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9:两种哲学:分析的和叙事的 1、案例呈现: 理查德·罗蒂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学者,但在他的身上却表现出一种远离美国主流哲学的 独特气质,为单国的哲学传统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他的哲学是一种首德宠容的审视,在治 由客造被修民主的文化氨思近罗益故悦在北家与散太学发表了题为份护 》的演讲 其 对“分析的 “事的 两种哲学的论述,再次表现 出他本人所具有的创造性气质以及其哲学的轻松风格,为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蒂首先提到,分析哲学与非分析哲学(有时也被称作大陆哲学)的分裂集中体现于两类哲学 家之间:一类哲学家赞同弗兰克·拉姆齐,把伯特兰·罗素的描述词理论视为哲学的典范, 认为 一个人可以对思想史不很了解但却能做出一流哲学:另一类哲学家则认为,罗素所做的 都无法在重要性方面与黑 尔的《精神现象学 或与海 格 尔的 《论 义 提并论。在他们看来,当哲学以一种生动的叙事形式出现时,它就达到了最佳状态。罗蒂首 先提出,以罗素的描述词理论为基础、经由哥特洛布·弗雷格发展形成的符号逻辑,至今仍 被大多数英美哲学家视为具备哲学资格的必要因素。然而,许多大陆哲学家却把这种知识视 为可洗择的。 由此,他指出,分析哲学家与非分析哲学家的一个明显不同,就是以罗素、弗雷格为代表的 分析哲学家,想要通过找到当下直觉中的明确关系,清楚地把握事物,无论你是否认为他们 的难题有趣,至少你知道他们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然而,以黑格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 非分析哲学家,对与常识或日常语言建立联系并不关心,他们要告诉你的是精神的本质或存 在的意义,他们希望能够改变的,不仅是你的直觉,还句括关于你自己是谁的成觉,以及份 认为要思考的最重要的东西的看法。因此,在阅读黑格尔或海德格尔的著作时,如果采用分 析哲学家的方法,就根本不可能进行下去。只有暂时搁置这一怀疑 ,进入到他们所叙述故事 的回转中,实现一种自我形象的转变,你才会感到被给予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方式,以 言说最使你感兴趣的事物。 )、室例计论 (1)什么是分折哲学 (2)什么是叙事哲学 (3)如何评价罗蒂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3、案例点评: 在分析哲学家看来,非分析哲学家的语汇总是含糊不清而需要澄清意义的:而在非分析哲学 家看来,只有他们所关注的人的存在、精神或意识的本质等等,才是重大的议题,而分析哲 学家所做的仅仅是些吹毛求疵的工作。分析哲学家有时把非分析哲学家描述为“不是真正在 微哲学”的人,而非分析哲学家则把分析哲学家说成是 旦迈出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就会感 到不安全的胆小鬼。这种相互的贬讽已经持续了将近五十年。 在谈及把弗雷格、罗素、黑格尔、海德格尔放在一起讨论具有何种意义时,罗蒂认为,这四 位思想家被有效地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在试图回答柏拉图首先明确提出的一个问题 即:是什么使人类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存在物?尼采给出了与柏拉图完全不同的答 案,他嘲笑柏拉图对于表象 知实在的区 大多数分析 学家视为理所当然的 分,并要求我们“通过艺术的视角来看待科学,通过生活来看待艺术”。大多数认真对待黑 格尔和海德格尔的当代哲学家,都与尼采一样,对于表象和实在的区分的效用提出质疑。他 们常常用过去与现在的区分 一种“世界精神”进程的前期与后期的区分来取代它。那些
案例 9:两种哲学:分析的和叙事的 1、案例呈现: 理查德·罗蒂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学者,但在他的身上却表现出一种远离美国主流哲学的 独特气质,为美国的哲学传统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他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宽容的审视,在沟 通中营造出一种开放、民主的文化氛围。最近,罗蒂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题为《分析 的哲学与叙事的哲学》的演讲,其中对“分析的”和“叙事的”两种哲学的论述,再次表现 出他本人所具有的创造性气质以及其哲学的轻松风格,为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蒂首先提到,分析哲学与非分析哲学(有时也被称作大陆哲学)的分裂集中体现于两类哲学 家之间:一类哲学家赞同弗兰克·拉姆齐,把伯特兰·罗素的描述词理论视为哲学的典范, 认为一个人可以对思想史不很了解但却能做出一流哲学;另一类哲学家则认为,罗素所做的 一切,都无法在重要性方面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抑或与海德格尔的《论人道主义》相 提并论。在他们看来,当哲学以一种生动的叙事形式出现时,它就达到了最佳状态。罗蒂首 先提出,以罗素的描述词理论为基础、经由哥特洛布·弗雷格发展形成的符号逻辑,至今仍 被大多数英美哲学家视为具备哲学资格的必要因素。然而,许多大陆哲学家却把这种知识视 为可选择的。 由此,他指出,分析哲学家与非分析哲学家的一个明显不同,就是以罗素、弗雷格为代表的 分析哲学家,想要通过找到当下直觉中的明确关系,清楚地把握事物,无论你是否认为他们 的难题有趣,至少你知道他们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然而,以黑格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 非分析哲学家,对与常识或日常语言建立联系并不关心,他们要告诉你的是精神的本质或存 在的意义,他们希望能够改变的,不仅是你的直觉,还包括关于你自己是谁的感觉,以及你 认为要思考的最重要的东西的看法。因此,在阅读黑格尔或海德格尔的著作时,如果采用分 析哲学家的方法,就根本不可能进行下去。只有暂时搁置这一怀疑,进入到他们所叙述故事 的回转中,实现一种自我形象的转变,你才会感到被给予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方式,以 言说最使你感兴趣的事物。 2、案例讨论: (1)什么是分析哲学? (2)什么是叙事哲学? (3)如何评价罗蒂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3、案例点评: 在分析哲学家看来,非分析哲学家的语汇总是含糊不清而需要澄清意义的;而在非分析哲学 家看来,只有他们所关注的人的存在、精神或意识的本质等等,才是重大的议题,而分析哲 学家所做的仅仅是些吹毛求疵的工作。分析哲学家有时把非分析哲学家描述为“不是真正在 做哲学”的人,而非分析哲学家则把分析哲学家说成是一旦迈出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就会感 到不安全的胆小鬼。这种相互的贬讽已经持续了将近五十年。 在谈及把弗雷格、罗素、黑格尔、海德格尔放在一起讨论具有何种意义时,罗蒂认为,这四 位思想家被有效地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在试图回答柏拉图首先明确提出的一个问题, 即:是什么使人类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存在物?尼采给出了与柏拉图完全不同的答 案,他嘲笑柏拉图对于表象和实在的区分——一种为大多数分析哲学家视为理所当然的区 分,并要求我们“通过艺术的视角来看待科学,通过生活来看待艺术”。大多数认真对待黑 格尔和海德格尔的当代哲学家,都与尼采一样,对于表象和实在的区分的效用提出质疑。他 们常常用过去与现在的区分——一种“世界精神”进程的前期与后期的区分来取代它。那些
以这种方式阅读思格尔著作的人,在殊续阅读海德格尔时,会把海德格尔视为第一个在关于 是什么使我们特殊方面,调解柏拉图和尼采意见之间冲突的思想家。这样读下去,海德格尔 后期著作则讲述了 ,个西方思想家如何以希望获得自我知识为始、希望实现自我创造为终的 故事。 叙事哲学是一种变革中的哲学,它通过故事叙述使读者的自我形象发生转变,这个叙事过程 则是以新的语汇和使用方式来取代旧的语汇和使用方式。而分析哲学试图揭示思想或语言的 结构,他们认为只要澄清了语言使用方面的含糊不清,就能使思想精确而明晰,以此消除哲 上的各种难 分析哲学家的这种努力似乎是徒劳的,必须放弃在语言与实 的关系上的那种 一劳水逸的观点。 至此可以明显地看出,罗蒂顿向于叙事的哲学而非分析的哲学,倾向于赞同那些具有历史主 义态度的哲学家。正如罗蒂在演讲中所说,哲学家应该担当起黑格尔称之为“在思想中把握 我们的时代”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使人类自我描述的方式不断改变和完善。在罗蒂看 来,叙事的哲学将带米一场社会规范的深刻变革, 会使人们放弃那种把对于心灵或语言的 认识视为一劳永逸的看法。正如他所说,以上谈到的对于思考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观点的 分,说明了为什么他也将“叙事的哲学”称作“解释的哲学”的原因,“解释的” 一词象征 若一种兴趣的转变,从什么才是一劳水逸的转变成什么是只有被不断解释和不断语境化的。 当然,罗蒂并不否认分析哲学所实现的自我形象的改变的功绩,早期的分析哲学作为一种运 动己经走向消亡,当代分析哲学家己经不再使用弗雷格和罗素等分析哲学家使用的方法。荆 因和塞拉斯对分析哲 的反叛也表明,分析哲学的自我形象 这为分析哲 和叙事哲学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提供了契机。 罗蒂明确反对哲学在文化中的传统的基础性地位,主张以一种非哲学的方式来谈论哲学。这 都表明,罗蒂的哲学风格正以一种对于哲学新语境的启蒙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分析的” 与“叙事的”哲学之间的分歧在历史主义的意义上是会被消除的。在罗蒂的演讲中可以看出 分析哲学与非分析哲学之间以往明显的对立局面已被新 一轮的积极对话所打破,传统的那种 超验的、客观的、论证的、封闭自足的哲学正在被一种自由的、开放的、平等的、充满情趣 的哲学对话所取代
以这种方式阅读黑格尔著作的人,在继续阅读海德格尔时,会把海德格尔视为第一个在关于 是什么使我们特殊方面,调解柏拉图和尼采意见之间冲突的思想家。这样读下去,海德格尔 后期著作则讲述了一个西方思想家如何以希望获得自我知识为始、希望实现自我创造为终的 故事。 叙事哲学是一种变革中的哲学,它通过故事叙述使读者的自我形象发生转变,这个叙事过程 则是以新的语汇和使用方式来取代旧的语汇和使用方式。而分析哲学试图揭示思想或语言的 结构,他们认为只要澄清了语言使用方面的含糊不清,就能使思想精确而明晰,以此消除哲 学上的各种难题。罗蒂认为:分析哲学家的这种努力似乎是徒劳的,必须放弃在语言与实在 的关系上的那种一劳永逸的观点。 至此可以明显地看出,罗蒂倾向于叙事的哲学而非分析的哲学,倾向于赞同那些具有历史主 义态度的哲学家。正如罗蒂在演讲中所说,哲学家应该担当起黑格尔称之为“在思想中把握 我们的时代”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使人类自我描述的方式不断改变和完善。在罗蒂看 来,叙事的哲学将带来一场社会规范的深刻变革,将会使人们放弃那种把对于心灵或语言的 认识视为一劳永逸的看法。正如他所说,以上谈到的对于思考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观点的区 分,说明了为什么他也将“叙事的哲学”称作“解释的哲学”的原因,“解释的”一词象征 着一种兴趣的转变,从什么才是一劳永逸的转变成什么是只有被不断解释和不断语境化的。 当然,罗蒂并不否认分析哲学所实现的自我形象的改变的功绩,早期的分析哲学作为一种运 动已经走向消亡,当代分析哲学家已经不再使用弗雷格和罗素等分析哲学家使用的方法。蒯 因和塞拉斯对分析哲学的反叛也表明,分析哲学的自我形象正处于变革之中,这为分析哲学 和叙事哲学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提供了契机。 罗蒂明确反对哲学在文化中的传统的基础性地位,主张以一种非哲学的方式来谈论哲学。这 都表明,罗蒂的哲学风格正以一种对于哲学新语境的启蒙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分析的” 与“叙事的”哲学之间的分歧在历史主义的意义上是会被消除的。在罗蒂的演讲中可以看出, 分析哲学与非分析哲学之间以往明显的对立局面已被新一轮的积极对话所打破,传统的那种 超验的、客观的、论证的、封闭自足的哲学正在被一种自由的、开放的、平等的、充满情趣 的哲学对话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