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2008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本卷1—12题为选择题,共36分;13-23题为非选择题,共114分。请把答案全 部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卷上所指定的 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卷 (15分,每小题3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累及磊落 护苗保蕾 身陷缧绁 栖息蹊跷 芳草萋萋 休戚相关 C.瑰丽日晷 大家闺秀 奉为圭臬 D.悔悟晦涩 诲人不倦 毁誉参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勘误焕散 明枪暗箭 迫不及待 B.贬值反馈 和中共济 闻过饰非 C.契机脏款 获益匪浅 额首称庆 D.伶仃对峙 明火执杖 责无旁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一句的是() A.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首次将京剧纳 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教材编写和光盘研制工作业已启动。 B.官至发改委主任的张平的中专学历意外成为公众的一大看点,主要的不在于中央 用人不唯学历是举,更因为在当今文凭泛滥、尤其是领导干部热逐文凭成风的背景下,那 纸中专学历弥足珍贵 C.达赖喇嘛近期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再次开始进行密集游走,一会儿访英,一会儿访 美,可谓双管齐下,他的一系列言行与西方一些人挑起的一波波针对中国的反华浪潮精确 合拍 D.石油涨价直接带动生物能源涨价,只要今天的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居高不下,只要 石油的价格一直上涨,世界粮价就将进入一条上升的快车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教育部官员称教育投入不足GDP4%系因财政收入低。一些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 国家也好,在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中占GDP都达到了4%或者5%,而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08 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本卷 1—12 题为选择题,共 36 分;13—23 题为非选择题,共 114 分。请把答案全 部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卷上所指定的 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卷。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累.及 磊.落 护苗保蕾. 身陷缧.绁 B.栖.息 蹊.跷 芳草萋.萋 休戚.相关 C.瑰.丽 日晷. 大家闺.秀 奉为圭.臬 D.悔.悟 晦.涩 诲.人不倦 毁.誉参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勘误 焕散 明枪暗箭 迫不及待 B.贬值 反馈 和中共济 闻过饰非 C.契机 脏款 获益匪浅 额首称庆 D.伶仃 对峙 明火执杖 责无旁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一句的是 ( ) A.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首次将京剧纳 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教材编写和光盘研制工作业已..启动。 B.官至发改委主任的张平的中专学历意外成为公众的一大看点..,主要的不在于中央 用人不唯学历是举,更因为在当今文凭泛滥、尤其是领导干部热逐文凭成风的背景下,那 一纸中专学历弥足珍贵。 C.达赖喇嘛近期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再次开始进行密集游走,一会儿访英,一会儿访 美,可谓双管齐下 ....,他的一系列言行与西方一些人挑起的一波波针对中国的反华浪潮精确 合拍。 D.石油涨价直接带动生物能源涨价,只要今天的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居高不下,只要 石油的价格一直上涨,世界粮价就将进入一条上升的快车道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教育部官员称教育投入不足 GDP4%系因财政收入低。一些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 国家也好,在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中占 GDP 都达到了 4%或者 5%,而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
入虽在不断增长,但距离4%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B.“中部崛起之路ˆ采访活动在洪山礼堂前正式启动,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湖 北、江西及武汉市主要媒体的44名记者已踏上近1万多公里的采访征程,旨在通过集中 宣传提升中部整体形象,吸引客商及公众关注中部,为第三届中博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C.CNN日前向中方发出的道歉声明不但把矛头转向了中国政府,企图挑拨中国人民 与政府的关系,而且还没有对卡弗蒂恶毒攻击中国人民的言论作出真诚道歉,中方对此完 全不能接受 D.少数“藏独”分子企图干扰破坏奥运会圣火传递的公然挑衅奥林匹克精神的恶劣行 径,完全不符合奥林匹克宪章的宗旨,完全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是不得人心的,必将激 起爱好和平、拥护奥林匹克宗旨的人们的强烈愤慨,是注定要失败的。 5.下列句子的衔接,最连贯的一组是() ①为了达到一种万众跟随奥运火种的神圣感,国际奥委会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十 分严格 ②国际奥委会相信这种纯净的火种能够代表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和进步 ③如果火炬熄灭,也只能用火种灯里的火种点燃。 ④而在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传递队伍,一条路线 ⑤火种必须是在奥林匹亚山脚下用凸透镜采集的太阳光。 A.②①④⑤③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①⑤③②④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2008年初,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 尼娜ˆ间名全国。今年是拉尼娜年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中国搅得-团糟。 拉尼娜和人们所熟悉的圣子厄尔尼诺是一家人,它们交替出现,周期为2-7年。 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 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增强,将海水表面的 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 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 去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 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种厄尔尼诺年
入虽在不断增长,但距离 4%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B.“中部崛起之路”采访活动在洪山礼堂前正式启动,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湖 北、江西及武汉市主要媒体的 44 名记者已踏上近 1 万多公里的采访征程,旨在通过集中 宣传提升中部整体形象,吸引客商及公众关注中部,为第三届中博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C.CNN 日前向中方发出的道歉声明不但把矛头转向了中国政府,企图挑拨中国人民 与政府的关系,而且还没有对卡弗蒂恶毒攻击中国人民的言论作出真诚道歉,中方对此完 全不能接受。 D.少数“藏独”分子企图干扰破坏奥运会圣火传递的公然挑衅奥林匹克精神的恶劣行 径,完全不符合奥林匹克宪章的宗旨,完全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是不得人心的,必将激 起爱好和平、拥护奥林匹克宗旨的人们的强烈愤慨,是注定要失败的。 5.下列句子的衔接,最连贯的一组是 ( ) ①为了达到一种万众跟随奥运火种的神圣感,国际奥委会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十 分严格。 ②国际奥委会相信这种纯净的火种能够代表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和进步。 ③如果火炬熄灭,也只能用火种灯里的火种点燃。 ④而在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传递队伍,一条路线。 ⑤火种必须是在奥林匹亚山脚下用凸透镜采集的太阳光。 A.②①④⑤③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①⑤③②④ 二、(12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2008 年初,一场 50 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 尼娜”闻名全国。今年是拉尼娜年,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中国搅得一团糟。 拉尼娜和人们所熟悉的“圣子”厄尔尼诺是一家人,它们交替出现,周期为 2—7 年。 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 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增强,将海水表面的 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 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 去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 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
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70%,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 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 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 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 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 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 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 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科学家早就知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 及我国东南沿海带冬天寒冷干燥的可能性较大。但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 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 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 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 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中国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 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救兵还是不来,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月4日的 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舂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増多,大地回暖,南下 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債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 象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 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化的。他保持种相对稳定的状
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 70℅,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 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 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 进入 2008 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 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 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 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 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科学家早就知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 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冬天寒冷干燥的可能性较大。但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 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 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 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 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中国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 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救兵还是不来,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 月 4 日的 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春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大地回暖,南下 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 象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 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化的。他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们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现今 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 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 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 6.对“拉尼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是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使西太平洋海水流速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 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的现象。 B.拉尼娜发生会引发强降雨,导致亚洲、澳洲、非洲等地的特大暴雨、干旱、寒流, 也会导致美洲地区的飓风 C.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是一种厄 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的现象 D.科学家早就知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 游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冬天寒冷干燥的可能性较大 7.对拉尼娜导致今年我国南方出现持续雨雪冰冻天气的原因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亚洲的高压非常活跃,我国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而大气环流又无法改变 这种现象。 B.来自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造成了低温 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 D.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与冷空气相遇,一冷一暖 结合在一起。 8.对文章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现象出现容易导致气候变冷,厄尔尼诺则相反,它的出现通常会导致气候 变暖。 B.由于水与空气的热容量有差异,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 烈的响应,而这种温度的变化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 C.拉尼娜现象不仅对我国气候有很大的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气候有极大的影 D.大气环流的变化能产生热气团与冷空气抗衡,但大气环流不会随时发生变化,而 是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9.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今年初的暴风雪产生的条件没有那么“完美”,即冷暖气流有一方迅速减弱 那么雪灾就不会有这么重。 B.立春之时,南方上空如果能够很快出现强大的暖气流抵御冷空气,暴风雪也不会
态。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们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现今 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 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 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 6.对“拉尼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拉尼娜是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使西太平洋海水流速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 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的现象。 B.拉尼娜发生会引发强降雨,导致亚洲、澳洲、非洲等地的特大暴雨、干旱、寒流, 也会导致美洲地区的飓风。 C.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是一种厄 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的现象。 D.科学家早就知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 游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冬天寒冷干燥的可能性较大。 7.对拉尼娜导致今年我国南方出现持续雨雪冰冻天气的原因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亚洲的高压非常活跃,我国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而大气环流又无法改变 这种现象。 B.来自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造成了低温。 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 D.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与冷空气相遇,一冷一暖 结合在一起。 8.对文章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拉尼娜现象出现容易导致气候变冷,厄尔尼诺则相反,它的出现通常会导致气候 变暖。 B.由于水与空气的热容量有差异,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 烈的响应,而这种温度的变化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 C.拉尼娜现象不仅对我国气候有很大的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气候有极大的影 响。 D.大气环流的变化能产生热气团与冷空气抗衡,但大气环流不会随时发生变化,而 是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9.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今年初的暴风雪产生的条件没有那么“完美” ,即冷暖气流有一方迅速减弱, 那么雪灾就不会有这么重。 B.立春之时,南方上空如果能够很快出现强大的暖气流抵御冷空气,暴风雪也不会
持续那么长时间 C.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只有设法了解它,主动适应它, 才能最终改变它。 D.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成因太复杂,目前还无法预测它们发生的时间,说明人类在 了解大自然,探索其变化的规律上任重道远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2题。 送江陵薛侯入觐①序 袁宏道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②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 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 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 不至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耕者哭于田,驿者哭 于邮。而荆之去川也迩。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侯谕父老日:“是釜 中鱼,何能为?”戒一切勿嚣。且日,“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 果平 余时方使还,闻之叹曰:“今天下为大小吏者皆若此,无忧太平矣。”小民无识,见 官吏与珰相持而击,则群然誉。故激之名张,而调之功隐。吾务其张而不顾其害,此犹 借锋以割耳。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故自楚、 蜀造祸以来,识者之忧,有深于珰与夷者。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纯用攻伐之剂 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今观侯之治荆,激之耶,抑调之耶?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贪 功幸名之药毒天下也审矣
持续那么长时间。 C.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只有设法了解它,主动适应它, 才能最终改变它。 D.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成因太复杂,目前还无法预测它们发生的时间,说明人类在 了解大自然,探索其变化的规律上任重道远。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一 12 题。 送江陵薛侯入觐①序 袁宏道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②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 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 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 不至。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耕者哭于田,驿者哭 于邮。而荆之去川也迩。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侯谕父老曰:“是釜 中鱼,何能为?”戒一切勿嚣。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 果平。 余时方使还,闻之叹曰:“今天下为大小吏者皆若此,无忧太平矣。”小民无识,见一 二官吏与珰相持而击,则群然誉。故激之名张,而调之功隐。吾务其张而不顾其害,此犹 借锋以割耳。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故自楚、 蜀造祸以来,识者之忧,有深于珰与夷者。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纯用攻伐之剂, 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今观侯之治荆,激之耶,抑.调之耶?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贪 功幸名之药毒天下也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