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一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ABSTRACT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conditions including lack of revenue, inflation and overheating investment, China chose to implement Production Value-Added Tax(vat)at the beginn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roduction VA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urbing overheated investment, steadying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revenue. But as the economic situation changes, negative impacts of Production VAT in company investment,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ax equity appear gradually. In 2004, China began transformation reform of vat Northeast China,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Wenchuan are pilots of the reform. In 2009, the transformation reform of Vat was implemented across the country. VAT input tax can be deducted under Consumption VAT system, which can promote enterprise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the ninth year of VAT transformation reform, we can effectively chec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hrough a long period. What'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reform effect inspection can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foreign experience of VAT type-choosing and China's practice of VAT transformation reform. By the basis of theory analysis on VAT transformations promotion effect of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we establish an empirical regression model. Introducing a policy dummy variable, the model uses mixed OLS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297 companies from 2004-2014.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t transformation reform effectively promotes corporate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nd the effect differs significantly among different ownership enterprises Finally,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ults, recommendations related to government and companies are given respectively. Future prospects of relative research are raised as well Key Words vaT transformation reform; fixed asset investment; dummy variable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F81242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II ABSTRACT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conditions including lack of revenue, inflation and overheating investment, China chose to implement Production Value-Added Tax (VAT) at the beginn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roduction VA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urbing overheated investment, steadying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revenue. But as the economic situation changes, negative impacts of Production VAT in company investment,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ax equity appear gradually. In 2004, China began the transformation reform of VAT. Northeast China,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Wenchuan are pilots of the reform. In 2009, the transformation reform of VAT was implemented across the country. VAT input tax can be deducted under Consumption VAT system, which can promote enterprise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the ninth year of VAT transformation reform, we can effectively chec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hrough a long period. What’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reform effect inspection can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foreign experience of VAT type-choosing and China’s practice of VAT transformation reform. By the basis of theory analysis on VAT transformation’s promotion effect of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we establish an empirical regression model. Introducing a policy dummy variable, the model uses mixed OLS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297 companies from 2004-2014.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T transformation reform effectively promotes corporate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nd the effect differs significantly among different ownership enterprises. Finally,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ults, recommendations related to government and companies are given respectively. Future prospects of relative research are raised as well. Key Words VAT transformation reform;fixed asset investment;dummy variable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F812.42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基于我国増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984年我国在制造业范围内实行有限行业增值税,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开始 在产制环节、商品流通环节、进口环节、加工、修理修配环节普遍征收増值税,确立了 增值税在我国流转税中的主体地位(杨震,2005)。由于当时中国财政收入不足、经济 处于投资和消费双膨胀阶段,我国政府选择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制衡投资过热的状 况,并配合当时紧缩的财政政策。 但是,与消费型増值税相比,生产型増值税有其固有的缺陷,主要在于其对企业购 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扣除,这就使得生产型增值税在减少重复课税方面的作 用并不彻底,并且阻碍了投资的扩大和企业投资构成的调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生产 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予抵扣的政策影响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热 情,进而阻碍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也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税负公平产生影响。 在消费型増值税成为国际増值税主流的全球背景下,2003年我国提岀了増值税转型改 革目标。 204年,增值税转型的试点工作在东北地区开始,根据改革相关规定,八个试点行 业相关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实行抵扣。三年后,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在中 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部分行业继续扩大。又经过两年的试点,增值税转型改 革在2009年面向全国推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改革有效激发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活力,促进经济恢复和企业发展。 增值税全面转型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在全国范围运行了8年左右,可以在足 够长的时间范围内充分研究政策的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由高速 运转逐步向新常态过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政府宏观政策导向和力度也要随 之发生变化,对增值税转型工作效应的分析,有利于我国今后宏观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 有效借鉴。 在国内理论研究层面,以往研究多基于对增值税转型试点地区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效应分析,对2004-2009年增值税转型全过程的效应分析较少,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政 策实施结果。本文为更全面、精准地评估增值税转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将研究 期间设定在2004-2014年,覆盖政策实施全过程,并充分考虑政策释放所需周期。在实 证分析方法上,基于297家A股上市公司11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引入虚拟变量代表政 策转型效应,并控制企业个体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通过混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1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984 年我国在制造业范围内实行有限行业增值税,1994 年税制改革后,我国开始 在产制环节、商品流通环节、进口环节、加工、修理修配环节普遍征收增值税,确立了 增值税在我国流转税中的主体地位(杨震,2005)。由于当时中国财政收入不足、经济 处于投资和消费双膨胀阶段,我国政府选择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制衡投资过热的状 况,并配合当时紧缩的财政政策。 但是,与消费型增值税相比,生产型增值税有其固有的缺陷,主要在于其对企业购 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扣除,这就使得生产型增值税在减少重复课税方面的作 用并不彻底,并且阻碍了投资的扩大和企业投资构成的调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生产 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予抵扣的政策影响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热 情,进而阻碍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也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税负公平产生影响。 在消费型增值税成为国际增值税主流的全球背景下,2003 年我国提出了增值税转型改 革目标。 2004 年,增值税转型的试点工作在东北地区开始,根据改革相关规定,八个试点行 业相关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实行抵扣。三年后,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在中 部地区 26 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部分行业继续扩大。又经过两年的试点,增值税转型改 革在 2009 年面向全国推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改革有效激发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活力,促进经济恢复和企业发展。 增值税全面转型从 2009 年开始,至今已经在全国范围运行了 8 年左右,可以在足 够长的时间范围内充分研究政策的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由高速 运转逐步向新常态过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政府宏观政策导向和力度也要随 之发生变化,对增值税转型工作效应的分析,有利于我国今后宏观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 有效借鉴。 在国内理论研究层面,以往研究多基于对增值税转型试点地区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效应分析,对 2004-2009 年增值税转型全过程的效应分析较少,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政 策实施结果。本文为更全面、精准地评估增值税转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将研究 期间设定在 2004-2014 年,覆盖政策实施全过程,并充分考虑政策释放所需周期。在实 证分析方法上,基于 297 家 A 股上市公司 11 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引入虚拟变量代表政 策转型效应,并控制企业个体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通过混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一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合叽LS回归分析,精准衡量増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另外,为进一步衡 量增值税转型在不同性质企业间的作用,本文将样本企业按产权性质分为国有企业和民 营企业,探讨增值税转型在两种类型企业间的效应差异和原因。 在当前经济挑战下,精准有效的税收政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此背景 下,定量评估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增值税转型效应初具规模的 基础上,其经验必将为我国接下来的税收政策走向提供借鉴和帮助,从而更好地促进我 国宏观经济发展,提髙企业竞争力。因此,本文研究对于衡量国家宏观政策具体实施效 果和促进宏观经济、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主体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我国増值税转型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过程,解释硏究増值税转 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对现有的关于增值税转型及其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分析进行综述, 介绍国外关于税收与投资关系的相关研究,同时梳理国内学者在增值税转型方面的理论 和实证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结合国外增值税类型适用经验,详细介绍我国增值税转型试点和全面推 广的过程,通过对三个阶段的梳理,分析增值税转型工作的推进过程,并分析其中的演 变特点 第四部分,本文在通过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税收与企业投资的关系 以及现金流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从理论上阐述增值税转型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 资的路径。 第五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五大行业297家上市公司数据,利用 Statal4.2软件,引入増值税转型虚拟变量,运用混合ωLS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 验 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通过前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合回归结果得出研究结论。 并针对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建议。最后结合本文研究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研究路径如下图1-1所示: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2 合 OLS 回归分析,精准衡量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另外,为进一步衡 量增值税转型在不同性质企业间的作用,本文将样本企业按产权性质分为国有企业和民 营企业,探讨增值税转型在两种类型企业间的效应差异和原因。 在当前经济挑战下,精准有效的税收政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此背景 下,定量评估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增值税转型效应初具规模的 基础上,其经验必将为我国接下来的税收政策走向提供借鉴和帮助,从而更好地促进我 国宏观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本文研究对于衡量国家宏观政策具体实施效 果和促进宏观经济、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主体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过程,解释研究增值税转 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对现有的关于增值税转型及其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分析进行综述, 介绍国外关于税收与投资关系的相关研究,同时梳理国内学者在增值税转型方面的理论 和实证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结合国外增值税类型适用经验,详细介绍我国增值税转型试点和全面推 广的过程,通过对三个阶段的梳理,分析增值税转型工作的推进过程,并分析其中的演 变特点。 第四部分,本文在通过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税收与企业投资的关系, 以及现金流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从理论上阐述增值税转型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 资的路径。 第五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五大行业 297 家上市公司数据,利用 Stata14.2 软件,引入增值税转型虚拟变量,运用混合 OLS 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 验。 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通过前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合回归结果得出研究结论。 并针对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建议。最后结合本文研究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研究路径如下图 1-1 所示: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一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导论(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回顾) 国际经验与我国转型实践 增值税转型效应的理论分析 增值税转型效应的实证分析 结论与展望 图1-1论文研究路径 1.2.2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过程的研究,本文介绍分析了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和意 义,并结合我国增值税税制特点,对我国増值税转型全过程进行了梳理硏究。 理论层面,本文通过研究増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税收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 系,以及现金流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分别通过降低企业税负 和投资成本、增加企业现金流两种方式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路径 在政策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理论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基 于2004-2014年A股五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引入政策虚拟变量,并控制其他企业因素 和宏观经济因素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使用 Stata14.2软件进行混合OLS回归分析, 定量衡量了增值税转型改革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应,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1.2.3本文创新 对増值税转型全过程的研究能全面衡量政策实施效果,同时为今后宏观政策更好地 发挥作用提供借鉴。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点可能体现在以下两点 (1)增值税转型变量选取的创新。以往研究多以增值税实际税率变化对固定资产 投资的影响衡量増值税转型效应,本文认为,増值税转型与企业増值税实际税率之间不 存在直接对应关系,且増值税税率这一变量可能和模型中其他企业个体效应变量产生共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3 图 1-1 论文研究路径 1.2.2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过程的研究,本文介绍分析了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和意 义,并结合我国增值税税制特点,对我国增值税转型全过程进行了梳理研究。 理论层面,本文通过研究增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税收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 系,以及现金流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分别通过降低企业税负 和投资成本、增加企业现金流两种方式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路径。 在政策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理论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基 于 2004-2014 年 A 股五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引入政策虚拟变量,并控制其他企业因素 和宏观经济因素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使用 Stata14.2 软件进行混合 OLS 回归分析, 定量衡量了增值税转型改革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应,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1.2.3 本文创新 对增值税转型全过程的研究能全面衡量政策实施效果,同时为今后宏观政策更好地 发挥作用提供借鉴。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点可能体现在以下两点: (1)增值税转型变量选取的创新。以往研究多以增值税实际税率变化对固定资产 投资的影响衡量增值税转型效应,本文认为,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增值税实际税率之间不 存在直接对应关系,且增值税税率这一变量可能和模型中其他企业个体效应变量产生共 导论(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回顾) 国际经验与我国转型实践 增值税转型效应的理论分析 结论与展望 增值税转型效应的实证分析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一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线性问题。另外,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还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等方式 体现,用企业増值税实际税率衡量可能低估増值税转型的实际效应 为解决核心解释变量设定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引入政策虚拟变量来代表增值税转型 企业被增值税转型政策覆盖时,虚拟变量取1,反之取0,建立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 资产投资的直接联系。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虚拟变量能更全面、准确地捕捉增值税转 型效应。 (2)研究时间范围的扩大。全国增值税转型改革至今已经发生了9个年头,在足 够长的政策实施期内,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政策实施效果。本文以2004-2014年企业数据 为样本研究期间,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硏究一方面更好地覆盖了政策红利释放期,有 利于对政策长期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的政策实施提供借鉴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基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效应评价 4 线性问题。另外,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还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等方式 体现,用企业增值税实际税率衡量可能低估增值税转型的实际效应。 为解决核心解释变量设定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引入政策虚拟变量来代表增值税转型, 企业被增值税转型政策覆盖时,虚拟变量取 1,反之取 0,建立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 资产投资的直接联系。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虚拟变量能更全面、准确地捕捉增值税转 型效应。 (2)研究时间范围的扩大。全国增值税转型改革至今已经发生了 9 个年头,在足 够长的政策实施期内,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政策实施效果。本文以 2004-2014 年企业数据 为样本研究期间,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研究一方面更好地覆盖了政策红利释放期,有 利于对政策长期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的政策实施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