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8: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 1、案例呈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念又一次经历了“欧风美雨”的洗礼,最 近几年来,人们又惊呼于“韩流”的快速蔓延和广泛传播。所有这些,从直接层面上说,都 依赖于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大众传媒,正是它们在加速和扩大若外来大众文 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实际上,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西方国家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与 人们日常生活总总相关的普遍文化现象,对人们发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对于大众文化,不同学派理论家有不同的评判,但总起来说,以批判态度研究大众文化的路 径占主导地位,例如法兰克福学派。 当然,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也是不同 本雅明 大众 文化基本上持肯定态度 他对电 及术给 乐观主 义的评价, 为大众 化唱了一曲浪漫主义赞歌:与之相反,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几乎完全香定,表现出强烈的文 化精英主义倾向和浓厚的文化悲观主义色彩:而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则既批判大众文化 的消极性,又承认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之中,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 的批判最具有代表性,他指出,必须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并最大限度地将它 们区别开来,这是因为文化工业并不是真正服务于大众的,而是为了大众消费而刻意炮制 来的。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或者至少是互相适应的,以便使它们自己构成 个几乎没有差别的系统。也就是说,无论从微观上还是宏观上看,文化工业都表现出齐 性,文化工业的风格就是程式化,即所有文化工业产品都只有一个风格一一无风格。结果, 文化变成了归类活动。因此,文化工业实际上就成为一种“反文化”。文化工业之所以成为 可能,这一是由干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是由于经济的和行政的集中化。 由干文化工业生 产的技术化、标准化、 产业化,使得文化工业生产过程不断重复、文化工业产品整齐划一成 为文化工业的一个关键特征。 在阿多尔诺看来,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由于文化工业的技术化、标准化、产业化、商 品化,导致了文化工业的齐一性、重复性、虚假性、欺骗性、操纵性、强制性,最终导致了 文化工业的肆虑,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这样一来,文化工业就不仅调节了公 众生活,而且控制了私人生活:不仅灌输了思想,而且还渗透进了人的心理结构。 于是,尽 管文化工业可以对资本主义制度发泄愤怒,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相反,它 还为现存社会秩序辩护。 2、安例计论: (1)什么是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 (2)如何看待法兰克福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3、案例点评 对于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在法兰克福 学派理论家看来,文化工业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借助于大众传媒而广泛流传于大众之中、 并服务于大众的通俗文化,而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工业产品的 娱乐工业体系:它是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它把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哲学等融合在 一起,在闲暇 里操控人的思想和行 压抑人的个性,消除人的反叛意识,维护和巩周现 社会秩序。因而,文化工业具有极权主义性质,起着意识形态作用。 尽管阿多尔诺等人对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有片面和偏激之嫌:但他们关于大 众文化内涵、特征、功能的揭示,确实反映了发达工业文化的消极方面。因此说,法兰克福
案例 8: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 1、案例呈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人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念又一次经历了“欧风美雨”的洗礼,最 近几年来,人们又惊呼于“韩流”的快速蔓延和广泛传播。所有这些,从直接层面上说,都 依赖于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大众传媒,正是它们在加速和扩大着外来大众文 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实际上,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西方国家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与 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遍文化现象,对人们发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对于大众文化,不同学派理论家有不同的评判,但总起来说,以批判态度研究大众文化的路 径占主导地位,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当然,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也是不同 的:本雅明对大众文化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他对电影技术给予了乐观主义的评价,为大众文 化唱了一曲浪漫主义赞歌;与之相反,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几乎完全否定,表现出强烈的文 化精英主义倾向和浓厚的文化悲观主义色彩;而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则既批判大众文化 的消极性,又承认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之中,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 的批判最具有代表性,他指出,必须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并最大限度地将它 们区别开来,这是因为文化工业并不是真正服务于大众的,而是为了大众消费而刻意炮制出 来的。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或者至少是互相适应的,以便使它们自己构成 一个几乎没有差别的系统。也就是说,无论从微观上还是宏观上看,文化工业都表现出齐一 性,文化工业的风格就是程式化,即所有文化工业产品都只有一个风格——无风格。结果, 文化变成了归类活动。因此,文化工业实际上就成为一种“反文化”。文化工业之所以成为 可能,这一是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由于经济的和行政的集中化。由于文化工业生 产的技术化、标准化、产业化,使得文化工业生产过程不断重复、文化工业产品整齐划一成 为文化工业的一个关键特征。 在阿多尔诺看来,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由于文化工业的技术化、标准化、产业化、商 品化,导致了文化工业的齐一性、重复性、虚假性、欺骗性、操纵性、强制性,最终导致了 文化工业的肆虐,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这样一来,文化工业就不仅调节了公 众生活,而且控制了私人生活;不仅灌输了思想,而且还渗透进了人的心理结构。于是,尽 管文化工业可以对资本主义制度发泄愤怒,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相反,它 还为现存社会秩序辩护。 2、案例讨论: (1)什么是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 (2)如何看待法兰克福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3、案例点评: 对于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在法兰克福 学派理论家看来,文化工业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借助于大众传媒而广泛流传于大众之中、 并服务于大众的通俗文化,而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工业产品的 娱乐工业体系;它是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它把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哲学等融合在 一起,在闲暇里操控人的思想和情感,压抑人的个性,消除人的反叛意识,维护和巩固现存 社会秩序。因而,文化工业具有极权主义性质,起着意识形态作用。 尽管阿多尔诺等人对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有片面和偏激之嫌;但他们关于大 众文化内涵、特征、功能的揭示,确实反映了发达工业文化的消极方面。因此说,法兰克福
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分析和批判,是对当代西方文化价值危机深刻反思的产物。这种 反思是发人深省的,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认识,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 件下的文化建设也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同时,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文 化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分析和批判,是对当代西方文化价值危机深刻反思的产物。这种 反思是发人深省的,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认识,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的文化建设也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同时,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文 化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