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目录 前言 志愿者动机:利他0R利己 曲祯桢09300130112、王玥珉09300130154 胡明浩09300130125 大学生在复杂的人性面前的态度—从“彭宇案”看善心何去何从 张文妮、张祎卓、周瑶群、王云婷…… 大义灭亲,还是亲亲相隐——关于法律与伦理的研究 贺喜09300290027、白霖、09300300051 陆雨骅09300300053、张宁09300730132 ………………19 制度是基础,公民社会是动力——关于中国慈善的分析和探讨 张子骅08300150004、朱玲0830260063 高然0930030045、范文忆09300130100 中国企业家捐赠现状研究 邵可嘉09300730045、王嘉仪09300720244 方苑清10300500016…………………………………………35 企业伦理和社会企业的研究 廖百琦08300690144、石子晴08300690157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与既得财富的态度探讨 张博08300120155、侯杉珊09300730103………………5 女大学生的内心沉浮—“天上人间”事件的原因及影响 刘雨迪1030073095、韩笑10300110115 寿可怡10300110057… 你如何“选择”你的婚姻调查报告 成倩莹09300720196、王雪鲁09300720197 罗天穹09300720207………………………………………77 电视媒体对女性自我认知和自我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 一胡佳竹、刘千楚、张琼予 对我国当下精神病强制收治制度的反思——一个基于人身自由的探讨 黄凯08300270006………… …9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 目录 前言………………………………………………………………………………………4 志愿者动机:利他 OR 利己 ——曲祯桢 09300130112、王玥珉 09300130154 胡明浩 09300130125 ………………………………………………………………6 大学生在复杂的人性面前的态度——从“彭宇案”看善心何去何从 ——张文妮、张祎卓、周瑶群、王云婷………………………………………………12 大义灭亲,还是亲亲相隐——关于法律与伦理的研究 ——贺喜 09300290027、白霖、09300300051 陆雨骅 09300300053、张宁 09300730132…………………………………………19 制度是基础,公民社会是动力——关于中国慈善的分析和探讨 ——张子骅 08300150004、朱玲 08300260063 高然 09300300045、范文忆 09300130100………………………………………31 中国企业家捐赠现状研究 ——邵可嘉 09300730045、王嘉仪 09300720244 方苑清 10300500016………………………………………………………………35 企业伦理和社会企业的研究 ——廖百琦 08300690144、石子晴 08300690157 ……………………………………41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与既得财富的态度探讨 ——张博 08300120155、侯杉珊 09300730103…………………………………………55 女大学生的内心沉浮——“天上人间”事件的原因及影响 —— 刘雨迪 10300730095 、韩笑 10300110115 寿可怡 10300110057 …………………………………………………………62 你如何“选择”你的婚姻调查报告 ——成倩莹 09300720196、王雪鲁 09300720197 罗天穹09300720207 ………………………………………………………………77 电视媒体对女性自我认知和自我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 ——胡佳竹、刘千楚、张琼予…………………………………………………………88 对我国当下精神病强制收治制度的反思——一个基于人身自由的探讨 ——黄凯08300270006 …………………………………………………………………99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硏报告 关于废除贪污贿赂罪死刑的调查研究 和亚林08300170077、张双双09300120118 金紫嫣09302010077 …………………112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 曹震09302010038、屠昕09302010016 卜旸09300300080 117 高校保安与学生之间关系调查 曹昱09301020005、刘小年09300190066 朱晓婷09301020048、张皓09301020049… 121 大众文化通俗与庸俗的界定 张峥10300500032、张畅10300140036… ………………………………138 大陆色情服务业中的伦理问题 于云梦09300120053、陈希烨09300120058 关于人妖问题的调查报告 李安琪09300130151、周予雪09300130127 李向鹏09300130077、李瑶09300130183………………158 关于变性的伦理研究 王隽劼09300170059、顾逸尘09300120108 王俊峰09300720240… 168 中国消费者的道德审视 对当代生命科学发展面临的伦理困惑的思考 潘路07300720141、袁俊康09300720137 刘磊10301170001……… ……………………………176 医患关系中红包现象的研究 陈苏迪09300190043、王启09300190038 李谦09300190059… …181 黑暗之影—浅析电影中的扭曲人性 潘明杰09300720165、陈世杰09300720187 马瑄仪09300730049 有关世博会“绿色通道”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报告 张家毓10300730087、张郁10300730090 郭巍蓉10300730071…… 19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 关于废除贪污贿赂罪死刑的调查研究 ——和亚林 08300170077、张双双 09300120118 金紫嫣09302010077………………………………………………………………112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 ——曹震 09302010038、屠昕 09302010016 卜旸 09300300080 ………………………………………………………………117 高校保安与学生之间关系调查 ——曹昱 09301020005、刘小年 09300190066 朱晓婷 09301020048、张皓 09301020049………………………………………121 大众文化通俗与庸俗的界定 ——张峥 10300500032、张畅 10300140036…………………………………………138 大陆色情服务业中的伦理问题 —— 于云梦 09300120053、陈希烨 09300120058……………………………………146 关于人妖问题的调查报告 ——李安琪 09300130151、周予雪 09300130127 李向鹏 09300130077、李瑶 09300130183………………………………………158 关于变性的伦理研究 ——王隽劼 09300170059、顾逸尘 09300120108 王俊峰09300720240………………………………………………………………168 中国消费者的道德审视 ——刘臻………………………………………………………………………………174 对当代生命科学发展面临的伦理困惑的思考 ——潘路 07300720141、袁俊康 09300720137 刘磊 10301170001 ………………………………………………………………176 医患关系中红包现象的研究 ——陈苏迪 09300190043、王启 09300190038 李谦09300190059…………………………………………………………………181 黑暗之影——浅析电影中的扭曲人性 ——潘明杰 09300720165、陈世杰 09300720187 马瑄仪09300730049 …………………………………………………………187 有关世博会“绿色通道”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报告 ——张家毓 10300730087、张郁 10300730090 郭巍蓉10300730071………………………………………………………………192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硏报告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调查研究 杨炯09300300085、陈祺09300290055 李书恒09301020017………………………………………199 代孕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 章经纬09300500014、赵艳09300540013 209 关于安乐死的伦理思考 姚旭08300170009、倪沁远08300170159………… 是否应该生下你,我的孩子—一—关于缺陷儿出生问题的研究 华雯菁10300130042、刘骅冰09300730042 程梦姣10300500033…… ………………………………226 自杀的伦理思考 周一帆09300730001、张卓君09300730087 徐馨凯09300740002、李响09301020064…… 限塑令颁布后的实行情况及对社会影响的研究报告 江珊10300110026、宋元明10300110053……………………………………241 关于是否应该使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问题研究 周彤09300730055、顾诗佳09300730048 钮黛09300730054… 248 析腾讯与360之争折射出的商业伦理问题 马伊莎10300110056、徐雨薇10300110046 黄雅晴10300170098 关于360与QQ的竞争而引发的探讨 胡健涛10300730040…………………… …………………270 从“我爸是李刚”看网络暴力罪与罚 张彭景09302010087、赵健强09302010063 …277 中小学语文课改调查报告——我们愿看到什么样的课本? 郑小希08300220057、叶子09300720072 张旭华09300720026……………………………………291 当代中国教育的批判性考察 一朱黎君10300160012… 299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3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调查研究 ——杨炯 09300300085、 陈祺 09300290055 李书恒09301020017………………………………………………………………199 代孕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 ——章经纬 09300500014 、赵艳 09300540013 ……………………………………209 关于安乐死的伦理思考 ——姚旭 08300170009、倪沁远 08300170159………………………………………219 是否应该生下你,我的孩子——关于缺陷儿出生问题的研究 ——华雯菁 10300130042、刘骅冰 09300730042 程梦姣 10300500033……………………………………………………………226 自杀的伦理思考 ——周一帆 09300730001、张卓君 09300730087 徐馨凯 09300740002、李响 09301020064 …………………………………237 限塑令颁布后的实行情况及对社会影响的研究报告 ——江珊 10300110026 、宋元明 10300110053……………………………………241 关于是否应该使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问题研究 ——周彤 09300730055、顾诗佳 09300730048 钮黛 09300730054 ……………………………………………………………248 析腾讯与 360 之争折射出的商业伦理问题 ——马伊莎 10300110056、徐雨薇 10300110046 黄雅晴 10300170098……………………………………………………………255 关于 360 与 QQ 的竞争而引发的探讨 ——胡健涛 10300730040……………………………………………………………270 从“我爸是李刚”看网络暴力罪与罚 ——张彭景 09302010087、赵健强 09302010063 ………………………………277 中小学语文课改调查报告——我们愿看到什么样的课本? ——郑小希 08300220057、叶子 09300720072 张旭华 09300720026……………………………………………………………291 当代中国教育的批判性考察 ——朱黎君 10300160012 …………………………………………………………299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前言 近几年来,复旦大学领国内高校之先,推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 重大措施,其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即努力 造就“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应用伦理学》课程始终贯彻 通识教育理念,肩负通识教育的重任,力求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为 宗旨,不仅向学生传授广博的知识,而且更突出培养一种学习的理念,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型 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促进其才智、心智日益成熟。 《应用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内容涉及人性伦理、人生伦理、性伦理、婚姻家 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理等方面, 课程教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伦理问题,尤其是对那 些特别尖锐而重大的实际问题,既作理论的思辨,又作深入的探讨,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研 究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伦理学》也是一门研讨型的课程,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研讨型 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 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 过程。可以说,《应用伦理学》教学涵盖“理论、历史、现实”方面,努力构建文科、理科 医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力求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其学识学养 作为研讨型课程一—《应用伦理学》的一大特色就是每学期开展“课题调查研究”的实 践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具体做法主要采取以下 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布置“课题调査研究”计划。要求学生自发志愿组成课题 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调查研究计划书,其内容涉及课题项目名 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事实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 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期望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 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定题。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 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启动课题研 究活动 (3)实施调硏计划。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则将课 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全程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 或进行具体的调研辅导。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 入讨论 (4)成果形式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 数据统计及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I、DⅤ影像、照片资料及其光盘制作等。 (5)交流展示评价。学生调査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交流学习 展示。由老师和助教共同对学生课题成果进行点评和评价 大致说来,对学生课题成果的评价考核有下列指标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4 前言 近几年来,复旦大学领国内高校之先,推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 重大措施,其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即努力 造就“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应用伦理学》课程始终贯彻 通识教育理念,肩负通识教育的重任,力求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为 宗旨,不仅向学生传授广博的知识,而且更突出培养一种学习的理念,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型 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促进其才智、心智日益成熟。 《应用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内容涉及人性伦理、人生伦理、性伦理、婚姻家 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理等方面, 课程教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伦理问题,尤其是对那 些特别尖锐而重大的实际问题,既作理论的思辨,又作深入的探讨,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研 究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伦理学》也是一门研讨型的课程,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研讨型 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 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 过程。可以说,《应用伦理学》教学涵盖“理论、历史、现实”方面,努力构建文科、理科、 医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力求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其学识学养。 作为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的一大特色就是每学期开展“课题调查研究”的实 践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具体做法主要采取以下 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布置“课题调查研究”计划。要求学生自发志愿组成课题 研究小组(人数以 2 至 5 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调查研究计划书,其内容涉及课题项目名 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事实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 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期望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 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定题。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 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启动课题研 究活动。 (3)实施调研计划。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则将课 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全程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 或进行具体的调研辅导。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 入讨论。 (4)成果形式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 数据统计及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 影像、照片资料及其光盘制作等。 (5)交流展示评价。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交流学习 展示。由老师和助教共同对学生课题成果进行点评和评价。 大致说来,对学生课题成果的评价考核有下列指标: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 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伦理道德”内容,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道德的现象,并开展调查 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硏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 养学生调研中的合作、沟通、和谐的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其三是形式,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 DⅤ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调研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 婚姻家庭内容的调研,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节俭、独立及对家庭的 责任感。 近几年来,学生递交的调查研究报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下列课题内容: 1)婚恋伦理问题:当代大学生接受性教育现状的调查、大学生同居现象的调查、大 学生的婚恋观访谈、大学生眼中的“艳照门”、如何看待“同性恋婚姻”、现代社会性别交叉 现象(中性趋势、同性恋、变性人)研究、校园同性恋现象的调査研究、师生恋的伦理思考、 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的 研究、婚前财产公证问题的思考:对未婚妈妈的态度调査报告、复旦学生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的态度调查报告 (2)社会伦理问题:大学生自私现象分析、大学生崇拜对象的调查报告、大学生迷信 文化的调査研究、大学生生活西化程度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对慈善事业的认知与慈善实践状况 的调査:中美价值观差异的调查报告、中国司法腐败的调查、伦理电影(通天塔、大逃杀、盛 夏光年、蓝色大门)中的社会问题调査研究、校园周边商贩与学生关系的调查报告、废除死刑 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吗、对媒体报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硏究、追星现象的调査研究、 关于大学生购买使用盗版情况及其对盗版态度的调查研究、“文化热”的流行原因与思考、广 告与道德问题、对死刑制度的思考、男护士现状的调查、矿难事故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基层 官员腐败情况的调查; 3)生命医学伦理问题:克隆技术是喜大于忧还是忧大于喜、实行安乐死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代孕母亲”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关于变性人的伦理思考、医患关系的状况调 查与思考、关于“临终关怀”的认知现状及价值判断的调查、新生儿安乐死问题、大学生是否 接受“代孕妈妈”、堕胎中的伦理道德硏究、人类有无必要去破译“基因遗传密码”、有没有 必要制作“基因信息卡”、为什么器官不能商品化的自由买卖、医生的权利与义务的调查: 4)科技伦理问题:关于博客与网络视频的调査报告、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行动落实 换脸的伦理思考、关于动物的权利探讨、“流浪猫”状况调査及其对策、北京奥运工程的伦理 问题调查、网络伦理中的三个“P”问题调査研究( Privacy, Piracy, Pornography) 实践表明,开展“课题项目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 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文素质。深受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我深感欣慰和快乐。 陈金华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5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 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伦理道德”内容,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道德的现象,并开展调查 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 养学生调研中的合作、沟通、和谐的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其三是形式,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 DV 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调研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 婚姻家庭内容的调研,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节俭、独立及对家庭的 责任感。 近几年来,学生递交的调查研究报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下列课题内容: (1)婚恋伦理问题:当代大学生接受性教育现状的调查、大学生同居现象的调查、大 学生的婚恋观访谈、大学生眼中的“艳照门”、如何看待“同性恋婚姻”、现代社会性别交叉 现象(中性趋势、同性恋、变性人)研究、校园同性恋现象的调查研究、师生恋的伦理思考、 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的 研究、婚前财产公证问题的思考;对未婚妈妈的态度调查报告、复旦学生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的态度调查报告; (2)社会伦理问题:大学生自私现象分析、大学生崇拜对象的调查报告、大学生迷信 文化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活西化程度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对慈善事业的认知与慈善实践状况 的调查;中美价值观差异的调查报告、中国司法腐败的调查、伦理电影(通天塔、大逃杀、盛 夏光年、蓝色大门)中的社会问题调查研究、校园周边商贩与学生关系的调查报告、废除死刑 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吗、对媒体报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追星现象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购买使用盗版情况及其对盗版态度的调查研究、“文化热”的流行原因与思考、广 告与道德问题、对死刑制度的思考、男护士现状的调查、矿难事故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基层 官员腐败情况的调查; (3)生命医学伦理问题:克隆技术是喜大于忧还是忧大于喜、实行安乐死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代孕母亲”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关于变性人的伦理思考、医患关系的状况调 查与思考、关于“临终关怀”的认知现状及价值判断的调查、新生儿安乐死问题、大学生是否 接受“代孕妈妈”、堕胎中的伦理道德研究、人类有无必要去破译“基因遗传密码”、有没有 必要制作“基因信息卡”、为什么器官不能商品化的自由买卖、医生的权利与义务的调查; (4)科技伦理问题:关于博客与网络视频的调查报告、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行动落实、 换脸的伦理思考、关于动物的权利探讨、“流浪猫”状况调查及其对策、北京奥运工程的伦理 问题调查、网络伦理中的三个“P”问题调查研究(Privacy, Piracy, Pornography); 实践表明,开展“课题项目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 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文素质。深受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我深感欣慰和快乐。 陈金华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