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2012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松驰chi古刹(cha)蜚声文坛fei 力能扛鼎(kang) B.凑合h 亘古(geng)提纲挈领qie 雨霁云散(qi) C.荟萃cui 悄然(qiao) 金碧辉煌bi 呼天抢地( qIang) D.气概gdi 蓦然(mo) 谈笑风声tan 插科打诨(hu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北大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歌》,网友们从专业角度评析倒也无可非议,但 通过这首歌曲去指责周其凤本人,甚至推测“权力无所不能”,反应太过 激烈。我们 岂能去身为化学家的周其凤同时又是一位擅长作歌词的文学家呢? A.质疑 不免 渴求 B.质疑未 免苛求 未免 苛求 D.置疑不免渴 求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版《西游记》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争议,众网友纷纷“拍砖”,甚 至有网友喊出“张纪中,你毁了我的童年!”这样令人伤心的话。 B.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1919年出版),胡适采用西方近代哲学的研究方 法,把孔子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C.据报道,全国五十所大中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人们在思 考人类的活动对地质变化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D.美伊之间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并不大,双方现在只是在博弈中比拼手中的筹码。 作为斗争一方的伊朗,不会跨越红线,美国也是如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困难,他并没有杞人忧天,而是凭着不服输的斗志,靠帮别人送唱片」 送快餐、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B.自古以来,西藏就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家园,各族儿女休戚与共,为开发建 设这片美丽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做出了巨大贡献 C.把幼儿教育从产业化转变为教育社会化、公益化,就可以有效地制止乱收费 高收费行为,这才是扬汤止沸的良策。 D.日前,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广东的一次演讲中,心直口快地告诉青年学 子:“记得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懂得的东西实在不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和平远未能成为全球人共享的福祉,因而我们必须 尽力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 B.赵本山演什么小品一直是观众期望值最高的春晚语言类节目,谁也没想到他 竟会急流勇退,离开了春晚舞台 C.彩笺虽然已经失去了实用意义,但却是颇有艺术价值的藏品。纸张大概是不 好保存的缘故,时下寻找几套旧时的彩笺已非易事
山东青岛市 2012 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松驰 chí 古刹(chà) 蜚声文坛 fēi 力能扛鼎(káng) B.凑合 hé 亘古(gèng) 提纲挈领 qiè 雨霁云散(qì) C.荟萃 cuì 悄然(qiǎo) 金碧辉煌 bì 呼天抢地(qiāng) D.气概 gài 蓦然(mò) 谈笑风声 tán 插科打诨(hú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北大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歌》,网友们从专业角度评析倒也无可非议,但 通过 这首歌曲去指责周其凤本人,甚至推测“权力无所不能”, 反应太过 激烈。我们 岂能去 身为化学家的周其凤同时又是一位擅长作歌词的文学家呢? A.质疑 不免 渴求 B.质疑 未 免 苛求 C.置疑 未免 苛求 D.置疑 不免 渴 求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版《西游记》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争议,众网友纷纷“拍砖”,甚 至有网友喊出“张纪中,你毁了我的童年!”这样令人伤心的话。 B.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1919 年出版),胡适采用西方近代哲学的研究方 法,把孔子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C.据报道,全国五十所大中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人们在思 考人类的活动对地质变化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D.美伊之间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并不大,双方现在只是在博弈中比拼手中的筹码。 作为斗争一方的伊朗,不会跨越红线,美国也是如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困难,他并没有杞人忧天,而是凭着不服输的斗志,靠帮别人送唱片、 送快餐、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B.自古以来,西藏就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家园,各族儿女休戚与共,为开发建 设这片美丽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做出了巨大贡献。 C.把幼儿教育从产业化转变为教育社会化、公益化,就可以有效地制止乱收费、 高收费行为,这才是扬汤止沸的良策。 D.日前,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广东的一次演讲中,心直口快地告诉青年学 子:“记得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懂得的东西实在不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已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和平远未能成为全球人共享的福祉,因而我们必须 尽力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 B.赵本山演什么小品一直是观众期望值最高的春晚语言类节目,谁也没想到他 竟会急流勇退,离开了春晚舞台。 C.彩笺虽然已经失去了实用意义,但却是颇有艺术价值的藏品。纸张大概是不 好保存的缘故,时下寻找几套旧时的彩笺已非易事
D.2011年底,北京某开发单位未经报批,擅自拆除了梁思成、林徽因旧居。这 件事给古都名城保护和文化之都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李煜词看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 李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曾经造成了中国 人缺少个性、没有主体意识的仆从心态,从而在皇权专制社会里,不得不在话语 中掩藏自己的真实 思想。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才得到了真实的表达。 历史的本来面貌很难在官方的史书中得到客观地再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 有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以诗证史”的独辟蹊径的创见。有人指出,唯读古典诗词 才能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才能领略中国历史社会的真实风貌。古典诗 词的这种精神世界,赋予了它们文学之外的又一层意义。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中,李煜仅是个不足挂齿的亡国之君。不读他 的词,你只能知道他是南唐后主,是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小皇帝。你不会想 到,他原来是位杰出的词林大家,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词作,千百年来广为 流传,脍炙人口。在人类可见的将来,只要人类的苦难没有历尽,相信李煜的词 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因为那是作者在经历天堂到地狱般的落差后,悲至极处才 有的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当代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认为,李煜的词“与《红 楼梦》都不是国家关怀,是天下关怀,是普世关怀”。这样深得李煜词思想情感 真谛的点拨,为普通读者打开李煜词中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把少走弯路的钥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一种让人愁不起来的愁,一种 超越自我、忧患人类的愁,一种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才有 的愁。这样的愁透着“阅尽人间春色”的凛然大气,直逼人的心灵深处。这样的 愁,源自人间永恒的苦难,不仅像江水东流一样无奈,也像江水东流一样恒久 愁这种情绪是一种主动意识,是一种客观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鲁迅 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是不会愁的。李煜的愁,是对人生悲 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愁是李煜艺术 创作的一条精神主线,是其绝大多数词中的思想感情的本质。这一点,是李煜的 词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 为什么李煜的这首词,特别是词中的这一名句,千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 不衰?大概不是出自对一个亡国之君的怜悯吧?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座博大无尽的宝藏矿山,是“精神 成人”、“人文培养”中最理想的精神源头,从那里会汩汩流出滋润心田的泉水。 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和精神提升,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西谚云: 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在我们这个文明悠久的东方大国里,喜欢古典诗词的 人,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相信人们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真阅读,将会发现 一个中国古典诗词才有的美的世界、情的长河,会在古典诗词的熏陶和启发中 营造出自己的精神家园 (改编自《书屋》2011.8) 6.下列各项中,对“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与官方的史书相比,古典诗词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 诉求
D.2011 年底,北京某开发单位未经报批,擅自拆除了梁思成、林徽因旧居。这 件事给古都名城保护和文化之都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从李煜词看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 李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曾经造成了中国 人缺少个性、没有主体意识的仆从心态,从而在皇权专制社会里,不得不在话语 中掩藏自己的真实 思想。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才得到了真实的表达。 历史的本来面貌很难在官方的史书中得到客观地再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 有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以诗证史”的独辟蹊径的创见。有人指出,唯读古典诗词 才能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才能领略中国历史社会的真实风貌。古典诗 词的这种精神世界,赋予了它们文学之外的又一层意义。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中,李煜仅是个不足挂齿的亡国之君。不读他 的词,你只能知道他是南唐后主,是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小皇帝。你不会想 到,他原来是位杰出的词林大家,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词作,千百年来广为 流传,脍炙人口。在人类可见的将来,只要人类的苦难没有历尽,相信李煜的词 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因为那是作者在经历天堂到地狱般的落差后,悲至极处才 有的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当代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认为,李煜的词“与《红 楼梦》都不是国家关怀,是天下关怀,是普世关怀”。这样深得李煜词思想情感 真谛的点拨,为普通读者打开李煜词中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把少走弯路的钥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一种让人愁不起来的愁,一种 超越自我、忧患人类的愁,一种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才有 的愁。这样的愁透着“阅尽人间春色”的凛然大气,直逼人的心灵深处。这样的 愁,源自人间永恒的苦难,不仅像江水东流一样无奈,也像江水东流一样恒久。 愁这种情绪是一种主动意识,是一种客观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鲁迅 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是不会愁的。李煜的愁,是对人生悲 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愁是李煜艺术 创作的一条精神主线,是其绝大多数词中的思想感情的本质。这一点,是李煜的 词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 为什么李煜的这首词,特别是词中的这一名句,千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 不衰?大概不是出自对一个亡国之君的怜悯吧?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座博大无尽的宝藏矿山,是“精神 成人”、“人文培养”中最理想的精神源头,从那里会汩汩流出滋润心田的泉水。 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和精神提升,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西谚云: 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在我们这个文明悠久的东方大国里,喜欢古典诗词的 人,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相信人们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真阅读,将会发现 一个中国古典诗词才有的美的世界、情的长河,会在古典诗词的熏陶和启发中, 营造出自己的精神家园。 (改编自《书屋》2011.8) 6.下列各项中,对“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与官方的史书相比,古典诗词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 诉求
B.我们从古典诗词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国历史的真实 风貌。 C.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作品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因此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 衰 D.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有着潜移 默化的作用。 7.下列各项中,与刘再复对李煜词的理解不一致的一项是 A.李煜词展示了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的痛苦,形成了永恒的艺 术魅力。 B.李煜词所抒写的愁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直逼人的心 灵深处。 C.李煜的人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大落差,其词有着超越自我的悲天悯 人情怀。 D.李煜词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 苦难的思索。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压制下,中国人缺少个性,不敢在话语 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B.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独辟蹊径,提出“以诗证史”的观点,主张从诗歌中窥视 古代文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C.在作者眼中,李煜词中展现的愁和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 众”的愁不可相提并论。 D.喜欢并认真阅读古典诗词的人,会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与启发,去营造自己 的精神家园,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 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 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 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 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 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 十金。民怿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 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盜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 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 民莫敢议令
B.我们从古典诗词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国历史的真实 风貌。 C.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作品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因此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 衰。 D.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有着潜移 默化的作用。 7.下列各项中,与刘再复对李煜词的理解不一致的一项是 A.李煜词展示了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的痛苦,形成了永恒的艺 术魅力。 B.李煜词所抒写的愁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直逼人的心 灵深处。 C.李煜的人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大落差,其词有着超越自我的悲天悯 人情怀。 D.李煜词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 苦难的思索。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压制下,中国人缺少个性,不敢在话语 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B.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独辟蹊径,提出“以诗证史”的观点,主张从诗歌中窥视 古代文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C.在作者眼中,李煜词中展现的愁和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 众”的愁不可相提并论。 D.喜欢并认真阅读古典诗词的人,会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与启发,去营造自己 的精神家园,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 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 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 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 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 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 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 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 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 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 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 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 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 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卫鞅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 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缘:因为 B.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被:遭受 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具:详细制定 D.所利不能药其所伤 药:治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 常以身翼蔽沛公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以信为宝”思想的一组是 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②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③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④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⑤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⑥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鞅向秦孝公进言申述变法理由,甘龙对其进行反驳。卫鞅认为不能和常人、 学者商讨开创大业之事,最终秦孝公认同了卫鞅的观点并同意其变法 B.为了让百姓相信法令,卫鞅在南门立杆悬赏,先为十金,后增至五十金,有 人将木杆搬到北门而获赏,这才颁布变法法令, C.秦国很多百姓在变法之初指责新法带来不便,卫鞅借太子犯法之事加以惩 使秦人接受了法令,并让那些质疑新法的人改变了态度 D.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天下,建立天下者不欺四方;战国乱世的四位君主以信 服人,司马光借此提醒一统天下的当政者更应该这样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5分) (2)民怪之,莫敢徙。(2分) (3)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剪梅无名氏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 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 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 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 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卫鞅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 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缘:因为 B.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被:遭受 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具:详细制定 D.所利不能药其所伤 药:治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 常以身翼蔽沛公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以信为宝”思想的一组是 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②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③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④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⑤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⑥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鞅向秦孝公进言申述变法理由,甘龙对其进行反驳。卫鞅认为不能和常人、 学者商讨开创大业之事,最终秦孝公认同了卫鞅的观点并同意其变法。 B.为了让百姓相信法令,卫鞅在南门立杆悬赏,先为十金,后增至五十金,有 人将木杆搬到北门而获赏,这才颁布变法法令。 C.秦国很多百姓在变法之初指责新法带来不便,卫鞅借太子犯法之事加以惩戒, 使秦人接受了法令,并让那些质疑新法的人改变了态度。 D.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天下,建立天下者不欺四方;战国乱世的四位君主以信 服人,司马光借此提醒一统天下的当政者更应该这样。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5 分) (2)民怪之,莫敢徙。(2 分) (3)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 分)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五、(12分) 16.请以“历史的记载”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更换、增删字词,不能改 变原意。(3分) 诗歌的吟唱比历史的记载更接近于真理,因为诗歌的内容是表现人类普遍的情绪 和意义,历史的内容是记述个别的事实 17.仿照示例,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句话的智慧 好人与老好人的区别:好人靠的是一颗善良的心,老好人靠的是一张善良的脸 惜花者与喜花者的区别:惜花者常去浇花,喜花者常去摘花 知足者与贪婪者的区别:① 成功者与骄傲者的区别:② 8.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 游离中心 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请加以修改。(5分) ①我叫李明,18岁,是来自某某中学的高三学生。②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 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③我喜欢游泳,也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 友们到郊外爬山。④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 的执着精神。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 助。⑥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⑦我的家乡在青岛,那 里依山傍海,是风光秀丽的大都市,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⑧希望贵校能慧眼 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1)必须删除的两个句子: (只填句子 的序号)(2分) (2)需要修改的地方:(3分) 将_句的_改为;将_句的_改为;将_句的改为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听秋郑毅 总以为秋天,是个适宜用耳朵听的季节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4 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五、(12 分) 16.请以“历史的记载”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更换、增删字词,不能改 变原意。(3 分) 诗歌的吟唱比历史的记载更接近于真理,因为诗歌的内容是表现人类普遍的情绪 和意义,历史的内容是记述个别的事实。 17.仿照示例,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 分) 一句话的智慧 好人与老好人的区别:好人靠的是一颗善良的心,老好人靠的是一张善良的脸。 惜花者与喜花者的区别:惜花者常去浇花,喜花者常去摘花。 知足者与贪婪者的区别:① , 。 成功者与骄傲者的区别:② , 。 18.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 游离中心, 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请加以修改。(5 分) ①我叫李明,18 岁,是来自某某中学的高三学生。②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 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③我喜欢游泳,也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 友们到郊外爬山。④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 的执着精神。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 助。⑥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⑦我的家乡在青岛,那 里依山傍海,是风光秀丽的大都市,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⑧希望贵校能慧眼 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1)必须删除的两个句子: (只填句子 的序号)(2 分) (2)需要修改的地方:(3 分) 将 句的 改为 ;将 句的 改为 ;将 句的 改为 。 六、(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听 秋 郑毅 总以为秋天,是个适宜用耳朵听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