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 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本卷答在机读卡上,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满涂黑,黑度以 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答题无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症结/症状即使/一触即发媲美/刚愎自用 B.剽窃/缥纱肼胝/民脂民膏驾驭/鹬蚌相争 C.评判/频率着陆/卓有成效哄抬/一哄而散 D.旗帜/炽热谄媚/陷害忠良契约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沉湎坐落廖若晨星仗义执言天翻地复 B.针砭腼腆不敷出平心而论家徒四壁 C.震憾楔子高潮迭起出奇制胜流光异彩 D.眩晕通谍声名雀起嘎然而止掉以轻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想方设法要出去 B.刘丽是个不善管家的人,从不从长计议,总是把下一顿的提前消耗掉,弄得全家 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C.李师傅以前干钳工,前不久单位为了更好地整合人才资源,将他调到了焊工生产 车间,真可谓换汤不换药。 D.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 交相辉映,体现了融合多元文化的办会理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智力水平高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学习。 B.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 批专业技术人员 C.NEC通信市场总监对记者说:“借助春晚平台,不但NEC通讯可以向所有的中国 人带去新年的祝福,反之也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D.北京奧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
北京市崇文区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一)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 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本卷答在机读卡上,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满涂黑,黑度以 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答题无 效。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 A.症.结/症.状 即.使/一触即.发 媲.美/刚愎.自用 B.剽.窃/缥.纱 胼胝./民脂.民膏 驾驭./ 鹬.蚌相争 C.评.判/频.率 着.陆/卓.有成效 哄.抬/一哄.而散 D.旗帜./炽.热 谄.媚/陷.害忠良 契.约/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沉湎 坐落 廖若晨星 仗义执言 天翻地复 B.针砭 腼腆 人不敷出 平心而论 家徒四壁 C.震憾 楔子 高潮迭起 出奇制胜 流光异彩 D.眩晕 通谍 声名雀起 嘎然而止 掉以轻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 ......的亲戚,想方设法要出去。 B. 刘丽是个不善管家的人,从不从长计议 ....,总是把下一顿的提前消耗掉,弄得全家 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C. 李师傅以前干钳工,前不久单位为了更好地整合人才资源,将他调到了焊工生产 车间,真可谓换汤不换药 .....。 D.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 交相辉映 ....,体现了融合多元文化的办会理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智力水平高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学习。 B. 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 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C. NEC 通信市场总监对记者说:“借助春晚平台,不但 NEC 通讯可以向所有的中国 人带去新年的祝福,反之也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D.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
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中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分别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创始人 和其思想的代表者。 B.“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格律自由,不拘对仗,我们学过的《梦 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孔雀东南飞》都属于古体诗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骆驼祥子》、《阿Q正传》、《致橡树》、《雷雨》的 作者分别是老舍、鲁迅、艾青、曹禺。 D.东方文学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代表作用《红楼梦》(中国)、 《飞鸟集》(印度)、《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等。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土弟,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 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 可潍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 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 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 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 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 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日:“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 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 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 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汘,目之日“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 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 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 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谢日:“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祐人 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节选自《宋史·刘安世列传》) 【注】元祐:宋哲宗年号
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先秦诸子中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分别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创始人 和其思想的代表者。 B.“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格律自由,不拘对仗,我们学过的《梦 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孔雀东南飞》都属于古体诗。 C.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骆驼祥子》、《阿 Q 正传》、《致橡树》、《雷雨》的 作者分别是老舍、鲁迅、艾青、曹禺。 D.东方文学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代表作用《红楼梦》(中国)、 《飞鸟集》(印度)、《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等。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弟,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 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 可潍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 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 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 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 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 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 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 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 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 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 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 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谢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祐人, 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节选自《宋史·刘安世列传》) 【注】元祐:宋哲宗年号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少:稍微 B.脱有触忤,祸谴立至 脱:轻慢 C.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 诤:直言规劝 D.啖以即大用 啖:利诱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时执政颇与亲戚官 B.初除谏官,未拜命 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D.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D.当捐身以报国恩 险以远,则至者少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刘安世为人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①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②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 ③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④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⑤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⑥还其书不答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多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要说明刘安世深受其影响,不忘先生教诲,是一个 忠君报国的谏臣 B.刘安世做右正言时,朝廷权贵任人唯亲,刘安世刚正直言,予头直指王安石,并 对当朝重臣授予亲戚官职的现象予以揭露。 C.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诤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损身以报 朝廷大恩。刘安世听从母亲劝告,打消顾虑,接受了任命。 D.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 赫。梁师成掌权之后,他保持晚节,坚决不与其合作。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少:稍微 B.脱.有触忤,祸谴立至 脱:轻慢 C.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 诤:直言规劝 D.啖.以即大用 啖:利诱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时执政..颇与亲戚官 B.初除.谏官,未拜命 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 D.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刘安世为人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 ①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②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 ③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④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⑤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⑥还其书不答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本文多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要说明刘安世深受其影响,不忘先生教诲,是一个 忠君报国的谏臣。 B. 刘安世做右正言时,朝廷权贵任人唯亲,刘安世刚正直言,予头直指王安石,并 对当朝重臣授予亲戚官职的现象予以揭露。 C. 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诤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损身以报 朝廷大恩。刘安世听从母亲劝告,打消顾虑,接受了任命。 D. 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 赫。梁师成掌权之后,他保持晚节,坚决不与其合作。 第Ⅱ卷(共 120 分) 注意事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 B. D. C. 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当捐身以.报国恩 险以.远,则至者少 1 , 3 , 5
1.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本卷答在答题卡上。 2.必须用连云港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在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 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 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 天下之大过也。 (材料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用斜线()给下面语段断句。(3分)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 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 权 ②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浣溪沙”(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φ溮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θ,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 雪沫乳花,煎荼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白鲜白、泡沬细腻为上乘。④蓼茸: 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 亲友,称春盘。 ①下列对本文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体理解: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 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B.词作上片可以这样描述: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 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淸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 变得混黄迷漫,迤逦向前 C.人物形象分析: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 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 为隐逸者形象。 D.艺术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 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 度
1.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本卷答在答题卡上。 2. 必须用连云港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在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 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 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 天下之大过也。 (材料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用斜线(/)给下面语段断句。(3 分) 有 国 者 不 可 以 不 知 《春秋》 前 有 谗 而 弗 见 后 有 贼 而 不 知 为 人 臣 者 不 可 以 不 知《春秋》守 经 事 而 不 知 其 宜 遭 变 事 而 不 知 其 权 ②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 分) 浣溪沙①(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 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白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④蓼茸: 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 亲友,称春盘。 ①下列对本文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整体理解: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 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B. 词作上片可以这样描述: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 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 变得混黄迷漫,迤逦向前。 C. 人物形象分析: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 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 为隐逸者形象。 D. 艺术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 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 度
②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3分) ③就全词来看,结尾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③陆游《书愤》的尾联“ 既用典明志,表明自己恢复中原的志向,又暗含不能实现志向的愤懑之情 ④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淮左名都呈现的是“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无限繁华,到了宋人姜 夔的《扬州慢》中却是“ 片 “废池乔木”,满耳“清角吹寒”。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中国绳索的源、承、祈》(佚名),完成14-16 一根红绳,就这么三缠两绕;一种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 在钢筋水泥的现代丛林里人们表达祝福的方式也更现代了打个电话发个E-MAIL、 礼品电报、礼品鲜花等等,让追求简洁明快作风、讲究效率的现代人似乎忘记了某些传统的 东西。于是,当年底的商场里挂满中国结艺时,人们不禁发现,这蕴涵悠悠古韵的手工编织 艺术,正是“另类”的祝福,可以为现代人的“咖啡生活”添加一点茶的芳香。 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所以,不用考证,追溯中国结艺的渊源也一定是从远 古年代的结绳纪事开始 据说中国结又叫盘长结,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 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表示着方胜平安;如意结代表吉祥如 意;双鱼结是吉庆有余的缩写等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 寸同心缕,干年长命花”。在古代诗人的词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其
②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3 分) ③就全词来看,结尾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 分) ①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②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 (贾谊《过秦论》) ③陆游《书愤》的尾联“ , ”, 既用典明志,表明自己恢复中原的志向,又暗含不能实现志向的愤懑之情。 ④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淮左名都呈现的是“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无限繁华,到了宋人姜 夔的《扬州慢》中却是“ , ,”一片 “废池乔木”,满耳“清角吹寒”。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阅读《中国绳索的源、承、祈》(佚名),完成 14—16 题。 一根红绳,就这么三缠两绕;一种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 在钢筋水泥的现代丛林里,人们表达祝福的方式也更现代了:打个电话,发个 E-MAIL、 礼品电报、礼品鲜花等等,让追求简洁明快作风、讲究效率的现代人似乎忘记了某些传统的 东西。于是,当年底的商场里挂满中国结艺时,人们不禁发现,这蕴涵悠悠古韵的手工编织 艺术,正是“另类..”的祝福 ...,可以为现代人的“咖啡生活”添加一点茶的芳香。 源 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所以,不用考证,追溯中国结艺的渊源也一定是从远 古年代的结绳纪事开始。 据说中国结又叫盘长结,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 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表示着方胜平安;如意结代表吉祥如 意;双鱼结是吉庆有余的缩写等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 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在古代诗人的词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