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07年抽样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 20074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第Ⅱ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卓越茁壮着重弄巧成拙 B.忤逆藏匿溺爱泥古不化 C.捐赠倦容眷属卷帙浩繁 D.分外氛围吩咐纷至沓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蕴涵螺丝钉人才倍出胜败乃兵家常事 提要渡难关心心相映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C.和谐边缘化始终不渝有志者事竞成 D.就序腊八粥路飙升八竿子打不着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常常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话对于保持自己的文化性格, 优秀的 民族精神是很有利也很有力的 ②经过近半年的暴力相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对“宿敌”通过 终于在2006 年11月25日达成了停火协议。 ③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为20世纪后50年人类能够比较理智地行动注入了 的血 液 A.弘扬协调反省 B.发扬协调反思 C.发扬协商反省 D.弘扬协商反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1 北 京 市 西城区 2 00 7 年抽 样 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 2007.4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第Ⅱ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卓.越 茁.壮 着.重 弄巧成拙. B.忤逆. 藏匿. 溺.爱 泥.古不化 C.捐.赠 倦.容 眷.属 卷.帙浩繁 D.分.外 氛.围 吩.咐 纷.至沓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蕴涵 螺丝钉 人才倍出 胜败乃兵家常事 B.提要 渡难关 心心相映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C.和谐 边缘化 始终不渝 有志者事竟成 D.就序 腊八粥 一路飙升 八竿子打不着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们常常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话对于保持自己的文化性格, 优秀的 民族精神是很有利也很有力的。 ②经过近半年的暴力相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对“宿敌”通过 ,终于在 2006 年 11 月 25 日达成了停火协议。 ③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为 20 世纪后 50 年人类能够比较理智地行动注入了 的血 液。 A.弘扬 协调 反省 B.发扬 协调 反思 C.发扬 协商 反省 D.弘扬 协商 反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 )
A.曾经,易中天《品三国》签售的火爆度让媒体记者瞠目结舌,而于丹《于丹<论语> 心得》引来的读者,比易中天那次还多一倍。 B.政府在收费问题上的态度非常明确,收取卡拉OK版权使用费用已经是板上钉钉 必须执行,没有条件,也不会再开听证会 C.从2006年初以来,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就一直闹得沸沸扬扬,鲜有赞扬声,绝大 多数是批语或质疑 D.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能相濡以沫地生活在一起,不正是因为对对方的那一份 理解与认同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从希区柯克重新定义当代恐怖片新类型的作品《精神病人》以及同期欧洲恐怖片 的影响下,恐怖电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直接暴力和流血场面。 B.世界许多城市,为保证某条街交通顺畅,也会采取在某个时段,限制某些车辆行驶, 因此北京的这项规定也应该是正常的 C.某些药品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有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病症,从而促使人们相 信一些在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心灵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 D.通过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反映重大的主题,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 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初为县吏,后仕郡。后避乱江东,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 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 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尉,权令日:“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 黄武中,遺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后从太子 还建业,复拜侍中。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无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时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 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2 A.曾经,易中天《品三国》签售的火爆度让媒体记者瞠目结舌 ....,而于丹《于丹<论语> 心得》引来的读者,比易中天那次还多一倍。 B.政府在收费问题上的态度非常明确,收取卡拉 OK 版权使用费用已经是板上钉钉 ...., 必须执行,没有条件,也不会再开听证会。 C.从 2006 年初以来,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就一直闹得沸沸扬扬 ....,鲜有赞扬声,绝大 多数是批语或质疑。 D.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能相濡以沫 ....地生活在一起,不正是因为对对方的那一份 理解与认同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自从希区柯克重新定义当代恐怖片新类型的作品《精神病人》以及同期欧洲恐怖片 的影响下,恐怖电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直接暴力和流血场面。 B.世界许多城市,为保证某条街交通顺畅,也会采取在某个时段,限制某些车辆行驶, 因此北京的这项规定也应该是正常的。 C.某些药品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有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病症,从而促使人们相 信一些在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心灵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 D.通过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反映重大的主题,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 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6—10 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初为县吏,后仕郡。后避乱江东,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 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 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尉,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后从太子 还建业,复拜侍中。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无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时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 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蜀相诸葛亮卒,权垂西州,遺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仪以本职领 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日:“似是仪家也。”权日:“仪俭,必 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 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时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权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日:“圣庄在上 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 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日:“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及寝疾,遣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敢材于《三国志·吴书》)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善其计 善:认为好 B.收嘉系狱 系:拘禁 C.权闻之,幸仪舍 幸:皇帝到某处 D.惧于不称 称:赞许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遣仪之皖就将军刘卲 A 故民之从之也轻 群臣为之屏息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见知信如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权尝责仪以不言事 敛赀财以送其行
3 蜀相诸葛亮卒,权垂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仪以本职领 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 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 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时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权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庄在上, 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 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及寝疾,遣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敢材于《三国志·吴书》)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仪善.其计 善:认为好 B.收嘉系.狱 系:拘禁 C.权闻之,幸.仪舍 幸:皇帝到某处 D.惧于不称. 称:赞许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D. C. 遣仪之.皖就将军刘卲 故民之.从之也轻 群臣为.之屏息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见.知信如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权尝责仪以.不言事 敛赀财以.送其行
8.下列句中括号内补充的文字,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吕蒙图袭关羽,权以(此)问仪 B.太子登留镇武昌,(权)使仪辅太子 C.奉使称(蜀)意,后拜尚书仆射 D.为傅尽忠,动辄规谏(鲁王)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直接表明是仪正真廉洁的一组是 ①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 ②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③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④事上勤,与人恭 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⑥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A.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仪受孙权征召任官,很得孙权信任,在击关羽、破曹休等战事上立了功 B.众官员都因畏惧吕壹而不敢说话,只有是仪在孙权严厉追问时仍据实答问,使遭诬 告的刁嘉免罪 C.是仪身为高官,屋舍仅能容身,衣食极俭仆,受到孙权的叹赏 D.是仪为官数十年,奉公守法,吕壹逐个地告发朝廷官员的罪过,唯独没有找出是仪 的过失。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未加标点处断句。(5分) 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 自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或月夜酒酣 咏一吟不知老之将至虽骖鸾鹤游蓬瀛者之适无以加于此焉 又非仙而何 (取材于白居易《与元九书》)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①一③题。(7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淸囻,—冈荷 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昊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
4 8.下列句中括号内补充的文字,意思不符合 ...原文的一项是 ( ) A.吕蒙图袭关羽,权以(此)问仪 B.太子登留镇武昌,(权)使仪辅太子 C.奉使称(蜀)意,后拜尚书仆射 D.为傅尽忠,动辄规谏(鲁王)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直接表明是仪正真廉洁的一组是 ( ) ①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 ②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③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④事上勤,与人恭。 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⑥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是仪受孙权征召任官,很得孙权信任,在击关羽、破曹休等战事上立了功。 B.众官员都因畏惧吕壹而不敢说话,只有是仪在孙权严厉追问时仍据实答问,使遭诬 告的刁嘉免罪。 C.是仪身为高官,屋舍仅能容身,衣食极俭仆,受到孙权的叹赏。 D.是仪为官数十年,奉公守法,吕壹逐个地告发朝廷官员的罪过,唯独没有找出是仪 的过失。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未加标点处断句。(5 分) 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 心 灵 役 声 气 连 朝 接 夕 不 自 知 其 苦 非 魔 而 何 偶 同 人 当 美 景 或 花 时 宴 罢 或 月 夜 酒 酣 一 咏 一 吟 不 知 老 之 将 至 虽 骖 鸾 鹤 游 蓬 瀛 者 之 适 无 以 加 于 此 焉 又 非 仙 而 何 ? (取材于白居易《与元九书》)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①—③题。(7 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 2 0 0 7 0 4 1 1
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名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的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 是情所寄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呼晴一一干宿雨—一风荷举 D.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③周邦彦是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王国维 《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谈谈你对这 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 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题)(6分) ①《劝学》在强调学习的作用时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的开头一段写出了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原因:“悟已往之 不谏,知来者之可迫 ③陆游在《书愤》的第四联中称颂诸葛亮的名句是:“ ④秦观的《鹊桥仙》的结句是写爱情的千古名句。这两句是:“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核裂变是—个质量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这个过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已经建成了裂变核电站反应堆,而核聚变的过程与核裂变相反,是几个 比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比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较轻的原子核才能发生核聚变,比如 氩的同位素氘、氚等,它们也是自然界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物质,这种反应已在经太阳上 持续了50亿年。核聚变过程放出的能量要远远比核裂变大
5 [注]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名。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的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 是情所寄。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呼晴——干宿雨——风荷举。 D.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③周邦彦是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王国维 《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谈谈你对这 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 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题)(6 分) ①《劝学》在强调学习的作用时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②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的开头一段写出了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原因:“悟已往之 不谏,知来者之可迫。 , 。” ③陆游在《书愤》的第四联中称颂诸葛亮的名句是:“ , !” ④秦观的《鹊桥仙》的结句是写爱情的千古名句。这两句是:“ , 。”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7 题。 核裂变是一个质量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这个过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已经建成了裂变核电站反应堆,而核聚变的过程与核裂变相反,是几个 比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比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较轻的原子核才能发生核聚变,比如: 氩的同位素氘、氚等,它们也是自然界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物质,这种反应已在经太阳上 持续了 50 亿年。核聚变过程放出的能量要远远比核裂变大。 2 0 0 7 0 4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