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2届高三年级语文联考试卷 2012.12 第I卷(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个符合题目要求。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羞赧(ran)弄堂(long) 整饬(chi) 喟叹(kui) 古不化(ni) B.乘机( cheng)脖颈(geng) 逮捕(dai)差劲(cha)力 能扛鼎(gang) C.掣肘(che) 掂量(dian) 聒噪(guo)侪辈(chai)为 虎作伥( chang) D.皈依(gui) 埋怨(min) 废黜(ch)笃信(d) 汗流浃背(jia)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钟爱风靡传种接代要言不烦流言飞语 B.殉情矫健迫不及待别出新裁仗义直言 C.发韧揣摸洁白无暇随声附和愁莫展 D.针灸隽永明辩是非关怀备至焕然冰释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但有 人往往为了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 成语和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②美国校园枪杀案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愤怒情绪迅速扩散到全国,甚至美 国总统奥巴马都表态 调查此案。 ③“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 ,比方鸿 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 A.篡改敦促栩栩如生 B.窜改敦促惟妙惟肖 C.篡改催促栩栩如生 D.窜改催促惟妙惟肖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B.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髙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 若剑阁,雄莫若夔门”之誉。 C.《孔雀东南飞》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 知到何处才能找到《乐府诗集》?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太少了 D.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 民主化和科学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凭着国家的优惠政策走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把国家贴息贷 款的将近一半以上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 2012 届高三年级语文联考试卷 2012.12 第 I 卷(共 36 分)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符合题目要求。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羞赧(rǎn)弄堂(lòng) 整饬(chì) 喟叹(kuì) 泥 古不化(nì) B.乘机(chèng) 脖颈(gěng) 逮捕(dǎi) 差劲(chà) 力 能扛鼎(gāng) C.掣肘(chè) 掂量(diān) 聒噪(guō) 侪辈(chái) 为 虎作伥(chàng) D.皈依(guī) 埋怨(mán) 废黜(chù) 笃信(dǔ) 汗流浃背(jiā)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钟爱 风靡 传种接代 要言不烦 流言飞语 B.殉情 矫健 迫不及待 别出新裁 仗义直言 C.发韧 揣摸 洁白无暇 随声附和 一愁莫展 D.针灸 隽永 明辩是非 关怀备至 焕然冰释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但有 人往往为了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________成语和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②美国校园枪杀案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愤怒情绪迅速扩散到全国,甚至美 国总统奥巴马都表态________调查此案。 ③“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________,比方鸿 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 A.篡改 敦促 栩栩如生 B.窜改 敦促 惟妙惟肖 C.篡改 催促 栩栩如生 D.窜改 催促 惟妙惟肖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B.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 若剑阁,雄莫若夔门”之誉。 C.《孔雀东南飞》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 知到何处才能找到《乐府诗集》?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太少了。 D.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 民主化和科学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凭着国家的优惠政策走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把国家贴息贷 款的将近一半以上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
B.11月24日10时55分,贵州盘南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响水煤矿发生一起 瓦斯爆炸事故。26日中午,救援人员找到最后一名遇难矿工遗体,至此,此次 事故共造成23人死亡。 C.11月2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 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卡塔尔多哈开幕。194个国家的代表将温室气体减排问 题展开新一轮会谈 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之时,四川省把栽桑养蚕作为 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开办丝绸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省各县乡蓬勃发展起来。 6.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红楼梦》中,薛宝钗曾经帮助贾宝玉代题一首诗《杏帘在望》。诗中 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勾勒出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 B.《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他杀吕伯 奢,杀杨修,杀华佗,杀粮官,为人虚伪,奸诈多疑 C.《高老头》中的伏脱冷外号“冷面佛”,阴沉冷静,狡猾世故,他是潜逃的 苦役犯,是个尚未得势的凶狠的掠夺者。 D.《巴黎圣母院》是德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品。它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 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学新人的“被阅读” 徐则臣 ①打开一本书,如果你不能在60天内看完,那么对不起,你必须跟这本书说再 见。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了这种“不等人的书”,这是一本拉美文 学新人的作品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开 始逐渐变淡,两个月后会还原成白纸。 ②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初衷不在于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里 汇集的拉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大家关注,短到在他们被遗忘之 前,能让执文学权杖者和别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 续微弱的文学生命一一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处女作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 太过微弱:它的印数不会多,市场不会大,关注的人极为有限,时刻面临被无数 新的出版物覆盖和再也露不出水面的可能。如果他们的第一本书不能在短期内被 关注,就很难有机会出版第二本,文学之路可能就此画了句号。 ③所以,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 虑,不是书不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就这么脆弱, 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 拳就打到棉花甚至空气上,他通常怀疑的不是棉花和空气,而是自己的手。 定有人说,文学是长跑,成大事者,必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换句话说,要耐得住不被阅读的沉默。可是,不在乎是否被阅读的大师确 有人在,无视读者的文学新人还很少见。大师们不管怎么不在乎,读者也会蜂拥 而至,若新人不在乎,那可能就真的门可罗雀了。 ④第一本书传播的重要性如果直接移植到中国,也许会遭受异议:中国有数目惊 人的文学期刊,只要写得足够好,总有地方发表,只要在众多期刊里周游列国, 保持足够高的出镜率,总可以从新人成长为名家,大可不必在“第一本书”的树
B.11 月 24 日 10 时 55 分,贵州盘南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响水煤矿发生一起 瓦斯爆炸事故。26 日中午,救援人员找到最后一名遇难矿工遗体,至此,此次 事故共造成 23 人死亡。 C.11 月 26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8 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 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卡塔尔多哈开幕。194 个国家的代表将温室气体减排问 题展开新一轮会谈。 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之时,四川省把栽桑养蚕作为 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开办丝绸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省各县乡蓬勃发展起来。 6.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红楼梦》中,薛宝钗曾经帮助贾宝玉代题一首诗《杏帘在望》。诗中“一 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勾勒出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 B.《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他杀吕伯 奢,杀杨修,杀华佗,杀粮官,为人虚伪,奸诈多疑。 C.《高老头》中的伏脱冷外号“冷面佛”,阴沉冷静,狡猾世故,他是潜逃的 苦役犯,是个尚未得势的凶狠的掠夺者。 D.《巴黎圣母院》是德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品。它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 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文学新人的“被阅读” 徐则臣 ①打开一本书,如果你不能在 60 天内看完,那么对不起,你必须跟这本书说再 见。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了这种“不等人的书”,这是一本拉美文 学新人的作品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开 始逐渐变淡,两个月后会还原成白纸。 ②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初衷不在于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里 汇集的拉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大家关注,短到在他们被遗忘之 前,能让执文学权杖者和别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 续微弱的文学生命——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处女作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 太过微弱:它的印数不会多,市场不会大,关注的人极为有限,时刻面临被无数 新的出版物覆盖和再也露不出水面的可能。如果他们的第一本书不能在短期内被 关注,就很难有机会出版第二本,文学之路可能就此画了句号。 ③所以,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 虑,不是书不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就这么脆弱, 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 一拳就打到棉花甚至空气上,他通常怀疑的不是棉花和空气,而是自己的手。一 定有人说,文学是长跑,成大事者,必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换句话说,要耐得住不被阅读的沉默。可是,不在乎是否被阅读的大师确 有人在,无视读者的文学新人还很少见。大师们不管怎么不在乎,读者也会蜂拥 而至,若新人不在乎,那可能就真的门可罗雀了。 ④第一本书传播的重要性如果直接移植到中国,也许会遭受异议:中国有数目惊 人的文学期刊,只要写得足够好,总有地方发表,只要在众多期刊里周游列国, 保持足够高的出镜率,总可以从新人成长为名家,大可不必在“第一本书”的树
上吊死。但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 家与业余作家格局业已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 日渐式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 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使得不管是文学大家还是文学新人, 都不能无视更广阔更有生机的出版市场的存在了。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 市场,而不再必然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⑤“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 题,虽然靠逐渐消失来“要挟”别人读,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并 不足取。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 应,有效性的阅读甚至可以反作用于创作的再生产,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 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竖起 的标杆,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⑥在这个意义上,60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 “被阅读”,但也要追问,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艺术创造给人阅读? 你所期待的是抢在消失前的一次性、即时性阅读还是更长久的、可持续性的阅 读?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我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 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每一次打开,所有的文字都在, 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沉实,坚定,它们给我的信心和内心的安妥,胜过最终 化为空无的著作等身,以及所有的荣誉。 (2012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有关“不等人的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这种“不等人的书”,是一本由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并策划的 拉美文学作品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逐 渐变淡,不久后会还原成白纸 B.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并不是想要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 里汇集的拉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尽早,早到在他们被遗忘之前,让文学泰斗和别 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续微弱的文学生命 C.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文学新人的作品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太过微弱, 印数不多,市场不大,关注人员有限等因素,埃特纳策划这本书是为了让这些文 学新人可以尽快得到关注 D.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虑,不 是书不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是脆弱的,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 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一本书没有受到关注,他往往容易丧失信 心,甚至怀疑整个社会的阅读市场发生了某种偏移,从而影响到他的再度创作。 B.作为大师,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感受力,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 并不来源于读者,因此对于自己的作品是否被阅读并不在乎,然而文学新人很少 能做到这一点。 C.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家与业 余作家格局已经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日渐式 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
上吊死。但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 家与业余作家格局业已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 日渐式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 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使得不管是文学大家还是文学新人, 都不能无视更广阔更有生机的出版市场的存在了。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 市场,而不再必然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⑤“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 题,虽然靠逐渐消失来“要挟”别人读,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并 不足取。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 应,有效性的阅读甚至可以反作用于创作的再生产,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 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竖起 的标杆,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⑥在这个意义上,60 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 “被阅读”,但也要追问,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艺术创造给人阅读? 你所期待的是抢在消失前的一次性、即时性阅读还是更长久的、可持续性的阅 读?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我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 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每一次打开,所有的文字都在, 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沉实,坚定,它们给我的信心和内心的安妥,胜过最终 化为空无的著作等身,以及所有的荣誉。 (2012 年 9 月 18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有关“不等人的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种“不等人的书”,是一本由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并策划的 拉美文学作品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逐 渐变淡,不久后会还原成白纸。 B.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并不是想要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 里汇集的拉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尽早,早到在他们被遗忘之前,让文学泰斗和别 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续微弱的文学生命。 C.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文学新人的作品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太过微弱, 印数不多,市场不大,关注人员有限等因素,埃特纳策划这本书是为了让这些文 学新人可以尽快得到关注。 D.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虑,不 是书不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是脆弱的,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 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一本书没有受到关注,他往往容易丧失信 心,甚至怀疑整个社会的阅读市场发生了某种偏移,从而影响到他的再度创作。 B.作为大师,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感受力,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 并不来源于读者,因此对于自己的作品是否被阅读并不在乎,然而文学新人很少 能做到这一点。 C.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家与业 余作家格局已经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日渐式 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
D.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应, 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 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坚守的事物,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9.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60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被阅读”,但 也要追问,你是否可以提供更好的、更有深度的作品给读者阅读。 B.作为一个写作者,作者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 己能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 C.“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 题,但是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不太可取 D.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市场,而不 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景公之嬖妾婴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肤着于席不去。左右以复,而君无听焉 晏子入,复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公喜,遽 起,曰:“病犹可为乎?”晏子曰:“客之道也,以为良医也,请尝试之。君请 屏,洁沐浴饮食,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公曰:“诺。”屏而沐 浴。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 公作色不说,曰:“夫子以医命寡人,而不使视,将敛而不以闻,吾之为君,名 而已矣。”晏子曰:“君独不知死者之不可以生邪?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 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谗谀萌通,而贤良 废灭,是以谄谀繁于间,邪行交于国也。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嬖乎竖刁而 灭,今君薄于贤人之礼,而厚嬖妾之哀。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送 死不失哀。行伤则溺己,爱失则伤生,哀失则害性。是故圣王节之也。即毕敛, 不留生事,棺槨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今朽尸以留生, 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故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 崇君之行,不可以导民,从君之欲,不可以持国。且婴闻之,朽而不敛,谓之僇 尸,臭而不收,谓之陈芮。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而内嬖妾于僇,此 之为不可。”公曰:“寡人不识,请因夫子而为之。”晏子复曰:“国之十大夫 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仲尼闻之曰:“星之昭昭,不若月之 噎噎,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 欤! 【注】:僇齿(1zi),侮 辱尸体,这里指使尸体发臭。 (节选自《晏子春秋》)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 间:离开 B.将敛而不以闻 敛:通“殓” 收殓 C.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 霸:称霸 D.请因夫子而为之 因:趁机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应, 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 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坚守的事物,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9.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60 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被阅读”,但 也要追问,你是否可以提供更好的、更有深度的作品给读者阅读。 B.作为一个写作者,作者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 己能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 C.“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 题,但是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不太可取。 D.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市场,而不 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景公之嬖妾婴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肤着于席不去。左右以复,而君无听焉。 晏子入,复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公喜,遽 起,曰:“病犹可为乎?”晏子曰:“客之道也,以为良医也,请尝试之。君请 屏,洁沐浴饮食,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公曰:“诺。”屏而沐 浴。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 公作色不说,曰:“夫子以医命寡人,而不使视,将敛而不以闻,吾之为君,名 而已矣。”晏子曰:“君独不知死者之不可以生邪?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 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谗谀萌通,而贤良 废灭,是以谄谀繁于间,邪行交于国也。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嬖乎竖刁而 灭,今君薄于贤人之礼,而厚嬖妾之哀。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送 死不失哀。行伤则溺己,爱失则伤生,哀失则害性。是故圣王节之也。即毕敛, 不留生事,棺槨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今朽尸以留生,广 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故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 崇君之行,不可以导民,从君之欲,不可以持国。且婴闻之,朽而不敛,谓之僇 尸,臭而不收,谓之陈胔。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而内嬖妾于僇胔【注】,此 之为不可。”公曰:“寡人不识,请因夫子而为之。”晏子复曰:“国之士大夫, 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仲尼闻之曰:“星之昭昭,不若月之 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 欤!” 【注】:僇胔(lù zì),侮 辱尸体,这里指使尸体发臭。 (节选自《晏子春秋》)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 间:离开 B.将敛而不以闻 敛:通“殓”, 收殓 C.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 霸:称霸 D.请因夫子而为之 因:趁机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臭而不收,谓之陈齿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今朽尸以留生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爱失则伤生 /入则无法家拂士 12.下列各组句中,分别表明景公嬖妾和晏子善谏的一组是( BCD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 译 文 ②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 译 文 ③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 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这首诗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试作简要赏析。(4分) 答 (2)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B.臭而不收,谓之陈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今朽尸以留生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爱失则伤生 /入则无法家拂士 12.下列各组句中,分别表明景公嬖妾和晏子善谏的一组是( ) A. B. C. D.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①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 译 文: ②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 译 文: ③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 译 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这首诗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试作简要赏析。(4 分) 答: (2)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