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题卷合一,答题时请用蓝黑墨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作答处。 2.全卷共12页,分为“基础·阅读部分”(1~8页)和“作文部分”(9~12页)。答题 前请将第1页和第9页“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基础·阅读部分 题号 (-)(二)(三)(四)总分总分人 得分 积累·运用(20分) 得分评卷人1.古诗词原文填空。(4分,每小题1分。) (1)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春、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必 将被新事物取代。如“ ”就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力 量。(王湾·《次北固山下》) (4)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 个新思路,说“ ”。(李清照·《武陵春》)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荒芜/妩媚喑哑′荫庇义愤填膺/莺歌燕舞呕心沥血/销声匿迹 B.干涸/隔阂炽热/敕令忧心忡忡/耳聪目明擎天撼地/秦晋之好 阴霾/埋汰遗骸/惊骇花团锦簇/相形见绌气冲斗牛/斗鸡走狗 D.跋涉/威慑窥伺/伺机广袤无垠/貌合神离鳞次栉比/炙手可热 3.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2分)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5)(6)(4)(1)(3)(2) B.(5)(1)(3)(6)(4)(2)
1 达州市 2011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题卷合一,答题时请用蓝黑墨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作答处。 2.全卷共 12 页,分为“基础·阅读部分”(1~8 页)和“作文部分”(9~12 页)。答题 前请将第 1 页和第 9 页“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3.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基础·阅读部分 题号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20 分) 1. 古诗词原文填空。(4 分,每小题 1 分。) (1)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春、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必 将被新事物取代。如“ , ”就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力 量。(王湾·《次北固山下》) (4)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 个新思路,说“ , ”。(李清照·《武陵春》)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 ) (2 分) A.荒芜./妩.媚 喑.哑/ 荫.庇 义愤填膺./莺.歌燕舞 呕心沥.血/销声匿.迹 B.干涸./ 隔阂. 炽.热/敕.令 忧心忡忡./耳聪.目明 擎.天撼地/秦.晋之好 C.阴霾./埋.汰 遗骸./惊骇. 花团锦簇./相形见绌. 气冲斗.牛/斗.鸡走狗 D.跋涉./威慑. 窥伺./伺.机 广袤.无垠/貌.合神离 鳞次栉.比/炙.手可热 3.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2 分)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5)(6)(4)(1)(3)(2) B.(5)(1)(3)(6)(4)(2) 得分 评卷人
C.(1)(3)(2)(5)(4)(6) D.(3)(2)(5)(1)(4)(6) 4.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B.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 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 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 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都德·《最后一课》) B.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 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C.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6.综合性学习。(8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凤凰中学九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 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 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 的字义 。(1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 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2分) 答:诗词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 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 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 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 母“W”和 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4)【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 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2 C.(1)(3)(2)(5)(4)(6) D.(3)(2)(5)(1)(4)(6) 4.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啊! B.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 ....和勤奋与否。 C.《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 ....,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 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 阐明了舍生取义 ....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5.下列句子有语病 ...的一项是 ( ) A.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 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都德·《最后一课》) B.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 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C.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6.综合性学习。(8 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6 周年,凤凰中学九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 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 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 的字义: 。(1 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 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2 分) 答:诗词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 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 10 米,重 16 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 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 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 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 母“W”和 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 20 字) (4)【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 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栏目四】: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 请你从上列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它写上一段80—100字的导读文字。(3分) 我选择【栏目 】来写 、阅读·感悟(40分) 得分评卷人(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11题,(12分) 【甲文】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 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 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 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 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 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舂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 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
3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栏目四】: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 请你从上列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它写上一段 80——100 字的导读文字。(3 分) 我选择【栏目 】来写。 二、阅读·感悟(40 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7——11 题。(12 分) 【甲文】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 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 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 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 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 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 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 得分 评卷人
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 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 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 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 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 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 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 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 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 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 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 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 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 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4 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 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 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 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 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 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 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 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 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 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 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 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 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 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天傍晩,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 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 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 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 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 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 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晩霞映红了 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 树深深地鞠了一躬。(《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7.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2)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答: 8.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9.【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2分)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 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2分)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2分)
5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 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 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 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 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 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 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 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 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7.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答: (2)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答: 8.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4 分)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答: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9.【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 ....作答。(2 分)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 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2 分) 答: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