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 Le L1 L 图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E1 W1 We LI Le W 囹4供给左移、需求右移对均衡的影响 图3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1)不同劳动力市场除 工资外的工作条件相同或具有可比性;(2)忽略掉劳 动力流动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3)劳动力在被考察 的多个劳动力市场之间可以自由流动,没有进出障碍 E5口口 4T5山 图6多维吉动力青土槌亍 市场 市场 整个经济 [雇用人数生产率雇用人数生产率上生产率 6500 36250 42750 1234 12500 31500 44000 18000 5432 2550043500 23000 18250 41250 28000 9750 7750
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1)不同劳动力市场除 工资外的工作条件相同或具有可比性;(2)忽略掉劳 动力流动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3)劳动力在被考察 的多个劳动力市场之间可以自由流动,没有进出障碍。 整个经济 雇用人数 生产率 雇用人数 生产率 生产率 1 6500 5 36250 42750 2 12500 4 31500 44000 3 18000 3 25500 43500 4 23000 2 18250 41250 5 28000 1 9750 37750 市场Ⅰ 市场Ⅱ
4.3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4.3.1 4.3.2 动态均衡的基 劳动力市场 本假定 动态均衡的 4.3.3 三种模型 公共部门的 劳动力市场 均衡
4.3.1 动态均衡的基 本假定 4.3.2 劳动力市场 动态均衡的 三种模型 4.3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4.3.3 公共部门的 劳动力市场 均衡
动态均衡的基本假定 先,假定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 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期,以t+1表示。在t与t+1期间, 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 其次,假设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D和 Wt表示本期的需求量和本期的工资率,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Wt=f (Dt) (1) 最后,假设本期的工资率(W)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 S+1表示,即本期的工资率W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S+1 为因变量。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S.= f(Wt) (2) 公式(1)和公式(2)是动态均衡分析的基础
动态均衡的基本假定 首先,假定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 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期,以t+1表示。在t与t+1期间, 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 其次,假设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Dt和 Wt表示本期的需求量和本期的工资率,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Wt=f(Dt) (1) 最后,假设本期的工资率(Wt)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 St+1表示,即本期的工资率Wt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St+1 为因变量。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St+1= f(Wt) (2) 公式(1)和公式(2)是动态均衡分析的基础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