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 语文试卷(问卷)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共12页,其中问卷8页,答卷4页。答案务必写或涂在指定 位置上。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科别等信息填写在答卷的密封区内。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屏幕美学:从过去到未来(节选) 屏幕因人为划分时空的需要而产生,作为不同时空之中介而演化。从帷幔、银暮、荧屏、计 算机显示器到各种移动终端,屏幕已实現了多次飞跌。如今,屏幕技术已成为信息科技的重要 分支,屏幕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类型,屏幕文化已成为读图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屏幕”在中国古代主要是指屏帐,具备分割空间的功能。西方“屏幕”( sereen)则是就窗 户、树林、居所等而言,用于遮挡、美化等,同样涉及空间分割。在审美意义上,屏暮使原先相对 单一的空间区分出彼此掩映的层次,取得曲折回转的效采。电子技术兴起之后,人们陶醉于屏 幕所创造的空间之美。这不只是指银幕、荧屏将自己引导到另一世界,而且是指计算机显示装 置提供了与之交互的多种可能,交互性成为屏慕技术开发的重要取向。不仅如此,当代投射技 术将一切有形物体的表面灾成了数排层,为艺术创意和图形技术找到了新的结合点,开使增强 现实和混合现实成为可能。 屏幕不仅能够分割空间,而且能够通过帷幕的开合等变化区分时间。自从电影发明之后, 屏暮之美便增加了新的维度,即经过剪辑所创造的艺术化时间。电影银暮首次对观者提出了 长时间观看的要求,电视荧屏选而为人们观看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提供了窗口。计算机显示器 则以交互性技术确认了用户对于时间的掌控,使历时性节目安排空间化。由于越来越多的移 动终端加装了浏览器,微屏幕便日益取代纸张,成了书籍的基本界面,阋读由此可以充分利用 碎片化时间。 屏幕充满了于二律背反的精神,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媒体之一。一方面,屏 幕具备物质性;另一方面,屏暮又是非物质的,通往所谓的“信息空间”。就视觉效果而言,屏 幕既反光又透明既可以“看”又可以“看穿”,人们从“看屏”评价它们的尺寸、比例、色彩 分辨率等,从“看穿屏幕”把提它们所呈现的大千世界。屏幕既是隐的—一当它未曾映射内客 201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问卷)第1页(共8页)
时,又是显的——当它呈现影像时。不论在任何场所,屏幕几乎都是隐显变化最鲜明的审美对 象。屏幕既是静的(依托具备一定尺寸的物质表面),又是动的(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呈现各种 文本、彩像)。屏蒹既是空的,又是实的,它可以容納或展现丰富的影像,也可以充当有说服力 的证据 屏幕的奇杪之处还与彩像相关,从影戏到电影,再到电子屏幕,呈现的影像从简单的形象 (手影、皮影等)到生动的影像及各种复杂的文本、图像。屏幕改变了我们的存在方式,人可以 影像的形式存在,移动终端屏暮可使影像与人们长相伴并进行视觉交流。屏暮也更新了我们 的文本观,文本可以不同于固定文本的动态影像形式呈现。 (选自《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 1.下列对屏幕的基本功能的演变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帷幔、银幕、荧屏、计算机显示器到各种移动终端的运用。 B.从分割空间到创造新的空间来提供人与屏幕交互的多种可能。 C.从简单地区分时间到能为人们充分利用和掌控时间提供条件。 D.从呈现简单的影像到能将各种复杂的文本、图像等呈现出来。 2.下列对文中“屏幕充满了源于二律背反的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面上看,屏幕的构成材料等都是物质的;实质上,屏幕可以通向所谓的“信息空间”,又 是非物质的。 B屏幕既反光又透明,人们既可以停留在屏幕表面,评价其尺寸、比例等,又可以深入到内 里,评价它所呈现的大千世界 C屏幕几乎是隐显变化最鲜明的审美对象,当它未映射影像呈现内容时是隐的,当它呈现 影像时又是显的。 D.屏幕一方面是空的,可以容纳或展现丰富的影像,另一方面又是实的,在需要时可以充当 有说服力的证据。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屏幕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飞跃,屏幕技术、屏幕艺术、屏幕文化已成为当代各相关 领域的重要方面,这构成了屏幕美学的研究背景。 B.当代屏幕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意和图形技术找到了新的结合点,也使屏幕艺术在增强现 实和混合现实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C.电影银幕使屏幕之美增加了新的维度,将经过剪辑所创造的艺术化时间提供给观者,使 观者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去观看。 D.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屏幕改变了我们的存在方式,也更新了我们的文本观,人可以影像 的形式存在,文本也可以影像的形式呈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信圭,宇君信,泰和人。洪熈时,举賃良,授清河知县。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 千计。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授,代输清河浮征三之 二,两邑便之。俗好发冢纵火,信圭设教戒十三条,令里民书于牌。月朔望儆戒之,且令书共民 201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问卷)第2页(共8页)
勤情善恩以闻,俗为之变 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丁壮既尽,及老 雅,妨废农桑。前年兵部有今,公事盈者舟子五人,缓者则否。今此今不行,後夫无限,有一舟 至四五十人者。凶成所加,谁敢诘问。或遇快风,步追不及,则官舫人役没其所贵农粮,伴受寒 馁。乞中明前令,哀此惮人“从之。八年春,又言:“自江、淮达京师,沿河郡县悉今军民挽舟 若无卫军则民夫尽出有司,州县岁发二三千人,昼夜以模。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一体 及。致土田荒芜,民无蓄积。稍透歌岁,辄老稚相携,缘道乞食,实可惆伤。请自仪真抵通州, 尽尧其杂徭,俾得尽力农田,兼供夫役。”帝亦从之。自是,他郡亦蒙其泽。 正统充年,用侍郎幸敞荐,擢知精州。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回数百 域,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要之,诏还民。饥民攘食人一牛,御史论死八 人。信圭奏之,免六人。天久雨,淮水大溢,没庐舍畜产甚众。信圭奏请抓貸,并停岁办物件及 革匠厨役、河人夫,拟可南北往来道死不葬者,信主为三大冢痛之。十一年冬,尚书金濂荐 擢处州知府,其在清河已二十二年矣。处州方苦早,信圭至则雨。米几,卒于官。清河民为立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六十九》,有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艘日相衡 衔:连接。 B.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 浮:超过 C.日发民挽舟 发:发送。 D.清河民诣例乞留 谐:往,到 5.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李信圭革除时弊的一组是(3分) ①信圭请免其助役 ②信圭设教戒十三条 ③乞中明前令 ④请自仪真抵遒州,尽竞其杂接 ⑤清河民谐阀乞留 ⑥信圭奏之,免六人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信主勤于职守。清河县地处交通要道,官船往来频繁,调用的民夫很多,李信圭一到任 就前去请示上级,得到沭阳县五百人相助 B.李信主勤政为民。他在为官期间,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免去一切妨碍农业生产的杂徭,从 而使为徭役所困的百姓,能尽力从事农田耕作。 C.李信主体恤百姓。淮安卫卒夺占民田,他上奏朝廷,还田于民;看到南来北往死于道路无 人埋葬的人,便修了三座大坟来安葬他们。 D.李信圭深得百姓爱戴。他在清河县为官二十二年,当初被提拔做薪州知州时,老百姓请 求让他留任,在他去世后,清河百姓为他立祠纪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月朔望戒之,且令书其民劲惰善愚以闻,俗为之变。 (2)信主奏请振货,并停岁办物件及军匠厨役、渡河人夫,报可。 201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问卷)第3页(共8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偎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词人墨宫黑居上饶时作。②偃要:高耸,傲慢的样子 8.这首词题目中的“独”字是如何体现出来的?(5分) 9词的最后两句“夜夜人清溪,听读《离骚》去”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曾子曰: 仁以为己饪,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秦 伯》) (2),都护铁衣冷难着。,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乙选考题 注意:下面三、四两道大题,只能任选一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先在答卷指定位置填写所选题 题号,然后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别墅的主人 德)舍伦施密特 星期一上午十点钟,郊外一幢豪华的别墅内。一个身着浴衣的男人坐在壁炉前,津津有味 地品尝着美味的食物,还时不时地往杯子里斟点葡萄酒。 他伸手拿起一张唱片,正想往电唱机上救时,门开了,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走进来 请原谅,门没关。”来人说,“我是施密特兄弟公司的代表。认识您很高兴。您是格雷经 理吧? 壁炉前的男子转过身,明显流露出被打搅的不悦的表情。 “……是的,我就是。您有什么事? “经理光生,我这里有一张您去年的账单,共200元 “好的,我明天从办公室把钱给悠转过去。” 这样的话您己经重复多次了。”那代表提醒道,“因此,我决定直接来找悲。 “请您出去!把账单寄到办公宣。我现在没有钱,你懂吗? 是的,我懂。”那职员答道,“我也预料到了这点,尽管我曾想我俩最好能在私下解决这个 问题,而用不着去麻烦执行法官。他也认识您,而且现在就等在门外。”壁炉前的汉子猛地站 起身来,慌忙中酒瓶禅在了地毯上 “真无聊!“他大声嚷道,“得啦!这是你要的钱,拿去吧,离开这里,水远别让我看见你! 原来,到郊外去的人,并不都是为了休闲,去享受阳光和宁静,比如乔伊·斯托克就不是这 1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问卷)第4页(共8页)
样。他喜欢造访那些久无人住的别墅,然后再趁机捞一把。 乔伊知道,一旦被抓住,钱包装满钱的人总是更容易找到備口,说走错了门,或者只想开个 玩笑等等。他亲身体会到,对待身无分文的人,警察的态度会更严厉 进入格雷经理的別墅,对他来说如同儿戏一般。别墅里没有人,他的行动自然也可以从容 不迫。他先按上等人的习惯,冲了个澡,再把房子主人的浴衣穿好,再去检视整个住所。因为 早上有些凉意,所以他在壁炉生了火,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里享受美酒佳看。他心情好极 了,自然就想听段青乐a “正在这时,”他事后对朋友们说,“进来了一个傻瓜,要我付一笔什么账。这着实吓了我 一跳。我是一星期之前发现那憧偏僻住所的。我迮续监视了它一个星期,断定它没人居住 幸好,那人把我当成了别墅的主人,还说门外的执行法官认识房子的主人。好在我当时身上带 着钱…噢,尽管这次行动使我蒙受了损失,但姑且把它当成必要的生产成本吧,这样心里就 平術了许多。”乔伊·斯托克说完,深深叹了口气 然而,最可笑的是,冒充的房主把钱给了那个所谓施密特兄弟公司代表的人,而这个人 是别墅真正的主人。 您真是个天才,经理先生。”第二天,公司职员们称赞格雷经理蘧,“您把自己装成收账的 可我有什么办法呢?”格雷说,“我一拧门把手,门就开了。窃贼穿着我的浴衣就坐在壁 炉前,还享受着美酒佳肴。那家伙是个大块头…并且,他可能还带有凶器。我想抽身選出去 已经晚了,于是急中生智,假装把他当做别墅的主人。但最成功的一招还是我说执行法官就在 门外,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那个坏蛋听说执行法官会认出他是冒牌的房主,就吓坏了。到头 来,在这桩买卖里,我也算小有进项吧。”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乔伊不像一般的窃贼那样,偷完东西后急着溜走。在别人的别墅里,他却不慌不忙,冲 完澡,然后着浴衣、品佳肴、斟美酒听音乐,仿佛是在自己家一般 B.由来人与乔伊的对话可以推知,别墅的主人格雷经理去年有个200元的账单一直未还 款,而且还多次找借口推脱,公司无奈只好派人亲自上门催款 C.自称是“施密特兄弟公司的代表”的来人搅扰了乔伊的好兴致,一番要账的话让乔伊大 为光火,面他说还带来了执行法官的举动尤其让乔伊惊慌失措 D.乔伊显然是有备而来的他对被抓住这种事是有应对预案的。他把钱包装满钱,一旦被 抓,他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借口,说走错了门,或只是在开玩笑 E.与身材高大、可能还带着凶器的乔伊相比,别墅的主人格雷经理本处弱势,但他急中生 智,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终于成了最后的、真正的赢家 (2)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3)小说中的乔伊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的题目是“别墅的主人”,但有人认为换成“冒充”更好,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 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问卷)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