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赎罪/渎职 犬吠/肺腑 和面/曲高和寡 B.龌龊/优渥 缱绻/谴责 蹊跷/另辟蹊径 C.纤细/阡陌 彤云/憧憬 抹布/转弯抹角 D.联袂//抉择 箴言/缄默 搪塞/敷衍塞责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邓超的个人风格在其成名作《少年天子》中就已初步奠定。这位顺治皇帝,既有 胸怀大志、锐意进取的品格,又存在着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邓超在塑造 角色时将这种分寸感拿捏得入木三分。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形神并茂地演绎了顺 治在尊严受到挑战和侵害之后,从据理力争到遁入佛门的蜕变。从原先的激进到 后来无可奈何的退守,24岁的邓超从容地驾驭了这一角色的转变轨迹,不得不 令人叹服。 A奠定 B入木三分 C形神并 D蜕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方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 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B.有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武侠小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 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 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C.在此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 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的号召,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 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是有机的,当我们重新组合自己,就会有新的创造。 ②但是他虽然始终用同一个名字,在性格上,他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不是他原 来那个人。 ③不仅是身体,心灵也是如此 ④我们常以为一个动物在一生中只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一个人从小到老, 都只是他一个人 ⑤他的心情、见解、欲望、快乐、苦痛和恐惧,也都不是常住不变的,有些在 生,有些在灭。 ⑥他继续不断地在变成新人,也继续不断地让原来的人死灭,比如他的发、肉、 骨、血,乃至全身都常在变化中。 A.④②⑥③⑤①B.①④⑥⑤②③C.④①②⑥③⑤②D ①②⑥③⑤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广东省“十校”2013—2014 学年度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赎罪/ 渎职 犬吠/ 肺腑 和面/ 曲高和寡 B.龌龊/优渥 缱绻/谴责 蹊跷/另辟蹊径 C.纤细/ 阡陌 彤云/ 憧憬 抹布/ 转弯抹角 D.联袂/ /抉择 箴言/ 缄默 搪塞/ 敷衍塞责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邓超的个人风格在其成名作《少年天子》中就已初步奠定。这位顺治皇帝,既有 胸怀大志、锐意进取的品格,又存在着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邓超在塑造 角色时将这种分寸感拿捏得入木三分。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形神并茂地演绎了顺 治在尊严受到挑战和侵害之后,从据理力争到遁入佛门的蜕变。从原先的激进到 后来无可奈何的退守,24 岁的邓超从容地驾驭了这一角色的转变轨迹,不得不 令人叹服。 A 奠定 B 入木三分 C 形神并 茂 D 蜕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方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 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B. 有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武侠小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 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 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C.在此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 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 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的号召,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 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人是有机的,当我们重新组合自己,就会有新的创造。 ② 但是他虽然始终用同一个名字,在性格上,他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不是他原 来那个人。 ③ 不仅是身体,心灵也是如此。 ④ 我们常以为一个动物在一生中只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一个人从小到老, 都只是他一个人。 ⑤ 他的心情、见解、欲望、快乐、苦痛和恐惧,也都不是常住不变的,有些在 生,有些在灭。 ⑥ 他继续不断地在变成新人,也继续不断地让原来的人死灭,比如他的发、肉、 骨、血,乃至全身都常在变化中。 A.④②⑥③⑤① B.①④⑥⑤②③ C.④①②⑥③⑤② D. ①②⑥③⑤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 力绝群。仕吴为通江吏。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 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初为小将,给吴大 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 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篮不从彦乃辄 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丕 能克乃退舍礼之。 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 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 “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 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 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学优高考网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 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 侍。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 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 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 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 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 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于是机等 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 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卒于官。 一选自《晋书·吾彦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抗奇其勇略 感到 惊奇 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 率领 C.乃更荐之 改变 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 优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是 (3分) A.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B 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 后当至此,不足慕也 即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 毁之无已 C.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以君之相,后当至此 所以为陛下擒 前后内史皆诬之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 力绝群。仕吴为通江吏。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 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初为小将,给吴大 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 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 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 能克乃退舍礼之。 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 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 “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 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 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学优高考网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 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 侍。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 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 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 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 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 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于是机等 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 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卒于官。 ——选自《晋书·吾彦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抗奇其勇略 对······ 感到 惊奇 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 率领 C.乃更荐之 改变 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 优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是 (3 分) A. 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B. 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 后当至此,不足慕也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 毁之无已 C. 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D. 以君之相,后当至此 所以为陛下擒 前后内史皆诬之以 罪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冮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 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 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 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 而且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 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 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①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分) ②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4分)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2分) 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注释】芰:菱角。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1)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4分)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 /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 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 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 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 而且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 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 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 分) ① 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 分) ② 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4 分)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2 分) 10、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注释】芰:菱角。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1)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2)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道计分)(6 分)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 家 (《滕王阁序》)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 园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3)重湖叠巘清嘉, (柳永《望海潮》) (4)莫听穿林打叶声, 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 各种艺术之间是相通的,而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则更为接近。中国山水画与中 国园林誉为“姊妹艺术”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创作都基于人们要亲近自然的愿望与需求。人类的祖先本 是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之中的,但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需要,人类 群居的场所,逐渐离开了森林原野,形成了“城市”。城市里日益增加的建筑物, 长期拥挤、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使厌倦的人们产生了亲近自然的愿望。然而 郊游活动不可能过于频繁,一些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更难常往。山水画又毕竟 只是一张平面观赏的图画,只可“神游”。古代的达官贵人,为了更真切地感受 自然气息,欣赏自然美景,便不满足于“纸上观景”了。他们挖湖堆山,栽树植 竹,养花种草,使经过提炼加工的自然山水景观再现于立体的三维空间中,这就 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其主旨,因而注重“外师造化”, 向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学习,用摹拟自然的表现手法达到再现自然的目的。我国古 代山水画大师石涛就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要求艺术家要广泛地游览,搜集 自然佳景,为山水画的创作打下基础。我国园林史上最负盛名的造园大师之 明代的计成自述他“……性好搜奇……每宗游燕及楚”。他自少年时就广游博 览,观察自然山水景观,搜集造园的素材。再如元代画师倪瓒,取法于常熟虞山 的岩层石理结构,制造了山水画皴法中的折带皴。而古代造园师学习虞山岩层结 构后,形成了黄石假山的堆叠法。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的艺术特征也具有许多 共同点。中国山水画讲求神韵,不仅要写实,更要入情写意;而中国园林讲求“寓 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之中”。二者追求的艺术境界是一致的。中国园林造园,注 重使用隔景、抑景、漏景、夹景等艺术手法,使空间分隔,景物遮掩,似露又藏, 似隔又通。这和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性也是一致的。这里所表现的正是“含蓄美 中国园林以自然为美,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也不修剪,但却安排得疏密有致, 高低有情。而中国山水画也讲究气韵生动,布局洒脱自然而忌讳刻板、规则。中 国山水画对画面的虚实处理,提出“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 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虚实相生,疏密相用,绘事乃成”的重要观点。而中国 园林也十分注重空间的虚实变化与对比:山色与水景,石岩与山洞,驳岸石与水 洞,墙体与门窗洞……都是虚实构造的实例 另外,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都十分注重借助文学形式来增强自己的艺术感染 力。中国山水画中题写诗歌赋于其上者,屡见不鲜。这些题词很有讲究,不仅能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道计分)(6 分)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 家; 。(《滕王阁序》)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 园,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3)重湖叠巘清嘉, , 。 (柳永《望海潮》) (4)莫听穿林打叶声, 。 ,谁 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 各种艺术之间是相通的,而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则更为接近。中国山水画与中 国园林誉为“姊妹艺术”。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创作都基于人们要亲近自然的愿望与需求。人类的祖先本 是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之中的,但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需要,人类 群居的场所,逐渐离开了森林原野,形成了“城市”。城市里日益增加的建筑物, 长期拥挤、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使厌倦的人们产生了亲近自然的愿望。然而 郊游活动不可能过于频繁,一些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更难常往。山水画又毕竟 只是一张平面观赏的图画,只可“神游”。古代的达官贵人,为了更真切地感受 自然气息,欣赏自然美景,便不满足于“纸上观景”了。他们挖湖堆山,栽树植 竹,养花种草,使经过提炼加工的自然山水景观再现于立体的三维空间中,这就 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其主旨,因而注重“外师造化”, 向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学习,用摹拟自然的表现手法达到再现自然的目的。我国古 代山水画大师石涛就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要求艺术家要广泛地游览,搜集 自然佳景,为山水画的创作打下基础。我国园林史上最负盛名的造园大师之一、 明代的计成自述他“……性好搜奇……每宗游燕及楚”。他自少年时就广游博 览,观察自然山水景观,搜集造园的素材。再如元代画师倪瓒,取法于常熟虞山 的岩层石理结构,制造了山水画皴法中的折带皴。而古代造园师学习虞山岩层结 构后,形成了黄石假山的堆叠法。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的艺术特征也具有许多 共同点。中国山水画讲求神韵,不仅要写实,更要入情写意;而中国园林讲求“寓 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之中”。二者追求的艺术境界是一致的。中国园林造园,注 重使用隔景、抑景、漏景、夹景等艺术手法,使空间分隔,景物遮掩,似露又藏, 似隔又通。这和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性也是一致的。这里所表现的正是“含蓄美”。 中国园林以自然为美,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也不修剪,但却安排得疏密有致, 高低有情。而中国山水画也讲究气韵生动,布局洒脱自然而忌讳刻板、规则。中 国山水画对画面的虚实处理,提出“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 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虚实相生,疏密相用,绘事乃成”的重要观点。而中国 园林也十分注重空间的虚实变化与对比:山色与水景,石岩与山洞,驳岸石与水 洞,墙体与门窗洞……都是虚实构造的实例。 另外,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都十分注重借助文学形式来增强自己的艺术感染 力。中国山水画中题写诗歌赋于其上者,屡见不鲜。这些题词很有讲究,不仅能
使画的“诗情”更加浓郁,而且会让画的意境更加深远。在中国园林中,各景区 的题名、赋额、楹联,更是绝不可少的。如《红楼梦》中所论“佑大景致若干亭 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案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 是 (5分) A.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被誉为“姊妹艺术”,是因为它们的创作风格完全相 同 B.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创作要反映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与需求。 C.中国园林造园中景物遮掩,似露又藏,似隔又通,这与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含蓄 美是一致的。 D.中国园林艺术“外师造化”,向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学习,再现了自然。 E.中国园林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借助文学形式表情达意。 13、下列说法,不属于中国园林出现的原因的一项 是 (3分) A.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需要,人类群居的场所,逐渐离开了森林原 野,形成了“城市”,长期的都市生活使人们想亲近自然。 B.长期拥挤、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使厌倦的人们产生了亲近自然的愿望。然 而郊游活动不可能过于频繁,一些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更难常住 C.山水画毕竟只是一张平面观赏的图画,只可神游。人们为了更真切地感受自然 信息,欣赏自然美景,便不满足于“纸上观景”了。 D.人们挖湖堆山,栽树植竹,养花种草,使经过提炼加工的自然山水景观再现于 立体的三维空间中。 14、中国园林创作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5、请就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姊妹艺术”的某个相似点,联想其他的某种艺 术(如戏剧、书法、舞蹈、音乐、诗词等),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各种艺术之 间是相通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任选其中一组作答,每组试题3小题,共 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雪夜出诊 (美)比利·罗斯 夜,大雪飘飞。将近晚上九点的时候,医生正在家里看书,电话铃响了。 “请找凡艾克医生。 “我就是。”医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凡艾克听到话筒里传来另一个人的声 音:“我是兰福斯医院的黑顿医生。我们刚接到一个男孩,他的脑袋被子弹打中 了,现在非常衰弱,也许活不长了。我们得马上给他动手术,可是你知道,我不 是外科医生。 “我这儿离格兰福斯90多公里,恐怕——”凡艾克犹豫了一下,“对了, 你请过马萨医生没有?他就在你们镇上 “我们去过电话,他今天碰巧外出了。”黑顿答道,“那孩子伤情危重,他
使画的“诗情”更加浓郁,而且会让画的意境更加深远。在中国园林中,各景区 的题名、赋额、楹联,更是绝不可少的。如《红楼梦》中所论“佑大景致若干亭 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案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 是 (5 分) A.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被誉为“姊妹艺术”,是因为它们的创作风格完全相 同。 B.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创作要反映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与需求。 C.中国园林造园中景物遮掩,似露又藏,似隔又通,这与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含蓄 美是一致的。 D.中国园林艺术 “外师造化”,向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学习,再现了自然。 E.中国园林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借助文学形式表情达意。 13、下列说法,不属于中国园林出现的原因的一项 是 (3 分) A.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需要,人类群居的场所,逐渐离开了森林原 野,形成了“城市”,长期的都市生活使人们想亲近自然。 B.长期拥挤、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使厌倦的人们产生了亲近自然的愿望。然 而郊游活动不可能过于频繁,一些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更难常住。 C.山水画毕竟只是一张平面观赏的图画,只可神游。人们为了更真切地感受自然 信息,欣赏自然美景,便不满足于“纸上观景”了。 D.人们挖湖堆山,栽树植竹,养花种草,使经过提炼加工的自然山水景观再现于 立体的三维空间中。 14、中国园林创作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 15、请就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姊妹艺术”的某个相似点,联想其他的某种艺 术(如戏剧、书法、舞蹈、音乐、诗词等),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各种艺术之 间是相通的”这句话的理解。(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任选其中一组作答,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雪夜出诊 (美)比利·罗斯 夜,大雪飘飞。将近晚上九点的时候,医生正在家里看书,电话铃响了。 “请找凡艾克医生。” “我就是。”医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凡艾克听到话筒里传来另一个人的声 音:“我是兰福斯医院的黑顿医生。我们刚接到一个男孩,他的脑袋被子弹打中 了,现在非常衰弱,也许活不长了。我们得马上给他动手术,可是你知道,我不 是外科医生。” “我这儿离格兰福斯 90 多公里,恐怕——”凡艾克犹豫了一下,“对了, 你请过马萨医生没有?他就在你们镇上。” “我们去过电话,他今天碰巧外出了。”黑顿答道,“那孩子伤情危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