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之凰奧验壘校07-08些年期中考谜 高二语文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 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要经过精神支点,倾听历史画外 音,直面后人之鉴,漫游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 好,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小时的旅程吧! 说明:1本试题签案必须全部写在题大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2必考题满分150分,附加题20分,最高得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基础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壶觞( shang)出岫(you)尽管(jin)渎(du)于职守 B.曷不(he)降服(xing)耘耔(zi)忍俊不禁(jn) C.熹微(x1)鸟瞰(kan)陶冶(yi)垂头丧气(song) D.瘦削(xiao)西畴(chou)盘桓(huan)载欣载奔(zai)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缠绵滑稽可笑听信谗言墨守成规 晦朔哀声叹气金碧辉煌 见钟情 C.通霄大姆指 没精打采安然无恙 D.嗤笑兴高采烈不共带天心神不定 3.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归去来兮!(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我自来又和你没甚冤仇(从来)②权在营里开了个茶酒店(姑且) C.①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了结)②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惹事)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北 大 希 望 之 星 实 验 学 校 07- 08 学 年 期 中 考 试 高 二 语 文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 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要经过精神支点,倾听历史画外 音,直面后人之鉴,漫游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 好,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小时的旅程吧! 说明:1.本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2.必考题满分 150 分,附加题 20 分,最高得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基础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壶觞.(shāng) 出岫.(yòu) 尽.管 (jǐn) 渎.(dú)于职守 B.曷.不(hé) 降.服(xiáng) 耘耔.(zǐ) 忍俊不禁.(jīn) C.熹微.(xī) 鸟瞰.(kàn ) 陶冶. (yǐ) 垂头丧.气(sòng) D.瘦削.(xiāo) 西畴.(chóu) 盘桓.(huán) 载.欣载奔(zǎi)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缠绵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墨守成规 B.晦朔 哀声叹气 金碧辉煌 一见钟情 C.通霄 大姆指 没精打采 安然无恙 D.嗤笑 兴高采烈 不共带天 心神不定 3.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归去来 ‧兮!(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 ‧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我自来‧‧又和你没甚冤仇(从来) ②权 ‧在营里开了个茶酒店(姑且) C.①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了结) ②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惹事 )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 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 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5.依次在橫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之一。考古发现 旧 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 B.发祥地证明并存 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女排队员破坏了巴西队的一传到位率。 B.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十元上下甚至数十元的电影票价。 C.广东湛江举办首届教育艺术节。 这所中学为强化教学质量,成立了教改领导小组。 二、文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7.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审 ‧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 ....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 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 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 ....了。 D.孤苦伶仃 ....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5.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之一。考古发现________,旧 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_____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 表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明 并存 C.发源地 证明 并存 D.发祥地 表明 共存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女排队员破坏了巴西队的一传到位率。 B.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十元上下甚至数十元的电影票价。 C.广东湛江举办首届教育艺术节。 D.这所中学为强化教学质量,成立了教改领导小组。 二、文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5 分) 7.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 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 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 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8.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尝废离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③不矜名节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九岁不行(走路。)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 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 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 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8.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未尝废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不薄今人爱古人(看不起。) 第Ⅱ卷阅读部分 、文言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 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 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色。渔舟唱晩,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 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 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 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髙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 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2、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3分) A.(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 C.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昌绿池”的句子 D.光照(临川之笔)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13、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3分)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D.蟹六跪而二螯 14、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 《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不薄今人爱古人(看不起。) 第Ⅱ卷 阅读部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 31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 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 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 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 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 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 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2、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 (3分) A.(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 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 C. 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昌绿池”的句子 D. 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13、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3分)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 14、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ˆ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ˆ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15、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3分)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6.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 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ˆ写滕王阁周围景物, 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 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 见之实景,登髙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 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 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 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 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故夫知效一官 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③辩乎荣辱之境。 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18.解释下列文句,选出正确选项()(3分) ①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15、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6.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 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 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 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 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 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 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 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 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7.解释加点的词。(4 分) ①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 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 ③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 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 18.解释下列文句,选出正确选项( )(3 分) ①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