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专业的比较中得出的,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内在要求。它可以有软性标 准,如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也可以有硬性标准,如教师资格证书等。在我国 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 质,具备国家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职 业的从业标准是教师职业学术性要求和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要求,世界各国都 有各自的对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在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不断的提高,但仍然处于令人不满的现状,主 要是因为: (1)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不足,尽管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教育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教育效果的迟缓性,教师的劳动 需要通过学生的劳动加以体现,因而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的社会作用认识不 足,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人们 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 (2)教师的整体师资队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不可否认,我国的师 资建设在近几十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有一部分教师的师德不高、专 业的水平不强等,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社会地位起着不良影响。因此教师社 会地位的提高,一方面,要依靠教育的力量使整个社会认识到教育的巨大作用, 从而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尊师重教”的风气,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适应 学习化社会对自我提出的挑战,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 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 2、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可以从在社会发展中和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来进行 分析。 (1)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社会义明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 的推动作用,这一作用是与教育活动的作用密切相连的。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 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进行世代之间的传递和交替,否则,人类社会的生产 和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更谈不上新的发展。这个文明的传递和交接的功能, 必须依靠教育,依靠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完成。离开了教师的承前启后的桥 梁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中断。 教师是人类义明的积极传播者和精心创造者。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 者,将前代人类的义明传递给后一代,在传递的过程中是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的。 6
第一,教师对人类文明的传递是一种扩大的传递过程。教师要面对的不是 一位两位学生,而是面对着成千上万的、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总是将经过自 已内化了的知识文化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第二,教师对人类文明的传递过程又是对人类文明的加工、整理的过程。 教师要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指导下,对选择过的知识经验重新加工、整理, 以便于使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之更适合于青少年一代的学习,更加适合 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教师在对人类文明传递的过程中又在进行着积极的创造。教师不仅 仅简单的将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教给学生,而且有一个内化加工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教师们在总结教 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丰富着教育科学知识。 他们在不断的探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极大的丰富了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认 识。 另外,教师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 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思考,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 法,这也是一种创造。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更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 在教学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 力量。因此,没有教师就没有系统的人类文化的传播,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师是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者。一个自然的人并不是社会的劳动力,人只 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和生产资 料相结合时,才能成为现实的劳动力。没有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人,只能是潜在 的劳动力、可能的劳动力。教师通过其劳动将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 力。一方面,教师把人类已有的生产生活知识的精华传递给年轻一代,使得人 类科学义化的发展总是保持一个高起点。随着知识的激增、更新速度的加快, 要求教师对人类义化进行科学处理,将最适合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独立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逐 渐的脱离教育的引导而进行独立的自我求知。离开了教师的引导,无论是知识 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发展都将收益有限。第三,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递文化知识、 发展学生能力的任务,而且发挥着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作用。正如《师说》上 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过程中,不仅知识本身蕴含 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而且教育者言行本身作为隐性课程,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品德。教师就是通过对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为我国的物质义明建设和精神
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者。示范性和感染性是教师劳动的一大特点,教师 只有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传播代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义明。在我国, 教师不仅是年轻一代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而且以其清苦而高尚的品德成为社会 学习的楷模。 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 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 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的遗训的保存人,是过 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跃的环节。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从表面上来看虽然平凡, 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① (2)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截然不同的 观点。一种是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强调教师在学 生中的权威作用,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他还把学生比 喻为一只船,教师是船的舵手,船要在大海中乘风前进就必须依靠舵手来掌握 方向。也就是说学生心智的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方式、阶段和方法的指导, 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培养,主张教师应主宰整个教育过程,学生只需听从 教师的指令,被动的接受就行了。另一种观点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学 生中心说”,这种观点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 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师不能对其主宰,只能顺应其发展,认为教学的一切活动 都要围绕学生的兴趣来进行,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服务。 无论是“教师中心说”,还是“学生中心说”,都具有其片面性。教师中心 说看到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却将学生的活动完全处于一种从属地 位,否定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中心说虽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独 立性得到了突显,却没能看到教师的作用,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降至从属地位。 两者都对问题缺乏辩证的分析。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 中起主导作用。首先,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总是知之较多,知之在先,而学生 是知之较少,知之在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成熟,只有经过教师的有计划、 有组织、有步骤的引导,才会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教育活动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教育形式和方法的选 择,都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决定。再次,教育活动主要由教师来实现。 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693页。 8
第四,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教师根据一定社会 制定的方针去培养人,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前进。最后,教 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必须在符合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 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作为教 师的教育对象具有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最终是要 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不是被调动起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总 是互为条件的,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无从发挥。同时,我 们在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的关系时,要保持两者之间 的必要张力,一定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教师的角色 所谓角色,原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是独立于演员个人而存在的行为和 形象。后来人们将其引入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特指一个人处于某一特定社会 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常常比喻生活中 某种类型的人物。个人的社会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职能、权利和责任,它规定 了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包含有对人对 己的情操、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成分。当一个人行使自己社会身份规定的行为 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充当着角色。①依此类推,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社会 大舞台上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不仅意味着充当教师的人所应当 完成的有关行为,而且意味着社会各界对教师所抱的期望,不仅是教师社会群 体的基础,也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教师角色是教师的地位、作用、与 专业特点的具体反映形式。一个善于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 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曾指出,一个教师“所要了解的 第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和他周围环境的心理因素和力量”,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 有些教师的工作低效,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角色理解的短缺和模糊,将 教师的丰富的工作内容做的过于单调了,将教师多维的工作看的过于简单了。 过去我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时至今口重新明确教师的角 色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代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我们从人们对教师角色的隐喻入手加以 分析。 任何比喻都有值得肯定的,也有应该否定的的。像《别开生面的情书》就 傅道春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4-95页。 9
证明比喻在一个方面成立,在另一个方面就有可能不成立。课程改革已经显露 出关于教师比喻带来的局限性。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对于重 构教师角色有重要意义。 隐喻 肯定的而 不足的地方 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 教师是蜡烛 泰献与给予 长,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 的欢乐 田园式的宽松环境 教育阶段顺序的啮定性,教 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 教师是园」 育缺乏的不可修复性,存在着淘 注意了学小的个性差异 汰制,有人为的强制性 强调了教师作用的发挥 暗示·种固定的统·的标 教师是人类 重要的职业,关注人类心 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整齐 灵魂的工程师 灵的发展 划·,批量牛产,易形成新的机 械运动 对学牛实施严格控制和师 牛关系过于紧张,缺乏亲和力, 教师像警察 维持必要的秩序,强调纪律性 着眼于学牛的问题与错误,挑别 多而鼓励少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教师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 反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有学者对教师角色作了以下划分:美国学者雷道(F.Redl)和华顿保 (W.Watenbery)认为,教师兼有以下十种不同的角色:(1)社会的代表:(2) 知识的源泉:(3)裁判员或法官:(4)辅导员:(5)学生优劣的观察者:(6) 认同的对象:(7)父母的替身:(8)团队的领导者:(9)朋友;(10)情感发 泄的对象。②还有的学者认为,教师的角色包括:人类义化的传递者:新生一 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教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上所列举的有关教师角色的提法,分别从教师所 承担的社会任务方面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论述,不过与现当代教育相一致,目 前较为认同的对教师角色的看法是: 1、知识的传授者角色 教学中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矛盾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 黄坚厚:《教师的多重角色》,《教育资料文献》,1978年第8期。 Ⅲ慧生、李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