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纲举目张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教学思路 本专题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采用问题链式的教学方法,从“四 个全面”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展开理论探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 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 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关 键一步一一全面深深化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一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一要坚 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 深入。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开设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 点:第一,基础薄弱,对思想政治的相关课程认知不足,认同不高, 影响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入大学之前,他们接触和学习过思想政 治的相关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定的了解,但 其基础薄弱,对中国历史了解普遍较少,而且,他们对该课程的认知 存在偏差,认同度不高,影响其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学主体作用难以 发挥。第二,他们大多是“00后”,是网络的原住民,对网络的依 赖性强。另外,“00后”个性比较强,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兴趣不高, 他们喜欢追求新鲜感,追求多样化的趣味课堂
专题五 纲举目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教学思路 本专题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采用问题链式的教学方法,从“四 个全面”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展开理论探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 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 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关 键一步——全面深深化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 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 深入。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开设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 点:第一,基础薄弱,对思想政治的相关课程认知不足,认同不高, 影响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入大学之前,他们接触和学习过思想政 治的相关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定的了解,但 其基础薄弱,对中国历史了解普遍较少,而且,他们对该课程的认知 存在偏差,认同度不高,影响其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学主体作用难以 发挥。第二,他们大多是“00 后”,是网络的原住民,对网络的依 赖性强。另外,“00 后”个性比较强,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兴趣不高, 他们喜欢追求新鲜感,追求多样化的趣味课堂
三、教学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创造性地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新的阶段。通过本章内容的学 习,学生可以明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经 验、筹划全局、揭示规律、思考提炼,对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重大 战略思想作出的准确表述和精辟概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 党、国家和军队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方针。深入领会“四个全面” 重大战略思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民族复兴 伟大事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4.“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难点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教学学时 本专题教学安排8课时
三、教学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创造性地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新的阶段。通过本章内容的学 习,学生可以明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经 验、筹划全局、揭示规律、思考提炼,对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重大 战略思想作出的准确表述和精辟概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 党、国家和军队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方针。深入领会“四个全面” 重大战略思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民族复兴 伟大事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4.“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难点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教学学时 本专题教学安排 8 课时
六、教学方法 专题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研究教 学法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 七、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运筹帷幄,从履新之际就已开始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问题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我们追求的是多领域协 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从内容 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区域来看,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 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从发展的角度 看,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 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限提高的。 问题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有哪些?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二)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三)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五)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六)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六、教学方法 专题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研究教 学法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 七、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运筹帷幄,从履新之际就已开始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问题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我们追求的是多领域协 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从内容 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区域来看,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 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从发展的角度 看,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 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限提高的。 问题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有哪些?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二)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三)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五)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六)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七)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问题三: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 一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 思维,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摸清 风险底数,既要掌控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又要掌控隐性债务风险; 既要掌控银行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又要掌控影子银行、非法集资等隐 性金融风险。既要严格控制增量风险,严防风险持续累积和发散;又 要有效处置化解存量风险,努力使各类风险趋向收敛。要坚持标本兼 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要加强风险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黑天鹅”事件、“蝴蝶效应”和“灰犀牛” 冲击,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 社会风险,防止个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二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 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 局。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投入,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 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发挥集中力量 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 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结合实际实施好“五个一批” 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 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注重把扶 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七)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问题三: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 一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 思维,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摸清 风险底数,既要掌控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又要掌控隐性债务风险; 既要掌控银行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又要掌控影子银行、非法集资等隐 性金融风险。既要严格控制增量风险,严防风险持续累积和发散;又 要有效处置化解存量风险,努力使各类风险趋向收敛。要坚持标本兼 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要加强风险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黑天鹅”事件、“蝴蝶效应”和“灰犀牛” 冲击,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 社会风险,防止个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二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 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 局。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投入,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 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发挥集中力量 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 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结合实际实施好“五个一批” 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 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注重把扶 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和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让脱贫成效真实可信, 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三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 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 产和生活方式。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 源头上降低污染排放。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 局,设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 范围之内。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 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 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督察,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健全环境损害赔偿 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和氛围。 四要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 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 强化创新驱动,持续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 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 调,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 向中高端水平。 二、全面深化改革 问题一: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和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让脱贫成效真实可信, 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三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 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 产和生活方式。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 源头上降低污染排放。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 局,设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 范围之内。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 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 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督察,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健全环境损害赔偿 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和氛围。 四要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 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 强化创新驱动,持续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 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 调,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 向中高端水平。 二、全面深化改革 问题一: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