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 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 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中国的书法 何以会有这种特点? 唐代韩愈在他的《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 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 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 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 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 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是“可喜可愕”的;他在表达 自己的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 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 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 现在我们再引一段书家自己的表白。后汉大书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 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子”字有这鸟飞形象的暗示 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如他从“为”字得到“鼠”形 的暗示,因而积极地观察鼠的生动形象,吸取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 “为”字更有生气、更有意味、内容更丰富。这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 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 这个生气勃勃的自然界的形象,它的本来的形体和生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常 识告诉我们: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骨”是生物体最 基本的间架,由于骨,一个生物体才能站立起来和行动。附在骨上的筋是一切动 作的主持者,筋是我们运动感的源泉。敷在骨筋外面的肉,包裹着它们而使一个 生命体有了形象。流贯在筋肉中的血液营养着、滋润着全部形体。有了骨、筋、 肉、血,一个生命体诞生了。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 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 肉、血的感觉来。但在这里不是完全像绘画,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 象的点、线、笔画,使我们从情感和想象里体会到客体形象里的骨、筋、肉、血 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 内容和意义。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 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许慎《说文》序解释文字的定义说: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 和字是不同的。单体的字,像水木,是“文”,复体的字,象江河杞柳,是“字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3 届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 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 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中国的书法 何以会有这种特点? 唐代韩愈在他的《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 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 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 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 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 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是“可喜可愕”的;他在表达 自己的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 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 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 现在我们再引一段书家自己的表白。后汉大书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 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子”字有这鸟飞形象的暗示。 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如他从“为”字得到“鼠”形 的暗示,因而积极地观察鼠的生动形象,吸取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 “为”字更有生气、更有意味、内容更丰富。这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 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 了。 这个生气勃勃的自然界的形象,它的本来的形体和生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常 识告诉我们: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骨”是生物体最 基本的间架,由于骨,一个生物体才能站立起来和行动。附在骨上的筋是一切动 作的主持者,筋是我们运动感的源泉。敷在骨筋外面的肉,包裹着它们而使一个 生命体有了形象。流贯在筋肉中的血液营养着、滋润着全部形体。有了骨、筋、 肉、血,一个生命体诞生了。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 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 肉、血的感觉来。但在这里不是完全像绘画,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 象的点、线、笔画,使我们从情感和想象里体会到客体形象里的骨、筋、肉、血, 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 内容和意义。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 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许慎《说文》序解释文字的定义说: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 和字是不同的。单体的字,像水木,是“文”,复体的字,象江河杞柳,是“字
是由“形声相益,孽乳而浸多”来的。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 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 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 里或物象和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 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 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 成为美学的对象了。 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笔。书字从聿,聿就是笔,篆文,像手把笔,笔杆下扎了毛 殷朝人就有了笔,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 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捆缚起做成的。它铺毫 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以 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从殷朝发明了和运用了这支笔,创造了书法艺术,历代不 断有伟大的发展,到唐代各门艺术,都发展到极盛的时候 节选自《美学散步》) 1.下列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有了某种情感体验,都会借助笑、哭或其他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B.诗歌、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或悲或喜或乐或忧的情感的,而中国书法也有这 种功能。 C.中国汉字书法能表达书写者的情感体验,这是其他民族的文字很难达到的境 界 D.哭、笑、音乐、诗歌和中国书法在表达情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2.下列对文中引述韩愈的一段话要达到的目的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旭性情易于躁动,“喜怒窘穷”,赋予他作为书家特有的艺术气质。 B.张旭看待外物,往往视角独特,常能在静处见动,于不变中见到变化 C.张旭的书法在表达自然物象的同时表达着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 D.张旭笔下的形象因为浸润着他丰富而变化的情感而“可喜可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书法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是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 形象来实现的。 B.在表现生命的形式上,中国书法更像音乐和建筑,因为书法、音乐和建筑都 需借助抽象的手段 C.中国书法不是直接描绘客观物象的形体,这就决定它在表现生命上和绘画有 着明显的不同。 D.“汉字的初始时是象形文字”和“中国特殊的书写工具”注定了中国书法要 成为艺术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 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 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 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
是由“形声相益,孽乳而浸多”来的。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 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 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 里或物象和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 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 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 成为美学的对象了。 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笔。书字从聿,聿就是笔,篆文,像手把笔,笔杆下扎了毛。 殷朝人就有了笔,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 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捆缚起做成的。它铺毫 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以 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从殷朝发明了和运用了这支笔,创造了书法艺术,历代不 断有伟大的发展,到唐代各门艺术,都发展到极盛的时候。 (节选自《美学散步》) 1.下列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们有了某种情感体验,都会借助笑、哭或其他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B.诗歌、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或悲或喜或乐或忧的情感的,而中国书法也有这 种功能。 C.中国汉字书法能表达书写者的情感体验,这是其他民族的文字很难达到的境 界。 D.哭、笑、音乐、诗歌和中国书法在表达情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2.下列对文中引述韩愈的一段话要达到的目的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张旭性情易于躁动,“喜怒窘穷”,赋予他作为书家特有的艺术气质。 B.张旭看待外物,往往视角独特,常能在静处见动,于不变中见到变化。 C.张旭的书法在表达自然物象的同时表达着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 D.张旭笔下的形象因为浸润着他丰富而变化的情感而“可喜可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书法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是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 形象来实现的。 B.在表现生命的形式上,中国书法更像音乐和建筑,因为书法、音乐和建筑都 需借助抽象的手段。 C.中国书法不是直接描绘客观物象的形体,这就决定它在表现生命上和绘画有 着明显的不同。 D.“汉字的初始时是象形文字”和“中国特殊的书写工具”注定了中国书法要 成为艺术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 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 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 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
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 饭饮之。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 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 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 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 召待诏。 是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 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 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 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 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 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 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 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 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 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拜为太守,入吴界,见 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 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 都尉,列于九卿。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报:回复。 B.女苦日久 女:通“汝”,你 C.后买臣坐事免 坐:因犯……罪 D.买臣乞其夫钱 乞:求、讨 5.下列句子中,能够体现朱买臣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3分 A.①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②担束薪,行且诵书 B.①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②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C.①少见其绶 ②悉召见故 人与饮食 D.①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 ②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买臣不管理产业,靠砍柴卖钱来维持生计,因此很贫穷,但他喜欢读书, 常在劳动中高声诵读文章,非常自信。 B.朱买臣有文韬武略,受到汉武帝的欣赏和重用,但他发迹之前却因穷困潦倒、 常在太守府邸借住吃饭而受到会稽官吏的轻视 C.公孙弘规劝汉武帝,认为筑朔方城会使中原疲敝,朱买臣非常支持公孙弘的 观点,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许
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 饭饮之。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 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 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 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 召待诏。 是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 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 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 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 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 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 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 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 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 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拜为太守,入吴界,见 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 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 都尉,列于九卿。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报:回复。 B.女苦日久 女:通“汝”,你。 C.后买臣坐事免 坐:因犯……罪 D.买臣乞其夫钱 乞:求、讨 5.下列句子中,能够体现朱买臣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3 分) A.①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 ② 担束薪,行且诵书 B.①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②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C.①少见其绶 ②悉召见故 人与饮食 D.①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 ②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买臣不管理产业,靠砍柴卖钱来维持生计,因此很贫穷,但他喜欢读书, 常在劳动中高声诵读文章,非常自信。 B.朱买臣有文韬武略,受到汉武帝的欣赏和重用,但他发迹之前却因穷困潦倒、 常在太守府邸借住吃饭而受到会稽官吏的轻视。 C.公孙弘规劝汉武帝,认为筑朔方城会使中原疲敝,朱买臣非常支持公孙弘的 观点,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许
D.朱买臣进入吴县境内时,看见他从前的妻子与丈夫都在修路,就停下车,叫 后面的车子载他们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他们食物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5分) 译 (2)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5分)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8.清代纪昀评价这首诗:“唐人梅诗不似宋人作意。此首特有情韵。五、六最 佳。”有人说,第六句中的“蜂”字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用 (5分) 9.就诗歌表达主旨而言,这首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全诗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来(1)影布石 上 ,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 受到的打击,唱出了 ”的共同心声。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 (李商隐《锦 瑟》)
D.朱买臣进入吴县境内时,看见他从前的妻子与丈夫都在修路,就停下车,叫 后面的车子载他们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他们食物。 7.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5 分) 译 文: (2)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 (5 分)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11 分)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 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8. 清代纪昀评价这首诗:“唐人梅诗不似宋人作意。此首特有情韵。五、六最 佳。”有人说,第六句中的“蜂”字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用。 (5 分) 9.就诗歌表达主旨而言,这首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全诗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来(1)影布石 上, ; ,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 受到的打击,唱出了 “ , ”的共同心声。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 , 。(李商隐《锦 瑟》)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 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晩,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不 倚砸中我的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了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 祖父说,龙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 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 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 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 火的,他可以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 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 踏破万里关山—一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 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家 里的炊烟仿佛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 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 时,瞥见好几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 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 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 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地把喜讯 告诉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还来不及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溜鱼和客家黄酒,那个味儿 美的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 个重大决定一一—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 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 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 年多时间,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 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 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晚,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不 倚砸中我的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了 他?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 祖父说,龙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 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 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 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 火的,他可以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 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 踏破万里关山——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 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家 里的炊烟仿佛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 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 时,瞥见好几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 一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 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 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地把喜讯 告诉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还来不及 呢。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溜鱼和客家黄酒,那个味儿 美的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一 个重大决定——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 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 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一 年多时间,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 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