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中学、丰城中学、樟树中学、高安中学 2017届高二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食传承与健康 《舌尖上的中国2》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如徽州臭豆 腐、陕西挂面等,也展示了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徽州古法榨油。但是,后者也随即遭到了批评, 因为徽州的古法榨油方法落后,保质期短,还可能会产生癌症诱变剂苯并芘。 能入选“舌尖中国”的美食有四个标准:一要健康,二要真实,三要相对日常,四要解 馋。所谓美味的真实,又有两个标准,一是好吃,二是有传承。 对照这些标准,徽州的古法榨油就有些不符合。因为,如果经常食用古法榨取的油,难 免会对健康有害。食用油并非是一种食品,而是烹制食品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更需要注 意这种食材是否健康。好在经过多年的健康传播,一些人己经知道这种古法榨出的油对健康 不利,而且现在公众消费的食用油也是经过精炼处理,减少了烹调时的油溶烟雾(其中包含 多种致癌物,如苯并芘和多环芳烃),从而把致癌的危险降低了许多。这集的导演陈磊表示, 之所以要表现古法榨油是为了表现祖先智慧的传承。 如同任何领域的传承一样,美食中的传承代表了某种传统和智慧。但是,传统也未必就 是合理和健康的,经过现代实验科学的验证,无论是国人的饮食还是国外的饮食,都有很多 传统食品与健康并不相符,好吃和传承就会出现矛盾 般来说,美味或好吃是一种食物能获得人们青睐并传承下来的第一个关口,这在人的 进化中已经得到验证。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体内都有一种苦味基因TAS2R16,但是,在中 国人的身上这一基因表达得更充分,因而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吻合。苦味基因的形成和充分 表达在中国人身上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所以,只要是苦味的食物,人们就会排除掉, 以避免中毒,而美味的食物才会被人们选择,包括种植、培育、捕获和烹调。所以,食物的 美味的确是传承中第一位的要素。 但是,好吃未必就有利于健康。虽然美味的食物大多有利于健康,但却还有一些美味的 食物并非如此。中国人的“冒死吃河豚”就是对美味与健康互相矛盾的一种经验解释。推而 广之,就美味食物的传承来看,中国人的饮食也有很多被现代实验科学证明是不健康的 比如,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现在,研究人员发现,尽管鼻咽癌的诱因有遗传、病毒和环境等因素,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 的。主要的是,鼻咽癌的发病与饮食制作和习惯有更大的关系。咸鱼粥是广东家庭在婴儿出 生以后最常吃的食物,意在唤起和培养婴儿的食欲,并终生保持对美味的口感。但是,长期
宜春中学、丰城中学、樟树中学、高安中学 2017 届高二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食传承与健康 《舌尖上的中国 2》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如徽州臭豆 腐、陕西挂面等,也展示了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徽州古法榨油。但是,后者也随即遭到了批评, 因为徽州的古法榨油方法落后,保质期短,还可能会产生癌症诱变剂苯并芘。 能入选“舌尖中国”的美食有四个标准:一要健康,二要真实,三要相对日常,四要解 馋。所谓美味的真实,又有两个标准,一是好吃,二是有传承。 对照这些标准,徽州的古法榨油就有些不符合。因为,如果经常食用古法榨取的油,难 免会对健康有害。食用油并非是一种食品,而是烹制食品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更需要注 意这种食材是否健康。好在经过多年的健康传播,一些人已经知道这种古法榨出的油对健康 不利,而且现在公众消费的食用油也是经过精炼处理,减少了烹调时的油溶烟雾(其中包含 多种致癌物,如苯并芘和多环芳烃),从而把致癌的危险降低了许多。这集的导演陈磊表示, 之所以要表现古法榨油是为了表现祖先智慧的传承。 如同任何领域的传承一样,美食中的传承代表了某种传统和智慧。但是,传统也未必就 是合理和健康的,经过现代实验科学的验证,无论是国人的饮食还是国外的饮食,都有很多 传统食品与健康并不相符,好吃和传承就会出现矛盾。 一般来说,美味或好吃是一种食物能获得人们青睐并传承下来的第一个关口,这在人的 进化中已经得到验证。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体内都有一种苦味基因 TAS2R16,但是,在中 国人的身上这一基因表达得更充分,因而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吻合。苦味基因的形成和充分 表达在中国人身上大约是在 5000-6000 年前,所以,只要是苦味的食物,人们就会排除掉, 以避免中毒,而美味的食物才会被人们选择,包括种植、培育、捕获和烹调。所以,食物的 美味的确是传承中第一位的要素。 但是,好吃未必就有利于健康。虽然美味的食物大多有利于健康,但却还有一些美味的 食物并非如此。中国人的“冒死吃河豚”就是对美味与健康互相矛盾的一种经验解释。推而 广之,就美味食物的传承来看,中国人的饮食也有很多被现代实验科学证明是不健康的。 比如,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现在,研究人员发现,尽管鼻咽癌的诱因有遗传、病毒和环境等因素,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 的。主要的是,鼻咽癌的发病与饮食制作和习惯有更大的关系。咸鱼粥是广东家庭在婴儿出 生以后最常吃的食物,意在唤起和培养婴儿的食欲,并终生保持对美味的口感。但是,长期
吃咸鱼、咸菜等腌制咸食却容易诱发鼻咽癌,因为咸鱼的制作方法导致了致癌物的产生。 广东沿海地区有一种待鱼变质、发胀、发臭以后加盐腌制的咸鱼,这样的鱼含有大量亚 硝胺类物质,如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能直接诱发癌症。可以看到,咸鱼粥就是广东沿 海地区的一种美味食物,而且具有传承,但是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却不利于健康。因此,这 样的美味和传统饮食方式就需要改变,如此才有可能摘掉“广东癌”的帽子。 由于没有剧透,不知道《舌尖上的中国2》还有多少类似徽州古法榨油的美味饮食。如 果在剧中除了表现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能在科学上把关,顺带进行健康饮 食的科学传播,意义会更大,也会更好看 1.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徽州的古法榨油遭到了批评,因为方法落后,保质期短,还可能会产生癌症诱变剂苯 并芘。 B.徽州的古法榨油不太符合“舌尖中国”的美食标准,它不属于美食,常食用对健康有 害 C.徽州的古法榨油能入选“舌尖中国”不是为了展示一种榨油技术,而是为了表现祖先 智慧的传承 D.徽州的古法榨出的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炼处理,其中包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食用对健 康不利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苦味基因的形成和充分表达在中国人身上是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只要是不好的 食物,人们就会排除掉,以避免中毒,而美味的食物才会被人们选择 B.人们会主动排除掉苦味,选择美味的食物,食物的美味的确是传承中第一位的要素。 C.鼻咽癌的发病与饮食制作和习惯有更大的关系,咸鱼等腌制品含有大量亚硝胺,能直 接诱发癌症。 D.广东家庭在婴儿出生以后最常吃的咸鱼粥,意在唤起和培养婴儿的食欲,并终生保持 对美味的口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食中的传承代表了某种传统和智慧。但是,传统也未必是合理和健康的,好吃和传 承需兼顾才可取 B.美味或好吃是人们选择食物的首要标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从选择自然美食 到人工制作美食的过程 C.徽州的古法榨油和广东咸鱼属于传统美食,但加工方式落后,像类似的美食加工方式 需要及时改进。 D.《舌尖上的中国2》除了要表现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还要能科学传播 健康饮食,这样一来,节目才有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吃咸鱼、咸菜等腌制咸食却容易诱发鼻咽癌,因为咸鱼的制作方法导致了致癌物的产生。 广东沿海地区有一种待鱼变质、发胀、发臭以后加盐腌制的咸鱼,这样的鱼含有大量亚 硝胺类物质,如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能直接诱发癌症。可以看到,咸鱼粥就是广东沿 海地区的一种美味食物,而且具有传承,但是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却不利于健康。因此,这 样的美味和传统饮食方式就需要改变,如此才有可能摘掉“广东癌”的帽子。 由于没有剧透,不知道《舌尖上的中国 2》还有多少类似徽州古法榨油的美味饮食。如 果在剧中除了表现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能在科学上把关,顺带进行健康饮 食的科学传播,意义会更大,也会更好看。 1.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徽州的古法榨油遭到了批评,因为方法落后,保质期短,还可能会产生癌症诱变剂苯 并芘。 B.徽州的古法榨油不太符合“舌尖中国”的美食标准,它不属于美食,常食用对健康有 害。 C.徽州的古法榨油能入选“舌尖中国”不是为了展示一种榨油技术,而是为了表现祖先 智慧的传承。 D.徽州的古法榨出的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炼处理,其中包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食用对健 康不利。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苦味基因的形成和充分表达在中国人身上是大约是在 5000-6000 年前。只要是不好的 食物,人们就会排除掉,以避免中毒,而美味的食物才会被人们选择。 B.人们会主动排除掉苦味,选择美味的食物,食物的美味的确是传承中第一位的要素。 C.鼻咽癌的发病与饮食制作和习惯有更大的关系,咸鱼等腌制品含有大量亚硝胺,能直 接诱发癌症。 D.广东家庭在婴儿出生以后最常吃的咸鱼粥,意在唤起和培养婴儿的食欲,并终生保持 对美味的口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食中的传承代表了某种传统和智慧。但是,传统也未必是合理和健康的,好吃和传 承需兼顾才可取。 B.美味或好吃是人们选择食物的首要标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从选择自然美食 到人工制作美食的过程。 C.徽州的古法榨油和广东咸鱼属于传统美食,但加工方式落后,像类似的美食加工方式 需要及时改进。 D.《舌尖上的中国 2》除了要表现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还要能科学传播 健康饮食,这样一来,节目才有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 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 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 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一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 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 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 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 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 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 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 “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 走京师求为基门三年目货山相思于朝房察基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之质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 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 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I (选自侯方域《马伶 传》) 【注】分宜:严嵩。严嵩为江西分宜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 之所为师也 B.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 之所为师也。 C.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 吾之所为师也 D.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 之所为师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马伶姓马的演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也称“优”。史载,黄帝时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 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 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 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 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 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 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 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 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 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 “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 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 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 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选自侯方域《马伶.. 传.》) 【注】分宜:严嵩。严嵩为江西分宜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 之所为师也。 B.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 之所为师也。 C.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 吾之所为师也。 D.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 之所为师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马伶姓马的演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也称“优”。史载,黄帝时伶
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 金陵,今南京,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成为古代许多帝王建 都之地。东西两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C.文中的“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 来代表国家 D.传记是指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看,我国 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史外传是不附于史书,以单篇流传的传记。又 称杂体传。《马伶传》属于史外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伶技艺精湛。马伶是金陵梨园的艺人,当时金陵梨园有名的艺人很多,其中最著名 的兴化部的李伶、华林部的马伶。 B.马伶耻为人下、自强。马伶在第一次对垒失败后,戏未终场就遁走了,到当今相国顾 秉谦门下去学习,三年后技艺大进,在第二次竞技中大获全胜。 C.马伶刻苦学习,努力探索。马伶面对技不如人的事实并没有气馁,而是远走京城,不 借为人奴仆,刻苦学习,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 D.马伶对艺术有独特的认识。马伶认为要使技艺达到一定的境界,除了要刻苦学习外, 还要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5分) (2)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8.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5分) 9.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 B.金陵,今南京,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成为古代许多帝王建 都之地。东西两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C.文中的“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 来代表国家。 D.传记是指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看,我国 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史外传是不附于史书,以单篇流传的传记。又 称杂体传。《马伶传》属于史外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伶技艺精湛。马伶是金陵梨园的艺人,当时金陵梨园有名的艺人很多,其中最著名 的兴化部的李伶、华林部的马伶。 B.马伶耻为人下、自强。马伶在第一次对垒失败后,戏未终场就遁走了,到当今相国顾 秉谦门下去学习,三年后技艺大进,在第二次竞技中大获全胜。 C.马伶刻苦学习,努力探索。马伶面对技不如人的事实并没有气馁,而是远走京城,不 惜为人奴仆,刻苦学习,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 D.马伶对艺术有独特的认识。马伶认为要使技艺达到一定的境界,除了要刻苦学习外, 还要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5 分) (2)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8.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5 分) 9.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 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杜牧《赤壁》中“ 。”两句,设想了 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3)《氓》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写女子正处青春年华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 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 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 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 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 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 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 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 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 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 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 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 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 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 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 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 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 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带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 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惟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 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 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 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 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3)《氓》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写女子正处青春年华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 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 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 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 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 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 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 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 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 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 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 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 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 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 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 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 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带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 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惟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 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 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