,鲍远都把账目拢得清清楚楚,再拿给梁再新看,一年多了,从未出过差错。 可这回,鲍远却怎么也对不上账,总是多出三块大洋。鲍远反复核对,算盘子打得噼啪响, 在寂静的深夜里,格外响亮。屋内,噼啪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屋外,大雪也纷飞了一夜 天大亮了,梁再新走进来,见鲍远趴在账桌上睡着了。桌子上摊着账本,一边是码得整 整齐齐的一摞银元和铜板,另一边是三块摞在一起的袁大头。 怎么,我听算盘子响一宿,是账不对? 嗯呐,怎么算怎么多出三块。我把店里的货都点了两遍。 啊,多总比少强。这样吧,你去睡觉,放你一天假
穿着一件开了花的破棉袄。 是不是冻死了?梁再新下意识地弯下腰,伸手在男孩的鼻孔下试了试,长出了一口气。 男孩虽然呼吸微弱,但起码他还活着。梁再新把男孩拖进了屋里。不管怎么样,这是一条人 命啊。 梁再新用雪把男孩的身子搓了几遍,又给他灌了—碗姜汤水。男孩才慢慢醒了过来,睁 开了眼睛,发出微弱的声音。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个人,男弦有些惶恐,但显然知道发生了什 么,便挣扎着要坐起来,看样子是要谢谢眼前这位救命恩人。 梁再新用手制止了男孩。男孩说了一个谢字后,又昏睡过去。 五天后,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男孩穿着梁再新给他的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裳,站在柜台 旁。男孩一米七十多高的个头,两道浓眉,一双大眼睛,皮肤白净,头发也剃了,显得格外 精神。男孩成了同昌号——奎县最大的绸缎庄的一个伙计,自然也成为梁再新的徒弟。男孩 很会说话,又聪明伶俐,腿脚也勤快,尤其会打算盘。白捡来个中意的徒弟,不用给薪水, 只管吃住,这让梁再新很是得意。 男孩说他姓鲍,叫鲍远,家是关里的,父母双亡。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听说关东这地方 富裕,地广粮多,就跑来了。 一晃,鲍远到店里一个多月了。 这天早晨,大雪纷飞。梁再新带着夫人和女儿小曼去朋友家参加一个婚礼,把店交给了 鲍远。梁再新已经五十开外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年方十七。 下午,梁再新回到店里,鲍远迎上前,说师傅,您老走后,我打扫屋子,发现柜台旁边 有一块银元,我给您老放到账桌上了。 梁再新点点头,走到账桌前,拿起那块银圆,对着嘴吹了一口气,放到耳边听了一下, 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抬头看了一眼鲍远,自言自语道:嗯,这袁大头真是不错。 每到月末,鲍远都把账目拢得清清楚楚,再拿给梁再新看,一年多了,从未出过差错。 可这回,鲍远却怎么也对不上账,总是多出三块大洋。鲍远反复核对,算盘子打得噼啪响, 在寂静的深夜里,格外响亮。屋内,噼啪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屋外,大雪也纷飞了一夜。 天大亮了,梁再新走进来,见鲍远趴在账桌上睡着了。桌子上摊着账本,一边是码得整 整齐齐的一摞银元和铜板,另一边是三块摞在一起的袁大头。 怎么,我听算盘子响一宿,是账不对? 嗯呐,怎么算怎么多出三块。我把店里的货都点了两遍。 啊,多总比少强。这样吧,你去睡觉,放你一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