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时数分配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教学内容 学时 0% 学时 06 体有与康 10 17 13 理论与能力 综合能力 2 4 传统养生 22 37 太极拳养生 10 17 现代养生 10 17 基本技术 球类康复 6 10 6 10 自编操康复 8 5 10 机能测试 10 10 影视观摩 5 考 4 7 4 6 机 动 3 计 60 100 60 100 四、考试内容、方法及标准 1.考试内容与方法 (1)理论部分(占40%):笔试,试题由试题库随机抽取产生。每学期进行。 (2)技术部分(占40%):传统与现代养生康复的套路、自编康复操、球类技术技能等。 (3) 学期态度(占10%): 主要看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 (4)早操、课外活动(占10%)。 2.评分标准 (1)理论部分:满分40分,卷面成绩为同学的实际得分 (2)技术部分:满分40分,根据同学的完成情况打分。 (3)学习态度:满分10分 A: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 B:学习态度积极主动。 C: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与锻炼。 D:纪律松散,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4)早操、课外活动:满分10分,必须全勤才能给分 体有保健班的同 由于 能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某些项目的测试,不能参加 每学期健身跑的测试等,所以,最终体育成绩只能是及格和不及格。 五、导学导练 体有保健班的同学与一般的同学不同,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有项目进 行锻炼,而且在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都有特殊的要求。希望通过导学导练,使同学 能合理、适时的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对增进健康、早日康复有所帮助。 1,清楚了解自己的情况,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是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是突发病的康复期、 11
11 三 、学时数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学 时 % 学 时 % 理论与能力 体育与健康 10 17 8 13 综合能力 2 3 4 6 基本技术 传统养生 22 37 太极拳养生 10 17 现代养生 10 17 球类康复 6 10 6 10 自编操康复 5 8 5 10 机能测试 6 10 6 10 影视观摩 3 5 5 8 考 试 4 7 4 6 机 动 2 3 2 3 合 计 60 100 60 100 四 、考试内容、方法及标准 1. 考试内容与方法 (1) 理论部分(占 40%):笔试,试题由试题库随机抽取产生。每学期进行。 (2) 技术部分(占 40%):传统与现代养生康复的套路、自编康复操、球类技术技能等。 (3) 学期态度(占 10%):主要看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 (4) 早操、课外活动(占 10%)。 2. 评分标准 (1) 理论部分:满分 40 分,卷面成绩为同学的实际得分。 (2) 技术部分:满分 40 分,根据同学的完成情况打分。 (3) 学习态度:满分 10 分 A: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 B:学习态度积极主动。 C: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与锻炼。 D:纪律松散,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4) 早操、课外活动:满分 10 分,必须全勤才能给分。 体育保健班的同学由于不能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某些项目的测试,不能参加 每学期健身跑的测试等,所以,最终体育成绩只能是及格和不及格。 五 、导学导练 体育保健班的同学与一般的同学不同,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 行锻炼,而且在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都有特殊的要求。希望通过导学导练,使同学 能合理、适时的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对增进健康、早日康复有所帮助。 1. 清楚了解自己的情况,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是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是突发病的康复期
体弱、特殊体型、大年龄同学、残疾等。 2.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锻炼项目进行尝试,最好要写 锻炼日记 不断进行调试后,逐步学会为自己制订合理的运动处方。 3.身体欠佳的同学要注意锻炼身体,一方面是对自己进行挑战,一方面在锻炼中增加交际 能力。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朱柏宁、李伟民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 《体有与健康》季浏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体有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解副学》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 体有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物化学》 《篮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Basketbal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篮球选项课是大学生以篮球基本技战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主要内容,通过合理、 科学的体育教有和锻炼手段,增强体质与健康,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公共基础体育课程之一 它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任务 1、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 握篮球锻炼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2、基本掌据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通过篮球运动的教学,调整心理状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 能力。 (三)、课程目的 1、结合蓝球教学,加强学生的素质教有,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 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 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战术,并能在比赛中正确运用 初步掌握篮球规则及裁判法和组织篮球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担任基层比 赛裁判工作和组织工作的能力。 4、通过篮球教学,提高学生对国内外篮球比赛的观赏能力,开阔视野,品尝篮球文 化,领悟人生真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根据篮球运动争夺激烈、攻防反复交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运、投(基本技 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练习和竞争性、对抗性较强的练习方法,以适应实战的需要。 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具体要求合理分组,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
12 体弱、特殊体型、大年龄同学、残疾等。 2.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锻炼项目进行尝试,最好要写 锻炼日记,不断进行调试后,逐步学会为自己制订合理的运动处方。 3. 身体欠佳的同学要注意锻炼身体,一方面是对自己进行挑战,一方面在锻炼中增加交际 能力。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 朱柏宁、李伟民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 《体育与健康》 季浏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解剖学》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物化学》 《篮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Basketball 一、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一)、 课程性质 篮球选项课是大学生以篮球基本技战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主要内容,通过合理、 科学的体育教育和锻炼手段,增强体质与健康,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公共基础体育课程之一, 它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任务 1、 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 握篮球锻炼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2、 基本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 通过篮球运动的教学,调整心理状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 能力。 (三)、 课程目的 1、 结合篮球教学,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 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 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战术,并能在比赛中正确运用。 3、 初步掌握篮球规则及裁判法和组织篮球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担任基层比 赛裁判工作和组织工作的能力。 4、 通过篮球教学,提高学生对国内外篮球比赛的观赏能力,开阔视野,品尝篮球文 化,领悟人生真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根据篮球运动争夺激烈、攻防反复交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运、投(基本技 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练习和竞争性、对抗性较强的练习方法,以适应实战的需要。 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具体要求合理分组,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
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教学中应加强相互间默契配合的练习,以培养学生集体主 义精神 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应尽可能的结合基本技术教学和教学比赛进行传授与实习 三、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系 篮球专项课是以公共体有课为基础的专业课程,是公共体有课在篮球专项上的加深。一 方面,它进一步巩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的篮球专项身体素质和 技能更加专业化。同时,篮球专项课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 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篮球专项课与运动生物力学、解剖学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初级班 理论知识部分 基础理论(1)(大一第一学期 1)体有概论。 2)高等学校体有的内涵 3)我校体育概况、特色 4)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简介 ②、体育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5)体有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内容、考核内容方法等。 基础理论(2)(大二第一学期) 1)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2)体有锻炼与营养 3)体有锻炼与环境 4)养生保健。 5)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暨国际重大体有赛事。 专项理论 1)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我国篮球运动发 展历史: 当前国际篮球运 的发展动向 2)、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篮球规则分析:常见违例及其罚则:犯规及其罚则。 篮球裁判法:篮球裁判员的基本条件:比赛的准备工作和结束工作:临场裁判员的分工 和配合:如何处理违例:如何判断侵人犯规、技术犯规:犯规的罚则。 实践部分 1、主要的基本技术: (1)、进攻技术: a.甚本站立咨势! ,移动:起动:急停 C,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 d运球:高低运球:运球转身 ®,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女):行进间高低手投蓝;跳起单手 肩上投篮
13 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教学中应加强相互间默契配合的练习,以培养学生集体主 义精神。 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应尽可能的结合基本技术教学和教学比赛进行传授与实习。 三、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系 篮球专项课是以公共体育课为基础的专业课程,是公共体育课在篮球专项上的加深。一 方面,它进一步巩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的篮球专项身体素质和 技能更加专业化。同时,篮球专项课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 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篮球专项课与运动生物力学、解剖学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初 级 班 理论知识部分 基础理论(1)(大一第一学期) 1)体育概论。 2)高等学校体育的内涵。 3)我校体育概况、特色。 4)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①、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简介) ②、体育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5)体育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内容、考核内容方法等。 基础理论(2)(大二第一学期) 1)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2)体育锻炼与营养。 3)体育锻炼与环境。 4)养生保健。 5)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专项理论 1)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我国篮球运动发 展历史;当前国际篮球运动的发展动向。 2)、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篮球规则分析:常见违例及其罚则;犯规及其罚则。 篮球裁判法:篮球裁判员的基本条件;比赛的准备工作和结束工作;临场裁判员的分工 和配合;如何处理违例;如何判断侵人犯规、技术犯规;犯规的罚则。 实践部分 1、主要的基本技术: (1)、进攻技术: a.基本站立姿势: b.移动:起动;急停。 c.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 d.运球:高低运球;运球转身。 e.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女);行进间高低手投篮;跳起单手 肩上投篮
,持球突破:持球交叉步突玻 (2)、防守技术 a.防守基本姿势 b.移动:滑步:后撤步。 2、基础配合: a.进攻基础配合:铡掩护配合 b,防守基础配合:关门防守配合:夹击防守配合 3、全队战术: ①.进攻战术: a.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以侧掩护配合为基础的全队战术。 b。进攻区域联防战术:以“一三一”站位进攻联防的基本方法。 @防守战术: 半场人町人防守战术:全场防守时的选位和移动:对有球一侧的防守:对无球一侧的 防守。 b.区域联防战术: ”区域联防的落位、移动和防守配合。 3.一般身体素质:50米、立定跳远、1000米、800米(女)。 4.专项身体素质: (1)速度 a.各种姿势快速起动与急停 b.球场上不同距离的折返跑 C.快速运球 d.快速运球上篮: (2)灵敏 a.听(看)信号做各种脚步移动 .接各种不同方向的来球 (3)耐力 a.定时跑、定距跑、越野跑。 b.全场往返快速运球与上篮 (4)力量 ,杠铃、起跳摸篮网、篮板 b.连续抢篮板球。 (二)提高班 理论知识部分 1.篮球运动的竞赛工作:竞赛的目的意义:竞赛的组织工作:竞赛制度:编排方法和 成绩的计算方法:秩序册的内容:篮球比赛的记录台工作 2.篮球技术、战术分析:主要基本技战术:攻守基础配合:快攻战术:半场盯人战术 与进攻半场盯人战术:联防战术与进攻联防战术:全场紧通战术(介绍) 3.篮球比赛观赏及赛事分析。 实践部分 1。主要的基本技术: (1)进攻技术: a,基本站立姿势: b.移动:侧身跑:变方向跑:转身。 14
14 f.持球突破:持球交叉步突破。 (2)、防守技术: a.防守基本姿势。 b.移动:滑步;后撤步。 2、基础配合: a.进攻基础配合:侧掩护配合。 b.防守基础配合:关门防守配合;夹击防守配合。 3、全队战术: ①.进攻战术: a. 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以侧掩护配合为基础的全队战术。 b. 进攻区域联防战术: 以“一三一”站位进攻联防的基本方法。 ②.防守战术: a.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全场防守时的选位和移动;对有球一侧的防守;对无球一侧的 防守。 b.区域联防战术: “二一二”区域联防的落位、移动和防守配合。 3. 一般身体素质:50 米、立定跳远、1000 米、800 米(女)。 4. 专项身体素质: (1)速度 a.各种姿势快速起动与急停。 b.球场上不同距离的折返跑。 c.快速运球。 d.快速运球上篮; (2)灵敏 a.听(看)信号做各种脚步移动。 b.接各种不同方向的来球。 (3)耐力 a.定时跑、定距跑、越野跑。 b.全场往返快速运球与上篮。 (4)力量 a.哑铃、杠铃、起跳摸篮网、篮板。 b.连续抢篮板球。 (二)提 高 班 理论知识部分 1. 篮球运动的竞赛工作:竞赛的目的意义;竞赛的组织工作;竞赛制度;编排方法和 成绩的计算方法;秩序册的内容;篮球比赛的记录台工作。 2. 篮球技术、战术分析:主要基本技战术;攻守基础配合;快攻战术;半场盯人战术 与进攻半场盯人战术;联防战术与进攻联防战术;全场紧逼战术(介绍) 3. 篮球比赛观赏及赛事分析。 实践部分 1. 主要的基本技术: (1)进攻技术: a.基本站立姿势: b.移动:侧身跑;变方向跑;转身
c,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单、双手反弹传接球:单手背后传接球。 d.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背后运球:胯下运球。 (2)、防守技术: a.防守基本姿势。 b.移动:滑步:后撒步 c.挡拾蓝板球。 d,防守无球和有球队员 2、基础配合: a.进攻基础配合:传切配合:策应配合。 b.防守基础配合:穿过防守配合:交换防守配合。 3、全队战术: ①.进攻战术。 a快攻战术 篮板球快攻的发动与接应:短传推进:结束段二攻一和三攻二。 .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以传切、策应或侧掩护配合为基础的全队战术。 c,进攻区域联防战术:以“一三一”站位进攻联防的基本方法。 ②,防守战术: 半场人町人防守战术:全场防守时的选位和移动:对有球一侧的防守:对无球一侧的 防守 b.区域联防战术 :”区域联防的落位、移动和防守配合。 c,防守快攻:防快攻的发动与接应:防快攻推进:防快攻的结束一防二、二防三的配合。 3.一般身体素质:50米、立定跳远、1000米、800米(女). 4,专项身体素质:短距离急起急停跑、后退跑、侧身跑。 (1)速度 A.球场上不同距离的折返跑。 b.快速运球上篮 c.二、三人快速传接球推进上篮。 d:三人8字绕切传接球推讲上篮 (2)灵 躲及追逐游戏 (3)耐力 a.一对一全场攻防 b.二对三全场攻防 ,三对三全场攻防 (4)力量 a连续抢篮板球 b.纵跳、多级跳 (三)、篮球基本技能的培养 .组织篮球比赛和第 课堂办班。 1)、组织班内和年级篮球比赛,由学生组织安排,并担任拔判、 记录台工作。 2)、举办裁判员培训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蓝球裁判水平,在比赛前举办初级裁 判员培训班(第二课堂)
15 c.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单、双手反弹传接球;单手背后传接球。 d.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背后运球;胯下运球。 e.投篮:运球急停跳投。 f.持球突破:同侧步持球突破。 (2)、防守技术: a.防守基本姿势。 b.移动:滑步;后撤步。 c.挡抢篮板球。 d.防守无球和有球队员。 2、基础配合: a.进攻基础配合: 传切配合;策应配合。 b.防守基础配合:穿过防守配合;交换防守配合。 3、全队战术: ①.进攻战术: a.快攻战术: 篮板球快攻的发动与接应;短传推进;结束段二攻一和三攻二。 b.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以传切、策应或侧掩护配合为基础的全队战术。 c.进攻区域联防战术: 以“一三一”站位进攻联防的基本方法。 ②.防守战术: a.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全场防守时的选位和移动;对有球一侧的防守;对无球一侧的 防守。 b.区域联防战术: “二一二”区域联防的落位、移动和防守配合。 c.防守快攻:防快攻的发动与接应;防快攻推进;防快攻的结束一防二、二防三的配合。 3. 一般身体素质:50 米、立定跳远、1000 米、800 米(女)。 4. 专项身体素质:短距离急起急停跑、后退跑、侧身跑。 (1)速度 a. 球场上不同距离的折返跑。 b. 快速运球上篮 c. 二、三人快速传接球推进上篮。 d.;三人 8 字绕切传接球推进上篮。 (2)灵敏 闪躲及追逐游戏。 (3)耐力 a. 一对一全场攻防 b. 二对三全场攻防。 c. 三对三全场攻防。 (4)力量 a. 连续抢篮板球。 b. 纵跳、多级跳。 (三)、篮球基本技能的培养: 1.组织篮球比赛和第二课堂办班。 1)、组织班内和年级篮球比赛,由学生组织安排,并担任裁判、记录台工作。 2)、举办裁判员培训班: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裁判水平,在比赛前举办初级裁 判员培训班(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