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嗔怪 称赞 瑱目怒视 瞠目结舌 B.譬如 癖好 否极泰来 劈头盖脸 C.旋律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D.磨坊 蓦然 脉脉含情 没齿不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钢毅 懦弱 坚如磬石首鼠两端 B.简朴 奢糜 因陋就俭暴殄天物 C.谦卑 狂妄 虚怀若谷趾高气扬 D.勤勉 懈殆 披星带月游手好闲 3.依次填入下列橫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孩子是天真 的,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就是在享受生命,世 俗的 和规矩暂时都不在他眼里 年龄的增长,染世渐深,俗虑 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俗物 A.烂漫 利益 由于 B.浪漫 利 害 随着 C.烂漫 利害 随着 D.浪漫 益 由于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 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 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2011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 度地受到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融资困难以及部分国家减少上网电价补贴等因 素影响,出现企业运营困难,各地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 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200多万人,每年有 六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 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 这一时期 B.《战国策》是一部反映战国至秦汉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的重大活动的国别体史书,经过汉代刘向的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是其中的名篇。 C.《飞鸟集》《吉檀迦利》等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重要作品,诗人也因为 这些创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最近获此殊荣 的亚洲作家是中国的莫言
山东省青岛二中 2013 届高三 11 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嗔怪 称赞 瞋目怒视 瞠目结舌 B.譬如 癖好 否极泰来 劈头盖脸 C.旋律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D.磨坊 蓦然 脉脉含情 没齿不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钢毅 懦弱 坚如磬石 首鼠两端 B.简朴 奢糜 因陋就俭 暴殄天物 C.谦卑 狂妄 虚怀若谷 趾高气扬 D.勤勉 懈殆 披星带月 游手好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孩子是天真 的,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就是在享受生命,世 俗的 和规矩暂时都不在他眼里。 年龄的增长,染世渐深,俗虑 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俗物。 A.烂漫 利益 由于 B.浪漫 利 害 随着 C.烂漫 利害 随着 D.浪漫 利 益 由于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 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 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2011 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 度地受到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融资困难以及部分国家减少上网电价补贴等因 素影响,出现企业运营困难,各地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 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 200 多万人,每年有 六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 1.94 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 户。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 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 这一时期。 B.《战国策》是一部反映战国至秦汉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的重大活动的国别体史书,经过汉代刘向的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是其中的名篇。 C.《飞鸟集》《吉檀迦利》等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重要作品,诗人也因为 这些创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最近获此殊荣 的亚洲作家是中国的莫言
D.“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优秀女子, 金陵十二钗正册包括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秦可卿等十二位女子,她 们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金陵十二钗》也是名著《红楼梦》的别名。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除了著名的“北京人”(约生活于五十万 年前),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等 地,都发现了比“北京人”或早或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 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同民族文化起源有直接关系的, 是大约始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文化。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 几千处。地下发掘证明,我国新石器文化的晚期(约相当于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 前二千年间),已经发生显著的阶级分化,上层人物拥有远远超过常人的财产 以及标志身份、权威的器具(如墓葬中精致的玉斧)。这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 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关于中国的古史,古人一般认为始于“三皇”或“五 帝”,以后是夏、商、周三代。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 传说。夏王朝的存在,虽为许多学者所相信,并有不少人认为传说中禹的儿子启 以子继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但这些至今未有确 切的文献可供证明。我们只能说,传说中夏王朝的开国,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文化 的晚期。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使得前人习惯于把中国的远古社会就看成 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并为之虚构出某种政治、文化的中心(“三皇”、“五帝” 之说,便由此产生)。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新石器 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相隔 较远、不同类型的文化,往往有显著的区别,说明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以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 米,后者是水稻;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后者是架设在木 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出土的陶器,多为彩陶,后者多为 黑陶。所以,仅仅将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显然过于狭窄;应该说,中 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即使在中国统一以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也 始终存在。 但是,在中国早期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过程中,黄河流域的文化显然占了主 导地位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为了 夺取土地、人口、财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发生战争,导致相互兼并和国 家机器的成熟。这个过程,在北方比南方来得剧烈。在中国古代的南方,气候湿 热,多山林湖泽,天然物产相当丰富,维持生存也比较容易。因此,发展集中的 农业生产,从事大规模的战争,既没有很迫切的必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自然条件, 于是分散的自然群落,便得以在长时期中维持下去。在天然物产缺乏、却便于发 展集中的农业生产的黄土高原和黄淮平原上,更需要把分散的人群凝聚为强大的 群体,以展开生存竞争。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传说中的还是信史记载的上古时 代的大规模战争,如炎帝与黄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 纣等等,多发生于北方。夏姑且不论,商、周作为中国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王朝, 都是兴起于黄河流域。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的思 想学说、礼仪制度、文化机构。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商、周的文化(尤其是
D.“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优秀女子, 金陵十二钗正册包括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秦可卿等十二位女子,她 们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金陵十二钗》也是名著《红楼梦》的别名。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除了著名的“北京人”(约生活于五十万 年前),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等 地,都发现了比“北京人”或早或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 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同民族文化起源有直接关系的, 是大约始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文化。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 几千处。地下发掘证明,我国新石器文化的晚期(约相当于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 前二千年间),已经发生显著的阶级分化,上层人物拥有远远超过常人的财产, 以及标志身份、权威的器具(如墓葬中精致的玉斧)。这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 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关于中国的古史,古人一般认为始于“三皇”或“五 帝”,以后是夏、商、周三代。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 传说。夏王朝的存在,虽为许多学者所相信,并有不少人认为传说中禹的儿子启 以子继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但这些至今未有确 切的文献可供证明。我们只能说,传说中夏王朝的开国,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文化 的晚期。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使得前人习惯于把中国的远古社会就看成 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并为之虚构出某种政治、文化的中心(“三皇”、“五帝” 之说,便由此产生)。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新石器 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相隔 较远、不同类型的文化,往往有显著的区别,说明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以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 米,后者是水稻;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后者是架设在木 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出土的陶器,多为彩陶,后者多为 黑陶。所以,仅仅将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显然过于狭窄;应该说,中 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即使在中国统一以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也 始终存在。 但是,在中国早期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过程中,黄河流域的文化显然占了主 导地位。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为了 夺取土地、人口、财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发生战争,导致相互兼并和国 家机器的成熟。这个过程,在北方比南方来得剧烈。在中国古代的南方,气候湿 热,多山林湖泽,天然物产相当丰富,维持生存也比较容易。因此,发展集中的 农业生产,从事大规模的战争,既没有很迫切的必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自然条件。 于是分散的自然群落,便得以在长时期中维持下去。在天然物产缺乏、却便于发 展集中的农业生产的黄土高原和黄淮平原上,更需要把分散的人群凝聚为强大的 群体,以展开生存竞争。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传说中的还是信史记载的上古时 代的大规模战争,如炎帝与黄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 纣等等,多发生于北方。夏姑且不论,商、周作为中国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王朝, 都是兴起于黄河流域。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的思 想学说、礼仪制度、文化机构。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商、周的文化(尤其是
周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的文化要早熟得多;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它们所 发生的影响也更大。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 导论》 6.下面是有关“新石器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一般认为中国的古史始于“三皇”或“五帝”,然后是夏、商、周三代 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B.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文化时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阶级分化,产生了不同 的阶级,上层人物不仅拥有财产,还有象征身份和权威的器具 C.阶级分化的产生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 D.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处,他们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 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的发现说明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 类生存 B.夏王朝的存在,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禹的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 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也只是传说。 C.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兼并,使得生产力 得到巨大发展。 D.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显著的区别, 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皇”、“五帝”之说产生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认为远 古社会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一个明确的中心。 B.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是对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的却是黄 河流域的文化。 C.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因此和民族文化起源完全没有关 系 D.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 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不如后者先进。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 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 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 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 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 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 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2,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③3,既 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 亦可见矣
周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的文化要早熟得多;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它们所 发生的影响也更大。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 导论》 6.下面是有关“新石器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一般认为中国的古史始于“三皇”或“五帝”,然后是夏、商、周三代。 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B.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文化时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阶级分化,产生了不同 的阶级,上层人物不仅拥有财产,还有象征身份和权威的器具。 C.阶级分化的产生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 D.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处,他们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 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的发现说明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 类生存。 B.夏王朝的存在,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禹的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 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也只是传说。 C.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兼并,使得生产力 得到巨大发展。 D.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显著的区别, 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三皇”、“五帝”之说产生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认为远 古社会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一个明确的中心。 B.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是对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的却是黄 河流域的文化。 C.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因此和民族文化起源完全没有关 系。 D.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 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不如后者先进。 三、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 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 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 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1)。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 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 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 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2),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3),既 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 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 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 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 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 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 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 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 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1)祥刑:谓善用刑罚。(2)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 方之诸侯。一说为一人名。()鲧(gin):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3)方 命:违命:抗命。圮pi族:毁害族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同情 B.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 胜:尽。 C.夫君子之已乱 已:已经 D.因其褒贬之义 因:根据 10.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君子长者”之精神的一组是(3分) ①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②皋陶曰“杀之”三 ③不 可,鲧方命圮族 ④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⑤过乎义,则流 而入于忍人 ⑥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A.①②⑤ B.①④⑥ ②③④ D.④⑤⑥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列举那么多古代的帝王,是要说明古代圣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 是因为以长者之道待天下 B.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 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C.本文是苏轼分析刑与赏如何才能达到忠厚之极的一篇策论。作者围绕儒家经 典中的一“疑”字,论证忠厚之至不仅在于刑与赏,还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 治理天下。 D.本文认为,君子让社会安定的方法就是常常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人 们就知道自己的仁义之心。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 (2)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3)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 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 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 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 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 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 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 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1)祥刑:谓善用刑罚。 (2)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 方之诸侯。一说为一人名。()鲧(gǔn):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3)方 命:违命;抗命。圮 pǐ 族:毁害族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同情。 B.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 胜:尽。 C.夫君子之已乱 已:已经 D.因其褒贬之义 因:根据 10.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君子长者”之精神的一组是(3 分) ①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②皋陶曰“杀之”三 ③不 可,鲧方命圮族 ④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⑤过乎义,则流 而入于忍人 ⑥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列举那么多古代的帝王,是要说明古代圣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 是因为以长者之道待天下。 B.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 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C.本文是苏轼分析刑与赏如何才能达到忠厚之极的一篇策论。作者围绕儒家经 典中的一“疑”字,论证忠厚之至不仅在于刑与赏,还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 治理天下。 D.本文认为,君子让社会安定的方法就是常常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人 们就知道自己的仁义之心。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 (2)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3)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丕匿天玉有道则见无 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邽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 ②骊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从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 怀古迹》(其三))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 声慢》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 阳楼记》) (6)王无罪岁,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 (荀子《劝学》) (8)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贾 谊《过秦论》)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做客 游睿 左青青坐在山头一块大石头上,二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 脸 今天放学后,左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左青青可以不 砍柴。早上起床后,奶奶给她煮了碗荷包蛋,然后绽开核桃壳一样的脸笑着对左 青青说,青青啊,今天你就满十岁了。奶奶站起身,一只手扶着腰,另一只手擦 拭了一下眼角说,一晃啊,就十年。 十岁的左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左青青甚至怀疑自己是个孤儿。左青青生下来 不久,爸爸和妈妈就外出打工。除了不断寄回家的汇款单外,几年来左青青只和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 邦 不 居 天 下 有 道 则 见 无 道 则 隐 邦 有 道 贫 且 贱 焉 耻 也 邦 无 道 富 且 贵 焉 耻 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东阿道中晚望①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②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③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 ②骊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4 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5 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 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 怀古迹》(其三))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 声慢》)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 阳楼记》) (6)王无罪岁,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 , 。(荀子《劝学》) (8)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贾 谊《过秦论》)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做 客 游睿 左青青坐在山头一块大石头上,一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 脸。 今天放学后,左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左青青可以不 砍柴。早上起床后,奶奶给她煮了碗荷包蛋,然后绽开核桃壳一样的脸笑着对左 青青说,青青啊,今天你就满十岁了。奶奶站起身,一只手扶着腰,另一只手擦 拭了一下眼角说,一晃啊,就十年。 十岁的左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左青青甚至怀疑自己是个孤儿。左青青生下来 不久,爸爸和妈妈就外出打工。除了不断寄回家的汇款单外,几年来左青青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