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虽然也能起到暂时缓解挫折心理的作用,但通常并不 利于受挫者的心理健康,更无助于挫折环境的改变。长期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 制,会使人的心理退化,形成消极、退缩的心理特征。常见的消极心理防御机制 有 (1)文饰 文饰又叫“合理化″,这是种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 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困扰的方式。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找借口〃、“酸葡萄效 应”、“甜柠檬效应”等等。 文饰方式虽然是人们面临挫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 制,但它除了暂时缓解内心冲突,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之外,对心理发展更多的 是起消极作用。因为文饰自我的“理由”往往是不真实或次要的理由,起着自我 欺骗和自我麻痹的作用,影响了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和作积极改变。因此,长期 地、过分地使用这种方式,会使自己不去认真吸取教训,放弃对我的认识和改造 以至于降低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 (2)潜抑 潜抑是种较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不愉快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压抑到 潜意识里去,不再想起,不去回忆。由于潜抑作用,痛苦似乎被遗忘了,人在意 识上感受不到焦虑和恐惧。这种遗忘叫主动遗忘。在这种遗忘中,被潜抑的东西 并没有消失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日常心理和行为而且一有相应的情景, 被潜抑的东西就会冒出来,对个体造成更大的威胁和危害。 (3)投射。 投射又称推诿,是指将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 负疚,或将自己所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被人接受的性格、态度、观念或欲 望转置他人,以掩盖自己那些不受欢迎的特征 (4)反向。 这是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自己一些不符合规范、不被 允许的欲望和行为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以掩盖自己的本意, 避免或减轻心理应激。 反向行为由于与动机相互矛盾,因而表现得过分夸张、做作。它虽然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个体的真实动机,减轻因动机冲突而产生的痛苦,或者可以维 护个体的自尊心,但是,掩饰包含着压抑,长期运用会从根本上扭曲自我意识, 使动机与行为脱节,造成心理失常
6 3、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虽然也能起到暂时缓解挫折心理的作用,但通常并不 利于受挫者的心理健康,更无助于挫折环境的改变。长期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 制,会使人的心理退化,形成消极、退缩的心理特征。常见的消极心理防御机制 有: (1)文饰。 文饰又叫“合理化”,这是一种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 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困扰的方式。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找借口”、“酸葡萄效 应”、“甜柠檬效应”等等。 文饰方式虽然是人们面临挫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 制,但它除了暂时缓解内心冲突,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之外,对心理发展更多的 是起消极作用。因为文饰自我的“理由”往往是不真实或次要的理由,起着自我 欺骗和自我麻痹的作用,影响了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和作积极改变。因此,长期 地、过分地使用这种方式,会使自己不去认真吸取教训,放弃对我的认识和改造, 以至于降低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 (2)潜抑。 潜抑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不愉快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压抑到 潜意识里去,不再想起,不去回忆。由于潜抑作用,痛苦似乎被遗忘了,人在意 识上感受不到焦虑和恐惧。这种遗忘叫主动遗忘。在这种遗忘中,被潜抑的东西 并没有消失,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日常心理和行为,而且一有相应的情景, 被潜抑的东西就会冒出来,对个体造成更大的威胁和危害。 (3)投射。 投射又称推诿,是指将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 负疚,或将自己所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被人接受的性格、态度、观念或欲 望转置他人,以掩盖自己那些不受欢迎的特征。 (4)反向。 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自己一些不符合规范、不被 允许的欲望和行为,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以掩盖自己的本意, 避免或减轻心理应激。 反向行为由于与动机相互矛盾,因而表现得过分夸张、做作。它虽然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个体的真实动机,减轻因动机冲突而产生的痛苦,或者可以维 护个体的自尊心,但是,掩饰包含着压抑,长期运用会从根本上扭曲自我意识, 使动机与行为脱节,造成心理失常
课题二大学生的心理挫折 教学目的: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挫折反应及成因,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及成因 教学内容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 1、与学业有关 经过由高中向大学阶段的转变,大学生心理上一下子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 方法、内容和过程。如有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由于专业基础薄弱而学 习吃力;自己感兴趣的课,老师讲得乏味;作弊被抓,或别人要看自己的答案 听了一场题目很好但内容糟糕的讲座;考试失败、升学竞争等。因而,他们感到 自己能力差,觉得没前途,产生挫折感 2、与自我意识有关 进入高校后,大学生开始从社会性方面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从社会方面 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和调控自己。但毕竟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自我意识还 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性的成熟度仍有待提高因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 缺陷。他们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较缺乏,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认知还 不够全面和深刻,真的需要独自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犹豫不决、束手无策,对 问题的认识容易偏激,走极端,思想方法也较片面、主观,喜好幻想。如进入大 学感到自豪但学习上一点小挫折就自卑或某方面不如别人而自信心发生动摇, 或自我感觉良好,一旦接触社会即发现自己很一般,自卑感油然而生。 3、与人际交往有关 人际交往受挫是由于大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他们既不愿把自己的想法轻易告诉别人又希望别人能够了解自己, 能真诚、坦率地对待自己;希望找到知心朋友,但又难找到知心朋友。这种特殊 的心理矛盾,使一些大学生交往面狭窄,缺乏主动性,与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情、 交换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如好友过生日未被邀请而失落;与好友闹翻;与朋友观点冲突;与老师出现矛盾 受人挖苦嘲笑;寄出贺卡收回却很少等。自然产生孤独感。 4、与恋爱、性有关 大学生的性意识处于觉醒和发展阶段,他们都强烈希望与异性接触,但大 学的人生观还处在变化之中,对与异性的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有时就会陷入异 性交往的误区。如自己不爱的人爱上自己,或自己爱上有恋人的人;恋人吵架 遭遇异性纠缠;当自己的爱情表示不被别人接受或失恋时,自尊心受到伤害,陷
7 课题二大学生的心理挫折 教学目的: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挫折反应及成因,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法 研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及成因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 1、与学业有关 经过由高中向大学阶段的转变,大学生心理上一下子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 方法、内容和过程。如有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由于专业基础薄弱而学 习吃力;自己感兴趣的课,老师讲得乏味;作弊被抓,或别人要看自己的答案; 听了一场题目很好但内容糟糕的讲座;考试失败、升学竞争等。因而,他们感到 自己能力差,觉得没前途,产生挫折感。 2、与自我意识有关 进入高校后,大学生开始从社会性方面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从社会方面 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和调控自己。但毕竟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自我意识还 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性的成熟度仍有待提高,因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 缺陷。他们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较缺乏,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认知还 不够全面和深刻,真的需要独自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犹豫不决、束手无策,对 问题的认识容易偏激,走极端,思想方法也较片面、主观,喜好幻想。如进入大 学感到自豪,但学习上一点小挫折就自卑,或某方面不如别人而自信心发生动摇, 或自我感觉良好,一旦接触社会即发现自己很一般,自卑感油然而生。 3、与人际交往有关 人际交往受挫是由于大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他们既不愿把自己的想法轻易告诉别人,又希望别人能够了解自己, 能真诚、坦率地对待自己;希望找到知心朋友,但又难找到知心朋友。这种特殊 的心理矛盾,使一些大学生交往面狭窄,缺乏主动性,与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情、 交换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如好友过生日未被邀请而失落;与好友闹翻;与朋友观点冲突;与老师出现矛盾; 受人挖苦嘲笑;寄出贺卡收回却很少等。自然产生孤独感。 4、与恋爱、性有关 大学生的性意识处于觉醒和发展阶段,他们都强烈希望与异性接触,但大 学的人生观还处在变化之中,对与异性的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有时就会陷入异 性交往的误区。如自己不爱的人爱上自己,或自己爱上有恋人的人;恋人吵架; 遭遇异性纠缠;当自己的爱情表示不被别人接受或失恋时,自尊心受到伤害,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