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6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琵琶(pa) 模(mu)样臭(xi)迹斗转参(shen)移 B.佣(yong)金 旋(xudn)涡 广袤(m0)强( qiang)颜欢笑 C.晕(yun)眩 句读(dou 孝悌(ti) 度长絜(xie)大 D.鳏(gan)夫 中( zhong)肯笑靥(ye) 才济济(j) 2.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一暴十寒 年纪青青 饿殍 粘液 B.拖沓烦琐 穿流不息 诡秘 C.瓮牖绳枢 璀灿夺目 堙没内闱 D.众说纷芸撒手人寰 欣享 白蓬船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爸爸工资不髙,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 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 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 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 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当代企业高级管理者来说,意识到这一点:计算机化企业、计算机化经济时 代和计算机化企业经济管理思想正在形成,是极为重要的。 B.在八艺节筹备和举办期间,“鹿角立鹤”被广泛用于宣传、演出、展览… 活动,使荆楚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宣传。 C.战国之时,“邦无定交,士无定主”(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一般 游士,都肆无忌惮,说话比较随便 D.伊能静《爱的练习本》预售已攻进排行榜。文中充满了一段段爱情呓语,让人 忍不住猜疑:这是对哈林说的?还是另有其人? 6.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B.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石榴裙是薛宝琴送的,最早提 到将黛玉许给宝玉的是凤姐。 C.《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主人公高老头对女 儿付出了全部感情,最后的结局是认清女儿的面目断绝父女关系。 D.伏盖太太和伏脱冷是《髙老头》中拉斯蒂涅在巴黎遇到的“人生导师” 二(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 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 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 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6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琵琶(pá) 模(mú)样 臭(xiù) 迹 斗转参(shēn)移 B.佣(yòng)金 旋(xuán)涡 广袤(máo ) 强(qiǎng)颜欢笑 C.晕(yùn)眩 句读(dòu ) 孝悌(tì) 度长絜(xié)大 D.鳏(gān)夫 中(zhòng)肯 笑靥(yè ) 才济济(jǐ) 2.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一暴十寒 年纪青青 饿殍 粘液 B.拖沓烦琐 穿流不息 诡秘 撕 打 C.瓮牖绳枢 璀灿夺目 堙没 内闱 D.众说纷芸 撒手人寰 欣享 白蓬船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 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 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 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 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 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 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 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对当代企业高级管理者来说,意识到这一点:计算机化企业、计算机化经济时 代和计算机化企业经济管理思想正在形成,是极为重要的。 B.在八艺节筹备和举办期间,“鹿角立鹤”被广泛用于宣传、演出、展览……等 活动,使荆楚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宣传。 C.战国之时,“邦无定交,士无定主”(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一般 游士,都肆无忌惮,说话比较随便。 D.伊能静《爱的练习本》预售已攻进排行榜。文中充满了一段段爱情呓语,让人 忍不住猜疑:这是对哈林说的?还是另有其人? 6.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B.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石榴裙是薛宝琴送的,最早提 到将黛玉许给宝玉的是凤姐。 C.《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 1819 年末至 1820 年初的巴黎,主人公高老头对女 儿付出了全部感情,最后的结局是认清女儿的面目断绝父女关系。 D.伏盖太太和伏脱冷是《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在巴黎遇到的“人生导师”。 二(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 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 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 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 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 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 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书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 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 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 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 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 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 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 《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 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 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 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 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 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 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 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 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 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 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 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 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 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 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7.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 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他人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 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 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D近年来战国秦汉 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 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8.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 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 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 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 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 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书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 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 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 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 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 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 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 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 《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 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 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 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 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 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 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 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 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 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 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 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 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 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 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7.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 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他人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 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 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D 近年来战国秦汉 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 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8.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 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 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 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 德 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 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 “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 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 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三、(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 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牛意待之。坐集 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聒,时适有人以髦牛 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聒而已邪! 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聒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 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 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韭 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 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 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 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 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 可怪。 (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 局简体字版)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 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 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岀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 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 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 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投聒而答曰 投:扔掉 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 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 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 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 “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 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 证明老子年长 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三、(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 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 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 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 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 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 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 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 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 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 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 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 可怪。 (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 局简体字版 )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 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 上搜旧 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 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 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 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 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B.我聊以忘忧耳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 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 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 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 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第Ⅱ卷(表达题共114分) 13.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4分) 译文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4分) 文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4分) 译 文 四、(8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B. 我聊以忘忧耳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 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 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 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 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 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第Ⅱ卷(表达题 共 114 分) 13.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4 分) 译 文: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4 分) 译 文: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4 分) 译 文: 四、(8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 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 分)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21 分) 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
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 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 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切成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 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 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 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 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想来 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 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 “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晩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 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 “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 圣歌。歌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晩,小 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髙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 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 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 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 到靴匠家 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 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你有这么多的孩子! “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 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一一把你的孩 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 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 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 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 生下的,怎能送人?” 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吃好 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 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 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爷。 “不行,老爷。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 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1000本戈。随后回到 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 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 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 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 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1000本戈,三步两步跑 到楼上
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 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 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切成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 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 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 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 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想来 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 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 “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 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 “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 圣歌。歌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小 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 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 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 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 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 到靴匠家。 “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 “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你有这么多的孩子! “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 “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把你的孩 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 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 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 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 生下的,怎能送人?” 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吃好 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 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 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爷。 “不行,老爷。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 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 1000 本戈。随后回到 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 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 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 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 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 1000 本戈,三步两步跑 到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