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2013.0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 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趿拉(ti) 慰藉(jie) 黄骠马(biao)俾众周 知(bi) B.酗酒(x) 恫吓(dong)白炽灯(zhi)椎心泣血 (chui C.窥伺(si) 妆奁(lian) 刹那间(cha)胼手胝 足(di) D.坍圮(pi) 发酵(jido) 歼击机(jian)畏葸不 前(x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松弛 首饰 通情达理 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B.装帧 振幅 攻城略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中肯 通牒 屈意逢迎 翻手为雨,覆手为云 D.渲泄 坐镇 平心而论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寂夜里飘渺的钟声,可以唤醒梦中之人,让一个沉沦在世间物象中太久 的人,有醍醐 灌顶之感。 ②“钱途无量”、“与食俱进”等窜改成语的现象,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 往往使广大受 众认识模糊,心中无数。 ③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 不能增加鲜 味 会抑制甜味菜的本味 误解 反而 B.悠远 解 而且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2013. 0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 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趿拉(tī) 慰藉(jiè ) 黄骠马(biāo) 俾众周 知(bì) B.酗酒(xù) 恫吓(dòng) 白炽灯(zhì) 椎心泣血 (chuí) C.窥伺(sì) 妆奁(lián) 刹那间(chà) 胼手胝 足(dǐ) D.坍圮(pǐ) 发酵(jiào) 歼击机(jiān) 畏葸不 前(x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松弛 首饰 通情达理 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B.装帧 振幅 攻城略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中肯 通牒 屈意逢迎 翻手为雨,覆手为云 D.渲泄 坐镇 平心而论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寂夜里 飘渺的钟声,可以唤醒梦中之人,让一个沉沦在世间物象中太久 的人,有醍醐 灌顶之感。 ②“钱途无量”、“与食俱进”等窜改成语的现象,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 , 往往使广大受 众认识模糊,心中无数。 ③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 不能增加鲜 味, 会抑制甜味菜的本味。 A.幽远 误解 反而 B.悠远 误 解 而且
C.悠远 曲解 反而 D.幽远 解 而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司母戊鼎”的名字被某些专家错改的现象屡见不鲜,先是“后母 戊”,后又“司马戊”,使一般群众不知所措 B.中科院学者洪源认为,某国舰机频繁对我舰队进行挑衅,从应对敌方威胁角 度来说,中国军舰火控雷达锁定敌方舰机,防止被突袭,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C.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在秘鲁首都利马发车,比赛所需的高昂费用让中国车手 叹为观止,今年仅有两张中国面孔出现在南美。 D.在国画传统题材中,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等大师善于画虾,他们的画作 曲尽其妙,各得风流,形成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农民工小秦从寒风中钱款吹散一地的无助,到钱款纷至沓来,让我们看到警 方的用心、路人的良心、社会的爱心,这一切汇聚成可贵的正能量。 B.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可见,现在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翅的需求,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 C.由于冷空气实力弱且空气湿度大,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于今天上午达到了 近日来最鼎盛阶段,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大雾天气最严重的一天 D.2012年,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之间, 莫言作品在市面上一本难求,“莫言”热不可言。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让汉字再简化周溯源张广照 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 明之光,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对中国灿烂文化有着伟大的贡献。 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创造工具是创新,使用工 具也要创新,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着汉字。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 则,但造字要考虑到识字、写字,考虑到实际运用。首创者不可能考虑周全, 步到位,后来者可以继续改进提高。5000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 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 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 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于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 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汉字是字中有字,笔画多的字通常可 以拆分成几个字,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在书写时繁简才有不同, 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 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 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不规则到弧形再 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 了社会的大发展。 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汉字从根源和雏形上来说,来自劳动人民,但经 过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商代甲骨 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仅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 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 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众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
C.悠远 曲解 反而 D.幽远 曲 解 而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司母戊鼎”的名字被某些专家错改的现象屡见不鲜,先是“后母 戊”,后又“司马戊”,使一般群众不知所措。 B.中科院学者洪源认为,某国舰机频繁对我舰队进行挑衅,从应对敌方威胁角 度来说,中国军舰火控雷达锁定敌方舰机,防止被突袭,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C.2013 年达喀尔拉力赛在秘鲁首都利马发车,比赛所需的高昂费用让中国车手 叹为观止,今年仅有两张中国面孔出现在南美。 D.在国画传统题材中,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等大师善于画虾,他们的画作 曲尽其妙,各得风流,形成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农民工小秦从寒风中钱款吹散一地的无助,到钱款纷至沓来,让我们看到警 方的用心、路人的良心、社会的爱心,这一切汇聚成可贵的正能量。 B.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可见,现在有 110 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翅的需求,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 C.由于冷空气实力弱且空气湿度大,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于今天上午达到了 近日来最鼎盛阶段,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大雾天气最严重的一天。 D.2012 年,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之间, 莫言作品在市面上一本难求,“莫言”热不可言。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让汉字再简化 周溯源 张广照 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 明之光,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对中国灿烂文化有着伟大的贡献。 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创造工具是创新,使用工 具也要创新,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着汉字。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 则,但造字要考虑到识字、写字,考虑到实际运用。首创者不可能考虑周全,一 步到位,后来者可以继续改进提高。5000 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 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 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 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于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 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汉字是字中有字,笔画多的字通常可 以拆分成几个字,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在书写时繁简才有不同, 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 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 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不规则到弧形再 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 了社会的大发展。 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汉字从根源和雏形上来说,来自劳动人民,但经 过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商代甲骨 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仅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 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 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众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
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 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 趋势和要求。 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民间都在进行着简化工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 变为隶书、楷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 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时 代简化字逐渐増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宋元明清12种民间 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倡使 用简体字。新中国于1956年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简化 字总表》,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 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的。简化的汉字 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 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 简化字在海内外华人中也是颇受欢迎的,华文圈中使用简化字的人占绝大多数,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联合国现在也都使用简体字。电脑的出现虽然使人 用手写字的机会少了,但手写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写相当长的时间不能被替 代,因此,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 (节选 自2013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6.关于汉字及其产生和演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和载体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其本质 属性是工具性。 B.汉字的演变,从图画到笔画,从多到少,从繁到简,从长扁到方,从波浪形 到平弧相间,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C.汉字产生于民间,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等因素,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 只能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 D.楷书出现在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简化字就见于南北朝的碑刻中 隋唐的简化字在民间相当普遍,称为“俗体字” 7.对汉字简化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字的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书写时繁简有所不同,而求简 求快 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因而汉字简化成为必然。 B.汉字简化使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从而淡化了文字的 神秘 色彩,淡忘了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 C.中国历朝历代都在进行着汉字简化工作,清末民初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 简体 字,现在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遵从于《简化字总表》。 D.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改变了人们学习汉字的心理和态度;而且多数汉字也 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祖先造字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也在改变着 汉字,后来者继续改进提高也是创新
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 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 趋势和要求。 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民间都在进行着简化工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 变为隶书、楷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 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时 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宋元明清 12 种民间 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 6240 个。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倡使 用简体字。新中国于 1956 年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简化 字总表》,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 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的。简化的汉字 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 集序》有 324 个字,其中 102 个是简化字。 简化字在海内外华人中也是颇受欢迎的,华文圈中使用简化字的人占绝大多数,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联合国现在也都使用简体字。电脑的出现虽然使人 用手写字的机会少了,但手写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写相当长的时间不能被替 代,因此,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 (节选 自 2013 年 2 月 19 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6. 关于汉字及其产生和演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和载体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其本质 属性是工具性。 B.汉字的演变,从图画到笔画,从多到少,从繁到简,从长扁到方,从波浪形 到平弧相间,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C.汉字产生于民间,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等因素,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 只能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 D.楷书出现在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简化字就见于南北朝的碑刻中; 隋唐的简化字在民间相当普遍,称为“俗体字”。 7. 对汉字简化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字的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书写时繁简有所不同,而求简 求快 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因而汉字简化成为必然。 B.汉字简化使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从而淡化了文字的 神秘 色彩,淡忘了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 C.中国历朝历代都在进行着汉字简化工作,清末民初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 简体 字,现在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遵从于《简化字总表》。 D.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改变了人们学习汉字的心理和态度;而且多数汉字也 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 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祖先造字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也在改变着 汉字,后来者继续改进提高也是创新
B.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汉字简化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易学易记易写 的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好。 C.古人依据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的原则,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 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D.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简化字在海内外颇受欢迎,不少国家 现在都使用简体字,因而汉字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 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褥食。食 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 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坐法当斩,其辈 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 壮士!”滕公奇其言,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语上曰 “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 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 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 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 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 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 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 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 必欲拜之,择良日,沐浴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 喜,人人各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不行动 B.不为具食 具:准备 C.坐法当斩 坐:犯罪 D.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居:过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信亦知其意 其出人也远矣 B.若虽长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诸将亡者以十数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韩信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①常从人寄食饮 ②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 ③信仗剑从之
B.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汉字简化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易学易记易写 的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好。 C.古人依据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的原则,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 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D.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简化字在海内外颇受欢迎,不少国家 现在都使用简体字,因而汉字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 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褥食。食 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 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坐法当斩,其辈 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 壮士!”滕公奇其言,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语上曰: “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 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 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 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 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 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 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 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 必欲拜之,择良日,沐浴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 喜,人人各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不行动 B.不为具食 具:准备 C.坐法当斩 坐:犯罪 D.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居:过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信亦知其意 其出人也远矣 B.若虽长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诸将亡者以十数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韩信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①常从人寄食饮 ②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 ③信仗剑从之
④次至信,信乃仰视 ⑤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⑥能用信,信即 留 A.①③④ B C.①③⑥ D.②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韩信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曾经在一位亭 长家混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惹得亭长妻子很不高兴 B.淮阴有位卖肉的年轻人,认为韩信虽然身材高大并佩带刀剑,却内心胆小, 当众欺负韩信,要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 C.刘邦能够知人善任,他虽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依旧采 纳滕公的 意见,拜韩信为治粟都尉。 D.萧何追回韩信后,对刘邦说了韩信的长处,并劝说刘邦沐浴斋戒,修筑坛场, 举行隆 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5分) ②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2分) ③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此诗为诗人63岁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1)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一句的妙处。(4 分) (2)诗贵含蓄,此诗三四句情感表达曲折委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章》) ,而未尝往也。(苏轼《赤壁赋》) (2)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3)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高山仰止, 。《诗经·小雅·车辖》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髙》) 五、(12分) 16.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今天从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自2013 年起,各地各校将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公布测试总体结果并向学生和家 长通报
④次至信,信乃仰视 ⑤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⑥能用信,信即 留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曾经在一位亭 长家混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惹得亭长妻子很不高兴。 B.淮阴有位卖肉的年轻人,认为韩信虽然身材高大并佩带刀剑,却内心胆小, 当众欺负韩信,要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 C.刘邦能够知人善任,他虽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依旧采 纳滕公的 意见,拜韩信为治粟都尉。 D.萧何追回韩信后,对刘邦说了韩信的长处,并劝说刘邦沐浴斋戒,修筑坛场, 举行隆 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5 分) ②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2 分) ③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此诗为诗人 63 岁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1)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一句的妙处。(4 分) (2)诗贵含蓄,此诗三四句情感表达曲折委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 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章》) ,而未尝往也。(苏轼《赤壁赋》) (2)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3)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高山仰止, 。《诗经·小雅·车辖》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五、(12 分) 16. 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5 字)(4 分) 本报北京 12 月 24 日电今天从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自 2013 年起,各地各校将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公布测试总体结果并向学生和家 长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