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8年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 A.噱头/空穴来风 复辟/刚愎自用 狡谲/矫揉造作 B.侗族/洞烛其奸 摈斥/落英缤纷 璀璨/摧枯拉朽 C.朔风/追本溯源 楔子/锲而不舍 高亢/引吭高歌 D.频数/数典忘祖 落忍/落井下石 埋单/互相埋怨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意气用事 不可思议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B.真知灼见 以逸待劳 言即出,驷马难追 事半功倍 含辛茹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挺而走险 颐指气使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伊拉克拒绝允许伊科学家单独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 这是美国方面不 能接受的,美国要求伊领导人萨达姆必须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 自然人、法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但应当给予 ③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 包括专业知识 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A.查访赔偿抹杀 B.察访补偿扼杀 C.查访补偿扼杀 D.察访赔偿抹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朝鲜歌剧《卖花姑娘》以通俗的、大众化的、精练的节歌形式作为全剧音乐创作的 基础,使剧中歌曲抒情优美,美轮美奂 B.学者何满子知识渊博,满而不溢。他的杂文,往往以小见大,浅中寓深,尖锐犀利, 语中的,时有佳句照眼,耐人回味。 C.有的领导为了突出任期内的政绩,在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上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 法,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D.如今不少硕士毕业生在求职场上屡屡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为求得一份较为理 想的职业,宁愿牺牲青春,也要一等再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销售、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 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B.“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它的目的是要推翻封建专制
1 北京市东城区 2008 年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噱.头/空穴.来风 复辟./刚愎.自用 狡.谲/矫.揉造作 B.侗.族/洞.烛其奸 摈.斥/落英缤.纷 璀.璨/摧.枯拉朽 C.朔.风/追本溯.源 楔.子/锲.而不舍 高亢./引吭.高歌 D.频数./数.典忘祖 落.忍/落.井下石 埋.单/互相埋.怨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意气用事 不可思议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B.真知灼见 以逸待劳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C.事半功倍 含辛茹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挺而走险 颐指气使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伊拉克拒绝允许伊科学家单独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 ,这是美国方面不 能接受的,美国要求伊领导人萨达姆必须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规定。 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 自然人、法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但应当给予 。 ③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 包括专业知识 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A.查访 赔偿 抹杀 B.察访 补偿 扼杀 C.查访 补偿 扼杀 D.察访 赔偿 抹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 ) A.朝鲜歌剧《卖花姑娘》以通俗的、大众化的、精练的节歌形式作为全剧音乐创作的 基础,使剧中歌曲抒情优美,美轮美奂 ....。 B.学者何满子知识渊博,满而不溢 ....。他的杂文,往往以小见大,浅中寓深,尖锐犀利, 一语中的,时有佳句照眼,耐人回味。 C.有的领导为了突出任期内的政绩,在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上采取拆东墙补西墙 ......的做 法,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D.如今不少硕士毕业生在求职场上屡屡遭遇高不成低不就 ......的尴尬,为求得一份较为理 想的职业,宁愿牺牲青春,也要一等再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销售、生产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 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B.“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它的目的是要推翻封建专制
提倡科学民主的西方文化。 C.有专家认为,网络是民意表达的窗口,但只要是匿名的,就会有情绪化的言论,必 然导致侵犯、攻击,网络语言暴力须引起重视 D.今年1月19日,日本铁路公司在东京八重洲北口试验成功“发电地板”,这种神奇 的地板能将乘客走路时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绿色能源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 妻日:“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户望南 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 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日:“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 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干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 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邪?”日:“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闻王购子头干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日:“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 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日:“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 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 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选自《搜神记》) 6.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大怒,使相之 相:审看 B.王即购之千金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C.客曰:“不负子也。” 负:辜负 D.愿王自往临视之
2 提倡科学民主的西方文化。 C.有专家认为,网络是民意表达的窗口,但只要是匿名的,就会有情绪化的言论,必 然导致侵犯、攻击,网络语言暴力须引起重视。 D.今年 1 月 19 日,日本铁路公司在东京八重洲北口试验成功“发电地板”,这种神奇 的地板能将乘客走路时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绿色能源。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 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 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 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 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 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邪?”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 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 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 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选自《搜神记》) 6.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王大怒,使相.之 相:审看 B.王即购.之千金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C.客曰:“不负.子也。” 负:辜负 D.愿王自往临.视之 临:面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 B.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C.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D.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何由知吾可也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汝若生子是男,大,(则)告之曰 B.语汝子,(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C.闻王购子头(以)千金 D.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于)汤中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以弱抗暴精神的一组是 ①日夜思欲报楚王 ②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③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④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⑤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⑥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将、莫邪为楚王铸剑,铸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对此大怒,杀了干将。 B.莫邪的儿子长大后,母亲以实情告之。赤遵父嘱得剑,日夜思报父仇。 C.为躲避追捕,赤逃入山中,遇见一位愿为其报仇的人,便决然舍命相托 D.侠客诱使楚王来到煮赤头的汤镬前并将其杀死,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奷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 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 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鵑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 举也不可不慎也。 (取材《淮南子·主术训》) 12.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悲陈陶° 杜甫 孟冬②十郡③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3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 B.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C.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D.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何.由知吾可也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 A.汝若生子是男,大,(则)告之曰 B.语汝子,(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C.闻王购子头(以)千金 D.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于)汤中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以弱抗暴精神的一组是 ( ) ①日夜思欲报楚王 ②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③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④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⑤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⑥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 A.于将、莫邪为楚王铸剑,铸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对此大怒,杀了干将。 B.莫邪的儿子长大后,母亲以实情告之。赤遵父嘱得剑,日夜思报父仇。 C.为躲避追捕,赤逃入山中,遇见一位愿为其报仇的人,便决然舍命相托。 D.侠客诱使楚王来到煮赤头的汤镬前并将其杀死,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第 II 卷(共 120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 分) 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 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 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鹃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 举也不可不慎也。 (取材《淮南子·主术训》) 12.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 分) 悲陈陶① 杜 甫 孟冬②十郡③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2 0 0 8 0 5 1 0 2 0 0 8 0 5 1 0
悲青坂 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③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注释:①陈陶:地名。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义军与安禄山军队作战惨败于此。 ②孟冬:即十月,冬季的第一个月。记此次作战时间。 ③十郡:指陕西地区。义军的籍贯 ④青坂:地名。在陈陶以西。义军惨败处 ⑤黄头奚儿:有一个名为室韦的部落,以黄布裹头,故称为“黄头奚”。奚儿: 指安禄山所部边疆少数民族士兵 ①《悲陈陶》一诗中“仍唱”和“更望”两个词语意义深刻,请仔细揣摩,作简要分析 ②比较两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两次战争的。(4分) ③谈谈《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4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极力描写天姥山的高大“ ,对此欲倒东南倾”,唤起读者的遐想。 ②李商隐在《锦瑟》的颈联中给人们展示了两幅美好的画面 。”真可谓奇峰突起,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 ③陆游《书愤》一诗中的“ 抒发了岁月蹉跎 壮志未酬的感慨。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 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 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有 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可是这种变
4 悲青坂④ 杜 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⑤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注释:①陈陶:地名。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义军与安禄山军队作战惨败于此。 ②孟冬:即十月,冬季的第一个月。记此次作战时间。 ③十郡:指陕西地区。义军的籍贯。 ④青坂:地名。在陈陶以西。义军惨败处。 ⑤黄头奚儿:有一个名为室韦的部落,以黄布裹头,故称为“黄头奚”。奚儿: 指安禄山所部边疆少数民族士兵。 ①《悲陈陶》一诗中“仍唱”和“更望”两个词语意义深刻,请仔细揣摩,作简要分析。 (2 分) 答: ②比较两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两次战争的。(4 分) 答: ③谈谈《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4 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 分) ①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极力描写天姥山的高大“ , 。 ,对此欲倒东南倾”,唤起读者的遐想。 ②李商隐在《锦瑟》的颈联中给人们展示了两幅美好的画面,“ , 。”真可谓奇峰突起,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 ③陆游《书愤》一诗中的“ , 抒发了岁月蹉跎, 壮志未酬的感慨。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6 题。 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 21 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 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有 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可是这种变
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 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 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 实厚道。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说他们是犯罪的根源,原因之 是他们离开了过去那个面对面的生活圈子,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大城市。来无踪去无影,老 实厚道已经不符合他们生存的利益。大家要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买卖当然就没有必 要信守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规则,偷偷抢抢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就需要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 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 抬头见的“圈子”之中。这样,大家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 再简单地说,构成社会基础的是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 现代国家成了维护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比如,当你到 美国的一个大都市,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卡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用不着担心自己受欺诈。 现代国家的管理已经如此周密,保证了这种不相干的人之间的交易也是要重复的。不过,所 有这些都不能取代基层的制度建设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 的陌生人社会时怎么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城市化进程恰恰是这方面的一 块试金石。 英国都市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19世纪維多利亚时代的一系列立法,从而逐渐承 认工会的权利,保证工人阶级的基本福利,把劳工阶层接纳为城市共同体面的一分子。 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还是战后的日本。一位日本官员在10年前说 了一句话:日本是一个村庄!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没有打破村庄里那种面对面的社会人
5 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 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 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 实厚道。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说他们是犯罪的根源,原因之一, 是他们离开了过去那个面对面的生活圈子,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大城市。来无踪去无影,老 实厚道已经不符合他们生存的利益。大家要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买卖当然就没有必 要信守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规则,偷偷抢抢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就需要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 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 抬头见的“圈子”之中。这样,大家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 再简单地说,构成社会基础的是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 现代国家成了维护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比如,当你到 美国的一个大都市,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卡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用不着担心自己受欺诈。 现代国家的管理已经如此周密,保证了这种不相干的人之间的交易也是要重复的。不过,所 有这些都不能取代基层的制度建设;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 的陌生人社会时,怎么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城市化进程恰恰是这方面的一 块试金石。 英国都市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 19 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系列立法,从而逐渐承 认工会的权利,保证工人阶级的基本福利,把劳工阶层接纳为城市共同体面的一分子。 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还是战后的日本。一位日本官员在 10 年前说 了一句话:日本是一个村庄!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没有打破村庄里那种面对面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