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 我们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从党的十 中全会开始,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组织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基本 思相。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闲十分重要,坚持补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面要。中国自鸦片战争 来的 处于被侵略 、受屈辱的状态,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 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 胜利 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 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把中国革命璃成功了,如果我们不是 克思主 音,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 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 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 一种精神动力。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推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 也不铭吃,酒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湿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颗,就业间颗,稳定物价和财经 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 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人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 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 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 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 际的有中国特色的补会主义」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 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 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 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 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 消灭 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 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愿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 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 义实行按禁分积的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 二十年我国生产 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 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 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 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未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米访 时我同他首次谈到的。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或总年人均到八百美元。这同 们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 ,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 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 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 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 我们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组织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基本 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中国自鸦片战争 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 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 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 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 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 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 一种精神动力。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 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经 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 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人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 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 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 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 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 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 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 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 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 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 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 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 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 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 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 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来访 时我同他首次谈到的。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同你 们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 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 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 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新 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 些困难 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发展不起来 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 个部门为 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 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 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 稳定的 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 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不久前召开的第 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 商业,还有料技、数有等,各行各业都在内。总之,我们内部要球续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 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 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 是 ~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 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 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 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竞要 小得多。危险有一点, 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还会遇到新问题,然后提出新 办法。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 可行的,是走对了。走了五年半,发展得不错,速度超过了预期。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 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现在可以告诉明友们,我们的信心增加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 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 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 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 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 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 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 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不久前召开的第 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 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总之,我们内部要继续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 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 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 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 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 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 小得多。危险有一点,不大。 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还会遇到新问题,然后提出新 办法。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 可行的,是走对了。走了五年半,发展得不错,速度超过了预期。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 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现在可以告诉朋友们,我们的信心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