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2014.1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颤栗(zhan 精悍(han) 订正(ding) 恬 不知耻(tian) B.折本(she) 椽笔(yuan) 微漠 图穷匕见(bi C.祈祷(q1) 间或(jin) 爪牙 (zhuo) 游目骋怀( cheng) D.抱厦(sha) 蹩脚(bie) 乘机 马嵬之变(we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坚苦 扫 丢三拉 瞄四B身名 群贤必至 部署 跻 顶顶大 不可思义 C.赋与 侪 五味具 辈全D罄贾 歪风邪气 浑号 余勇可 迭宕起伏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国家跨入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基层青年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 有什么样的期盼与梦想?为此,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我的2013”栏目,讲述他 们的故事。 B.一旦“玉兔”进入休眠,将会断绝与地面的一切联系。“对唤醒再担心也没 用,因为地面无能为力,只有‘玉兔’自主苏醒了,才能恢复和地面的联系”, 29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主管设计师薛博说。 C.已退出北约自主招生联盟的复旦大学公布了该校《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 试点暨“望道计划”体验营招生简章》(面向除苏、浙、沪外的全国其他地区)。 D.据调査,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高119.14 和51.04公斤,人均日消费粮食增加20%:动态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至 少有2亿农民移入城镇,粮食供求矛盾将日益加剧。 4.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环保部要求各地加大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力度,主动回应公众需求,及时启动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空气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B.南方电网攻克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这一世界难题,成为世界第一个 完全掌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备设计、调试、试验和运行全系列核心技术的 企业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 2014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2014.1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颤栗(zhàn) 精悍(hàn) 订正(dīng) 恬 不知耻(tián ) B.折本(shé) 椽笔(yuán) 微漠 (mò) 图穷匕见(bǐ ) C.祈祷(qí) 间或(jiàn) 爪牙 (zhuǎ) 游目骋怀(chěng ) D.抱厦(shà) 蹩脚(bié) 乘机 (chéng) 马嵬之变(wé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坚苦 扫 瞄 丢三拉 四 群贤必至 B.部署 跻 身 顶顶大 名 不可思义 C.赋与 侪 辈 五味具 全 歪风邪气 D.浑号 告 罄 余勇可 贾 迭宕起伏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国家跨入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基层青年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 有什么样的期盼与梦想?为此,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我的 2013”栏目,讲述他 们的故事。 B.一旦“玉兔”进入休眠,将会断绝与地面的一切联系。“对唤醒再担心也没 用,因为地面无能为力,只有‘玉兔’自主苏醒了,才能恢复和地面的联系”, 29 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主管设计师薛博说。 C.已退出北约自主招生联盟的复旦大学公布了该校《2014 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 试点暨 “望道计划”体验营招生简章》(面向除苏、浙、沪外的全国其他地区)。 D.据调查,2013 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高 119.14 和 51.04 公斤,人均日消费粮食增加 20%;动态预测显示,到 2030 年,中国至 少有 2 亿农民移入城镇,粮食供求矛盾将日益加剧。 4.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环保部要求各地加大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力度,主动回应公众需求,及时启动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空气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B.南方电网攻克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这一世界难题,成为世界第一个 完全掌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备设计、调试、试验和运行全系列核心技术的 企业
C.2007年的研究显示,塞内加尔东南部方格里大草原的黑猩猩捕猎时会把木棍 削尖当矛来用,这证明了除人类以外的物种首次会系统使用武器。 D.日本教育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强调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僵硬划一的 学校制度和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创新型人 才的培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 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 俗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 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 ①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 ②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 ③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 ④民俗不是政令法律 ⑤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 ⑥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 A.①⑤②④⑥③ B.①⑤④⑥③② .④③① ②⑥⑤D.④⑥③①⑤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英国媒体称,根据一项针对地球深处地下物质的硏究,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 深的地下而非地表。 英国《每日邮报》12月9日报道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在地下深达五千米 处生活和繁殖的微生物,这为35亿年前地球上生命源自何处的问题提供了线索。 这项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但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与世隔绝的生命形态分布在不同大陆,但都创造出了 拥有相似基因的个体 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与普林斯顿大 学一个团队从约翰内斯堡地区一处矿井通道内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获取的样本 高度相似。其DNA序列也与在北美洲西北部海域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 现的微生物相似。这表明,这些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 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马特·施伦特说,现在还不清楚相似的微生物是如何散布到相 距遥远的南非、北美和日本的。施伦特博士说:“两年前,我们还不太了解现在 的地下微生物是怎样的,以及它们吃什么。自那以来进行的多项研究已经大幅扩 充了这方面的数据。我们正在掌握的信息不仅包括在这些生态系统下发现的是什 么种类的微生物,而且还包括在全球不同地点发现的微生物之间的某种一致性 目光所及之处,我们都看到了同样种类的微生物。 报道指出,这些生命形态不是依靠太阳光为生,而是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 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施伦特博土说:“人们 容易理解为何远隔重洋的鸟类或鱼类有可能会相似,但想想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 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1.6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 微生物,这很挑战人的想象力
C.2007 年的研究显示,塞内加尔东南部方格里大草原的黑猩猩捕猎时会把木棍 削尖当矛来用,这证明了除人类以外的物种首次会系统使用武器。 D.日本教育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强调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僵硬划一的 学校制度和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创新型人 才的培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 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 俗。 , , 。 , 。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 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 ①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 ②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 ③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 ④民俗不是政令法律 ⑤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 ⑥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 A.①⑤②④⑥③ B.①⑤④⑥③② C.④③① ②⑥⑤ D.④⑥③①⑤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英国媒体称,根据一项针对地球深处地下物质的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 深的地下而非地表。 英国《每日邮报》12 月 9 日报道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在地下深达五千米 处生活和繁殖的微生物,这为 35 亿年前地球上生命源自何处的问题提供了线索。 这项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但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与世隔绝的生命形态分布在不同大陆,但都创造出了 拥有相似基因的个体。 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与普林斯顿大 学一个团队从约翰内斯堡地区一处矿井通道内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获取的样本 高度相似。其 DNA 序列也与在北美洲西北部海域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 现的微生物相似。这表明,这些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 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马特·施伦特说,现在还不清楚相似的微生物是如何散布到相 距遥远的南非、北美和日本的。施伦特博士说:“两年前,我们还不太了解现在 的地下微生物是怎样的,以及它们吃什么。自那以来进行的多项研究已经大幅扩 充了这方面的数据。我们正在掌握的信息不仅包括在这些生态系统下发现的是什 么种类的微生物,而且还包括在全球不同地点发现的微生物之间的某种一致性 ——目光所及之处,我们都看到了同样种类的微生物。” 报道指出,这些生命形态不是依靠太阳光为生,而是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 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施伦特博士说:“人们 容易理解为何远隔重洋的鸟类或鱼类有可能会相似,但想想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 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 1.6 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 微生物,这很挑战人的想象力
硏究人员麦科洛姆说:“在某些很深的地方,例如深海热泉,那里环境变化剧烈, 催生了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在其他一些地方,例如地下深处的缝隙,那里的生态 系统是隔绝的,只有少数几种细菌能在那样严酷的条件下生存。 报道指出,这一最新发现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即生命并非诞生于地表湖泊和海洋 的“原生汤”中,而是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 该理论认为,35.5亿至38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起因是空气中的 化学物质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 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然而,这种假设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 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 科学家说,这些微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医疗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可以承 受120摄氏度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人们能够理解和描述这些现 象,是得益于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 6.下列不属于“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的依据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可能已经 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 B.在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现的微 生物的DNA序列相似。 C.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彼此相似的微生物可以散布到相距遥远的南非、 北美和日本。 D.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那些生命形态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 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 时代 B.施伦特博土认为人们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相隔1.6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竟然 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 C.生命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理论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 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 D.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有利于人们理 解和描述某些微生物的特殊现象。 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生命形态不仅可以依靠太阳光为生,而且可以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 B、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1万多公里的不同地点, 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这种情景对人的想象力是一种考验。 C.35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因为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空气 中的化学物质能够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 第一批生物种类。 D.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微生物可以承受120摄氏度的高温和比 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因此,这些微生物可能在医疗方面有利用的前景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研究人员麦科洛姆说:“在某些很深的地方,例如深海热泉,那里环境变化剧烈, 催生了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在其他一些地方,例如地下深处的缝隙,那里的生态 系统是隔绝的,只有少数几种细菌能在那样严酷的条件下生存。” 报道指出,这一最新发现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即生命并非诞生于地表湖泊和海洋 的“原生汤”中,而是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 该理论认为,35.5 亿至 38 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起因是空气中的 化学物质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 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然而,这种假设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 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 科学家说,这些微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医疗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可以承 受 120 摄氏度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 50 倍的大气压。人们能够理解和描述这些现 象,是得益于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 6.下列不属于“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的依据的一项是( ) A.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可能已经 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 B.在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现的微 生物的 DNA 序列相似。 C.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彼此相似的微生物可以散布到相距遥远的南非、 北美和日本。 D.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那些生命形态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 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 时代。 B.施伦特博士认为人们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相隔 1.6 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竟然 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 C.生命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理论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 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 D.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有利于人们理 解和描述某些微生物的特殊现象。 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生命形态不仅可以依靠太阳光为生,而且可以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 B、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 1 万多公里的不同地点, 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这种情景对人的想象力是一种考验。 C.35 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因为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空气 中的化学物质能够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 第一批生物种类。 D.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微生物可以承受 120 摄氏度的高温和比 地面高出 50 倍的大气压,因此,这些微生物可能在医疗方面有利用的前景。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 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 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 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 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 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 “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 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 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 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 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 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 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 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 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杈门者,自岁时伏腊_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 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恰于长吏,仆则 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迁 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 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②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B.①适自相公家来 ②始适还家门 C.①间道经其门 ②道芷阳间行 D.①乡园多故 ②大人故嫌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则前所受赠金者出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①长者之抱才而困 ②秦王与群臣相视而 嘻 C.①以此常不见怡于长吏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①袖金以私之 ②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1.以下句子体现进谒者曲意逢迎或权贵倨傲做作丑态的一组是( ①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②惊走匍 匐阶下 ③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④主者故 不受,则固请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 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 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 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 “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 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 “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 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 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 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 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 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 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 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 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 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怡于长吏,仆则 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 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 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②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B.①适自相公家来 ②始适还家门 C.①间道经其门 ②道芷阳间行 D.①乡园多故 ②大人故嫌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则前所受赠金者出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①长者之抱才而困 ②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 嘻 C.①以此常不见怡于长吏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①袖金以私之 ②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1.以下句子体现进谒者曲意逢迎或权贵倨傲做作丑态的一组是( ) ①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②惊走匍 匐阶下 ③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④主者故 不受,则固请
⑤某也贤,某也 贤 ⑥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四、(28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4分) (2)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4分) (3)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投靠宦官田令 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 ②共怜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 (1)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比来塑造贫女这一人物形象,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2)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4分) 答 14.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氓》 (2) ,枯松倒挂倚绝 壁 ,碔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小楫轻舟, (《苏 幕遮》)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滕王阁序》〉) (5)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孟 子·离娄下》) 五、(6)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煕风聪明、能干,却也贪婪、凶残、狠毒、狡诈。她“毒设相思局”“弄 权铁槛寺”“计害尤二姐”。凤姐越是能干,就越加速了贾家这座破败大厦的崩 塌,而王熙凤自己也同归于尽。(《红楼梦》)
⑤某也贤,某也 贤 ⑥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四、(28 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投靠宦官田令 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 ②共怜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 (1)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比来塑造贫女这一人物形象,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2)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4 分) 答: 14.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氓》 (2) ,枯松倒挂倚绝 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3) 小楫轻舟, 。(《苏 幕遮》) (4)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 (《滕王阁序》〉) (5)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 。(《孟 子•离娄下》) 五、(6) 15.下列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聪明、能干,却也贪婪、凶残、狠毒、狡诈。她“毒设相思局”“弄 权铁槛寺”“计害尤二姐”。凤姐越是能干,就越加速了贾家这座破败大厦的崩 塌,而王熙凤自己也同归于尽。(《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