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 201l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两部分,考试结束 后,只收答卷和机读卡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是问卷与答卷分离的试卷,答卷前先将答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单项选择题(第I卷中的l-6题和第Ⅱ卷中的13~15题)时,乌鲁木齐地区考生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涂在答卷中无效。 3.其余题请在答卷上相应题号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6000年文明史中,大概有5700年左右是发展很缓慢的,是神本位和君本位。直 到15世纪左右,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社会学家有了很多觉醒。又过了一百多年,牛顿的朋 友、科学家约翰洛克提岀,要用规律意识、理性精神观察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中心是人 而不是神,社会发展有规律可循,治理社会的基础是人类的利益。后来,美国人根据洛壳的 思想写了《独立宣言》,马克思称其为“人类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并说洛克的思想是“英 国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观念的基础”,评价非常高 我们今天进行决策的时候科学家和科技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心理所荣誉研究员赫伯特西门,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又是计算机科学家、心理学家, 是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创建者。他提出了“满意决策论″,其中有个著名的观点,“最好是 好的敌人″,就是说,人在决策过程中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只可能达到满意而不是最佳决
乌鲁木齐 2011 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试卷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 80 分)两部分,考试结束 后,只收答卷和机读卡。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是问卷与答卷分离的试卷,答卷前先将答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单项选择题(第 I 卷中的 l~6 题和第Ⅱ卷中的 13 ~15 题)时,乌鲁木齐地区考生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涂在答卷中无效。 3.其余题请在答卷上相应题号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人类 6000 年文明史中,大概有 5700 年左右是发展很缓慢的,是神本位和君本位。直 到 15 世纪左右,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社会学家有了很多觉醒。又过了一百多年,牛顿的朋 友、科学家约翰·洛克提出,要用规律意识、理性精神观察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中心是人 而不是神,社会发展有规律可循,治理社会的基础是人类的利益。后来,美国人根据洛壳的 思想写了《独立宣言》,马克思称其为“人类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并说洛克的思想是“英 国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观念的基础”,评价非常高。 我们今天进行决策的时候,科学家和科技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心理所荣誉研究员赫伯特·西门,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又是计算机科学家、心理学家, 是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创建者。他提出了“满意决策论”,其中有个著名的观点,“最好是 好的敌人”,就是说,人在决策过程中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只可能达到满意而不是最佳决
策。就是这么几句话,他拿到了诺贝尔奖,这就是从科学的发展所得到的一些对决策的基本 认识 实际上,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形成了“社会物理学”这一新的学科,以自然科学的 思维、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推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同时,也发展了社会和人文科学 的理论。比较早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薛定谔,他首先把物理学里 的“熵”引入到生命系统和社会现象里,这本书后来也影响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生 涯 非线性科学里的蝴蝶效应对决策科学化的启示作用也非常大。它说,如果在非洲某个 地方有一只蝴蝶的翅膀扇动一下,可能会引起纽约上空爆发-场暴风雨。在-个非线性的混 沌系统里,一个地方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带来整个系统的崩溃或者大的混乱。这作为现代非 线性科学或者复杂系统科学里面非常重要的课题,确实给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很大的启示。 另外,现在有许多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中国科学院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像牛文元先 生就应用“社会燃烧理论″研究社会稳定的几方面因素。国际上也已经有不少这样的模型了 美国很早就有—个研究全球稳定的计算机模型和数学模型,而且确实能起一些作用。牛文元 先生的模型对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有贡献的。 (节选自郭传杰《科技进步与人文精 神》) 1.下列对“蝴蝶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线性科学里的一种理论。 B.混沌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C.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大的混乱 D.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课题。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洛克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美国《独立宣言》的思想基础,马克思盛赞《独立宣言》 并指出洛克的思想也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基础 B.“最好是好的敌人”一句的意思是,要想达到“好”,就要克服想要追求“最好”的 错误认识,否则就难以达到“好”的境地
策。就是这么几句话,他拿到了诺贝尔奖,这就是从科学的发展所得到的一些对决策的基本 认识。 实际上,在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形成了“社会物理学”这一新的学科,以自然科学的 思维、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推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同时,也发展了社会和人文科学 的理论。比较早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薛定谔,他首先把物理学里 的“熵”引入到生命系统和社会现象里,这本书后来也影响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生 涯。 非线性科学里的蝴蝶效应对决策科学化的启示作用也非常大。它说,如果在非洲某个 地方有一只蝴蝶的翅膀扇动一下,可能会引起纽约上空爆发一场暴风雨。在一个非线性的混 沌系统里,一个地方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带来整个系统的崩溃或者大的混乱。这作为现代非 线性科学或者复杂系统科学里面非常重要的课题,确实给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很大的启示。 另外,现在有许多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中国科学院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像牛文元先 生就应用“社会燃烧理论”研究社会稳定的几方面因素。国际上也已经有不少这样的模型了, 美国很早就有一个研究全球稳定的计算机模型和数学模型,而且确实能起一些作用。牛文元 先生的模型对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有贡献的。 (节选自郭传杰《科技进步与人文精 神》) 1.下列对“蝴蝶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线性科学里的一种理论。 B.混沌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C.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大的混乱。 D.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课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洛克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美国《独立宣言》的思想基础,马克思盛赞《独立宣言》, 并指 出洛克的思想也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基础。 B.“最好是好的敌人”一句的意思是,要想达到“好”,就要克服想要追求“最好”的 错误认识,否则就难以达到“好”的境地
C.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与人文的交叉,例如社会物理学就 是以自然科学的思维、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的 D.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的“社会燃烧理论”主要研究社会稳定方面的内容,为科学决策 提供了参考,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人类文明史上,神本位和君本位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直到15、16世纪,人 们才逐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神。 B.由于从科学的发展中得到了一些对决策的基本认识,赫伯特·西门提出了“满意决 策论”理论,并凭借这一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 C.国内外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对社会稳定进行研究,取得了 定的成果,并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了一些作用 D.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许多科学家的贡献看,科技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有很大 的启示作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浑兄泰卒,浑将泰小孑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 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 今 时梁兴等略吏民五干馀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 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 此示弱 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 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岀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 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馀众聚廓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新 兴及其支党。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 温信者岛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奷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 中,运转军粮为最。叉遣民堕垫皇上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迁
C.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与人文的交叉,例如社会物理学就 是以自然科学的思维、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的。 D.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的“社会燃烧理论”主要研究社会稳定方面的内容,为科学决策 提供了参考,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在人类文明史上,神本位和君本位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直到 15、16 世纪,人 们才逐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神。 B.由于从科学的发展中得到了一些对决策的基本认识,赫伯特·西门提出了“满意决 策论”理论,并凭借这一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 C.国内外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对社会稳定进行研究,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并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了一些作用。 D.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许多科学家的贡献看,科技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有很大 的启示作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浑兄泰卒,浑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 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 令。 时梁兴等略.吏民五千馀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 险,浑 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 此示弱 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 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 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馀众聚廓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新 兴及其支党。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 温信者岛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 中,运转军粮为最。叉遣民堕垫皇上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迁
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 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汾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 吏民,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日郑陂。转 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仿如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 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 饥寒。 评日:郑浑恤理有方,抑魏代之名守乎! (节选自《三国志·魏 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篇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梁兴等略吏民五千馀家为寇钞 略:劫掠。 B.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 要:约定。 C.温信者与孤老为比 比:作邻居 D.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 益:有好处的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浑治理有方的一组是(3分) ①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 ②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 ③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 ④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陵遏,开稻田 ⑤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 ⑥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 饶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兄长郑泰去世后,郑浑带着侄子郑袤到淮南避难,虽然袁术对他厚礼相待,但因兄 长郑泰与豫章太守华歆关系很好,郑浑于是又渡江投奔了华歆 B.面对梁兴等贼寇作乱,郑浑没有听取迁移郡所的建议,而是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应对, 使贼寇恐惧,最终在夏侯渊的协助下,率领吏民彻底清剿了赋寇 太祖征伐汉中时,担任京兆尹的郑浑针对百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移居的法令,合 理地安排百姓,勉励他们务农,让他们明白禁令,并揭发违法者 D.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时,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广开稻田,郡人起初都不理解, 后来粮食连年丰收,深受其惠的百姓撰文刻石颂扬他的功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
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 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汾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 吏民,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日郑陂。转 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仿如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 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 饥寒。 评曰:郑浑恤理有方,抑魏代之名守乎! (节选自《三国志·魏 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篇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时梁兴等略.吏民五千馀家为寇钞 略:劫掠。 B.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 要:约定。 C.温信者与孤老为比. 比:作邻居。 D.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 益:有好处的。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浑治理有方的一组是(3 分) ( ) ①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 ②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 ③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 ④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陵遏,开稻田 ⑤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 ⑥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 饶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兄长郑泰去世后,郑浑带着侄子郑袤到淮南避难,虽然袁术对他厚礼相待,但因兄 长郑泰 与豫章太守华歆关系很好,郑浑于是又渡江投奔了华歆。 B.面对梁兴等贼寇作乱,郑浑没有听取迁移郡所的建议,而是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应对, 使贼 寇恐惧,最终在夏侯渊的协助下,率领吏民彻底清剿了赋寇。 C.太祖征伐汉中时,担任京兆尹的郑浑针对百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移居的法令,合 理地安 排百姓,勉励他们务农,让他们明白禁令,并揭发违法者。 D.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时,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广开稻田,郡人起初都不理解, 后来粮食连年丰收,深受其惠的百姓撰文刻石颂扬他的功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
(2)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午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的颔联“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历来为大家所称道,请简要分析此联的艺术 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 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选考题 注意:下面三、四两道大题,只能任选一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先在答卷指定位置填写所 选题的题号,然后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乌鸦喝水 徐成龙 小朋友,乌鸦口渴了怎么办?老师的话音一落,教室里一双双小手树林一般竖了起来。 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老师和蔼可亲,眉开眼笑的 双双眼睛如饥似渴地盯着老师,有几个学生急不可待了,从位置上站起来,似乎怕老 师看不到。老师笑眯眯地指定·位女生回答。小女生忽地站起来,忽闪着明亮的眼睛,声音
(2)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春 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午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的颔联“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历来为大家所称道,请简要分析此联的艺术 特点。(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 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 选考题 注意:下面三、四两道大题,只能任选一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先在答卷指定位置填写所 选题的题号,然后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乌鸦喝水 徐成龙 小朋友,乌鸦口渴了怎么办?老师的话音一落,教室里一双双小手树林一般竖了起来。 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老师和蔼可亲,眉开眼笑的。 一双双眼睛如饥似渴地盯着老师,有几个学生急不可待了,从位置上站起来,似乎怕老 师看不到。老师笑眯眯地指定一位女生回答。小女生忽地站起来,忽闪着明亮的眼睛,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