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 2007届高三年级综合测试(二)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 I卷(阅读67分) 甲必考题(47分) 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题 文艺创作:少一点低俗,多一些责任 ①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著被任性地 拆分;只要占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 状态正影响着阅读者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流行现象的理性判断。其主 要原因还是一些文艺创作者责任意识的缺失。 ②历史终会以其特有的坚韧来淘沥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价值是要经过历史来证 实的。而时下的创作却越写越粗糙,创作态度了越来越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已 渐成势头,迎全与屈从的态势正在蔓延。不少人囿于一室之中,通过网络的便利下载着自己 的梦想,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仿佛一夜即可成惊世之作。其实电脑网络抓去了 你的眼球,也抓走了你的认识和判断力,使你的眼界不宽,胸怀狭窄;没有创意,毫无生机。 这种剪接、拼凑成的“创作”,是丝毫没有生命力和美学价值的 ③当盛行的风气把消遣和娱乐奉为第一宗旨,那么创作的目地自然是把迎合与趋从当成 立身的准则,结果是投合了市场的趣味,降低了作品的美学标ⅶ准,丧失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1 华 南 师 大 附 中 2007届高三年级综合测试(二)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 Ⅰ卷 (阅读67分) 甲必考题(47分) 一、现代文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 1—4 题。 文艺创作:少一点低俗,多一些责任 ①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著被任性地 拆分;只要占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 状态正影响着阅读者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流行现象的理性判断。其主 要原因还是一些文艺创作者责任意识的缺失。 ②历史终会以其特有的坚韧来淘沥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价值是要经过历史来证 实的。而时下的创作却越写越粗糙,创作态度了越来越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已 渐成势头,迎全与屈从的态势正在蔓延。不少人囿于一室之中,通过网络的便利下载着自己 的梦想,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仿佛一夜即可成惊世之作。其实电脑网络抓去了 你的眼球,也抓走了你的认识和判断力,使你的眼界不宽,胸怀狭窄;没有创意,毫无生机。 这种剪接、拼凑成的“创作”,是丝毫没有生命力和美学价值的。 ③当盛行的风气把消遣和娱乐奉为第一宗旨,那么创作的目地自然是把迎合与趋从当成 立身的准则,结果是投合了市场的趣味,降低了作品的美学标准,丧失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搅乱了大众的视听评判。大多数人根本不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很 少有人从民族的世道人心来触摸时代脉搏,透过风云变幻的表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某些 文化人在利益的驱动下,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创作粗鄙化的行列中,在娱乐新闻里“发掘 材料,在茶楼酒肆“激发”智慧,在流行时尚中“附会”思想,文学的星空划过了太多爱情 的弧线和哭泣的泪痕。他们只是想经过简单的克隆和复制、毫不费力地收取名利,结果是平 庸自不必说,道德液沦落则日见明显。要让创作走出困境,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术铁序和道德 规范。他们既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展现给观众,也不能把属于极端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大众 要把对观点的解读放到时代的背景上去阐释,要把对真理的感情放到大众的层面去引导、把 对艺术美的表现放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去挖掘;站在大众的角度去尊重他们的理解,站在思 想的高度去提升他们的境界;以创作的严谨和责任意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 ⑤—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容忍错误的倾向,总是沉默,必须有清醒者从缄默中站岀业说话, 坚守住人类精神的“月亮”,这是—个时代的迫切期待。可是现实中人们都是希望别人去守 住“月亮”的孤独的树,而自己则愿作树的旁观者。殊不知,这正是社会缄默的缘由, 充满思想活力和精神自由的社会全然不是这样的。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成就不仅是他写出了 惊世小说,更在于他用杂文和人格为民族立起了不屈的脊梁 ⑥古人曾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至情,“吟安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执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浩气,我们应该少一些物欲的功利思想,多一些写 作的平常心;多一些可传承的思想创作,让人涵咏,让人沉醉,让人扼腕悲吟,让人为之倾 倒。“剑桥法律系宽敞明亮的教工休息室里,只是在最右边不足一米半宽的架子上,展示着 本系教工的科研成果。如果从梅特兰开始算起,100多年来这里教师的成果仅此一小架,委 实不能算多。”这是留学剑桥的学者最切实的感受 ⑦宋代鸿儒张横渠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 当成自己的读书理想,我们也应以此为文学创作中自觉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若如此,那是我 们这个时代幸甚,我们国家幸甚,我们民族幸甚。 1.下面关于文艺作品“低俗”的具体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的时代不能区分优秀的作品和粗糙的作品,导致流行文化处于无序状态。 B.文艺作者迎合与屈从的姿态使很多人轻信网络上的内容和信息,作品不能把握时代 发展的规律。 C.创作者随意歪曲创作成果和拆分经典名著,在娱乐新闻、流行时尚与爱情故事中挖 掘材料与思想
2 搅乱了大众的视听评判。大多数人根本不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很 少有人从民族的世道人心来触摸时代脉搏,透过风云变幻的表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某些 文化人在利益的驱动下,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创作粗鄙化的行列中,在娱乐新闻里“发掘” 材料,在茶楼酒肆“激发”智慧,在流行时尚中“附会”思想,文学的星空划过了太多爱情 的弧线和哭泣的泪痕。他们只是想经过简单的克隆和复制、毫不费力地收取名利,结果是平 庸自不必说,道德液沦落则日见明显。要让创作走出困境,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术铁序和道德 规范。他们既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展现给观众,英才也不能把属于极端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大众。 要把对观点的解读放到时代的背景上去阐释,要把对真理的感情放到大众的层面去引导、把 对艺术美的表现放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去挖掘;站在大众的角度去尊重他们的理解,站在思 想的高度去提升他们的境界;以创作的严谨和责任意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 ⑤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容忍错误的倾向,总是沉默,必须有清醒者从缄默中站出业说话, 坚守住人类精神的“月亮”,这是一个时代的迫切期待。可是现实中人们都是希望别人去守 住“月亮”的孤独的树,而自己则愿作树的旁观者。殊不知,这正是社会缄默的缘由,一个 充满思想活力和精神自由的社会全然不是这样的。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成就不仅是他写出了 惊世小说,更在于他用杂文和人格为民族立起了不屈的脊梁。 ⑥古人曾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至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执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浩气,我们应该少一些物欲的功利思想,多一些写 作的平常心;多一些可传承的思想创作,让人涵咏,让人沉醉,让人扼腕悲吟,让人为之倾 倒。“剑桥法律系宽敞明亮的教工休息室里,只是在最右边不足一米半宽的架子上,展示着 本系教工的科研成果。如果从梅特兰开始算起,100 多年来这里教师的成果仅此一小架,委 实不能算多。”这是留学剑桥的学者最切实的感受。 ⑦宋代鸿儒张横渠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 当成自己的读书理想,我们也应以此为文学创作中自觉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若如此,那是我 们这个时代幸甚,我们国家幸甚,我们民族幸甚。 1.下面关于文艺作品“低俗”的具体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的时代不能区分优秀的作品和粗糙的作品,导致流行文化处于无序状态。 B.文艺作者迎合与屈从的姿态使很多人轻信网络上的内容和信息,作品不能把握时代 发展的规律。 C.创作者随意歪曲创作成果和拆分经典名著,在娱乐新闻、流行时尚与爱情故事中挖 掘材料与思想
D.当今的社会没有像鲁迅那样的“中国的脊梁”,现在的小说和杂文不能表现深刻的思 想 2.作者认为要建立“学术秩序和道德规范”,下列说法不符合这种“秩序与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要关注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要有一定的积淀,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挖掘、吸 取营养,更好地表现作品的艺术美 B.作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尊重大众的理解,以大众的喜好作为自己创作的根本,从 而引导大众去感悟真理,提升大众的思想境界 C.作家要有清醒的意识,有容忍错误的倾向,为社会充满思想活力和精神自由作出自 己的贡献 D.作家要站在时代、国家、民族的高度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为功利思想淹没,必须具 备严谨的创作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3.下列不是造成目前文艺作品低俗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的创作态度比较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作者丧失了其独特的人格 魅力 B.有的文艺创作者极少接触和关注社会人生,造成视野狭窄,心胸不广,因此写出来 的作品没有了创意和生机 C.电脑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使人们变得懒惰而浮躁,出现了 拼凑、剪接式的文章 文艺创作者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展现给观众,也不能把属于极端个人的观点强加 给大众,使文艺作品的传播遭遇障碍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时下流行文化处于无序状态,搅乱了大众的评判。文艺创作者追求点击率、票房收 入等,投合市场趣味是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之 B.作品的价值要经过历史的淘洗与证明,可见时下这些粗糙的、缺乏美学价值的作品 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是会被历史淘汰的 C.电脑网络会让人丧失认识和判断力,令人胸怀狭窄,丧失创意和生机。科技的高速 发展以文艺创作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D.因为站出来批判错误倾向、坚守社会的良心是孤独的,所以人们自己总是不愿不敢 批判,保持缄默,只做一个旁观者。 E.作者引用留学剑桥学者的话,意在说明剑桥如著名的大学,100多年来教师科研成果 实在太少,令人惊骇 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刘健 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净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 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3 D.当今的社会没有像鲁迅那样的“中国的脊梁”,现在的小说和杂文不能表现深刻的思 想。 2.作者认为要建立“学术秩序和道德规范”,下列说法不符合这种“秩序与规范”的一项是 ( )(3 分) A.作家要关注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要有一定的积淀,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挖掘、吸 取营养,更好地表现作品的艺术美。 B.作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尊重大众的理解,以大众的喜好作为自己创作的根本,从 而引导大众去感悟真理,提升大众的思想境界。 C.作家要有清醒的意识,有容忍错误的倾向,为社会充满思想活力和精神自由作出自 己的贡献。 D.作家要站在时代、国家、民族的高度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为功利思想淹没,必须具 备严谨的创作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3.下列不是造成目前文艺作品低俗的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的创作态度比较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作者丧失了其独特的人格 魅力。 B.有的文艺创作者极少接触和关注社会人生,造成视野狭窄,心胸不广,因此写出来 的作品没有了创意和生机。 C.电脑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使人们变得懒惰而浮躁,出现了 拼凑、剪接式的文章。 D.文艺创作者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展现给观众,也不能把属于极端个人的观点强加 给大众,使文艺作品的传播遭遇障碍。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 分) A.时下流行文化处于无序状态,搅乱了大众的评判。文艺创作者追求点击率、票房收 入等,投合市场趣味是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之一。 B.作品的价值要经过历史的淘洗与证明,可见时下这些粗糙的、缺乏美学价值的作品 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是会被历史淘汰的。 C.电脑网络会让人丧失认识和判断力,令人胸怀狭窄,丧失创意和生机。科技的高速 发展以文艺创作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D.因为站出来批判错误倾向、坚守社会的良心是孤独的,所以人们自己总是不愿不敢 批判,保持缄默,只做一个旁观者。 E.作者引用留学剑桥学者的话,意在说明剑桥如著名的大学,100 多年来教师科研成果 实在太少,令人惊骇。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 刘 健 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净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 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成化初,修《英宗实录》。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 罪自杀。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奷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 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殄丧①,对心开悟,而余匿未除,宿弊未革。伏愿 奋发励精,进贤黜奷,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其 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遂寝祠额。南北言官司指陈时玫,频 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熔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溶于狱。二人力救 得释,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镇远侯顾渟溥督 团营。时帝视朝颇晏②,健等以为言,领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谇③。 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也有限。今光禄岁供增数十倍数,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 钜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 亦数干万计。丈木日兴科剑不内府丁匠之饩廪Q岁月积有无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 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功,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举之贯。躬行节俭,为中 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 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健等因 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明史·刘健传》) 【注】①殄丧:灭亡。殄:灭绝。②晏:晚:迟。③廷谇:当廷斥责。谇:斥责。④饩廪: 古代月给薪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经济:经世济世 B.谢交游,键户读书 谢:谢绝 C.余匿未除,宿弊未革 宿:大的 D.帝以军兴缺饷 兴:扩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人以木强视之娘以指扣门扉 B.而余匿未除后人衰之而不鉴之 C.而下熔于狱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D.久之不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官)一切皆不问 B.(帝)以军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谯、公赏罚数事 C.健等以为言,(健)颔之而已 D.二人力救,(江熔)得释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谅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刘健学问精深纯正,为人庄重严肃,敢于说公道话,期许自己担当天下大任 B.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后,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向皇帝进言革除宿弊,并力谏为李广坟 墓题字。 C.刘健居官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当有人弹劾刘健时,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刘健
4 成化初,修《英宗实录》。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 罪自杀。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 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殄丧①,对心开悟,而余匿未除,宿.弊未革。伏愿 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其 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遂寝.祠额。南北言官司指陈时玫,频 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熔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溶于狱。二人力救, 得释,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镇远侯顾溥督 团营。时帝视朝颇晏②,健等以为言,领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谇③。 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也有限。今光禄岁供增数十倍数,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 钜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 亦数千万计。土木日兴科剑不已内府工匠之饩廪④岁月积有无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 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功,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举之贯。躬行节俭,为中 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 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健等因 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明史·刘健传》) 【注】①殄丧:灭亡。殄:灭绝。②晏:晚:迟。③廷谇:当廷斥责。谇:斥责。④饩廪: 古代月给薪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经济:经世济世 B.谢.交游,键户读书 谢:谢绝 C.余匿未除,宿弊未革 宿:大的 D.帝以军兴.缺饷 兴:扩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人以.木强视之 娘以.指扣门扉 B.而.余匿未除 后人衰之而.不鉴之 C.而下熔于.狱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D.久之.不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言官)一切皆不问 B.(帝)以军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谯、公赏罚数事 C.健等以为言,(健)颔之而已 D.二人力救,(江熔)得释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谅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刘健学问精深纯正,为人庄重严肃,敢于说公道话,期许自己担当天下大任。 B.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后,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向皇帝进言革除宿弊,并力谏为李广坟 墓题字。 C.刘健居官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当有人弹劾刘健时,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刘健
将进言者关进监狱。刘健再三为进言者求情,该人得以释放。 D.刘健注意国家财政现状与百姓的疾苦,力谏内廷节俭,控制贵戚巧取豪夺,革除宿 弊,造福天下 9.断句和翻译(9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凡所当行,断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4分) 译文 ②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功,不知何以应之?(3分) 译文: (2)用“/”给下列语句断句。(2分) 土木日兴科剑不已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 (二)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干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 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0.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三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选答3小题。6分) ①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③是故对益圣,愚益愚 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⑤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乙选考题(20分) 请在以下三、四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5 将进言者关进监狱。刘健再三为进言者求情,该人得以释放。 D.刘健注意国家财政现状与百姓的疾苦,力谏内廷节俭,控制贵戚巧取豪夺,革除宿 弊,造福天下。 9.断句和翻译(9 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①凡所当行,断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4 分) 译文: ②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功,不知何以应之?(3 分) 译文: (2)用“/”给下列语句断句。(2 分) 土木日兴科剑不已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 (二)诗歌阅读(7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 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0.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 分) 答: 1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4 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2.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三组,每组只选答 1 小题,共选答 3 小题。6 分) 乙 选考题(20 分) 请在以下三、四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①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1) (王勃《滕王阁序》)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 ③是故对益圣,愚益愚。 , (陆游《书愤》) 其皆出于此乎? (2) (韩愈《师说》) ④ ,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⑤人生得意须尽欢, ,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千金散尽还复来。 (3) (李白《将进酒》) ⑥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