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格与心理健康 课题一人格心理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人格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形成理论,对人 格这一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人格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在心理学概念中,人格是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本节中我们将 对这一概念作出分析,探讨人格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人格 (一)人格一词的来源 要回答人格一词的概念,首先要从考证人格一词的来源说起。人格 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 persona,在希腊语中原意是指希腊 戏剧中演员所带的各种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 二)人格的含义 在心理学概念中,人格是—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综合各家的 看法,我们可以将人格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 综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这个含义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层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当然,这不等于说人格是 成不变的。第二层是人际过程。它指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指的是发生在 我们内心、影响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那些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 过程。 二、人格的基本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份,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等方面。 (-)气质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个体产生心理活动时的动力特征,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 发生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 2.气质类型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 有规律的结合。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岀了有关气质类
1 第七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 课题一 人格心理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人格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形成理论,对人 格这一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人格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在心理学概念中,人格是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本节中我们将 对这一概念作出分析,探讨人格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人格 (一)人格一词的来源 要回答人格一词的概念,首先要从考证人格一词的来源说起。人格, “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 persona,在希腊语中原意是指希腊 戏剧中演员所带的各种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 (二)人格的含义 在心理学概念中,人格是一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综合各家的 看法,我们可以将人格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 综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这个含义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层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当然,这不等于说人格是 一成不变的。第二层是人际过程。它指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指的是发生在 我们内心、影响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那些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 过程。 二、人格的基本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份,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等方面。 (一)气质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个体产生心理活动时的动力特征,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 发生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 2.气质类型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 有规律的结合。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气质类
型最早的学说,后来人们多用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来总结,并把它 们确定为气质的基本类型而使用至今。四种气质类型各自显示出独特的心理特 征,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分明 (1)胆汁质——夏季的火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李逵的气质,叫做胆汁质。、这种气质的学生生性倔强, 爱使性子,有股“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倔劲儿,整个心理活动都笼罩着迅速而 突变的色彩 (2)多血质—春季的雨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燕青的气质,叫做多血质。具有种气质的人总是像春风 样富有朝气。这种学生乖巧伶俐,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适应力强, 教育可塑性也很强。但是他们气质上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 思迁 (3)抑郁质——秋季的风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林黛玉的气质,叫做抑郁质。这种气质给人以“秋风落叶” 般无奈、忧伤的感觉。这种学生聪明而富有想象力,自制力强,注重內心世界, 不善交往,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 (4)粘液质——冬季的雪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林冲的气质,叫做粘液质,这种气质就像冬天一样无艳丽 的色彩装点,“冰冷耐寒”,缺乏生气。这种学生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思维灵 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在学习上接 受慢,但却很扎实,是踏踏实实的学生。 上述四种气质类型显示了人们“四季”般的天性。事实上,单纯地属于这四 种典型气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是这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 兼而有之的人。有些人是两种气质的混合,有些人是三种气质的混合,有些人则 是四种气质的混合 3.如何看待气质 首先,气质是人的天性,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既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 弊的一面。 其次,注意气质的自我调节。在学习中,不同气质的大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 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面对外界的批评或遭受挫折时,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要防止 出现不良反应,维持心理健康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气质的主人,而不是气质的奴隶。我 们要学会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中优与劣,在气质的自我调节中,只要能正确认识
2 型最早的学说,后来人们多用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来总结,并把它 们确定为气质的基本类型而使用至今。四种气质类型各自显示出独特的心理特 征,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分明。 ⑴ 胆汁质——夏季的火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李逵的气质,叫做胆汁质。、这种气质的学生生性倔强, 爱使性子,有股“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倔劲儿,整个心理活动都笼罩着迅速而 突变的色彩。 ⑵ 多血质——春季的雨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燕青的气质,叫做多血质。具有种气质的人总是像春风一 样富有朝气。这种学生乖巧伶俐,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适应力强, 教育可塑性也很强。但是他们气质上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 思迁。 ⑶ 抑郁质——秋季的风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林黛玉的气质,叫做抑郁质。这种气质给人以“秋风落叶” 般无奈、忧伤的感觉。这种学生聪明而富有想象力,自制力强,注重内心世界, 不善交往,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 ⑷ 粘液质——冬季的雪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林冲的气质,叫做粘液质,这种气质就像冬天一样无艳丽 的色彩装点, “冰冷耐寒”,缺乏生气。这种学生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思维灵 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在学习上接 受慢,但却很扎实,是踏踏实实的学生。 上述四种气质类型显示了人们“四季”般的天性。事实上,单纯地属于这四 种典型气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是这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 兼而有之的人。有些人是两种气质的混合,有些人是三种气质的混合,有些人则 是四种气质的混合。 3.如何看待气质 首先,气质是人的天性,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既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 弊的一面。 其次,注意气质的自我调节。在学习中,不同气质的大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 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面对外界的批评或遭受挫折时,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要防止 出现不良反应,维持心理健康。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气质的主人,而不是气质的奴隶。我 们要学会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中优与劣,在气质的自我调节中,只要能正确认识
和分析自己的气质,扬长避短,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显示出自己的气质美 (二)性格 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性格在个人的人格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个人的活动方向,是 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主要特征 心理学家认为,气质受先天的影响,性格则更多地受到后天条件的影响。气 质无好坏之分,而一个人性格往往受到好或坏的评价,所以性格具有道德评价的 含义 2.性格类型 性格类型是指某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长久以来心理学 家尝试按一定标准对性格进行分类,但由于性格这一心理现象极为复杂,至今没 有一个公认的分类标准。这里我们介绍2种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分类学说 (1)心理活动倾向类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和 内倾型两大类。典型的外向型或内向型的并不多见,大多数人是属于中间型,兼 有内向和外向的特点,只是偏重程度有所不同。 (2)A、B、C型性格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和罗斯曼根据人们在时间上的匆忙 感、紧迫感、好胜心等特点,把人的性格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性格。 A型性格的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功意识时间紧迫感强生活节奏较快 这类人往往智商较高,能力较强。B型性格的人则表现平静,与世无争。C型性 格的人一般来说能够把对别人的不满藏在心里,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友好合 作,没有什么原则,爱迁就别人,能够原谅本不能原谅的行为。有研究表明:A 型性格的人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是B型性格的2倍;C型性格的人 由于长期过分压抑克制,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疏泄,则易患癌症 三)自我意识 1.概念 自我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 征。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它与人的内部注意状态密切相关。当个人关 注自己时,注意就出现了自我聚焦,这时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基本内容包含有三个方面
3 和分析自己的气质,扬长避短,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显示出自己的气质美。 (二)性格 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性格在个人的人格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个人的活动方向,是 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主要特征。 心理学家认为,气质受先天的影响,性格则更多地受到后天条件的影响。气 质无好坏之分,而一个人性格往往受到好或坏的评价,所以性格具有道德评价的 含义。 2.性格类型 性格类型是指某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长久以来心理学 家尝试按一定标准对性格进行分类,但由于性格这一心理现象极为复杂,至今没 有一个公认的分类标准。这里我们介绍 2 种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分类学说。 (1)心理活动倾向类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和 内倾型两大类。典型的外向型或内向型的并不多见,大多数人是属于中间型,兼 有内向和外向的特点,只是偏重程度有所不同。 (2)A、B、C 型性格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和罗斯曼根据人们在时间上的匆忙 感、紧迫感、好胜心等特点,把人的性格分为 A 型、B 型和 C 型三种性格。 A 型性格的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功意识,时间紧迫感强,生活节奏较快。 这类人往往智商较高,能力较强。B 型性格的人则表现平静,与世无争。C 型性 格的人一般来说能够把对别人的不满藏在心里,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友好合 作,没有什么原则,爱迁就别人,能够原谅本不能原谅的行为。有研究表明:A 型性格的人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是 B 型性格的 2 倍;C 型性格的人 由于长期过分压抑克制,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疏泄,则易患癌症。 (三)自我意识 1.概念 自我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 征。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它与人的内部注意状态密切相关。当个人关 注自己时,注意就出现了自我聚焦,这时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基本内容包含有三个方面:
(1)生理自我 (2)社会自我 (3)心理自我 以上三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 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于 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1)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内容。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自尊心与自信心,成功感与 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 (3)自我监控,包括自主、自立、自强、自制等内容。 三、人格形成和发展理论 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家很多,人格理论的种类也很多,各有侧重点。有的理论 重在探讨人格的结构,有的理论重在硏究影响人格形成的条件,有的理论重在揭 示人格发展的过程。下面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说、人格发展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中心理念,这里主 要介绍其中的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于1923年提出“三我”人格结构模式,他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 自我、超我构成的,并将“三我”与早期的意识层次理论结合起来,构成人格的 冰山图 本我(又称生物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原始的力量来源 自我(又称现实我),是个体出生之后,在现实环境作用下由本我中分化发 展而来的,其作用在于调节现实要求与本我需要之间的矛盾。 超我(又称道德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最高地位的部分,包括良心和自我理 想,代表人格中的道德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成份不断相互影响,一个结构成分的变化,必然导 致其他成分的改变 (二)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以个体的自我为中心理论,一般称之为自我论 罗杰斯相信人本性是善的,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努力保持乐观感受和对生活的 满足。个体实现自我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驱动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个
4 (1)生理自我 (2)社会自我 (3)心理自我 以上三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 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 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1)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内容。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自尊心与自信心,成功感与 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 (3)自我监控,包括自主、自立、自强、自制等内容。 三、人格形成和发展理论 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家很多,人格理论的种类也很多,各有侧重点。有的理论 重在探讨人格的结构,有的理论重在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条件,有的理论重在揭 示人格发展的过程。下面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说、人格发展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中心理念,这里主 要介绍其中的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于 1923 年提出“三我”人格结构模式,他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 自我、超我构成的,并将“三我”与早期的意识层次理论结合起来,构成人格的 冰山图。 本我(又称生物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原始的力量来源。 自我(又称现实我),是个体出生之后,在现实环境作用下由本我中分化发 展而来的,其作用在于调节现实要求与本我需要之间的矛盾。 超我(又称道德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最高地位的部分,包括良心和自我理 想,代表人格中的道德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成份不断相互影响,一个结构成分的变化,必然导 致其他成分的改变。 (二)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以个体的自我为中心理论,一般称之为自我论。 罗杰斯相信人本性是善的,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努力保持乐观感受和对生活的 满足。个体实现自我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驱动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个
体不但要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对人性持有积极的态度,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无论是在普通的教育理论还是在心理咨询临床运用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介绍的2种人格理论以及其他的人格理论中,没有哪种理论可以完满地 说明、解释人格,或许要想全面理解人格,最好的方法是把这些理论综合起来
5 体不但要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对人性持有积极的态度,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无论是在普通的教育理论还是在心理咨询临床运用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介绍的 2 种人格理论以及其他的人格理论中,没有哪种理论可以完满地 说明、解释人格,或许要想全面理解人格,最好的方法是把这些理论综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