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学校 班级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削减(xue)桎梏(qu)羞赧(nain) 丘之貉(he) B.整饬(chi)纤弱(qian)渐染(jan)靡靡之音(mi) C.优劣(lue) 拘泥(ni)装订(ding)蜚声文坛(ei) D.忖度(cin)绯闻(fi)揶揄(ye 孝悌忠义(d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潢 必竟毕恭毕敬尺竿头,更近一步 B.宣泻 简朴精兵减政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C.荟萃 表帅率性而为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D.针砭 闲暇闻名遐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 工的劳动合同,以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 ②华天饮食服务公司由于狠抓管理,杜绝铺张浪费,三个月下来,仅办公经费 项就 了五十万元。 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 从中 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规避结余遴选 B.回避节余遴选 C.规避节余筛选 D.回避结余筛选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减少了旧本中拖沓冗长的回放交代,以几分钟的 舞台呈现,对全剧情节做了有力铺垫,收到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B.首都北京因为“身份”特殊,经常会实施交通限行措施,限行原因包括举行 重大节日活动、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要赛事等,不一而足。 C.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最高女祭司娜芙普利都点燃了奥运圣火,她神情 庄重颐指气使地将火炬传递给了第一火炬手亚历山大。 D.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当地各级领导殚精竭虑, 含辛茹苦,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嬴得了老百姓的广泛称赞
1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2008.4 学校 班级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削.减(xuē) 桎梏.(ɡù) 羞赧.(nǎn) 一丘之貉.(hé) B.整饬.(chì) 纤.弱(qiān) 渐.染(jiān) 靡.靡之音(mí) C.优劣.(lüè) 拘泥.(nì) 装订.(dīng) 蜚.声文坛(fēi) D.忖.度(cǔn) 绯.闻(fěi) 揶.揄(yé ) 孝悌.忠义(d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装潢 必竟 毕恭毕敬 百尺竿头,更近一步 B.宣泻 简朴 精兵减政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C.荟萃 表帅 率性而为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D.针砭 闲暇 闻名遐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 工的劳动合同,以 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 ②华天饮食服务公司由于狠抓管理,杜绝铺张浪费,三个月下来,仅办公经费一 项就 了五十万元。 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 200 多个样品, 从中 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规避 结余 遴选 B.回避 节余 遴选 C.规避 节余 筛选 D.回避 结余 筛选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减少了旧本中拖沓冗长的回放交代,以几分钟的 舞台呈现,对全剧情节做了有力铺垫,收到了以一当十 ....的艺术效果。 B.首都北京因为“身份”特殊,经常会实施交通限行措施,限行原因包括举行 重大节日活动、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要赛事等,不一而足 ....。 C.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最高女祭司娜芙普利都点燃了奥运圣火,她神情 庄重颐指气使地将火炬传递给了第一火炬手亚历山大。 D.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当地各级领导殚精竭虑, 含辛..茹苦..,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称赞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 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B.由于本市对擅自夸大疗效、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药品采取了暂停在京销售的强 制措施,使本市去年药品严重违法广告率下降了5% C.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 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D.他说《末代皇帝》剧中真实的部分基本都出自于他的作品,不真实的部分则 是编剧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纯属编造了大量情爱故事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①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 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 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捲捲然②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 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 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攸非③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 而天下称勇焉。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 故公家畜也。老罢④而不为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 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 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 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汤教祝网者, 而四十国朝:文王葬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武王荫暍人⑤于樾下,左拥而右扇 之,而天下怀其德;越王勾践一决狱无辜,援龙渊⑥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 罚也,而战武士必其死。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 远矣。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⑩①入人:与世人和谐。②捲捲(qu如n)然:勤苦貌。③饮(ci)非: 人名。④罢:p,通“疲”,疲劳,病弱。下同。⑤暍(y)人:中暑的人。⑥ 龙渊:宝剑名。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诎:同“屈” B.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 载:拥戴 C.武王荫暍人于樾下 荫:树阴 D.越王勾践一决狱无辜 狱:案件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故万举而不陷
2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 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B.由于本市对擅自夸大疗效、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药品采取了暂停在京销售的强 制措施,使本市去年药品严重违法广告率下降了 5%。 C.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 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D.他说《末代皇帝》剧中真实的部分基本都出自于他的作品,不真实的部分则 是编剧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纯属编造了大量情爱故事。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①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 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 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捲捲然②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 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 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佽非③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 而天下称勇焉。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 故公家畜也。老罢④而不为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 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 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 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汤教祝网者, 而四十国朝;文王葬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武王荫暍人⑤于樾下,左拥而右扇 之,而天下怀其德;越王勾践一决狱无辜,援龙渊⑥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 罚也,而战武士必其死。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 远矣。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①入人:与世人和谐。②捲捲(quán)然:勤苦貌。③佽(cì)非: 人名。④罢:pí,通“疲”,疲劳,病弱。下同。⑤暍(yē)人:中暑的人。⑥ 龙渊:宝剑名。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 诎:同“屈” B.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 载:拥戴 C.武王荫.暍人于樾下 荫:树阴 D.越王勾践一决狱.无辜 狱:案件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故.万举而不陷
此物故非西产 C.赢缩、卷舒,与物推移 失其所与,不智 D.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失其守,而天下称(之)勇焉 B.罢武闻之,知(田子方)所归心矣 C.(齐庄公)回车而避之 D.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焉)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具体表现“行小覆大”“审近怀远”的一组是 ①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 ②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 ③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④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 ⑤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 ⑥武王荫暍人于樾下……而天下怀其德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内有操守,外能与物推移,即使处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也不会陷 于失败的境地。 B.田子方用丝绸赎回了病弱的老马,表现了他的怜悯之心,老弱的军人因 此归附于他 C.作者用螳臂当车的故事,表现了齐庄公对“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 敌”行为的否定。 D.文王葬死人之骸、勾践自罚等事例表现了圣人慎重对待身边的事,可以 使远方的人归附。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 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 当自求诸身耳。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 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间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识之 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颜氏家训·勉学》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一—③题。(10分)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3 此物故.非西产 C.赢缩、卷舒,与.物推移 失其所与.,不智 D.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不失其守,而天下称(之)勇焉 B.罢武闻之,知(田子方)所归心矣 C.(齐庄公)回车而避之 D.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焉)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具体表现“行小覆大”“审近怀远”的一组是 ①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 ②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 ③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④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 ⑤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 ⑥武王荫暍人于樾下……而天下怀其德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圣人内有操守,外能与物推移,即使处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也不会陷 于失败的境地。 B.田子方用丝绸赎回了病弱的老马,表现了他的怜悯之心,老弱的军人因 此归附于他。 C.作者用螳臂当车的故事,表现了齐庄公对“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 敌”行为的否定。 D.文王葬死人之骸、勾践自罚等事例表现了圣人慎重对待身边的事,可以 使远方的人归附。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 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 以自资。父 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 当 自 求 诸 身 耳 。 谚 曰 积 财 千 万 不 如 薄 伎 在 身 伎 之 易 习 而 可 贵 者 无 过 读 书 也 世 人 不 问 愚 智 皆 欲 识 人 之 多 见 识 之 广 而 不 肯 读 书 是 犹 求 饱 而 懒 营 馔 欲 暖 而 惰 裁 衣 也 。 《颜氏家训·勉学》 1 2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 分)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 是 (2分)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⑦题)。(7分)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苏洵《六国论》) ④六朝旧事如流水,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⑤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苏轼《石钟山记》) ⑥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⑦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印章源流 印章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中,发现 棺椁两厢整齐地堆放着一排排竹笥,每个竹笥都用绳索包装捆扎,在捆扎接结的 地方都用青泥团包裹着,青泥团上有很清晰的凸起印文一一车大侯家丞,这便是 古代使用印章的遗迹。 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从考古所得的遗存看,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 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中曾出土过印章,印面是四角内收的方形,称为亚字形, 印文是小鸟的图像。这种印章在春秋战国时也很普遍,称为肖形印。中国的文字 经历了甲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书体演进阶段,在篆书盛行的时代
4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 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 是 。(2 分)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 分) 答: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 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⑦题)。(7 分)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苏洵《六国论》) ④六朝旧事如流水,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⑤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 (苏轼《石钟山记》) ⑥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⑦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6 题。 印章源流 印章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1973 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中,发现 棺椁两厢整齐地堆放着一排排竹笥,每个竹笥都用绳索包装捆扎,在捆扎接结的 地方都用青泥团包裹着,青泥团上有很清晰的凸起印文——车大侯家丞,这便是 古代使用印章的遗迹。 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从考古所得的遗存看,可上溯到 3000 多年前的商代。 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中曾出土过印章,印面是四角内收的方形,称为亚字形, 印文是小鸟的图像。这种印章在春秋战国时也很普遍,称为肖形印。中国的文字 经历了甲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书体演进阶段,在篆书盛行的时代
因为篆书字体的构成适宜镌刻,从而形成以篆书为主的制印传统,再加上印章制 作的工艺特点,因而印章艺术又称为篆刻艺术。 有人认为印章只是实用的符号,或不过是附属于书画作品的点缀,“雕虫小 技,壮夫不为”。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能苟同。印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 生存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在先秦时代,礼乐信义的伦理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占支 配地位,印章曾被作为信物和人格风采的标志。中国的旧制是,帝王用者曰玺曰 宝,官吏曰印,秩卑者曰钤记。其制度严明,秩序井然。帝王用玺的制度为封建 时代历代王朝沿袭。皇帝的玉玺成为皇权交替、册封的凭据和镇国之宝,玉玺作 为国之重器被礼敬珍藏。 我国唐代初期宫廷就建立了收藏艺术品的机构,凡经皇帝看过的收藏品,都 加盖“贞观”年号的印章作为内府收藏的记号。此后相继沿制,收藏鉴赏印逐渐 形成专门的印种。在追求与书画艺术协调一致的过程中,收藏印转为匠心经营的 艺术创作,对促进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元代是文人画形成的时代,文人画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流行在绘画作 品上加诗文题跋及钤盖作者姓名、字号、别号及诗词格言印章 明清以降,石质印材的发现为大批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文人、书法家、画家 参与篆刻创作提供了契机,也因此推动了篆刻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形成。文人雅士 篆刻之风大行,流行于市面的闲章常有奇趣:或摘取诗句或引用典故,或直抒胸 臆。艺术印章是明清篆刻艺术繁荣的标志,明清两代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也 带动了篆刻艺术的同步发展。 14.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肖形印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常见,它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 代 B.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印章篆刻艺术既有实用价值,也有文化艺术价值 C.在追求与书画艺术协调一致的过程中,收藏鉴赏印逐渐成为专门的印种。 D.印章发展到明清,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文人雅士个人的情趣和审美追求。 15.简述作者不同意把印章当作“雕虫小技”的理由。(3分) 答 16.篆刻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它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裘山山 ①八月,我又去了西藏。当我从成都那片常年灰暗阴沉的天空下,走进高原 的阳光里,一眼看见那片熟悉的蓝天,呼吸到那缕清冷的、却是无比新鲜的空气 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渴望着与它重逢。我忍不住张开整个身心对它说:你好, 西藏! ②神奇的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站在我的面前。这苍凉中蕴含着人类难以
5 因为篆书字体的构成适宜镌刻,从而形成以篆书为主的制印传统,再加上印章制 作的工艺特点,因而印章艺术又称为篆刻艺术。 有人认为印章只是实用的符号,或不过是附属于书画作品的点缀,“雕虫小 技,壮夫不为”。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能苟同。印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 生存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在先秦时代,礼乐信义的伦理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占支 配地位,印章曾被作为信物和人格风采的标志。中国的旧制是,帝王用者曰玺曰 宝,官吏曰印,秩卑者曰钤记。其制度严明,秩序井然。帝王用玺的制度为封建 时代历代王朝沿袭。皇帝的玉玺成为皇权交替、册封的凭据和镇国之宝,玉玺作 为国之重器被礼敬珍藏。 我国唐代初期宫廷就建立了收藏艺术品的机构,凡经皇帝看过的收藏品,都 加盖“贞观”年号的印章作为内府收藏的记号。此后相继沿制,收藏鉴赏印逐渐 形成专门的印种。在追求与书画艺术协调一致的过程中,收藏印转为匠心经营的 艺术创作,对促进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元代是文人画形成的时代,文人画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流行在绘画作 品上加诗文题跋及钤盖作者姓名、字号、别号及诗词格言印章。 明清以降,石质印材的发现为大批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文人、书法家、画家 参与篆刻创作提供了契机,也因此推动了篆刻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形成。文人雅士 篆刻之风大行,流行于市面的闲章常有奇趣:或摘取诗句或引用典故,或直抒胸 臆。艺术印章是明清篆刻艺术繁荣的标志,明清两代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也 带动了篆刻艺术的同步发展。 14.下列选项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肖形印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常见,它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 3000 多年前的商 代。 B.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印章篆刻艺术既有实用价值,也有文化艺术价值。 C.在追求与书画艺术协调一致的过程中,收藏鉴赏印逐渐成为专门的印种。 D.印章发展到明清,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文人雅士个人的情趣和审美追求。 15.简述作者不同意把印章当作“雕虫小技”的理由。(3 分) 答: 16.篆刻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它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 分) 答: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7—20 题。 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裘山山 ①八月,我又去了西藏。当我从成都那片常年灰暗阴沉的天空下,走进高原 的阳光里,一眼看见那片熟悉的蓝天,呼吸到那缕清冷的、却是无比新鲜的空气 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渴望着与它重逢。我忍不住张开整个身心对它说:你好, 西藏! ②神奇的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站在我的面前。这苍凉中蕴含着人类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