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1、案例呈现: 不止一次,不止一人这样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回答,西方马点思主义到底是什么?这也 许是每个相了解西方马点思主义的人最想知首的问题,但也许是每个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人最难于回答的问题。如果非要回答不可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姓“西 又姓“马 当然,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准确性来说,这样回答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回答这 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中 西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 认为革命失败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之阶级意识的丧失,而这又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所 导致的:同 这也 明 革命道路 西欧是行不通的。 到192 柯尔 就分别著书,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 连续性。这样,就与第二国际的科学主义解释、第三国际的列宁主义解释根本不同,于是遭 到了他们的猛烈批判。卢卡奇被迫作自我批评,并宜布收回自己的观点:但柯尔施拒不作自 我批评,反而于1930年发表文章进行反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并强调它与正统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与列宁主义的对立。但是,这个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 注意。后米到了1955年 法国梅浴 庞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并首 次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历史和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 出后,这个概今木引起了较大反响」 尽管卢卡奇极力否认自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其至否认这个思潮的存在,但20世 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当然,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 各种不同的理解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用法 (1)纯粹地域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2)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 义就是向列宁主义政治体系挑战的哲学理论体系, 3)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 强调主题转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问题转向文化与意 识形态问题,认为它既包括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包括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4)非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凡是超越第二国际科学社会主义、第三国际列宁主义、第 四国际托洛斯基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论它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称之为西方马 古甲士义 、案例过论 为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会有如此多的理解 3、案例点评: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寻找原因。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长达8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问题出现 了思想倾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的许多流派。 、20世纪 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原因 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 思主义只是国际共运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没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第二、20世纪30一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
案例 5:“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1、案例呈现: 不止一次,不止一人这样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回答,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这也 许是每个想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最想知道的问题,但也许是每个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人最难于回答的问题。如果非要回答不可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姓“西” 又姓“马”! 当然,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准确性来说,这样回答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回答这 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 20 世纪 20 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中 西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 认为革命失败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之阶级意识的丧失,而这又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所 导致的;同时,这也证明俄国革命道路在中西欧是行不通的。到 1923 年,卢卡奇、柯尔施 就分别著书,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 连续性。这样,就与第二国际的科学主义解释、第三国际的列宁主义解释根本不同,于是遭 到了他们的猛烈批判。卢卡奇被迫作自我批评,并宣布收回自己的观点;但柯尔施拒不作自 我批评,反而于 1930 年发表文章进行反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并强调它与正统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与列宁主义的对立。但是,这个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 注意。后来到了 1955 年,法国梅洛——庞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并首 次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历史和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 此后,这个概念才引起了较大反响。 尽管卢卡奇极力否认自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甚至否认这个思潮的存在,但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当然,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 各种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用法: (1)纯粹地域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2)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 义就是向列宁主义政治体系挑战的哲学理论体系。 (3)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主题转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问题转向文化与意 识形态问题,认为它既包括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包括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4)非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凡是超越第二国际科学社会主义、第三国际列宁主义、第 四国际托洛斯基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论它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称之为西方马 克思主义。 2、案例讨论: 为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会有如此多的理解? 3、案例点评: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寻找原因。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长达 80 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问题出现 了思想倾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的许多流派。 第一、20 世纪 20—30 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原因、 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 思主义只是国际共运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没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第二、20 世纪 30—60 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
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 马古田士义笔流 。他们重点寻找《184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哲学家的马克思” 分析法西撕主义兴起的心理根源:反思启蒙精神、 工具理性、科学技术、 大众文化,致力 发达工业文明批判:构筑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并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解释、补充、重建马 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国际共运内部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逐步演化成为 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社会思潮。 第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转向时期。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 化发展 克福学派 (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 义马克思主 结构 义 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 他们重点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0年代初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颗又从哲学、文化问题转向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 研究重心从对资本主文批判转向研究市场社会主义:前苏联东欧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 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合流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侧重点和思想观点是不同的,它们并没有形成统 一的思想体系:不仅 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之间缺乏真正交流,甚至同一学派的思想家之间也发生着争论。尽管西方 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不同、观点各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非正统性、现代化 开放性、多元化:超然性、学院化:多变性、片面化:地域性、西方化。不过,这些只是西 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 征的主要方面, 不 能包括其 在描还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演变、主要流派之后,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若对西方马克思主义 作一番解释?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党 内外一批知识分子植根于时代变化并以西方哲学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实 的产物。他们对马点更主义的解释,阿不同干第二国际又风别干第二国际:他们对本主义 和社会主义的态度,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因此说,西方马克 思主义既有地域性限制 严生于并发展于西方:义有特定思想内涵一 与正统马克思主 义,新马克思主义不同:既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宜扬马克思主义开放 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社会主义。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宇 义是0世纪且右际性影的西方社会思潮之 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 统马克思主义
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 马克思主义等流派。他们重点寻找《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哲学家的马克思”; 分析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心理根源;反思启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大众文化,致力于 发达工业文明批判;构筑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并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解释、补充、重建马 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国际共运内部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逐步演化成为 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社会思潮。 第三、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转向时期。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 元化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 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 他们重点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90 年代初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又从哲学、文化问题转向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 研究重心从对资本主义批判转向研究市场社会主义;前苏联东欧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 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合流。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侧重点和思想观点是不同的,它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不仅 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之间缺乏真正交流,甚至同一学派的思想家之间也发生着争论。尽管西方 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不同、观点各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非正统性、现代化; 开放性、多元化;超然性、学院化;多变性、片面化;地域性、西方化。不过,这些只是西 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主要方面,还不能包括其全部。 在描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演变、主要流派之后,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 作一番解释?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 20 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党 内外一批知识分子植根于时代变化并以西方哲学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实 的产物。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既不同于第二国际又区别于第三国际;他们对资本主义 和社会主义的态度,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因此说,西方马克 思主义既有地域性限制——产生于并发展于西方;又有特定思想内涵——与正统马克思主 义,新马克思主义不同;既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开放 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社会主义。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 义是 20 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 统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