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18届髙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期中)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戌卒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姜洋 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多称为“记”,是秦汉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情 感的工具。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是丝绸之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汉代 丝路沿线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提供了宝贵材料。 1907年,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 705枚简牍。1914年,王国维、罗振玉依据这些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简》 书,开启了利用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研究汉代历史的先河。20世纪以 来,随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肩水金关汉简等不断出土,其中的戍 卒书信揭开了很多尘封已久的丝路往事 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往往以“甚苦事”、“甚苦侯望”、“甚苦官事”为习用 语。如:“田子渊坐前:顷久不相见,闲致,独劳,久客关外,起居无它,甚善 致忧之,今接人来积三日,粮食又欲乏,愿子渊留意……”;“儿尚叩头白记: 闲来,上日久食尽乏,愿贷谷一斛……杨掾坐前,数数哀怜,恩德甚厚甚厚…… 大尹哀小姓贫人子久居塞外,当为发代。唯掾以时移视事盈岁名尹府,须以调代, 代到,得归,叩头叩头。” 《汉书·王莽传》载“改郡太守曰大尹”,从简牍中“大尹”等称谓来看,这些 书信当属新莽时期,从书信可以得知,戍卒粮食得不到及时供应,戍守超期而替 代者迟迟不到,从细微处验证了新莽时期因政策失当而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局势 紧张这一史实。尽管身处艰苦的战争环境,边地吏卒依然表现出建功边塞、报效 国家的进取精神,“臣厶罪在西域,期于殄逆虏,平定诸国”,“恩德固可未报 哉?臣子之职宁可废耶!”这些书信记录了汉代普通戍卒为维护丝路畅通和边地 安宁不畏艰险的事迹 《盐铁论·徭役》云:“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 万里,历二期。长子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在此背景下,当有不少以建 功边塞、思乡怀远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但很少见诸史书,丝路沿线出土的汉代戍 卒书信恰可弥补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缺 部分书信则表达了边塞戍卒的袍泽情谊,以居延烽燧遗址出土的两件书信为例, “二卿时时数寄记书,相问音声,意中快也”;“始春不和,愿子游谨衣强餐饭 子游幸赐尺记”。两封书信虽寥寥数语,但情真意切、句意平远,与汉代五言诗 《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汉代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长 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颇为相似 学界利用大量简帛文书深化了丝绸之路研究,特别是在东段线路的考证、汉王朝 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使者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 对丝路沿线社会生活的研究则相对单薄。戍卒书信中保留的请求他人代买物品 向家人索要衣物、与当地居民贸易往来等大量内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经 济形态提供了丰富史料。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6月1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辽宁省鞍山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期中)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代戌卒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姜洋 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多称为“记”,是秦汉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情 感的工具。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是丝绸之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汉代 丝路沿线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提供了宝贵材料。 1907 年,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 705 枚简牍。1914 年,王国维、罗振玉依据这些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简》 一书,开启了利用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研究汉代历史的先河。20 世纪以 来,随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肩水金关汉简等不断出土,其中的戍 卒书信揭开了很多尘封已久的丝路往事。 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往往以“甚苦事”、“甚苦侯望”、“甚苦官事”为习用 语。如:“田子渊坐前:顷久不相见,闲致,独劳,久客关外,起居无它,甚善。 致忧之,今接人来积三日,粮食又欲乏,愿子渊留意……”;“儿尚叩头白记: 闲来,上日久食尽乏,愿贷谷一斛……杨掾坐前,数数哀怜,恩德甚厚甚厚…… 大尹哀小姓贫人子久居塞外,当为发代。唯掾以时移视事盈岁名尹府,须以调代, 代到,得归,叩头叩头。” 《汉书·王莽传》载“改郡太守曰大尹”,从简牍中“大尹”等称谓来看,这些 书信当属新莽时期,从书信可以得知,戍卒粮食得不到及时供应,戍守超期而替 代者迟迟不到,从细微处验证了新莽时期因政策失当而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局势 紧张这一史实。尽管身处艰苦的战争环境,边地吏卒依然表现出建功边塞、报效 国家的进取精神,“臣厶罪在西域,期于殄逆虏,平定诸国”,“恩德固可未报 哉?臣子之职宁可废耶!”这些书信记录了汉代普通戍卒为维护丝路畅通和边地 安宁不畏艰险的事迹。 《盐铁论·徭役》云:“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 万里,历二期。长子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在此背景下,当有不少以建 功边塞、思乡怀远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但很少见诸史书,丝路沿线出土的汉代戍 卒书信恰可弥补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缺。 部分书信则表达了边塞戍卒的袍泽情谊,以居延烽燧遗址出土的两件书信为例, “二卿时时数寄记书,相问音声,意中快也”;“始春不和,愿子游谨衣强餐饭, 子游幸赐尺记”。两封书信虽寥寥数语,但情真意切、句意平远,与汉代五言诗 《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汉代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长 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颇为相似。 学界利用大量简帛文书深化了丝绸之路研究,特别是在东段线路的考证、汉王朝 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使者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 对丝路沿线社会生活的研究则相对单薄。戍卒书信中保留的请求他人代买物品、 向家人索要衣物、与当地居民贸易往来等大量内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经 济形态提供了丰富史料。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 年 6 月 14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1914年,王国维、罗振玉依据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简》一书,开启了 利用出土简牍研究汉代历史的先河。 B.西北汉简中的戌卒书信往往以“甚苦事”、“甚苦侯望”、“甚苦官事”为习 用语。但在写给“田子渊”的书信中,寄信人的生活状况比较悠闲、“甚善” C.应当有不少建功边塞、思乡怀远为题材的作品没有风诸史书,丝路沿线出土的 汉代戌卒书信恰可弥补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缺。 D.大量简帛文书的出现,使得学界在东段线路的考证、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 关系、使者往来、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层次分明,首段总领全文,概括介绍了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及西北汉简 中戌卒书信的作用 B.文章第三、四段的戌卒书信,记录普通人的丝路生活,意在反映戌卒生活的艰 C.文章第五、六段的戌卒书信,诉说着普通人的丝路情感,有的思乡怀远,有的 体现袍泽情谊。 D.文章第七段写戌卒书信的出土,丰富了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史料,使人们对当时 的社会生活、经济形态有了更多的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多称为“记”,是秦汉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 情感的工具,反映了汉代丝路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B.第三段的书信,从细微处验证了新莽时期因政策失当而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局 势紧张这一史实。应与“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的 记载相吻合。 C.《盐铁论·徭役》上说,古代的人过年的时候不服徭役,没有超出期限的徭役, 而当时的人却离家万里,久久不得归 D.一些戌卒书信表达了边塞戌卒的袍泽情谊,如“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钣”, 虽寥寥数语,但情真意切、句意平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历史是一条河 沈从文 我小船已把主要滩水全上完了,这时已到了一个如同一面镜子的潭里。山水秀丽 如西湖,日头已出,两岸小山皆浅绿色。到辰州只差十里,故今天到地必很早 我照了个相,为一群拉纤人照的。现在太阳正照到我的小船舱中,光景明媚,正 同你有些相似处。我因为在外边站久了一点,手已发了木,故写字也不成了。我 定得戴那双手套的,可是这同写信恰好是鱼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我不要熊 掌,还是做近于吃鱼的写信吧。这信再过三四点钟就可发出,我高兴得很。记得 从前为你寄快信时,那时心情真有说不出的紧处,可怜的事,这已成为过去了。 现在我不怕你从我这种信中挑眼儿了,我需要你从这些无头无绪的信上,找出些 我不必说的话 三三,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 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 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 智慧,不是知识。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 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
A.1914 年,王国维、罗振玉依据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简》一书,开启了 利用出土简牍研究汉代历史的先河。 B.西北汉简中的戌卒书信往往以“甚苦事”、“甚苦侯望”、“甚苦官事”为习 用语。但在写给“田子渊”的书信中,寄信人的生活状况比较悠闲、“甚善”。 C.应当有不少建功边塞、思乡怀远为题材的作品没有风诸史书,丝路沿线出土的 汉代戌卒书信恰可弥补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缺。 D.大量简帛文书的出现,使得学界在东段线路的考证、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 关系、使者往来、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论证层次分明,首段总领全文,概括介绍了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及西北汉简 中戌卒书信的作用。 B.文章第三、四段的戌卒书信,记录普通人的丝路生活,意在反映戌卒生活的艰 辛。 C.文章第五、六段的戌卒书信,诉说着普通人的丝路情感,有的思乡怀远,有的 体现袍泽情谊。 D.文章第七段写戌卒书信的出土,丰富了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史料,使人们对当时 的社会生活、经济形态有了更多的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多称为“记”,是秦汉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 情感的工具,反映了汉代丝路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B.第三段的书信,从细微处验证了新莽时期因政策失当而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局 势紧张这一史实。应与“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的 记载相吻合。 C.《盐铁论·徭役》上说,古代的人过年的时候不服徭役,没有超出期限的徭役, 而当时的人却离家万里,久久不得归。 D.一些戌卒书信表达了边塞戌卒的袍泽情谊,如“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钣”, 虽寥寥数语,但情真意切、句意平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历史是一条河 沈从文 我小船已把主要滩水全上完了,这时已到了一个如同一面镜子的潭里。山水秀丽 如西湖,日头已出,两岸小山皆浅绿色。到辰州只差十里,故今天到地必很早。 我照了个相,为一群拉纤人照的。现在太阳正照到我的小船舱中,光景明媚,正 同你有些相似处。我因为在外边站久了一点,手已发了木,故写字也不成了。我 一定得戴那双手套的,可是这同写信恰好是鱼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我不要熊 掌,还是做近于吃鱼的写信吧。这信再过三四点钟就可发出,我高兴得很。记得 从前为你寄快信时,那时心情真有说不出的紧处,可怜的事,这已成为过去了。 现在我不怕你从我这种信中挑眼儿了,我需要你从这些无头无绪的信上,找出些 我不必说的话…… 三三,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 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三三,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 智慧,不是知识。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 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
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们平时不是读历史吗?一本历史书除了告 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 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 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 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 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 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 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 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 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三三,我不知为什么, 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 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三 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 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 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 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船已到关上了,我半点钟就会上岸的。今晚上我恐怕无时间写信了,我当 说声再见! 这里全是船了! 是沈从文对妻子张兆和的爱称 1934年1月18日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可怜的事”是指沈从文想起的昔日给张兆和寄信的事,“可怜”既 包含着被张兆和从信中“挑毛病”的委屈,又有着一种可爱的幸福感。 B.沈从文说“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 什么”,说明他认为历史书上记录的事件是不真实的。 C.作者说“这时节我软弱得很”是因他“爱了世界,爱了人类”,内心也变得更 加温和,对世间万物有了更多的爱意与深情。 D.本文以第一人称口吻叙写,亲切动人,流畅自然,借由男女之爱情诉说,通向 对人世、世人之爱的表达。 5.请问“河”在本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分) 6.作者说“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请 结合文本,深入分析作者“得到了什么”。(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56.11万。其中,2016 年海外人才归国率高达79.4%,共计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 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巨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全面显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现象级的人才回流态势,对于迅速崛起、走向复兴的中国 来说无疑是好事。而且,随着人才国际化大势,不仅中国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发 展,很多“洋人才”也倾向于来华“淘金”。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 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在职业发展机会方面已位列全球前茅。从业领域 渐由科研向创业、公共服务等多元化扩展,人员结构从“高精尖”向多层次转变
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们平时不是读历史吗?一本历史书除了告 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 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 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 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 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 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 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 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 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三三,我不知为什么, 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 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三三, 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 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 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 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三三,船已到关上了,我半点钟就会上岸的。今晚上我恐怕无时间写信了,我当 说声再见! 这里全是船了! 注:“三三”是沈从文对妻子张兆和的爱称。 1934 年 1 月 18 日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段中“可怜的事”是指沈从文想起的昔日给张兆和寄信的事,“可怜”既 包含着被张兆和从信中“挑毛病”的委屈,又有着一种可爱的幸福感。 B.沈从文说“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 什么”,说明他认为历史书上记录的事件是不真实的。 C.作者说“这时节我软弱得很”是因他“爱了世界,爱了人类”,内心也变得更 加温和,对世间万物有了更多的爱意与深情。 D.本文以第一人称口吻叙写,亲切动人,流畅自然,借由男女之爱情诉说,通向 对人世、世人之爱的表达。 5.请问“河”在本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 分) 6.作者说“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请 结合文本,深入分析作者“得到了什么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截至 2016 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 256.11 万。其中,2016 年海外人才归国率高达 79.4%,共计 43.25 万留学人员回国,较 2012 年增长 15.96 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巨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全面显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现象级的人才回流态势,对于迅速崛起、走向复兴的中国 来说无疑是好事。而且,随着人才国际化大势,不仅中国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发 展,很多“洋人才”也倾向于来华“淘金”。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 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在职业发展机会方面已位列全球前茅。从业领域 渐由科研向创业、公共服务等多元化扩展,人员结构从“高精尖”向多层次转变
这种全方位的“登陆”,正促使中国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 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归潮涌是国家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 我们不仅要张开双臂欢迎八方人才,更要把那些“千里马”用好,确保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让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成为赢得未来最坚强的战略支点。 (摘编自邱亭《“最大海归潮”会来得更猛烈》,2017年11月10日《北京日 材料二 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一条越来越宽的道路就是自主创新创 业。海归创业早已有之,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 现出新的态势。 今年8月12日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国内创业的 新生代海归中,半数左右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这5座城市,呈 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特点。在创业行业分布上,海 归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最集中的是信息产业,占比近五分之一,其 次是服务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 与物质条件相比,新海归更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如今,‘发展’成为点 燃当代年轻人内心激情的火种。”北大创业训练营首席执行官王健表示,“欧美 国家给年轻人留下的机会太少,加上语言文化隔阂,他们的才能与价值体现大多 呈现等量偏弱的关系。”各国留学生都可能面临这一窘境,但中国留学生最为幸 运的就是他们身后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一个蓬勃创新的环境能让青年的个人价 值和理想抱负实现几何级的增值爆发 对当代归国学子而言,他们的激情还基于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他们在出国前 就对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此,大量留学生的人生规划中,选择 “暂时离开”的目的直指“凯旋”一一在海外提升自我,有一定积累后果断回 国,投身创业大军。这也是青年海归创业者群体的一个新特点,即将个人前途与 国家发展机遇紧密结合,相互成就 除了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使海归们思想解放。王健分析说:“当 留学生看到国内80后、90后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他们也会想,自己为 什么不去试试呢?” 对于留学生回国创业热潮的未来,陈庚和王健所见略同:目前,归国学子创新创 业正值爆发期,此后,热潮将逐步稳定下来,确立起更成熟的发展模式,前景会 更好 (摘编自陈沫、王庆环《发展机遇点燃喷薄的创新力》,2017年9月12日《光 明日报》) 材料三: “回国后,舞台更大,更有归属感。”走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欣的 办公室时,她正埋头工作 张欣2012年7月从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国,从事磁场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她和同 事的最新硏究发现,磁场可以改变肿瘤细胞中一种蛋白质的排列,抑制肿瘤细胞 的生长,“相关发现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许多海归博士共同感受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下滑而大量缩减科研 经费,给项目制的科研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但国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的 科学研究需要整合越来越多的资源、学科和人才,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叉研
这种全方位的“登陆”,正促使中国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 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归潮涌是国家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 我们不仅要张开双臂欢迎八方人才,更要把那些“千里马”用好,确保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让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成为赢得未来最坚强的战略支点。 (摘编自邱亭《“最大海归潮”会来得更猛烈》,2017 年 11 月 10 日《北京日 报》) 材料二: 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一条越来越宽的道路就是自主创新创 业。海归创业早已有之,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 现出新的态势。 今年 8 月 12 日发布的《2017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国内创业的 新生代海归中,半数左右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这 5 座城市,呈 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特点。在创业行业分布上,海 归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最集中的是信息产业,占比近五分之一,其 次是服务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 与物质条件相比,新海归更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如今,‘发展’成为点 燃当代年轻人内心激情的火种。”北大创业训练营首席执行官王健表示,“欧美 国家给年轻人留下的机会太少,加上语言文化隔阂,他们的才能与价值体现大多 呈现等量偏弱的关系。”各国留学生都可能面临这一窘境,但中国留学生最为幸 运的就是他们身后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一个蓬勃创新的环境能让青年的个人价 值和理想抱负实现几何级的增值爆发。 对当代归国学子而言,他们的激情还基于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他们在出国前 就对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此,大量留学生的人生规划中,选择 “暂时离开”的目的直指“凯旋”——在海外提升自我,有一定积累后果断回 国,投身创业大军。这也是青年海归创业者群体的一个新特点,即将个人前途与 国家发展机遇紧密结合,相互成就。 除了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使海归们思想解放。王健分析说:“当 留学生看到国内 80 后、90 后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他们也会想,自己为 什么不去试试呢?” 对于留学生回国创业热潮的未来,陈庚和王健所见略同:目前,归国学子创新创 业正值爆发期,此后,热潮将逐步稳定下来,确立起更成熟的发展模式,前景会 更好。 (摘编自陈沫、王庆环《发展机遇点燃喷薄的创新力》,2017 年 9 月 12 日《光 明日报》) 材料三: “回国后,舞台更大,更有归属感。”走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欣的 办公室时,她正埋头工作。 张欣 2012 年 7 月从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国,从事磁场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她和同 事的最新研究发现,磁场可以改变肿瘤细胞中一种蛋白质的排列,抑制肿瘤细胞 的生长,“相关发现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许多海归博士共同感受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下滑而大量缩减科研 经费,给项目制的科研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但国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的 科学研究需要整合越来越多的资源、学科和人才,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叉研
究,而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 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目项目当中。” (摘编自徐靖《科硏报国,快马加鞭》,201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三则材料以描写式的导语开篇,勾勒一幅画面,从一小视角,生动形象写出 张欣归国后的工作状态。 B.第三则材料是一篇通讯,以归国学子张欣为例,介绍了海归人才的归国后取得 的成果和感受。 C.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海归热”彰显了国家实力的提升, 并提出将“海归”人才用好至关重要。 D.第二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消息,介绍了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的新态势,体 现了新闻消息的时效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2016年海外人才回国人数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 景下,这股热潮还将持续一段时期,进而逐步稳定 B.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中国已经从过去的“智 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 C.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自主创新创业是最有前景的一条道 路 D.对于不看重物质条件,而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的新海归来说,最为幸运的 就是他们身后有着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 E.“海归”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中国大型 科研项目的开展。 9.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出现“海归热潮”的原因。(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正统四年进士。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时方多故,聪慷 慨论事,无所讳。中官单增督京营有宠,朝士稍忤者辄遭辱。家奴白昼杀人,夺 民产,侵商税。聪发其奸,下诏狱。获宥。增自是不敢肆。 四年春,上言夺情非令典,请永除其令。帝纳之。正统中,福建银场额重,民不 堪。聪恐生变,请轻之。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先 是,吏部尚书何文渊以聪言下狱,致仕去。吏部除副使罗篪为按察使,参政李辂、 佥事陈永为布政使。聪疏争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罢。篪等遂还故官, 瑛致仕。 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 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诸司惮聪风裁,聪所言,无敢不奉行者,吏部 尤甚。英宗复辟,超拜左佥都御史,出振山东饥,活饥民百四十五万。还进右副 都御史,以便宜,擒戮渠魁数人,余悉解散。母忧起复,再辞。不许。天顺四年 曹钦反。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市人不敢出户。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 生致,滥杀为止。 成化七年代王越巡抚大同。岁余,遇疾致仕。再岁,以故官起掌南院。前掌院多 不乐御史言事,聪独奖励之。或咎聪,聪曰:“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 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聪以旧德召用,持大体,秉公论,不
究,而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 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目项目当中。” (摘编自徐靖《科研报国,快马加鞭》,2017 年 10 月 15 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三则材料以描写式的导语开篇,勾勒一幅画面,从一小视角,生动形象写出 张欣归国后的工作状态。 B.第三则材料是一篇通讯,以归国学子张欣为例,介绍了海归人才的归国后取得 的成果和感受。 C.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海归热”彰显了国家实力的提升, 并提出将“海归”人才用好至关重要。 D.第二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消息,介绍了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的新态势,体 现了新闻消息的时效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2016 年海外人才回国人数较 2012 年增长 15.96 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 景下,这股热潮还将持续一段时期,进而逐步稳定。 B.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中国已经从过去的“智 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 C.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自主创新创业是最有前景的一条道 路。 D.对于不看重物质条件,而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的新海归来说,最为幸运的 就是他们身后有着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 E.“海归”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中国大型 科研项目的开展。 9.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出现“海归热潮”的原因。(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正统四年进士。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时方多故,聪慷 慨论事,无所讳。中官单增督京营有宠,朝士稍忤者辄遭辱。家奴白昼杀人,夺 民产,侵商税。聪发其奸,下诏狱。获宥。增自是不敢肆。 四年春,上言夺情非令典,请永除其令。帝纳之。正统中,福建银场额重,民不 堪。聪恐生变,请轻之。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先 是,吏部尚书何文渊以聪言下狱,致仕去。吏部除副使罗篪为按察使,参政李辂、 佥事陈永为布政使。聪疏争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罢。篪等遂还故官, 瑛致仕。 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 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诸司惮聪风裁,聪所言,无敢不奉行者,吏部 尤甚。英宗复辟,超拜左佥都御史,出振山东饥,活饥民百四十五万。还进右副 都御史,以便宜,擒戮渠魁数人,余悉解散。母忧起复,再辞。不许。天顺四年, 曹钦反。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市人不敢出户。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 生致,滥杀为止。 成化七年代王越巡抚大同。岁余,遇疾致仕。再岁,以故官起掌南院。前掌院多 不乐御史言事,聪独奖励之。或咎聪,聪曰:“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 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聪以旧德召用,持大体,秉公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