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 课题一青春期性心理 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性的本质、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大学生 性心理的矛盾冲突、性意识的发展。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大学生性心理的矛盾冲突 教学内容: 、性的本质 人的性行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的性本能—性的自然属性 人类性本能包含两个方面:部分是遗传方面潟一部分则是社会学习方面。 人的本能表现为性的自然属性。性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类生命的诞生、性成熟、性 繁衍等性生理属性。这种自然属性在受生物本能的制约上与动物无异,但又有别 于生物的一般本性。 从人类起源来看,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为了生存、繁衍、就要生殖。但是人类和 动物在对待生殖问题上有着根本不同。人类从进行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开始,其生 殖后代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人类成熟后性活动的生理机能来看,是性器官及 人体其它系统(眼、耳、鼻、舌、身)协调活动的有序的生理过程。所以,我们 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去单纯理解人类性活动的自然属性。正如马克思说:“吃、 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 活动,并使他们成为最后的和唯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 动物的机能。”因此,生物属性不是人类性的内在本质属性。 (二)心理属性是人类性活动的重要特性 人类的性活动是个体的动机、态度、情绪、人格及行为的综合体现。在性 科学上,把它概括为性的心理属性。这是从精神的范畴来把握人类的性,从心理 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的性。人类作为代表生物界演化到文明时代的产物,就在于 人具有任何其他低等动物都没有的大脑和意识。 人类的性活动首先产生于心理的体验,而如何去从事这一活动,又受大脑的 支配并由此产生了人类性活动特有的性意识和性观念,这是人类性活动的重要特 性 (三)社会属性是性的本质属性 性的社会属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人类性活动所表 现的性角色的形成、性的社会化、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性观念、性习俗、性文
1 第九章 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 课题一 青春期性心理 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性的本质、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大学生 性心理的矛盾冲突、性意识的发展 。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 分析法 讨论法 教学重点:大学生性心理的矛盾冲突 教学内容: 一、性的本质 人的性行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人的性本能——性的自然属性 人类性本能包含两个方面:一部分是遗传方面;另一部分则是社会学习方面。 人的本能表现为性的自然属性。性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类生命的诞生、性成熟、性 繁衍等性生理属性。这种自然属性在受生物本能的制约上与动物无异,但又有别 于生物的一般本性。 从人类起源来看,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为了生存、繁衍、就要生殖。但是人类和 动物在对待生殖问题上有着根本不同。人类从进行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开始,其生 殖后代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人类成熟后性活动的生理机能来看,是性器官及 人体其它系统(眼、耳、鼻、舌、身)协调活动的有序的生理过程。所以,我们 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去单纯理解人类性活动的自然属性。正如马克思说:“吃、 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 活动,并使他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 动物的机能。” 因此,生物属性不是人类性的内在本质属性。 (二 ) 心理属性是人类性活动的重要特性 人类的性活动是个体的|动机、态度、情绪、人格及行为的综合体现。在性 科学上,把它概括为性的心理属性。这是从精神的范畴来把握人类的性,从心理 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的性。人类作为代表生物界演化到文明时代的产物,就在于 人具有任何其他低等动物都没有的大脑和意识。 人类的性活动首先产生于心理的体验,而如何去从事这一活动,又受大脑的 支配并由此产生了人类性活动特有的性意识和性观念,这是人类性活动的重要特 性。 (三)社会属性是性的本质属性 性的社会属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人类性活动所表 现的性角色的形成、性的社会化、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性观念、性习俗、性文
化等。人在性活动中的一切表现方式,都是通过社会活动表现出来的。如人的性 行为已不是专为性欲的需要而发生,是性欲与情感的结合;人类异性间的交往, 是一种心情的表达,爱意的沟通,情感的流露;人类异性交往,在心理上希望有 情人终成眷属,人类的性生活已变成情感生活的一部分。上述种种要求不仅仅是 社会的规约或文化上限制的结果,而是发自于内心的人性的要求。被概括为性的 社会属性。 人类的性行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时期,要受到不同的道德观念、制 度和法律的制约。现在,包括性社会学在内的性科学系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 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性文化的色彩如何斑斓而令人陶醉,归根到底,它 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属性才是人类性的本质属性。 人类的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形成的一个整体。其中,生理属性是性 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属性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性,而社会属性则是人类性的本质 属性。性生理因素的正常与否是人类性活动的前提,它为性心理因素的健全提供 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性心理因素的健康发展又有赖于性社会因素的作用。 所以,在人类性的三个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性的社会因素。 二、大学生性心理的成熟 (一)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性心理的本能性和朦胧性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的性心理,尚缺乏深刻的社会内 容,主要还是生理发育成熟带来的本能作用,好像情不自禁地对异性发生兴趣, 好感和爱慕。加上不少学生不了解性的基本知识,对性有较浓厚的神秘感,使得 这种萌动又罩上了一种朦胧的色彩。大学生由于性生理和性心理日趋成熟,希望 与异性交往,他们喜欢探索异性的心理秘密。正是在此基础上,在朦胧紛乱的心 理变化中,大学生的性意识逐渐强烈和成熟起来。 2.性意识的强烈性与表现上的文饰性 大学生对性的关心程度明显强于中学生。他们十分重视自己在异性心目中 的形象,十分看重来自异性的评价,并常按照异性的要求和希望来进行自我评价 和塑造自己的形象。从大学生宿舍中每晚的卧谈会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对性的 关心程度之高,表现出明显的对性的强烈渴求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大学 生心理上对性问题和异性都很关注、很敏感,但在行为上却表现的拘谨、羞涩和 冷漠,具有明显的文饰性 3.性心理的压抑性和动荡性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性欲最旺盛的时期。但不少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尚未形 成稳固的道德感和恋爱观,自控和自制的能力有限,他们的性心理极易受外界各
2 化等。人在性活动中的一切表现方式,都是通过社会活动表现出来的。如人的性 行为已不是专为性欲的需要而发生,是性欲与情感的结合;人类异性间的交往, 是一种心情的表达,爱意的沟通,情感的流露;人类异性交往,在心理上希望有 情人终成眷属,人类的性生活已变成情感生活的一部分。上述种种要求不仅仅是 社会的规约或文化上限制的结果,而是发自于内心的人性的要求。被概括为性的 社会属性。 人类的性行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时期,要受到不同的道德观念、制 度和法律的制约。现在,包括性社会学在内的性科学系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 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性文化的色彩如何斑斓而令人陶醉,归根到底,它 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属性才是人类性的本质属性。 人类的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形成的一个整体。其中,生理属性是性 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属性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性,而社会属性则是人类性的本质 属性。性生理因素的正常与否是人类性活动的前提,它为性心理因素的健全提供 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性心理因素的健康发展又有赖于性社会因素的作用。 所以,在人类性的三个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性的社会因素。 二、大学生性心理的成熟 (一)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性心理的本能性和朦胧性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的性心理,尚缺乏深刻的社会内 容,主要还是生理发育成熟带来的本能作用,好像情不自禁地对异性发生兴趣, 好感和爱慕。加上不少学生不了解性的基本知识,对性有较浓厚的神秘感,使得 这种萌动又罩上了一种朦胧的色彩。大学生由于性生理和性心理日趋成熟,希望 与异性交往,他们喜欢探索异性的心理秘密。正是在此基础上,在朦胧纷乱的心 理变化中,大学生的性意识逐渐强烈和成熟起来。 2.性意识的强烈性与表现上的文饰性 大学生对性的关心程度明显强于中学生。他们十分重视自己在异性心目中 的形象,十分看重来自异性的评价,并常按照异性的要求和希望来进行自我评价 和塑造自己的形象。从大学生宿舍中每晚的卧谈会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对性的 关心程度之高,表现出明显的对性的强烈渴求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大学 生心理上对性问题和异性都很关注、很敏感,但在行为上却表现的拘谨、羞涩和 冷漠,具有明显的文饰性。 3.性心理的压抑性和动荡性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性欲最旺盛的时期。但不少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尚未形 成稳固的道德感和恋爱观,自控和自制的能力有限,他们的性心理极易受外界各
种因素的影响而显得动荡不安,表现出明显的动荡性。而且大学生并不具有通常 意义上的满足性冲动的伴侣,容易导致过分的焦虑和压抑,少数人还可能以扭曲 的、不良的、甚至是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 4.性心理的性别差异性 大学生的性心理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在对于异性感情的流露上,男 生显得较为外显和热烈,女生往往表现的含蓄而温存;在內心体验上,男生更多 的是新奇、神秘和喜悦,女生则常是羞涩、敏感和不知所措;在表达方式上男生 比较主动和直接,女生更喜欢采取暗示的方式;男生的性冲动易被性视觉刺激唤 起,而女生则易在听觉、触觉刺激下引起性兴奋。不过,这种差异近年来有缩小 的趋势。如在表达方式上,女生变的较为主动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常见。 (二)大学生性心理的矛盾冲突 1.生理成熟与心理不适的矛盾 大学生的性生理与整个身体的发育已基本成熟,但性心理的发展滞后。由于 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性的问题一直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大茡生一直难以获得 系统、完整,科学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知识。由于科学的性知识 的缺乏,使得健全的性心理在大学生身上尚末完全确立。大学生走向独立的、全 面的、成熟的时间相对推迟了。由于对性的好奇和无知导致性困惑及性罪错行为 等都与这种矛盾有关 2.性意识的强烈性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大学生随着性机能的成熟在青春期就出现的性欲望和性冲动此时会表现得 更加强烈,这是身体发育中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但人不仅是生物的人,更是 社会的人;性也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学校纪律的约束,使得大学生无法以社会认可的合法婚姻形式获得性满足。性的 生物性需求与性的社会性要求的矛盾使不少学生感到不安和压抑。由于个体的性 欲望有其隐曲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这种性压抑往往以多种形式宣泄出来。如谈论 有关性的话题、"桌面文学"、"厕所文学"中表现出性的内容,有时以非理智、 非文明的方式宣泄,都可能与性压抑有关。 3.传统性观念与开放性观念的矛盾 在中国传统的性观念中,孔孟的“男女授受不亲”,老庄的“存天理,灭人 欲”,对性强调“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把性看作是“万恶之源"。改革 开放以来,西方所谓的“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大量涌入,传统的性观念与 开放的性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和矛盾冲突,使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处于多 种矛盾的相互作用之中,一些大学生无法处理好这些矛盾,从而使性心理的健康 发展出现了偏差。有的大学生对性冲动持否定、抵制的态度,采取压抑的方式
3 种因素的影响而显得动荡不安,表现出明显的动荡性。而且大学生并不具有通常 意义上的满足性冲动的伴侣,容易导致过分的焦虑和压抑,少数人还可能以扭曲 的、不良的、甚至是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 4.性心理的性别差异性 大学生的性心理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在对于异性感情的流露上,男 生显得较为外显和热烈,女生往往表现的含蓄而温存;在内心体验上,男生更多 的是新奇、神秘和喜悦,女生则常是羞涩、敏感和不知所措;在表达方式上男生 比较主动和直接,女生更喜欢采取暗示的方式;男生的性冲动易被性视觉刺激唤 起,而女生则易在听觉、触觉刺激下引起性兴奋。不过,这种差异近年来有缩小 的趋势。如在表达方式上,女生变的较为主动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常见。 (二) 大学生性心理的矛盾冲突 1.生理成熟与心理不适的矛盾 大学生的性生理与整个身体的发育已基本成熟,但性心理的发展滞后。由于 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性的问题一直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大学生一直难以获得 系统、完整,科学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知识。由于科学的性知识 的缺乏,使得健全的性心理在大学生身上尚未完全确立。大学生走向独立的、全 面的、成熟的时间相对推迟了。由于对性的好奇和无知导致性困惑及性罪错行为 等都与这种矛盾有关。 2.性意识的强烈性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大学生随着性机能的成熟,在青春期就出现的性欲望和性冲动此时会表现得 更加强烈,这是身体发育中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但人不仅是生物的人,更是 社会的人;性也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学校纪律的约束,使得大学生无法以社会认可的合法婚姻形式获得性满足。性的 生物性需求与性的社会性要求的矛盾使不少学生感到不安和压抑。由于个体的性 欲望有其隐曲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这种性压抑往往以多种形式宣泄出来。如谈论 有关性的话题、"桌面文学"、"厕所文学"中表现出性的内容,有时以非理智、 非文明的方式宣泄,都可能与性压抑有关。 3.传统性观念与开放性观念的矛盾 在中国传统的性观念中,孔孟的“男女授受不亲”,老庄的“存天理,灭人 欲”,对性强调“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把性看作是“万恶之源”。改革 开放以来,西方所谓的“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大量涌入,传统的性观念与 开放的性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和矛盾冲突,使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处于多 种矛盾的相互作用之中,一些大学生无法处理好这些矛盾,从而使性心理的健康 发展出现了偏差。有的大学生对性冲动持否定、抵制的态度,采取压抑的方式
性压抑的结果不仅有碍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严重的会导致性变态或性过错。与此 相反,有的大学生对性持放纵态度,性意识受到错误强化,沉湎于谈情说爱之中 甚已发生性过失、性犯罪。 三、性意识的发展 性意识是指个人对性存在的感受、自认、作用、价值等主观感知过程的体验 与认识。主要有三个层次:性别意识、性欲意识和性观念。进入青春期以后,男 性的遗精和女性月经的岀现标志着性机能的逐渐成熟性意识发生精神动力学上 的巨大变化,萌生性欲意识,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亲近异性的欲望。青少年开始经 历性意识的萌动、对性的好奇的探索、对异性爱慕追求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大体 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疏远异性期 这一时期为性发育的开始阶段,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男女少年对两性的差别 特别敏感,羞涩与反感交织在一起,彼此开始疏远起来,对异性采取冷漠的态度 在学习活动中,可以看到男女生很少来往,互不理睬,界限分明,视男女同学之 间的交谈、亲近为不光彩的事。在集体活动中,男女生之间不愿接触,总是男生 一群,女生一帮,泾渭分明。这种对异性疏远的现象,是青年学生性意识萌发的 标志。在此期间,他们的性意识随着性的发育由朦胧状态迅速明朗化。 (二)接近异性期 随 着性生理的日趋成熟,少男少女逐渐开始岀现—种感情上的吸引,对异性的疏远 发展到对异性的好奇,产生了相互接近的渴望。这个时期他们对性知识产生了兴 趣,他们开始主动关心书刊、杂志中有关青春期性生理发育的知识,男女生之间 不再像青春期开始那样对异性的疏远,而是开始积极参与有两性参加的集体活 动,在与异性交往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此时的男女双方分不清是性别的 吸引还是对对方的好感;分不清好感、友情与爱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两 性之间的兴趣往往不针对某一个人,而是异性的全体。在这个阶段后期,男女生 渐渐从已获得的对异性群体的爱慕之情中,开始有了某一个专一的目标。 (三)两性恋爱期 大学生的恋爱一般分为初恋期和热恋期。进入初恋阶段的青年男女性心理发育逐 渐达到高峰期。他们开始以自己的标准,即兴趣、爱好、审美观来选择自己理想 的恋爱对象,对特定的异性表现出特别的关心。初恋是强烈的,是青春的燃放 它又是纯洁的、脆弱的,倾注着全部的真情和幻想。这时,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 融恰和依恋 热恋是爱情走向成熟的标志。经过初恋的相互了解,双方的思想感情日趋 致,心理上高度相容,能够在相互接触中比较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得到周
4 性压抑的结果不仅有碍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严重的会导致性变态或性过错。与此 相反,有的大学生对性持放纵态度,性意识受到错误强化,沉湎于谈情说爱之中, 甚已发生性过失、性犯罪。 三、性意识的发展 性意识是指个人对性存在的感受、自认、作用、价值等主观感知过程的体验 与认识。主要有三个层次:性别意识、性欲意识和性观念。进入青春期以后,男 性的遗精和女性月经的出现标志着性机能的逐渐成熟,性意识发生精神动力学上 的巨大变化,萌生性欲意识,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亲近异性的欲望。青少年开始经 历性意识的萌动、对性的好奇的探索、对异性爱慕追求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大体 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疏远异性期 这一时期为性发育的开始阶段,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男女少年对两性的差别 特别敏感,羞涩与反感交织在一起,彼此开始疏远起来,对异性采取冷漠的态度。 在学习活动中,可以看到男女生很少来往,互不理睬,界限分明,视男女同学之 间的交谈、亲近为不光彩的事。在集体活动中,男女生之间不愿接触,总是男生 一群,女生一帮,泾渭分明。这种对异性疏远的现象,是青年学生性意识萌发的 标志。在此期间,他们的性意识随着性的发育由朦胧状态迅速明朗化。 (二)接近异性期 随 着性生理的日趋成熟,少男少女逐渐开始出现一种感情上的吸引,对异性的疏远 发展到对异性的好奇,产生了相互接近的渴望。这个时期他们对性知识产生了兴 趣,他们开始主动关心书刊、杂志中有关青春期性生理发育的知识,男女生之间 不再像青春期开始那样对异性的疏远,而是开始积极参与有两性参加的集体活 动,在与异性交往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此时的男女双方分不清是性别的 吸引还是对对方的好感;分不清好感、友情与爱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两 性之间的兴趣往往不针对某一个人,而是异性的全体。在这个阶段后期,男女生 渐渐从已获得的对异性群体的爱慕之情中,开始有了某一个专一的目标。 (三)两性恋爱期 大学生的恋爱一般分为初恋期和热恋期。进入初恋阶段的青年男女性心理发育逐 渐达到高峰期。他们开始以自己的标准,即兴趣、爱好、审美观来选择自己理想 的恋爱对象,对特定的异性表现出特别的关心。初恋是强烈的,是青春的燃放; 它又是纯洁的、脆弱的,倾注着全部的真情和幻想。这时,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 融恰和依恋。 热恋是爱情走向成熟的标志。经过初恋的相互了解,双方的思想感情日趋一 致,心理上高度相容,能够在相互接触中比较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得到周
围人的赞许和认可。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学生在性成熟发展过程中,能否适应社 会的要求,使性的生物性与性的社会性达到有机的统一,对每个青年学生来讲, 都是十分严峻的课题
5 围人的赞许和认可。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学生在性成熟发展过程中,能否适应社 会的要求,使性的生物性与性的社会性达到有机的统一,对每个青年学生来讲, 都是十分严峻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