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以从中发现 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 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 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 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 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 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 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 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煕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 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 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 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 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 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晩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 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 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 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 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 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 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 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
2018-2019 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以从中发现 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 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 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 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 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 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 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 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 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 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 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 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 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 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 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 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 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 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 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 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
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 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 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唐诗终于和宋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硏,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新境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 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对唐诗的继承和创新 开拓新领域,选择新角度,追求陌生化等等都是创新之道,宋诗如此,其他领域也如此 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 【答案】(1)B (2)D (3)D 文学类文本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云空和尚 老马下岗了。他的腿受过伤,做不了重体力活,表哥在天岩寺给他找了个打扫卫生的工 作。工资虽不高,但是够给他读高中的儿子交学费,也够他和媳妇的生活了。老马很满意。 老马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没事的时候,老马喜欢听和尚念经。寺 里会念经的和尚有三个,念得最好的是法号云空的和尚。云空和尚念的经,让人听了心里特 别敞亮,凡来寺里进香的香客,都希望听到云空和尚给自己念经。 云空和尚为人随和,容易接近,老马经常问他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从来不恼。老马很喜
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 的 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 B.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 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唐诗终于和宋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研,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新境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 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对唐诗的继承和创新。 B.开拓新领域,选择新角度,追求陌生化等等都是创新之道,宋诗如此,其他领域也如此。 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 【答案】(1)B (2)D (3)D 文学类文本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云空和尚 老马下岗了。他的腿受过伤,做不了重体力活,表哥在天岩寺给他找了个打扫卫生的工 作。工资虽不高,但是够给他读高中的儿子交学费,也够他和媳妇的生活了。老马很满意。 老马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没事的时候,老马喜欢听和尚念经。寺 里会念经的和尚有三个,念得最好的是法号云空的和尚。云空和尚念的经,让人听了心里特 别敞亮,凡来寺里进香的香客,都希望听到云空和尚给自己念经。 云空和尚为人随和,容易接近,老马经常问他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从来不恼。老马很喜
欢和云空和尚在一起,俩人关系也很好。 天,云空和尚病了,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只好去山下医院就医,好多天没回来 寺里少了云空和尚,显得很忙乱,香客多要求念经,两个和尚应付不过来。寺主一时找 不到会念经的和尚,忽然想到经常和云空和尚在一起的老马,问他会不会念经?老马说,我 念得不太好。寺主说,你念一段我听听。老马就念了一段。寺主听后喜出望外,说,太好了, 从明天开始,你就代替云空和尚给香客念经。老马说,我又不是和尚,我不念!寺主说,谁 让你当和尚了,你不用剃头,也不用穿僧袍,只是在两位师傅忙不过来时,帮着念一会儿就 行。老马还是不同意。寺主说,不让你白念,念一天给你五十块钱。 老马有点心动,因为念经的收入比他扫院子多得多。寺主见老马还在犹豫,又说,你要 是不愿意念,等云空和尚病好了,你就可以不念了。 寺主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老马就不妤再推辞了。于是从第二天起,老马学着云空和尚的 样子给香客念起经来。香客竟然很喜欢老马念的经。渐渐地,来找老马念经的人越来越多。 寺院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寺主很高兴。有一天闲着没事,寺主跟老马说,要不,你把 头发剃了吧,我一个月给你两千。老马很生气,说,我又不是和尚,干吗剃头?!说完,不 等寺主再说什么,当即回了家。 媳妇见老马为这事生气,说老马,你可真傻,让你剃头又不是让你当和尚,天底下剃光 头的男人多了,难道都是和尚?再说,咱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我正愁没处张罗学费呢。 老马叹了口气,又回到了寺院,把头发剃了,成了假和尚。 空和尚得了不治之症,老马经常下山去看他。这天老马去医院看他时,忘了换下僧袍 云空和尚见到老马,愣了一下,说,你,皈依佛门了? 老马摸着自己的光头说,没有,我是假的,我老婆孩子都指靠我呢,我怎么能出家呢。 云空和尚笑笑,没再说什么。 老马说,对了,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出家啊?老马听别人说过,云空和尚出家 前有老婆孩子的。云空和尚搖摇头,什么也没说。老马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他伤心的事, 要不然,好好的谁会出家呢。 云空和尚日渐消瘦,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所以不肯再住院,执意回到山上。老马每 天照顾云空和尚的饮食起居,还问他想不想见家人,云空和尚总是摇头。 空和尚圆寂前,把他那件最好的袈裟和那串他挂了一辈子的佛珠,还有一柜子的经书 都给了老马。老马为云空和尚的离去流了很多眼泪。 老马想好了,等儿子毕业工作后,他就不在这干了,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去。他可不想像
欢和云空和尚在一起,俩人关系也很好。 一天,云空和尚病了,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只好去山下医院就医,好多天没回来。 寺里少了云空和尚,显得很忙乱,香客多要求念经,两个和尚应付不过来。寺主一时找 不到会念经的和尚,忽然想到经常和云空和尚在一起的老马,问他会不会念经?老马说,我 念得不太好。寺主说,你念一段我听听。老马就念了一段。寺主听后喜出望外,说,太好了, 从明天开始,你就代替云空和尚给香客念经。老马说,我又不是和尚,我不念!寺主说,谁 让你当和尚了,你不用剃头,也不用穿僧袍,只是在两位师傅忙不过来时,帮着念一会儿就 行。老马还是不同意。寺主说,不让你白念,念一天给你五十块钱。 老马有点心动,因为念经的收入比他扫院子多得多。寺主见老马还在犹豫,又说,你要 是不愿意念,等云空和尚病好了,你就可以不念了。 寺主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老马就不好再推辞了。于是从第二天起,老马学着云空和尚的 样子给香客念起经来。香客竟然很喜欢老马念的经。渐渐地,来找老马念经的人越来越多。 寺院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寺主很高兴。有一天闲着没事,寺主跟老马说,要不,你把 头发剃了吧,我一个月给你两千。老马很生气,说,我又不是和尚,干吗剃头?!说完,不 等寺主再说什么,当即回了家。 媳妇见老马为这事生气,说老马,你可真傻,让你剃头又不是让你当和尚,天底下剃光 头的男人多了,难道都是和尚?再说,咱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我正愁没处张罗学费呢。 老马叹了口气,又回到了寺院,把头发剃了,成了假和尚。 云空和尚得了不治之症,老马经常下山去看他。这天老马去医院看他时,忘了换下僧袍, 云空和尚见到老马,愣了一下,说,你,皈依佛门了? 老马摸着自己的光头说,没有,我是假的,我老婆孩子都指靠我呢,我怎么能出家呢。 云空和尚笑笑,没再说什么。 老马说,对了,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出家啊?老马听别人说过,云空和尚出家 前有老婆孩子的。云空和尚摇摇头,什么也没说。老马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他伤心的事, 要不然,好好的谁会出家呢。 云空和尚日渐消瘦,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所以不肯再住院,执意回到山上。老马每 天照顾云空和尚的饮食起居,还问他想不想见家人,云空和尚总是摇头。 云空和尚圆寂前,把他那件最好的袈裟和那串他挂了一辈子的佛珠,还有一柜子的经书 都给了老马。老马为云空和尚的离去流了很多眼泪。 老马想好了,等儿子毕业工作后,他就不在这干了,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去。他可不想像
云空和尚似的,到最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儿子终于毕业工作了,老马很高兴。正打算回家享清福呢,媳妇来找他,说儿子想买个 房子结婚用,让咱们帮筹点钱。老马说,我上哪筹去? 媳妇说,你去寺里问问。 老马问寺主能不能借点钱给他。寺主说,一万以内可以,多了不行。老马又问,那能不 能给我涨点工资?寺主说,涨倒是能涨,不过有条件。老马问,什么条件?寺主说,你得做 真和尚。老马说,我现在和真和尚有什么区别?寺主说,当然有。真和尚要守清规戒律,不 能有老婆。老马说,做真和尚,一个月给多少?寺主说,五千。 老马默默地走回家,把这事跟媳妇说了。媳妇听后,也沉默了。老马说,你要是没意见, 我就去当真和尚了。媳妇就哭了。老马说,你别哭,我还能还俗的。媳妇说,我等你,我 定等 老马和媳妇离了婚,在头顶烧了戒疤,成了真和尚。那天老马第一次穿上云空和尚送给 他的那件袈裟,戴上了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串佛珠,大家都说,老马的身形和气度,俨然另 一个云空和尚 老马每天念经诵佛,但他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有一天,他隐隐地听说他老婆在和一个 胖男人来往。他不信,回到他原来的家一看,果然看见了他不想看见的一幕。那一刻,老马 心痛不已,万念俱灰。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岩寺找老马。老马面对他昔日挚爱的妻儿, 像不认识似的。凝视很久后,只说了一句话:贫僧法号云空 摘自《世界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老马”的儿子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为了买房子结婚,逼迫老马去当和尚,可见“老 马”的儿子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B.作者以小见大,写的是“老马”一家之事,然而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老马的悲剧其实也 是一个社会悲剧 C.作品通过写“老马”这一典型人物命运的异变,向我们揭露了寺庙的黑暗,具有强烈的 情感表现力和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D.“老马”的妻子上山来探望“老马”,表明她已经对当初的背叛心生愧悔,这给“老马” 绝望的生活添上了一丝温情,作者写得温馨动人。 (2)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云空和尚似的,到最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儿子终于毕业工作了,老马很高兴。正打算回家享清福呢,媳妇来找他,说儿子想买个 房子结婚用,让咱们帮筹点钱。老马说,我上哪筹去? 媳妇说,你去寺里问问。 老马问寺主能不能借点钱给他。寺主说,一万以内可以,多了不行。老马又问,那能不 能给我涨点工资?寺主说,涨倒是能涨,不过有条件。老马问,什么条件?寺主说,你得做 真和尚。老马说,我现在和真和尚有什么区别?寺主说,当然有。真和尚要守清规戒律,不 能有老婆。老马说,做真和尚,一个月给多少?寺主说,五千。 老马默默地走回家,把这事跟媳妇说了。媳妇听后,也沉默了。老马说,你要是没意见, 我就去当真和尚了。媳妇就哭了。老马说,你别哭,我还能还俗的。媳妇说,我等你,我一 定等你。 老马和媳妇离了婚,在头顶烧了戒疤,成了真和尚。那天老马第一次穿上云空和尚送给 他的那件袈裟,戴上了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串佛珠,大家都说,老马的身形和气度,俨然另 一个云空和尚。 老马每天念经诵佛,但他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有一天,他隐隐地听说他老婆在和一个 胖男人来往。他不信,回到他原来的家一看,果然看见了他不想看见的一幕。那一刻,老马 心痛不已,万念俱灰。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岩寺找老马。老马面对他昔日挚爱的妻儿, 像不认识似的。凝视很久后,只说了一句话:贫僧法号云空。 (摘自《世界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老马”的儿子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为了买房子结婚,逼迫老马去当和尚,可见“老 马”的儿子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B.作者以小见大,写的是“老马”一家之事,然而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老马的悲剧其实也 是一个社会悲剧。 C.作品通过写“老马”这一典型人物命运的异变,向我们揭露了寺庙的黑暗,具有强烈的 情感表现力和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D.“老马”的妻子上山来探望“老马”,表明她已经对当初的背叛心生愧悔,这给“老马” 绝望的生活添上了一丝温情,作者写得温馨动人。 (2)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2)①知足,寺庙的工资虽不高,但老马很满意。②勤快,老马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 净。③有责任心,为了家庭竭尽所能、默默奉献。④善良、有情有义,探望生病的云空和尚, 为云空和尚的死伤心。 (3)①从文章结构来看,最后一段老马真正成为了第二个“云空和尚”,照应了小说的题 目,构思巧妙。②从情节设置的角度来看,这个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老马本 来不想做个真和尚,每天念经诵佛,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最后决意出家在意料之外。然而 妻子的背叛令他心痛不已,万念俱灰,所以最后他真正遁入空门又在情理之中。③从刻画人 物的角度来看,从老马成为第二个“云空和尚”看出残酷的现实生活已经使热爱生活、热爱 家庭的老马发生了巨大的改变。④从揭示主题的角度来看,热爱家人和现世生活老马最后被 生活逼成云空和尚,表达了作者对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深切的同情和对这个物质社会的反 思,耐人寻味。 实用类文本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 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 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 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 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 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 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 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 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 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3)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 (2)①知足,寺庙的工资虽不高,但老马很满意。②勤快,老马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 净。③有责任心,为了家庭竭尽所能、默默奉献。④善良、有情有义,探望生病的云空和尚, 为云空和尚的死伤心。 (3)①从文章结构来看,最后一段老马真正成为了第二个“云空和尚”,照应了小说 的 题 目,构思巧妙。②从情节设置的角度来看,这个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老马本 来不想做个真和尚,每天念经诵佛,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最后决意出家在意料之外。然而 妻子的背叛令他心痛不已,万念俱灰,所以最后他真正遁入空门又在情理之中。③从刻画人 物的角度来看,从老马成为第二个“云空和尚”看出残酷的现实生活已经使热爱生活、热爱 家庭的老马发生了巨大的改变。④从揭示主题的角度来看,热爱家人和现世生活老马最后被 生活逼成云空和尚,表达了作者对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深切的同情和对这个物质社会的反 思,耐人寻味。 实用类文本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 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 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 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 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 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 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 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 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 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