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5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请将该卷1-10题的答案填入下表的答案栏中 5[678910 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祈祷杞人忧天稽首乞哀告怜 B.魁梧发聋振聩窥探揆情度理 C.缉私放荡不羁跻身反唇相稽 D.饼铛瞠目结舌嗔怪称孤道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卓见真知灼见疾驶疾风劲草 B.消灭销声匿迹滂沱气势滂礴 C.冒犯贸然行动呼吁长嘘短叹 D.淡薄淡泊明志辕马心辕意马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考试通史》一书 古今考试资料,历经个年编纂,日前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 ②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 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 ③社会保障法研究所黎建飞博士说:“民工无论到什么地方打工,首先要记住当地劳动监察部 门的举报电话,这是最方便的维权途径。” A.网罗敦促简洁B.收罗督促简洁 C.网罗督促简捷D.收罗敦促简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狼图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灿烂的存在。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 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这部书堪称为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 B.2005年辽宁省黄河汽车制造厂产值和税收要超历史,而成本要降到历史最低点,他 们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首鼠两端,均要创最佳。 C.在现当代时期,中国艺术散文呈现出大家比肩、精品千数的局面:汪曾祺、谢冕、张 中行、韩少功、冯骥才、肖复兴,只能略数一二,想来不会因丢三落四而遭读者指责。 D.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节选)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语女读本》第四 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模棱两可,而一些专家却明确表示,对此无需大惊小怪
北京市东城区 2005 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高 三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请将该卷 1—10 题的答案填入下表的答案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祈.祷 杞.人忧天 稽.首 乞.哀告怜 B.魁.梧 发聋振聩. 窥.探 揆.情度理 C.缉.私 放荡不羁. 跻.身 反唇相稽. D.饼铛. 瞠.目结舌 嗔.怪 称.孤道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卓见 真知灼见 疾驶 疾风劲草 B.消灭 销声匿迹 滂沱 气势滂礴 C.冒犯 贸然行动 呼吁 长嘘短叹 D.淡薄 淡泊明志 辕马 心辕意马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中国考试通史》一书 古今考试资料,历经个年编纂,日前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 了。 ②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 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 ③社会保障法研究所黎建飞博士说:“民工无论到什么地方打工,首先要记住当地劳动监察部 门的举报电话,这是最 方便的维权途径。” A.网罗 敦促 简洁 B.收罗 督促 简洁 C.网罗 督促 简捷 D.收罗 敦促 简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狼图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个灿烂的存在。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 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这部书堪称为一部力透纸背 ....的大书。 B.2005 年辽宁省黄河汽车制造厂产值和税收要超历史,而成本要降到历史最低点,他 们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首鼠两端 ....,均要创最佳。 C.在现当代时期,中国艺术散文呈现出大家比肩、精品千数的局面:汪曾祺、谢冕、张 中行、韩少功、冯骥才、肖复兴,只能略数一二,想来不会因丢三落四 ....而遭读者指责。 D.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节选)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语女读本》第四 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模棱两可 ....,而一些专家却明确表示,对此无需大惊小怪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班长的模范行动带动下,同学间团结互助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班级的面貌发生 了很大变化,我们班也多次受到学校表扬 B.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是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学行政的一种手段,只要将问 责权交给公众,就能杜绝问责作秀。 C.由于比索贬值,阿根廷外汇交易市场已停业三周,国内经济乱作一团,在阿根廷已 经消失十多年的黑市外汇贩子又冒了出来。 D.206年汽车进口关税还要下调,预计未来几年国产轿车价格将呈不断卞降趋势,再 过几年大部分轿车将与国际接轨 (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周僚诸人侵盜官绢,分三 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 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今,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 盂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令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 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 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 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乏自前?”韶, 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 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 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 眇小,笑而不言。后寻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_寻迁东郡 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北齐书·循吏传》) 主:①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达室()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济:成功 C.卿邀名人也 遨:求取 D.后寻业断决之处 寻:不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盂业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又与业别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何不置之目前吏呼一何怒 岳心鄙其眇小问其与饮食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班长的模范行动带动下,同学间团结互助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班级的面貌发生 了很大变化,我们班也多次受到学校表扬。 B.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是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学行政的一种手段,只要将问 责权交给公众,就能杜绝问责作秀。 C.由于比索贬值,阿根廷外汇交易市场已停业三周,国内经济乱作一团,在阿根廷已 经消失十多年的黑市外汇贩子又冒了出来。 D.2006 年汽车进口关税还要下调,预计未来几年国产轿车价格将呈不断卞降趋势,再 过几年大部分轿车将与国际接轨。 二、(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周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 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 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今,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 盂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令我出都①,君便失援,恐君在后, 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 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 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乏自前?”韶, 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 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 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 眇小,笑而不言。后寻.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寻迁东郡 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北齐书·循吏传》) 注:①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达室( )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B.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C.卿邀.名人也 遨:求取 D.后寻.业断决之处 寻:不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盂业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又与.业别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何不置之目前 吏呼一何.怒 D.岳心鄙.其眇小 问其.与饮食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彭城王)除典签 B.(刘仁之)又与业别 C.(彭城王)欲令厚偿D.(孟业)寻迁东郡守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盂业清正廉明的一组是()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⑥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 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 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 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盂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 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因宽和仁惠而著称。 第Ⅱ卷(共120分) 七 分数 得分评卷人 (18分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管促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Φ封人而乞食。②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 敬。③封人因窃谓仲曰:“④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交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⑤我且 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①②③④⑤
A.(彭城王)除典签 B.(刘仁之)又与业别 C.(彭城王)欲令厚偿 D.(孟业)寻迁东郡守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盂业清正廉明的一组是 ( )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 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 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 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盂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 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因宽和仁惠而著称。 第Ⅱ卷(共 120 分) 题号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三、(18 分)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 ①管促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1)封人(2)而乞食。②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 敬。③封人因窃谓仲曰:“④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交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⑤我且 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 (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① ② ③ ④ ⑤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一②题。(6分) 华清宫①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疵,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官 崔橹 草遮回磴绝呜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释]⑩①华清官: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 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官。 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 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 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 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官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 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 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 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 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 个“寒”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3.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方面都有不同之处,试就其中的一点做 具体分析。(3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4分) ①曲终收拨当心画 (《琵琶行》白居易 ②昆山玉碎风尽叫 (《李凭箜篌引》李贺) ③六朝旧事髓流水, (《桂枝香》王安石) ④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柳永), ⑤回首向来萧瑟处 (《定风波》苏轼)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一②题。(6 分) 华清宫①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疵,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官 崔 橹 草遮回磴绝呜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释]①华清官: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 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官。 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 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 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 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官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 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 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 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 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 一个“寒”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13.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方面都有不同之处,试就其中的一点做 具体分析。(3 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4 分) ①曲终收拨当心画, (《琵琶行》白居易) ②昆山玉碎凤尽叫, (《李凭箜篌引》李贺) ③六朝旧事髓流水, (《桂枝香》王安石) ④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柳永), ⑤回首向来萧瑟处, (《定风波》苏轼)
得分评卷人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8题 ①“意象”的前身为“象”,源于《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也有言、 意、象之说,及至南朝刘勰始用这一术语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从此以后,“意象”便以种种 面貌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第一,它有一些近似术语如“境象”、“兴象”与之混用:第二, 它有合有离,运用灵活,例如“意象玲珑”、“意广象圆.”;第三,若分用,“意”有时通“情”、 理”、“神”’“象”有时通“景”、“物”、“色”等等:第四,“意象”说与“赋比兴”说密切 相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潜理论。 可见,我国的“意象”说实际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②正因为如此,中西学者在界定和运用“意象”一词时,自然纷纭莫定。其中,有一个 明显的分歧点,那就是把它或者视为“意中象”,或者视为“意加象”。前者比较宽泛,是指 艺术构思或艺术想像中的任何形象。无论是诗人构思时原有的,还是读者读后创造出来的; 无论是形诸笔墨的,还是仅存于诗人头脑之中而难以描述的:无论是诉诸读者感官的,还是 以其荷载的意蕴而引起读者理性认识的:所有这一切,无不包括在内。后者比较狭窄,仅仅 指那些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艺术形象。这样去界定,尽管读 者的再创造可能会得到默许,但评论家往往要怂恿他去捕捉诗人的原意 ③如果承认广义的意象,实际上就等于承认意象的基本性质一一具象性和包孕性。具象 性是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只是在语言艺术中,其所具之象必须借助“心灵的眼睛”去 观察,去玩赏,不必尽然如眼前的实物,令人寓目可得。那些确实浮现于脑海之中却又说不 出、写不来的艺术形象尤其如此。包孕性则指意象荷载抽象事物(如哲理、意向、情愫等)或关 联其他具体事物的性质,这是在诗人艺术匠心的熔铸中,后天获得并逐渐得以强化的。两者 相比,具象性更直接涉及意象自身的本质特征,包孕性则更集中代表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 两者均是界定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④如果承认意象的两种基本性质,也就等于承认它的基本作用一—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 前者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至于是否会由此引起进一步的 思考倒不十分重要。写景诗,应该是意象发挥描述作用的范例,诗人利用种种意象,为的是 在读者面前展示一片栩栩如生、真实可睹的画面。我们经常会说某写景诗传达了诗人的闲适 心情,某写景诗透露了诗人归隐的意向等等,但这种从整首诗反映诗人情志的指涉作用,自 与意象本身的指涉作用有所区别,单看“小桥流水人家”,何以见出飘零游子的孤寂心情?指涉 作用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智识而引起理性思考。至于是否借助意象的描述作用,也是第 位的。这种作用小可见于比喻、借代等辞格,暗示、象征等局部艺术手法,大可见于讽谕诗 寓言诗等诗歌类型。然而,还有一些复合意象或意象组合,其组成部分犹如“人面桃花相映 红”,令人难以辨别它们是在描述还是在指涉。不过,无论遇到哪种情况,意象具有这两种基 本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15,下列对“意象”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是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用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形象 B.是能够引起某种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传达某种意蕴的文学艺术形象 C.指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文学创作手法 D.“意”专指情、理、神”,“象”专指“景、物、色”,二者合称为“意象”。 16.下列各项中与意象的包孕性有关的一项是[]
得分 评卷人 四、(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15—18 题 ①“意象”的前身为“象”,源于《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也有言、 意、象之说,及至南朝刘勰始用这一术语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从此以后,“意象”便以种种 面貌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第一,它有一些近似术语如“境象”、“兴象”与之混用;第二, 它有合有离,运用灵活,例如“意象玲珑”、“意广象圆.”;第三,若分用,“意”有时通“情”、 “理”、“神”,“象”有时通“景”、“物”、“色”等等;第四,“意象”说与“赋比兴”说密切 相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潜理论。 可见,我国的“意象”说实际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②正因为如此,中西学者在界定和运用“意象”一词时,自然纷纭莫定。其中,有一个 明显的分歧点,那就是把它或者视为“意中象”,或者视为“意加象”。前者比较宽泛,是指 艺术构思或艺术想像中的任何形象。无论是诗人构思时原有的,还是读者读后创造出来的; 无论是形诸笔墨的,还是仅存于诗人头脑之中而难以描述的;无论是诉诸读者感官的,还是 以其荷载的意蕴而引起读者理性认识的:所有这一切,无不包括在内。后者比较狭窄,仅仅 指那些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艺术形象。这样去界定,尽管读 者的再创造可能会得到默许,但评论家往往要怂恿他去捕捉诗人的原意。 ③如果承认广义的意象,实际上就等于承认意象的基本性质——具象性和包孕性。具象 性是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只是在语言艺术中,其所具之象必须借助“心灵的眼睛”去 观察,去玩赏,不必尽然如眼前的实物,令人寓目可得。那些确实浮现于脑海之中却又说不 出、写不来的艺术形象尤其如此。包孕性则指意象荷载抽象事物(如哲理、意向、情愫等)或关 联其他具体事物的性质,这是在诗人艺术匠心的熔铸中,后天获得并逐渐得以强化的。两者 相比,具象性更直接涉及意象自身的本质特征,包孕性则更集中代表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 两者均是界定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④如果承认意象的两种基本性质,也就等于承认它的基本作用——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 前者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至于是否会由此引起进一步的 思考倒不十分重要。写景诗,应该是意象发挥描述作用的范例,诗人利用种种意象,为的是 在读者面前展示一片栩栩如生、真实可睹的画面。我们经常会说某写景诗传达了诗人的闲适 心情,某写景诗透露了诗人归隐的意向等等,但这种从整首诗反映诗人情志的指涉作用,自 与意象本身的指涉作用有所区别,单看“小桥流水人家”,何以见出飘零游子的孤寂心情?指涉 作用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智识而引起理性思考。至于是否借助意象的描述作用,也是第二 位的。这种作用小可见于比喻、借代等辞格,暗示、象征等局部艺术手法,大可见于讽谕诗、 寓言诗等诗歌类型。然而,还有一些复合意象或意象组合,其组成部分犹如“人面桃花相映 红”,令人难以辨别它们是在描述还是在指涉。不过,无论遇到哪种情况,意象具有这两种基 本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15,下列对“意象”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是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用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形象。 B.是能够引起某种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传达某种意蕴的文学艺术形象。 C.指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文学创作手法。 D.“意”专指情、理、神”,“象”专指“景、物、色”,二者合称为“意象”。 16.下列各项中与意象的包孕性有关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