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目录 前言…… 贫富差距之我见 一陈昱07300270054、苏金艳0730073004 惠珅06300170141、夏炎06300170143… 6 社会救助行为的当事人双方心理以及社会影响 朱一帆08300720022、李天宇08300720001 王章玉08300720062、叶南08300740006 赵金鑫08300220028 “飙车案”所涉及的社会问题探讨 余之臻07300120196、杨怡婷07300720467 吴成07300720441、陆雒07300220005 关于足球非道德行为的研究 陈骋08300720378、房梓073007040………………………44 大学生对“钉子户”现象认知态度调研 钟倩07300720070、孙思捷07300720069 由虐童案引发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思考 龙若希08300110054、赵婧08300110046 阳晓君08300110056、毛菊丹08300110062………74 关于“上海的新移民与传播”研究调查报告 董正椽08300730076、邵必为08300720310 曹本沛08301010150、江智东08300440009 夏昊08300440021……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 目录 前言…………………………………………………………………………………4 贫富差距之我见 ——陈昱 07300270054、苏金艳 07300730042 惠珅 06300170141、夏炎 06300170143 ……………………………………6 社会救助行为的当事人双方心理以及社会影响 ——朱一帆 08300720022、李天宇 08300720001 王章玉 08300720062、叶南 08300740006 赵金鑫08300220028………………………………………………………… 28 “飙车案”所涉及的社会问题探讨 ——余之臻 07300120196、杨怡婷 07300720467 吴成 07300720441、陆雒 07300220005……………………………………………………40 关于足球非道德行为的研究 ——陈骋 08300720378、房梓 07300700040………………………………………44 大学生对“钉子户”现象认知态度调研 ——钟倩 07300720070、孙思捷 07300720069 …………………………………47 由虐童案引发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思考 ——龙若希 08300110054、赵婧 08300110046 阳晓君 08300110056、毛菊丹 08300110062…………………………………74 关于“上海的新移民与传播”研究调查报告 ——董正椽 08300730076、邵必为 08300720310 曹本沛 08301010150、江智东 08300440009 夏昊08300440021 ……………………………………………………………84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研报告 江睿杰08300110001、吴可08300110005 李林斐08300110006、於逸俊0830019000 陆上行08300190009、任文杰08300190021 7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报告 一王卉07300110024 100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 吴俊08300190023、张卓伟08300720014 陈骏08300190058、潘坚08301030016………………………108 透过杨佳袭警案看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治伦理问题 常思衍08300730134、王少鸣08300730133 南晓蒙08300720024… ……………-115 当代社会大学生自杀行为分析 雷婷08300110022……………………120 拿什么追到你,我的爱人—建国以来三代人恋爱模式调查报告 王文心、王俊杰、程佳、蒲庭松、任亚炎……124 浅析中性审美流行趋势及原因 徐阳08300720343、陈碧韵08300720351 崔瑞08300720352、周弘08300720354… ……141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人性思考 崔璨08300700046、方阳福08300300091 张之明08300300096………………………………… 电影里的战争与人性 刘璐08300190073、王瑜昕08300110059………………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 关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研报告 ——江睿杰 08300110001、吴可 08300110005 李林斐 08300110006、於逸俊 08300190002 陆上行 08300190009 、任文杰 08300190021 ……………………………97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报告 ——王卉 07300110024 ………………………………………………………100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 ——吴俊 08300190023 、张卓伟 08300720014 陈骏 08300190058 、潘坚 08301030016 …………………………………108 透过杨佳袭警案看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治伦理问题 ——常思衍 08300730134、王少鸣 08300730133 南晓蒙 08300720024 ………………………………………………………115 当代社会大学生自杀行为分析 ——雷婷 08300110022 …………………………………………………………120 拿什么追到你,我的爱人——建国以来三代人恋爱模式调查报告 ——王文心、王俊杰、程佳、蒲庭松、任亚炎…………………………………124 浅析中性审美流行趋势及原因 ——徐阳 08300720343、陈碧韵 08300720351 崔瑞08300720352、周弘 08300720354……………………………………141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人性思考 ——崔璨 08300700046 、方阳福 08300300091 张之明08300300096…………………………………………………………148 电影里的战争与人性 ——刘璐 08300190073、王瑜昕 08300110059…………………………………152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SNS网站的社会支持服务和网络隐私问题的研究—以人人网和复且为例 肖文杰08300730008、金梦源08300730015 陈心怡08300730042、叶昊08300730004 顾旻佶08300730003 …160 复旦大学电子网络资源现状调查 顾飒斐、沈喆韡、陈晶、王洁……… 168 被重申的教师批评权 路平08300140034、贺俊逸08300140001 林振岳08300110009侯玉君08300140044 李培毓08300140040… ………179 药物淀涡中的伦理学 沈华荣08300300093,代磊08300300098 唐小亮08300720051,刘志欢08300300097………………………190 大学生社团组织与参与动机的伦理问题调研 郑文倩、屠一多、黄骏珺、魏洋、张心怡、柏惠鸿………196 关于应用伦理学课程影响力的调查 黄辰颖08300540013、张希08300140043、霍小骞08300540009… 205 关于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报告 —吴正西、赵文琦、张雪 ………………………215 “应用伦理学”课程课题调查心得体会 —雷婷083001102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3 SNS 网站的社会支持服务和网络隐私问题的研究——以人人网和复旦为例 ——肖文杰 08300730008、金梦源 08300730015 陈心怡 08300730042、叶昊 08300730004 顾旻佶 08300730003………………………………………………………160 复旦大学电子网络资源现状调查 ——顾飒斐、沈喆韡、陈晶、王洁………………………………………………168 被重申的教师批评权 ——路平 08300140034、贺俊逸 08300140001 林振岳 08300110009、侯玉君 08300140044 李培毓 08300140040 …………………………………………………179 药物漩涡中的伦理学 ——沈华荣 08300300093,代磊 08300300098 唐小亮 08300720051,刘志欢 08300300097………………………………190 大学生社团组织与参与动机的伦理问题调研 ——郑文倩、屠一多、黄骏珺、魏洋、张心怡、柏惠鸿 ………………………196 关于应用伦理学课程影响力的调查 ——黄辰颖 08300540013、张希 08300140043、霍小骞 08300540009…………205 关于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报告 ——吴正西、赵文琦、张雪 ………………………………………………………215 “应用伦理学”课程课题调查心得体会 ——雷婷08300110022……………………………………………………………218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刖言 近几年来,复旦大学领国内高校之先,推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 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其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 力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即努力造就“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 的复合型人才。《应用伦理学》课程始终贯彻通识教育理念,肩负通识教育的 重任,力求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为宗旨,不仅向学 生传授广博的知识,而且更突出培养一种学习的理念,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型 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促进其才智、心智日益成熟。 《应用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内容涉及人性伦理、人生伦理、性 伦理、婚姻家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 经济伦理、行政伦理等方面,课程教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伦理问题,尤其是对那些特别尖锐而重大的实际问题, 既作理论的思辨,又作深入的探讨,努力提髙学生的分析、研究和处理、解决 问题的能力。 《应用伦理学》也是一门研讨型的课程,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 能力。研讨型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 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 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可以说,《应用伦理学》教 学涵盖“理论、历史、现实”方面,努力构建文科、理科、医科之间的紧密联 系,力求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其学识学养 作为研讨型课程—一《应用伦理学》的一大特色就是每学期开展“课题调查 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性教学活 动。具体做法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布置“课题调査研究”计划。要求学生自发 志愿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调查研究计 划书,其内容涉及课题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 最终成果形式。事实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 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期望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 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定题。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 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 过后,才能正式启动课题研究活动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4 前言 近几年来,复旦大学领国内高校之先,推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 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其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 力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即努力造就“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 的复合型人才。《应用伦理学》课程始终贯彻通识教育理念,肩负通识教育的 重任,力求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为宗旨,不仅向学 生传授广博的知识,而且更突出培养一种学习的理念,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型 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促进其才智、心智日益成熟。 《应用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内容涉及人性伦理、人生伦理、性 伦理、婚姻家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 经济伦理、行政伦理等方面,课程教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伦理问题,尤其是对那些特别尖锐而重大的实际问题, 既作理论的思辨,又作深入的探讨,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和处理、解决 问题的能力。 《应用伦理学》也是一门研讨型的课程,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 能力。研讨型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 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 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可以说,《应用伦理学》教 学涵盖“理论、历史、现实”方面,努力构建文科、理科、医科之间的紧密联 系,力求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其学识学养。 作为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的一大特色就是每学期开展“课题调查 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性教学活 动。具体做法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布置“课题调查研究”计划。要求学生自发 志愿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 2 至 5 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调查研究计 划书,其内容涉及课题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 最终成果形式。事实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 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期望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 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定题。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 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 过后,才能正式启动课题研究活动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3)实施调研计划。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老师则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全程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实 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或进行具体的调研辅导。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 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论文、调 査分析报告、数据统计及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 照片资料及其光盘制作等。 5)交流展示评价。学生调査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 示交流学习展示。由老师和助教共同对学生课题成果进行点评和评价 大致说来,对学生课题成果的评价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 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伦理道德”内容,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 中不道德的现象,并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活动要贴近学生生 活,既能培养学生调研中的合作、沟通、和谐的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和科研能力; 其三是形式,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 采访、PPT、D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调研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 目的。比如婚姻家庭内容的调研,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 培养节俭、独立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实践表明,开展“课题调査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文素质。 陈金华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5 (3)实施调研计划。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老师则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全程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实 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或进行具体的调研辅导。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 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论文、调 查分析报告、数据统计及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 影像、 照片资料及其光盘制作等。 (5)交流展示评价。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 示交流学习展示。由老师和助教共同对学生课题成果进行点评和评价。 大致说来,对学生课题成果的评价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 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伦理道德”内容,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 中不道德的现象,并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活动要贴近学生生 活,既能培养学生调研中的合作、沟通、和谐的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和科研能力; 其三是形式,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 采访、PPT、DV 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调研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 目的。比如婚姻家庭内容的调研,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 培养节俭、独立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实践表明,开展“课题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文素质。 陈金华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