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 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 “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涸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 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 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痰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 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 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 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 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 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 以“歇”,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 墨客”一一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迭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 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 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 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 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 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 “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涸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 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 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痰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 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 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 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 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 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 以“歇”,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 “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迭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 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 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 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
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 炼的目标 ⑦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 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 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 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⑧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 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一虽然,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 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 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 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段中,苏轼能将他的操守落实到作品中,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黄庭坚认为他 是出类拔萃的。 B.第②段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和、宣纸等方面,阐明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 因素之 C.第⑤段阐述笔墨的特殊性灵在于能够显现文人的精神,体现人们的审美追求 D.第③段中,宗白华认为书法之所以能取代音乐,是因为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 的动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介绍笔墨的特点为前提,重点论证中国文人对笔墨的超越,是按照内在逻辑逐层推 进的。 B.第④段独句成段,承接上文,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表明下文将阐述笔墨对于中 国人的意义 C.文章后半部分论证了中国人用笔墨艺术外化精神世界,内化道德人格,浸润着中国文人的 情怀。 D.文章采用了引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古今名人的精辟见解,以突出笔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与 艺术魅力
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 炼的目标。 ⑦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 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 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 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⑧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 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虽然,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 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 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 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⑦段中,苏轼能将他的操守落实到作品中,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黄庭坚认为他 是出类拔萃的。 B. 第②段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和、宣纸等方面,阐明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 因素之一。 C. 第⑤段阐述笔墨的特殊性灵在于能够显现文人的精神,体现人们的审美追求。 D. 第③段中,宗白华认为书法之所以能取代音乐,是因为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 的动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介绍笔墨的特点为前提,重点论证中国文人对笔墨的超越,是按照内在逻辑逐层推 进的。 B. 第④段独句成段,承接上文,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表明下文将阐述笔墨对于中 国人的意义。 C. 文章后半部分论证了中国人用笔墨艺术外化精神世界,内化道德人格,浸润着中国文人的 情怀。 D. 文章采用了引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古今名人的精辟见解,以突出笔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与 艺术魅力
3.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具体内容的一项是 A.笔墨游戏的价值取向在挥毫泼墨之中让庄禅哲学融入其内,以陶冶情操、释放个性 B.在中国书画的传统中,笔墨已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而不仅限于物质的追求。 C.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作为书画主要工具的毛笔、墨,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笔墨的训练本身不是目的,调笔用墨不仅是技术性的活动,而且是道德人格的修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句,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 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一一这也是我平生第 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 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 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 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 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 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 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 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 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
3. 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具体内容的一项是 A. 笔墨游戏的价值取向在挥毫泼墨之中让庄禅哲学融入其内,以陶冶情操、释放个性。 B. 在中国书画的传统中,笔墨已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而不仅限于物质的追求。 C. 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作为书画主要工具的毛笔、墨,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 笔墨的训练本身不是目的,调笔用墨不仅是技术性的活动,而且是道德人格的修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 的 文字,完成各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 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 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 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 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 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 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 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 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 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 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
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一一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 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 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 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 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 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 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天折。 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 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 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 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 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 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 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 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 使我深感内疚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与儿子聚少离多的 日子 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散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饱含深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和为母亲争气的心愿。 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
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 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 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 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 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 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 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 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 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 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 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 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 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 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 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 使我深感内疚。 (有删改) 4. 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与儿子聚少离多的 日子。 B. 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 散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饱含深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和为母亲争气的心愿。 D. “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
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和向往, 5.文章开头“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6.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⑩0月10日下午,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代表诺贝尔文 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 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奧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种跨界 的生活形式。” 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 延和特性。” 发布会上,安德斯·奥尔森向记者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并阐述了委员会的 工作。他讲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1901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 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1915年、1919 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这其中有6次是推迟至第二年 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材料二: 近日,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引发 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多年来,诺贝尔奖见证 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 之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 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和向往。 5. 文章开头“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6. 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 2019 年 10 月 10 日下午,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代表诺贝尔文 学奖评委会宣布,将 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 2019 年诺 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种跨界 的生活形式。” 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 延和特性。” 发布会上,安德斯·奥尔森向记者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并阐述了委员会的 工作。他讲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 1901 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 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 5 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 8 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 1915 年、1919 年、1925 年、1926 年、1927 年、1936 年、1949 年和 2018 年。这其中有 6 次是推迟至第二年 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材料二: 近日,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引发 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 多年来,诺贝尔奖见证 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 之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 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