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哲学对科学的影响一一以英、德两国为例 1、案例是现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正日渐浓厚。然而,我们必须理性地认 识到,诺贝尔奖绝非只靠金钱就能买到的,它还需要良好的科学传统与适宜的文化氛围。而 哲学思维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对其科学家有若重大影响。近现代科学史上,英、德两国 相应的历史与现实为我们提供了典型而生动的案例。1700年前后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一直 处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弗兰西斯·培根所倡导的归纳方法由于不断成功而倍受重视,并 成。这种哲学尊重经验并把经验看作认识的源泉、推理的 界限 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则受到反对。对于在经验论传统中成 起来的英国利 学家来说,经验主义色彩渗透每一个角落。他们更多的是通过感觉而不是通过思维达到科学 他们的相像是具体而形象的,法拉第把力线看作管状的、具有橡胶制品性能的东西。对他们 来说,具体可感的模型是必不可少的,以致大脑一见到模型便以为理解了那个理论。如果不 微出一个东西的机械模型,就感到不满足,从而也不能理解其中的一切。对经验的过分偏爱 使英国科学家 的思维,从而不能提供 员的全貌 由于他们往往 怀疑的态度看待理论,以致在构造抽象观念和阐述一般原理时显得极不适宜。即便是伟大的 理论家牛顿,也曾明确声称自己不作假说。麦克斯韦的工作也未彻底摆脱对模型的偏爱。由 于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致使100年来众多英国获奖者中,只有Drc一人是因纯理论研究 而获奖,其余获奖者所从事的主要是实哈工作,为理论的创立提供事实或为他人的理论预言 提供证据。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科学观察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英国 光谱学家伊文斯实验支持玻尔原子论都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如果说经验主义在近代科学发 展中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思维方式的话,在现代科学中它则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了,以理性 思维见长的德国科学家白然地走到了科学发展的最前列。德章志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它 对原则的偏好是其他民族所少有的,这自然与康德哲学密不可分。正是在康德的影响下,德 国不仅涌现出了以费希特」 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杰出哲学家群体,而且还有以亥姆霍兹 赫兹、普朗克、爱因斯坦为代表的 批哲人科学家 对后者来说 ,科学的哲学背景始终 料学的特殊成果更富有价值和意义。他们都有者早期受到康德哲学的蒸陶的引导,但最终又 走出康德的共同心路历程。正是康德哲学的影响,使他们不仅能超越经验主义,敢于大胆思 辨,由此发现经验背后那令人惊奇的秘密,同时也使他们能超越实证主义,在获得关于事物 的真理时,又能获得关于事物终极本质的理论。由此使得他们的成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 持久而广泛的影响。那么,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对德国科学 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呢?我们认为可概括为两点:①坚不可推的批判精神。这是康德哲学字里行间所散发出的目 大力量。没有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就没有科学制新。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德国科学家程 体沿着实证科学的道路,相继揭示了康德关于时间、空间、因果性范畴的先验么幻象及其虚构 性,这正是对康德哲学的真正维承与发扬:②本源性思维,即关注事物的根基性问题和最高 原理的思维取向。它是德国人重原则、轻实际利益这一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其本质上就是 哲学思维。德国科学家群体的突出特点之 一在于他们都能立足于自然科学的坚实土壤,头顶 自然科学的普遍原理。爱因斯坦曾以“探索性的演绎法”来恰当地概括这一顶天立地的特色 他们都为一个终极的、普遍的物理学原理而不懈探索,把寻求物理世界的统一性作为终生的 伟大目标和前进的动力。英、德两国不同的哲学传统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科学家。英国经验主 义传统极力把认识从哲学的云端拉到经验观察的实地,德国理性主义传统则采取相反的作法 把科学的经验材料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如果说,在英国理论趋于实验的陪衬品 那么在 欧洲大陆,尤其是在德国情况则恰恰相反。因而对于英国物理学家来说,他们从现象出发, 而后看能否用现有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对于德国物理学家而言,他们从大胆的假说出发, 而后用实验来检验这些假说。这种不同影响既鲜明地体现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也直接
案例 1: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哲学对科学的影响——以英、德两国为例 1、案例呈现: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正日渐浓厚。然而,我们必须理性地认 识到,诺贝尔奖绝非只靠金钱就能买到的,它还需要良好的科学传统与适宜的文化氛围。而 哲学思维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对其科学家有着重大影响。近现代科学史上,英、德两国 相应的历史与现实为我们提供了典型而生动的案例。1700 年前后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一直 处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弗兰西斯·培根所倡导的归纳方法由于不断成功而倍受重视,并 进而促成英国经验论哲学特色的形成。这种哲学尊重经验并把经验看作认识的源泉、推理的 基础和探究的界限,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则受到反对。对于在经验论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英国科 学家来说,经验主义色彩渗透每一个角落。他们更多的是通过感觉而不是通过思维达到科学。 他们的想像是具体而形象的,法拉第把力线看作管状的、具有橡胶制品性能的东西。对他们 来说,具体可感的模型是必不可少的,以致大脑一见到模型便以为理解了那个理论。如果不 做出一个东西的机械模型,就感到不满足,从而也不能理解其中的一切。对经验的过分偏爱, 使英国科学家严重缺乏有系统的思维,从而不能提供一个前后连贯的全貌。由于他们往往以 怀疑的态度看待理论,以致在构造抽象观念和阐述一般原理时显得极不适宜。即便是伟大的 理论家牛顿,也曾明确声称自己不作假说。麦克斯韦的工作也未彻底摆脱对模型的偏爱。由 于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致使 100 年来众多英国获奖者中,只有 Dirac 一人是因纯理论研究 而获奖,其余获奖者所从事的主要是实验工作,为理论的创立提供事实或为他人的理论预言 提供证据。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科学观察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英国 光谱学家伊文斯实验支持玻尔原子论都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如果说经验主义在近代科学发 展中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思维方式的话,在现代科学中它则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了,以理性 思维见长的德国科学家自然地走到了科学发展的最前列。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它 对原则的偏好是其他民族所少有的,这自然与康德哲学密不可分。正是在康德的影响下,德 国不仅涌现出了以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杰出哲学家群体,而且还有以亥姆霍兹、 赫兹、普朗克、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大批哲人科学家。对后者来说,科学的哲学背景始终比 科学的特殊成果更富有价值和意义。他们都有着早期受到康德哲学的熏陶的引导,但最终又 走出康德的共同心路历程。正是康德哲学的影响,使他们不仅能超越经验主义,敢于大胆思 辨,由此发现经验背后那令人惊奇的秘密,同时也使他们能超越实证主义,在获得关于事物 的真理时,又能获得关于事物终极本质的理论。由此使得他们的成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 持久而广泛的影响。那么,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对德国科学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呢?我们认为可概括为两点:①坚不可摧的批判精神。这是康德哲学字里行间所散发出的巨 大力量。没有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就没有科学创新。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德国科学家群 体沿着实证科学的道路,相继揭示了康德关于时间、空间、因果性范畴的先验幻象及其虚构 性,这正是对康德哲学的真正继承与发扬;②本源性思维,即关注事物的根基性问题和最高 原理的思维取向。它是德国人重原则、轻实际利益这一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其本质上就是 哲学思维。德国科学家群体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于他们都能立足于自然科学的坚实土壤,头顶 自然科学的普遍原理。爱因斯坦曾以“探索性的演绎法”来恰当地概括这一顶天立地的特色。 他们都为一个终极的、普遍的物理学原理而不懈探索,把寻求物理世界的统一性作为终生的 伟大目标和前进的动力。英、德两国不同的哲学传统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科学家。英国经验主 义传统极力把认识从哲学的云端拉到经验观察的实地,德国理性主义传统则采取相反的作法 ——把科学的经验材料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如果说,在英国理论趋于实验的陪衬品,那么在 欧洲大陆,尤其是在德国情况则恰恰相反。因而对于英国物理学家来说,他们从现象出发, 而后看能否用现有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对于德国物理学家而言,他们从大胆的假说出发, 而后用实验来检验这些假说。这种不同影响既鲜明地体现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也直接
体现于获奖成果的类别(事实发现还是理论创新和层次。统计表明,英国物理学家的获奖成 就中以事实发现占绝对优势,而德国科学家则以重大理论创新为根本特色。关于英、德两国 相关情况的考察告诚我们, 当前我国社会现实中怀疑与批判精神的缺失 轻学 术”的 视行为,缺乏求真精神和理论思维的实用主义倾向都不利于我国科学的健康发展,急需我们 在制度建设和教育等方面大力加以克服和纠正。只有踏实工作,而不是感情用事,我们未来 才真的能拥抱诺贝尔奖。(摘自许良:《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哲学对科学的影响一一来自英 德两国的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 (1)英、德两国不同的哲学传统给各自国家的物理学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以上案例说明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意义。 (3)党和政府近来提出了加强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系列举措。结合案例,谈谈你 对此的君法。 3、案例点评 (1)18世纪前后,在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英国的物理学重实验而轻理论:德国物理学受 其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在理论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一般认为,哲学是对各门自然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对自然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当然,诚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不能把哲学理论看成是放到任何科学实践中都立竿见影的灵 丹妙药。科学从哲学中汲取营养,要经过一个“还原”的过程,将哲学的一般原理与科学的 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其中最耳 要的是方法论。 (3) 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绝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党和政府近来提出了加强和繁荣哲 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举措,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在促进社会 生产力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地位同等重要。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作用的充 分背定。我们应高度面视哲学对白然科学乃至整个补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面要影响】
体现于获奖成果的类别(事实发现还是理论创新)和层次。统计表明,英国物理学家的获奖成 就中以事实发现占绝对优势,而德国科学家则以重大理论创新为根本特色。关于英、德两国 相关情况的考察告诫我们,当前我国社会现实中怀疑与批判精神的缺失,轻学重“术”的短 视行为,缺乏求真精神和理论思维的实用主义倾向都不利于我国科学的健康发展,急需我们 在制度建设和教育等方面大力加以克服和纠正。只有踏实工作,而不是感情用事,我们未来 才真的能拥抱诺贝尔奖。(摘自许良:《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哲学对科学的影响——来自英、 德两国的案例分析》) 2、案例讨论: (1)英、德两国不同的哲学传统给各自国家的物理学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以上案例说明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意义。 (3)党和政府近来提出了加强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系列举措。结合案例,谈谈你 对此的看法。 3、案例点评: (1)18 世纪前后,在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英国的物理学重实验而轻理论;德国物理学受 其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在理论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一般认为,哲学是对各门自然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对自然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当然,诚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不能把哲学理论看成是放到任何科学实践中都立竿见影的灵 丹妙药。科学从哲学中汲取营养,要经过一个“还原”的过程,将哲学的一般原理与科学的 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方法论。 (3)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绝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党和政府近来提出了加强和繁荣哲 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举措,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在促进社会 生产力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地位同等重要。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作用的充 分肯定。我们应高度重视哲学对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