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珠海一中2015,12,17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电影也可负载大主题 牛梦笛 普通观众一般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时还被称为“网 络短片”的作品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视角,既具备 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物故事链条。自 《老男孩》之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成为一种在互联网平台上 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短,是微电影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 并使拍摄变得更为简易。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 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2万部。据预测,未来3年内,总产值将超过 1000亿元。它的兴盛,开始牵动大众文化产品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了自身在 创作和推广上的问题。 首先,不少打着“微电影”旗号的网络视频存在依靠软色情、软暴力来增加点击 量的现象,内容低俗。其次,不少与微电影相关的创投和赛事活动流于形式,成 为商业机构和一些地方的门面活动,很少产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导演。还有 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微电影应有的艺 术品质,让这一独特的影视形态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一般来说,内容上的泥沙俱下,是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的情况 在加强管理和引导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微”时代的影视产品,也可以利 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消化大的主题,在赢得市场的同时,承担起大众教 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艺术性、公益性已经成为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标识。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用5 分钟微电影的形式,以中国最常见的饮食工具“筷子”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传 递了感恩、明礼、睦邻、关爱等中华传统美德,表达出“教会感恩,学会分享” 的含义,浓缩了全球华人最深邃的情感。影片虽短,但它所蕴含的意义深刻入心 微电影《再不爱就晚了》曾3天火爆网络获得了500万的点击量,这个呼吁年轻 人关爱父母的短片,让不少年轻人看了之后潸然泪下,想到自己渐渐长大,然而 父母却一天天老去,心里很不是滋味。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亲这个 巨大的伦理内核。 微电影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承载起普通人的中国梦。近年来,一批由农民 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备受关注。虽然这些影片未必 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术水准,但故事都取材于真实经历,感情真挚,也特别 能够打动观众,从而通过网络向观众传递了核心价值观,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包容互信。这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展示了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 离其宗的成功之道;这些题材和拍摄方式,也为微电影承载社会价值提供了更多
广东省“六校联盟”2016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珠海一中 2015,12,17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微电影也可负载大主题 牛梦笛 普通观众一般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时还被称为“网 络短片”的作品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视角,既具备 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物故事链条。自 《老男孩》之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成为一种在互联网平台上 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短,是微电影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 并使拍摄变得更为简易。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 700 亿元左右, 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 2 万部。据预测,未来 3 年内,总产值将超过 1000 亿元。它的兴盛,开始牵动大众文化产品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了自身在 创作和推广上的问题。 首先,不少打着“微电影”旗号的网络视频存在依靠软色情、软暴力来增加点击 量的现象,内容低俗。其次,不少与微电影相关的创投和赛事活动流于形式,成 为商业机构和一些地方的门面活动,很少产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导演。还有一 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微电影应有的艺 术品质,让这一独特的影视形态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一般来说,内容上的泥沙俱下,是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的情况。 在加强管理和引导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微”时代的影视产品,也可以利 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消化大的主题,在赢得市场的同时,承担起大众教 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艺术性、公益性已经成为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标识。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用 5 分钟微电影的形式,以中国最常见的饮食工具“筷子”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传 递了感恩、明礼、睦邻、关爱等中华传统美德,表达出“教会感恩,学会分享” 的含义,浓缩了全球华人最深邃的情感。影片虽短,但它所蕴含的意义深刻入心。 微电影《再不爱就晚了》曾 3 天火爆网络获得了 500 万的点击量,这个呼吁年轻 人关爱父母的短片,让不少年轻人看了之后潸然泪下,想到自己渐渐长大,然而 父母却一天天老去,心里很不是滋味。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亲这个 巨大的伦理内核。 微电影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承载起普通人的中国梦。近年来,一批由农民、 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备受关注。虽然这些影片未必 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术水准,但故事都取材于真实经历,感情真挚,也特别 能够打动观众,从而通过网络向观众传递了核心价值观,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包容互信。这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展示了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 离其宗的成功之道;这些题材和拍摄方式,也为微电影承载社会价值提供了更多
可能。因此,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物”尽其用,是当前创 作界的一道重要课题 (《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9日02版)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微电影既具备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 物故事链条,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B.微电影短的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并使拍摄变得更为 简易,这是其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 C.一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其应有的艺 术品质,使其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D.微电影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负载大主题,既能赢得市场,也能承 担起大众教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2.下列关于微电影作品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微电影的代表作《老男孩》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 活视角。自此以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 B.衡量一部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指标是艺术性、公益性,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 可以称得上这方面的代表作。 C.《再不爱就晩了》呼吁年轻人关爱父母,虽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 亲这个巨大的伦理内核,是一部优秀的微电影。 D.近年来,一批由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之 所以备受关注,凭借的是高的艺术水准以及真挚的感情。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己达700亿元左右,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 可以肯定这一艺术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B.一般来说,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内容上泥沙俱下的情况,微 电影也难逃这一魔咒,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C.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之道是作品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微 电影也不例外,例如《筷子篇》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 D.当前创作界应该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规避其在创作上内容 低俗、推广上流于形式等问题,“物”尽其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初,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欧重诲,重诲终衔之。至是,重诲用事, 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东牙内指 挥使杨彦温使逐之。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丛珂使人扣门诘之曰琶 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从珂止于虞乡,遺使 以状闻。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 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 讨之。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欲面讯之。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帝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乃奏称:“臣徒以忠 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愿仿前朝侍讲 侍读、近代直崇政、枢密院,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乃置端明殿学 士
可能。因此,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物”尽其用,是当前创 作界的一道重要课题。 (《光明日报》 2015 年 11 月 09 日 02 版)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 分) A.微电影既具备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 物故事链条,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B.微电影短的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并使拍摄变得更为 简易,这是其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 C.一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其应有的艺 术品质,使其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D.微电影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负载大主题,既能赢得市场,也能承 担起大众教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2.下列关于微电影作品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 分) A. 微电影的代表作《老男孩》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 活视角。自此以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 B.衡量一部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指标是艺术性、公益性,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 可以称得上这方面的代表作。 C. 《再不爱就晚了》呼吁年轻人关爱父母,虽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 亲这个巨大的伦理内核,是一部优秀的微电影。 D. 近年来,一批由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之 所以备受关注,凭借的是高的艺术水准以及真挚的感情。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 700 亿元左右,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 可以肯定这一艺术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B.一般来说,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内容上泥沙俱下的情况,微 电影也难逃这一魔咒,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C.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之道是作品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微 电影也不例外,例如《筷子篇》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 D.当前创作界应该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规避其在创作上内容 低俗、推广上流于形式等问题,“物”尽其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初,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欧重诲,重诲终衔之。至是,重诲用事, 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东牙内指 挥使杨彦温使逐之。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 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从珂止于虞乡,遣使 以状闻。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 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 讨之。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欲面讯之。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帝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乃奏称:“臣徒以忠 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愿仿前朝侍讲、 侍读、近代直崇政、枢密院,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乃置端明殿学 士
安重诲以孔循少侍宫禁,谓其谙练故事,知朝士行能,多听其言。朝廷议置相, 循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欲用御史大夫李琪。循力沮之,谓重诲曰:“李琪非无文 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十矣。”他日议于上前,上 问谁可相者,重诲以协对。圜曰:“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名家, 识字甚少。臣既以不学忝相位,奈何更益以协,为天下笑乎!”上曰:“宰相重 任,卿辈更审议之。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既 退,孔循不揖,拂衣径去。重诲私谓圜曰:“今方乏人,协且备员,可乎? 圜曰:“明公舍李琪而相崔协,是犹弃苏合之丸,取蜣之转也。”循与重诲共事 日短琪而誉协,癸亥,竟以端明殿学士冯道及崔协并为中书侍郎。 (选自《资 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诲用事 用事:任意行事 B.吾欲面讯之 面讯:当面讯问 C.以备应对 应对:应答,对答 D.臣既以不学忝相位 不学:没有学问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 /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B.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 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C.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 /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 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重诲聪明敏锐,谨慎恭敬。但心胸狭窄,他与李从珂饮酒争吵,记恨在心, 多次在明宗面前说李从珂的坏话 B.安重诲深得不识字的后唐帝信任,但他也不能通晓朝廷所有的事情,于是设 立端明殿学士,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 C.安重诲好多事情都听孔循的话,因为孔循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 道朝廷官员的品行才能。安重诲向皇上推荐的宰相人选崔协就是孔循举荐的。 D.任圜反对崔协做宰相,认为他虽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怕被天下人笑 话。安重诲就在朝廷上同任圜商量,让崔协暂作备选人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 (5分) (2)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5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 荒村 倪瓒 踽踽荒村客,悠悠远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晩波明。 穴鼠能人拱,池鹅类鹤鸣。萧条①阮遥集②,几屐了余生?
安重诲以孔循少侍宫禁,谓其谙练故事,知朝士行能,多听其言。朝廷议置相, 循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欲用御史大夫李琪。循力沮之,谓重诲曰:“李琪非无文 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他日议于上前,上 问谁可相者,重诲以协对。圜曰:“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名家, 识字甚少。臣既以不学忝相位,奈何更益以协,为天下笑乎!”上曰:“宰相重 任,卿辈更审议之。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既 退,孔循不揖,拂衣径去。重诲私谓圜曰: “今方乏人,协且备员,可乎?” 圜曰:“明公舍李琪而相崔协,是犹弃苏合之丸,取蜣之转也。”循与重诲共事, 日短琪而誉协,癸亥,竟以端明殿学士冯道及崔协并为中书侍郎。 (选自《资 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重诲用事 用事: 任意行事 B. 吾欲面讯之 面讯: 当面讯问 C. 以备应对 应对: 应答,对答 D. 臣既以不学忝相位 不学:没有学问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 /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B.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 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C.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 /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D.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 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安重诲聪明敏锐,谨慎恭敬。但心胸狭窄,他与李从珂饮酒争吵,记恨在心, 多次在明宗面前说李从珂的坏话。 B. 安重诲深得不识字的后唐帝信任,但他也不能通晓朝廷所有的事情,于是设 立端明殿学士,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 C. 安重诲好多事情都听孔循的话,因为孔循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 道朝廷官员的品行才能。安重诲向皇上推荐的宰相人选崔协就是孔循举荐的。 D. 任圜反对崔协做宰相,认为他虽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怕被天下人笑 话。安重诲就在朝廷上同任圜商量,让崔协暂作备选人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 (5 分) (2)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 8~9 题。 荒村 倪瓒 踽踽荒村客,悠悠远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 穴鼠能人拱,池鹅类鹤鸣。萧条①阮遥集②,几屐了余生?
[注]①萧条:犹逍遥,闲逸貌。②阮遥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之子阮孚, 好屐。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给鞋涂蜡),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 神甚闲畅。 8.诗题虽是“荒村”,但“荒村”不荒。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 (3)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三、四题为选做题,请在两大题中选做一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所选大题 后的方框涂黑,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立春 陈毓 立春娘生立春,正是立春那天。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无法可想,就去田地里 转 立春爹踢脚下麦田,麦田软和,似乎冒着热气:抬头,他看见大群麻雀从地的这 头扑棱到那头,“扑棱来扑棱去,天生就是扑棱的命”。立春爹嘟哝过麻雀,猛 然看见地畔一树梅花开得惊艳,梅花的香气像清凉的水流,涤荡他的心和眼,似 乎那新生儿娇嫩的陌生的哭声重返他的耳边,使他的心里生出难言的温软,他立 即折身往家里赶 他跟立春娘说,给孩子起名立春吧。女儿就女儿吧,戏里都唱了,谁说女子不如 男呐。 现在,立春已过了立春娘生立春的年纪,但她依然苗条得像春风中的一枝柳。她 腰身壮大的男人五年前就和她生分了,她至今没有孩子 五年前,立春随丈夫厉槟榔去东莞打工,那个厂子像是在那里等了厉槟榔25年, 使得25岁的厉槟榔像一枚钉子被楔进铁板中,再也拔不出来。他只知道,流水 线上的日子走到月末,他会得到工钱,一叠钞票,这是他在遥远的家乡做什么都 没法换来的。但立春讨厌工厂,她抱怨橡胶的气味熏染得她也快成橡胶制品了 直到立春不辞而别,返回家乡,他也没有愧疚,他坚信生活就是生活,他不会像 立春那样任性,那样抗不得硬。他现在还无力想象未来,他唯一确定的就是他不 能回去再种那十几亩山地,种了吃,吃了再种的生活不是他的人生了。厉槟榔喜 欢东莞,那里朝气蓬勃,比那个死了一半的村庄更让他有活着的体会。他说,假
[注]①萧条:犹逍遥,闲逸貌。②阮遥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之子阮孚, 好屐。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给鞋涂蜡),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 神甚闲畅。 8.诗题虽是“荒村”,但“荒村”不荒。请结合诗句分析。(5 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 , ”。 (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 (3)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 , ”。 乙 选考题 三、四题为选做题,请在两大题中选做一题,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把所选大题 后的方框涂黑,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立春 陈毓 立春娘生立春,正是立春那天。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无法可想,就去田地里 转。 立春爹踢脚下麦田,麦田软和,似乎冒着热气;抬头,他看见大群麻雀从地的这 头扑棱到那头,“扑棱来扑棱去,天生就是扑棱的命”。立春爹嘟哝过麻雀,猛 然看见地畔一树梅花开得惊艳,梅花的香气像清凉的水流,涤荡他的心和眼,似 乎那新生儿娇嫩的陌生的哭声重返他的耳边,使他的心里生出难言的温软,他立 即折身往家里赶。 他跟立春娘说,给孩子起名立春吧。女儿就女儿吧,戏里都唱了,谁说女子不如 男呐。 现在,立春已过了立春娘生立春的年纪,但她依然苗条得像春风中的一枝柳。她 腰身壮大的男人五年前就和她生分了,她至今没有孩子。 五年前,立春随丈夫厉槟榔去东莞打工,那个厂子像是在那里等了厉槟榔 25 年, 使得 25 岁的厉槟榔像一枚钉子被楔进铁板中,再也拔不出来。他只知道,流水 线上的日子走到月末,他会得到工钱,一叠钞票,这是他在遥远的家乡做什么都 没法换来的。但立春讨厌工厂,她抱怨橡胶的气味熏染得她也快成橡胶制品了。 直到立春不辞而别,返回家乡,他也没有愧疚,他坚信生活就是生活,他不会像 立春那样任性,那样抗不得硬。他现在还无力想象未来,他唯一确定的就是他不 能回去再种那十几亩山地,种了吃,吃了再种的生活不是他的人生了。厉槟榔喜 欢东莞,那里朝气蓬勃,比那个死了一半的村庄更让他有活着的体会。他说,假
如没出来,不知道蓝水河之外有个叫东莞的地方,他也许还能在蓝水河活下去, 现在他知道了,蓝水河的日子就是他不再想要过下去的日子,就算立春违拗他, 要回蓝水河,但他是坚决地不回去了。一个东莞,一个蓝水河,你选择。厉槟榔 说。一个蓝水河,一个东莞,你选择。立春把厉槟榔的喊话颠倒组合了一下,丢 回给了厉槟榔。这之后,他们各自走向自己指点的方向,这一决定,五年过去了 偶尔的,立春想,自己可能太拗了。不喜欢那个橡胶厂,可以换一个么,东莞的 厂子多过乡下的猪圈,怎的自己就找不到一家合适的?但立春立即就被自己把东 莞的厂子和猪圈联想的念头惊到,她想她可能真的不喜欢东莞,那里的热,腊月 都能看见苍蝇飞,胳膊上总是黏糊糊的。是的,一个该藏的冬天也能露大腿的地 方,好吗? 现实检验了他们爱的浓度,他们爱自己都比爱对方多点儿立春反过来说服自己, 现实里更多的乡村夫妇必须两地分居,是因为女人总要留下来照顾老人孩子伺候 土地,那她呢,她和厉槟榔没有孩子,但她选择留在乡村,是照顾自己的感受。 立春一会儿觉得自己有理,一会又觉得气馁。但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她要在门里 门外、在天地之间、在田野找到自己的答案 回来的第一年,立春把邻里、屋前屋后撂荒的土地以低廉的价格租过来,用厉槟 榔给她的钱;第二年,她用厉槟榔给她的钱承包了更多的地,依然种树。现在那 些她能置换回来的地都被她种了树。她雇佣村子里十几个女人帮她维护苗木。第 三年的时候,她种的一部分树苗可以卖了。现在是第五年,她依然得到像钉子 样坚守钉子一样实心的厉槟榔给她的钱,她帮厉槟榔把那些钱存进银行,用厉槟 榔的名字开账户,未来她还要把厉槟榔以前给她的钱一点点透出来,存到那张银 行卡上。她想,那是厉槟榔在那个叫东莞的城市的痕迹,生命的痕迹。 立春这天,立春去她的苗木地查看,她闻见侧柏荡漾的香气似乎比昨天浓郁了许 多,让她直感慨老祖宗的确伟大,到了哪个节气就是哪个节气的气象和感觉。节 气到了立春,真就有东风解冻的意思。 她忽然想到东莞那使她身体如同锈住的橡胶的气味,她再次感觉她比厉槟榔幸 福,她在那个午后获得的幸福感使她心生对厉槟榔深深地歉疚和遗憾,那遗憾和 歉疚包围着她,她在田地里四处打转,想要做点什么。 立春请来木工师傅,要在侧柏的苗圃地中间给她搭起一个高高的棚子,她心里暗 想,那会是她的绣楼,她要等厉槟榔回来,她要他和她住在那个一年四季都散发 着柏树无限美妙香气的棚子里 棚子盖好那天,立春把她和厉槟榔结婚时的大红锦缎被子和印着牡丹花的床单 并搬上了高台。她还给高台上的木格窗子上贴好了嫣红的窗花花。 她坐在棚子里自拍,她给厉槟榔发照片、发短信,她说,她这样等他归来。(有 删改)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23)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去田地里转”“嘟哝过麻雀”,这些细节形象 地写出了立春爹初为人父的喜悦。 B.厉槟榔不愿回家种地,喜欢留在东莞,是因为他认为流水线上的日子走到月 末,他就会得到工钱,这是他在家乡种地无法换来的
如没出来,不知道蓝水河之外有个叫东莞的地方,他也许还能在蓝水河活下去, 现在他知道了,蓝水河的日子就是他不再想要过下去的日子,就算立春违拗他, 要回蓝水河,但他是坚决地不回去了。一个东莞,一个蓝水河,你选择。厉槟榔 说。一个蓝水河,一个东莞,你选择。立春把厉槟榔的喊话颠倒组合了一下,丢 回给了厉槟榔。这之后,他们各自走向自己指点的方向,这一决定,五年过去了。 偶尔的,立春想,自己可能太拗了。不喜欢那个橡胶厂,可以换一个么,东莞的 厂子多过乡下的猪圈,怎的自己就找不到一家合适的?但立春立即就被自己把东 莞的厂子和猪圈联想的念头惊到,她想她可能真的不喜欢东莞,那里的热,腊月 都能看见苍蝇飞,胳膊上总是黏糊糊的。是的,一个该藏的冬天也能露大腿的地 方,好吗? 现实检验了他们爱的浓度,他们爱自己都比爱对方多点儿。立春反过来说服自己, 现实里更多的乡村夫妇必须两地分居,是因为女人总要留下来照顾老人孩子伺候 土地,那她呢,她和厉槟榔没有孩子,但她选择留在乡村,是照顾自己的感受。 立春一会儿觉得自己有理,一会又觉得气馁。但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她要在门里 门外、在天地之间、在田野找到自己的答案。 回来的第一年,立春把邻里、屋前屋后撂荒的土地以低廉的价格租过来,用厉槟 榔给她的钱;第二年,她用厉槟榔给她的钱承包了更多的地,依然种树。现在那 些她能置换回来的地都被她种了树。她雇佣村子里十几个女人帮她维护苗木。第 三年的时候,她种的一部分树苗可以卖了。现在是第五年,她依然得到像钉子一 样坚守钉子一样实心的厉槟榔给她的钱,她帮厉槟榔把那些钱存进银行,用厉槟 榔的名字开账户,未来她还要把厉槟榔以前给她的钱一点点透出来,存到那张银 行卡上。她想,那是厉槟榔在那个叫东莞的城市的痕迹,生命的痕迹。 立春这天,立春去她的苗木地查看,她闻见侧柏荡漾的香气似乎比昨天浓郁了许 多,让她直感慨老祖宗的确伟大,到了哪个节气就是哪个节气的气象和感觉。节 气到了立春,真就有东风解冻的意思。 她忽然想到东莞那使她身体如同锈住的橡胶的气味,她再次感觉她比厉槟榔幸 福,她在那个午后获得的幸福感使她心生对厉槟榔深深地歉疚和遗憾,那遗憾和 歉疚包围着她,她在田地里四处打转,想要做点什么。 立春请来木工师傅,要在侧柏的苗圃地中间给她搭起一个高高的棚子,她心里暗 想,那会是她的绣楼,她要等厉槟榔回来,她要他和她住在那个一年四季都散发 着柏树无限美妙香气的棚子里。 棚子盖好那天,立春把她和厉槟榔结婚时的大红锦缎被子和印着牡丹花的床单一 并搬上了高台。她还给高台上的木格窗子上贴好了嫣红的窗花花。 她坐在棚子里自拍,她给厉槟榔发照片、发短信,她说,她这样等他归来。(有 删改)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23)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去田地里转”“嘟哝过麻雀”,这些细节形象 地写出了立春爹初为人父的喜悦。 B.厉槟榔不愿回家种地,喜欢留在东莞,是因为他认为流水线上的日子走到月 末,他就会得到工钱,这是他在家乡种地无法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