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 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抽样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整饬 奢侈 踟躇 嗤之以鼻 罹难 迤逦 莅临 管窥蠡测 C.恫吓 喝采 弹劾 丘之貉 悄然 翘首 蹊跷 愀然作色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贸然 诀窍 惨绝人寰 闻过饰非 B.荟萃 诡计 人才倍出 巧亏一篑 C.厮杀 通宵 销声匿迹 剑拔驽张 D.羸弱 推诿 铤而走险 贻笑大方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马上就要见到分别一年多的母亲了,她 不住内心的喜悦,居然唱起歌来。 (2)会晤中,两国元首共同 了今后双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系列问题 (3)中西方文化的会合与交流,不断地给我们制造着新的发展契机,但我们也要保持清 醒的的头脑,坚决 西方文化的糟粕 A.克制商讨抛弃 B.抑制商讨摒弃 C.抑制商量抛弃 D.克制商量摒弃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十多年里,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 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B.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需要人们为之付出艰苦的劳动,决不是,挥而就的 C.他虚心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从此积极深入实际,避免主观盲动,工作已经开始改 头换面,大有起色。 D.本来是自己惹的祸,却千方百计地转嫁给别人,这种以邻为壑的作法,实在令人气愤
1 北京市西城区 2004—2005 学年度高三年级抽样测试 语 文 试 卷 YCY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整饬. 奢侈. 踟.躇 嗤.之以鼻 B.罹.难 迤逦. 莅.临 管窥蠡.测 C.恫吓. 喝.采 弹劾. 一丘之貉. D.悄.然 翘.首 蹊跷. 愀.然作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贸然 诀窍 惨绝人寰 闻过饰非 B.荟萃 诡计 人才倍出 巧亏一篑 C.厮杀 通宵 销声匿迹 剑拔驽张 D.羸弱 推诿 铤而走险 贻笑大方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马上就要见到分别一年多的母亲了,她 不住内心的喜悦,居然唱起歌来。 (2)会晤中,两国元首共同 了今后双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系列问题。 (3)中西方文化的会合与交流,不断地给我们制造着新的发展契机,但我们也要保持清 醒的的头脑,坚决 西方文化的糟粕。 A.克制 商讨 抛弃 B.抑制 商讨 摒弃 C.抑制 商量 抛弃 D.克制 商量 摒弃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最近十多年里,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 屡试不爽 ....,效果不尽如人意。 B.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需要人们为之付出艰苦的劳动,决不是一挥而就 ....的。 C.他虚心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从此积极深入实际,避免主观盲动,工作已经开始改. 头换面 ...,大有起色。 D.本来是自己惹的祸,却千方百计地转嫁给别人,这种以邻为壑 ....的作法,实在令人气愤
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 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B.为解决巴以冲突,目前,国际社会正采取了多种措施,协力斡旋调解。 C.麦迪逊饭店在华盛顿的名声是与它曾经接待过难以计数的访问美国的政府首脑和要 人分不开的,可以说,它实际上是经常被政府租用的国宾馆 D.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把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 生产的仪器 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6—10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 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 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 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 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 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 帝喜曰:“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 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 听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 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临奏曰: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 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重者流死,轻者请除名。以
2 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语病的一项是 ( ) A.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 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B.为解决巴以冲突,目前,国际社会正采取了多种措施,协力斡旋调解。 C.麦迪逊饭店在华盛顿的名声是与它曾经接待过难以计数的访问美国的政府首脑和要 人分不开的,可以说,它实际上是经常被政府租用的国宾馆。 D.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把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 生产的仪器。 二、(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 6—10 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 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 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 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 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 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 帝喜曰:“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 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 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 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临奏曰:“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 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重者流死,轻者请除名。以
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遺详议,终须近法。窃惟议事群官, 未尽识议刑本意。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高宗从其奏,龄 之竟得流放岭外。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请自当其罪 当:承受 B.潜知其故。 潜:暗中 C.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 系:逮捕。 未尽识议刑本意 识:了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宽于待物 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C么则人残 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 D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鸡瞥来,径进以啄 8.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之约,令(囚)归系所 B.阴暗(你)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C.既非冤滥,所以(我)绝意耳 D.然既遣(群官)详议,终须近法。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临公正执法的一项是 ①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③临所入者独无言。 ④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⑤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 ⑥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3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临任万泉县丞,能够体谅民情,让轻罪囚犯春末回家种地,而后囚犯全都按约定 回到狱中 B.唐临任高官,生活节俭,不建第宅,尤其能宽谅人,他的宽广胸怀给人留下了很深
3 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窃惟议事群官, 未尽识议刑本意。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高宗从其奏,龄 之竟得流放岭外。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临请自当.其罪。 当:承受 B.潜.知其故。 潜:暗中 C.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 系:逮捕。 D.未尽识.议刑本意。 识:了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8.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之约,令(囚)归系所。 B.阴暗(你)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C.既非冤滥,所以(我)绝意耳。 D.然既遣(群官)详议,终须近法。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临公正执法的一项是 ( ) ①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③临所入者独无言。 ④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⑤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 ⑥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临任万泉县丞,能够体谅民情,让轻罪囚犯春末回家种地,而后囚犯全都按约定 回到狱中。 B.唐临任高官,生活节俭,不建第宅,尤其能宽谅人,他的宽广胸怀给人留下了很深 宽于.待物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法急则.人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的印象 C.唐临任主管刑法的高官,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 D.在华州刺史萧龄之犯罪量刑之事上,皇帝对唐临的见解不满而怒,唐临直言奏告 力排众议,终于依法判处 第Ⅱ卷(共120分) 三、(18分) 11.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 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 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①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②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③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④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⑤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13题。(7分)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干重翠,月点波心—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浦。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湖,即杭州西湖 12.下列各句中对于原诗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作者在满心的愉悦中对春天的西湖作了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绍。 B.颔联和颈联,作者将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诉诸笔端,对西湖全部胜景作了细致描绘 C.尾联,作者借“一半勾留”来表达自己对西湖春色的喜爱,对西湖、对杭州的依恋 D.全诗以“湖”字开头,以“湖”字作结:以“湖”为中心,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 3.在题写西湖春景时,为了突出画面中景物的某些具体特点,作者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 试结合原诗就其中一种技巧的使用效果作简要说明。(5分) 14.在横线上默写原句。(任选三小题)(6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2) 翠峰如簇 背西风,酒 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
4 的印象。 C.唐临任主管刑法的高官,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 D.在华州刺史萧龄之犯罪量刑之事上,皇帝对唐临的见解不满而怒,唐临直言奏告, 力排众议,终于依法判处。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18 分) 11.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 分)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 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 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①共 同 也 言 有 德 者 皆 由 俭 来 也 ②夫 俭 则 寡 欲 君 子 寡 欲 则 不 役 于 物 可 以 直 道 而 行 ③小 人 寡 欲 则 能 谨 身 节 用 远 罪 丰 家 故 曰 俭 德 之 共 也 ④侈 则 多 欲 君 子 多 欲 则 贪 慕 富 贵 枉 道 速 祸 ⑤小 人 多 欲 则 多 求 妄 用 败 家 丧 身 是 以 居 官 必 贿 居 乡 必 盗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12—13 题。(7 分)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湖,即杭州西湖。 12.下列各句中对于原诗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首联,作者在满心的愉悦中对春天的西湖作了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绍。 B.颔联和颈联,作者将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诉诸笔端,对西湖全部胜景作了细致描绘。 C.尾联,作者借“一半勾留”来表达自己对西湖春色的喜爱,对西湖、对杭州的依恋。 D.全诗以“湖”字开头,以“湖”字作结;以“湖”为中心,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 13.在题写西湖春景时,为了突出画面中景物的某些具体特点,作者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 试结合原诗就其中一种技巧的使用效果作简要说明。(5 分) 14.在横线上默写原句。(任选三小题)(6 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2) ,翠峰如簇。 ,背西风,酒 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
(3)惟江上之清风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4)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四、(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人类和其它生物都生活在一个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生态链中,植物同样会利用与人类 社会相似的生存法则,采用各种为法低御虫害而使自己生存下去。 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在遇到虫害时,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来杀灭害虫。研究人员又发现, 植物无法杀灭害虫时,会像人类一样“疾呼”或“哭泣”,以此来呼唤害虫的天敌赶来吃掉 害虫。这种“呼唤”和“哭泣”是分泌一些吸引害虫天敌的易挥发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还 会吸引害虫的寄生虫,使害虫成为寄生虫的宿主。寄生虫把虫卵产在害虫幼虫体内,虫卵在 生长发育阶段以害虫为食。植物释放化学信号主要对害虫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作出反应,而不 是对自己身体损害作岀反应。此外,植物的一种叫做 Jasmonate的激素也可能诱发植物释放 吸引害虫天敌或寄生虫的化学信号。这种现象给人类指明了一条避免使用化学杀虫剂、保护 生态环境的生物治虫方式 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里非泰勒把激素 Jasmonate喷洒到西红柿上时发现, 种稀有的黄蜂对某种灰毛虫的寄生现象增加了两倍。这个试验并不吸引农民,农民不喜欢 在使用杀虫剂前就让作物受到另一类化学物质的污染,而且经济负担也是原因之一。专家认 为,最好是通过作物改良,让作物自己来吸引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从而应对害虫的攻击。 美国农业部化学家杰姆斯囻姆林森的硏究小组已经确认了一种野生棉花株,比起栽培的家种 棉花来能产生10倍多的害虫寄生虫吸引剂。虽然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是如何辨别这些具有 吸引力的化学物质的,目前从理论上还不清楚,与此相关的其他一些理论问题还存在争议 但这些试验已从实践上给人们以启发 植物能否利用自身的挥发物质吸引足够的害虫天敌和寄生虫,还取决于附近有没有其资 源库。受东非农民几乎不用化学杀虫剂,而采用间种或套种的方法来吸引害虫的天敌杀灭害 虫的启发,肯尼亚内罗毕的昆虫生理和生态国际中心设计了一种植物混栽的方法。他们先在 玉米和高粱地周围,栽种种害虫喜欢吃的植物,以吸引害虫。在玉米髙粱中间,再栽种 些抗御害虫和吸引害虫寄生虫的植物。在这样的栽培区害虫侵害作物的数量下降了80%,同 时在害虫身上寄生的幼虫增长了约4倍。这个试验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5.不属于第1段中所说的“办法”的一项是()(2分) A.“呼唤”害虫的天敌来吃掉害虫 B.释放 Jasmonate吸引天敌 C.分泌化学物质杀灭害虫 D.吸引以害虫为宿主的寄生虫 杰里非·泰勒试验的结果证明了什么?杰姆斯·图姆林森研究的实际意义在哪里?(4分) (1)杰里非·泰勒试验的结果证明了:
5 (3)惟江上之清风, ,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4)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四、(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18 题。 人类和其它生物都生活在一个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生态链中,植物同样会利用与人类 社会相似的生存法则,采用各种为法低御虫害而使自己生存下去。 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在遇到虫害时,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来杀灭害虫。研究人员又发现, 植物无法杀灭害虫时,会像人类一样“疾呼”或“哭泣”,以此来呼唤害虫的天敌赶来吃掉 害虫。这种“呼唤”和“哭泣”是分泌一些吸引害虫天敌的易挥发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还 会吸引害虫的寄生虫,使害虫成为寄生虫的宿主。寄生虫把虫卵产在害虫幼虫体内,虫卵在 生长发育阶段以害虫为食。植物释放化学信号主要对害虫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作出反应,而不 是对自己身体损害作出反应。此外,植物的一种叫做 jasmonate 的激素也可能诱发植物释放 吸引害虫天敌或寄生虫的化学信号。这种现象给人类指明了一条避免使用化学杀虫剂、保护 生态环境的生物治虫方式。 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里非·泰勒把激素jasmonate喷洒到西红柿上时发现, 一种稀有的黄蜂对某种灰毛虫的寄生现象增加了两倍。这个试验并不吸引农民,农民不喜欢 在使用杀虫剂前就让作物受到另一类化学物质的污染,而且经济负担也是原因之一。专家认 为,最好是通过作物改良,让作物自己来吸引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从而应对害虫的攻击。 美国农业部化学家杰姆斯·图姆林森的研究小组已经确认了一种野生棉花株,比起栽培的家种 棉花来能产生 10 倍多的害虫寄生虫吸引剂。虽然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是如何辨别这些具有 吸引力的化学物质的,目前从理论上还不清楚,与此相关的其他一些理论问题还存在争议, 但这些试验已从实践上给人们以启发。 植物能否利用自身的挥发物质吸引足够的害虫天敌和寄生虫,还取决于附近有没有其资 源库。受东非农民几乎不用化学杀虫剂,而采用间种或套种的方法来吸引害虫的天敌杀灭害 虫的启发,肯尼亚内罗毕的昆虫生理和生态国际中心设计了一种植物混栽的方法。他们先在 玉米和高粱地周围,栽种一种害虫喜欢吃的植物,以吸引害虫。在玉米高粱中间,再栽种一 些抗御害虫和吸引害虫寄生虫的植物。在这样的栽培区害虫侵害作物的数量下降了 80%,同 时在害虫身上寄生的幼虫增长了约 4 倍。这个试验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5.不属于第 1 段中所说的“办法”的一项是( )(2 分) A.“呼唤”害虫的天敌来吃掉害虫 B.释放 jasmonate 吸引天敌 C.分泌化学物质杀灭害虫 D.吸引以害虫为宿主的寄生虫 16.杰里非·泰勒试验的结果证明了什么?杰姆斯·图姆林森研究的实际意义在哪里?(4 分) (1)杰里非·泰勒试验的结果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