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商品,广告的开拓作用是有限的。现在,美国烟草公司己经把开拓的目标放在了广大 的国外市场 定是坏事吗 “囚徒困境”确实揭示了自私对合作的破坏作用,但是正如“有一利必有一弊”这句话 囚徒困境”给我们带来的也并不全是坏消息。 作为一个比喻,我们会为囚犯不能合作而遗憾;可是如果它发生在现实中,我们就巴不 得他们不能合作。如果两个危险的罪犯通过合作逃脱了法律制裁,一定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 危害 同样,如果商家通过合谋控制物价,我们就不能享受合理的价格,这也会大大增加人们 的消费成本,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几个大企业联手或勾结起来形成对行业的垄断,谋求最大利润 那么它们结成的联盟称为“卡特尔”。卡特尔因为由自主的企业组成,所以很不稳定。以产 量竞争来说,组成卡特尔,就要讨价还价,达成限制产量的协定,总产量因为协定的限制降 低了,价格也就会上去,可能比结成卡特尔以前高出很多。这时候,谁要是偷偷地扩大产量 他可能占到很大的便宜。卡特尔联盟和组成联盟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不 是谁服从谁的关系。卡特尔的成员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只不过为了利益关系走到一起来了。 偷偷违反协议增加产量或提供优惠会捞到很大的便宜,这就促使一些成员违反协议。所以说, 卡特尔本身就提供了瓦解卡特尔的激励。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除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度比较成功以外,卡特尔成功的例子 实在很少 欧佩克之所以比较成功,很大的原因在于它的最大的成员国沙特阿拉伯“自律”较严。 石油产量最大的沙特阿拉伯自律严了,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避免其他成员违反协议,造成危 害卡特尔的结果。沙特阿拉伯为什么自律较严,我们在后面将会谈到。 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看,卡特尔在许多情况下是非法行为。例如近年来的“家电”大战 电视、空调等价格一路下跌,残酷的价格战让家电企业吃不消,几年前,9家企业曾经一起 协议制定最低价格,规定什么类型的家电至少要卖多少钱,不许把价格降到比协议规定的价 格还低的水平,其目的无非是不要竞相降价,以免大家的利润都下降。这就是卡特尔行为。 很快,国家计委就发出文件,指出该决议非法。这主要是不许企业联手抬高商品价格损害消 费者的利益。发达国家对垄断现象和卡特尔现象的限制往往更加严厉。最典型的例子是20 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辩论和漫长的立法程序,美国把原来垄断电话通讯市场的AT&T 公司强行分割为几个公司。分割以后,由于公司之间的竞争,电话服务的价格很快就下降了 半,再加上竞争激励出来的技术进步,现在用电话卡从美国往中国打电话一分钟只要几美 从原则上说,政府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因为企业竞争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好处 比如我国电话服务市场长期是垄断的,所以直到前几年,在我国许多地方,装一部电话不仅
这样的商品,广告的开拓作用是有限的。现在,美国烟草公司已经把开拓的目标放在了广大 的国外市场。 一定是坏事吗 “囚徒困境”确实揭示了自私对合作的破坏作用,但是正如“有一利必有一弊”这句话, “囚徒困境”给我们带来的也并不全是坏消息。 作为一个比喻,我们会为囚犯不能合作而遗憾;可是如果它发生在现实中,我们就巴不 得他们不能合作。如果两个危险的罪犯通过合作逃脱了法律制裁,一定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 危害。 同样,如果商家通过合谋控制物价,我们就不能享受合理的价格,这也会大大增加人们 的消费成本,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几个大企业联手或勾结起来形成对行业的垄断,谋求最大利润, 那么它们结成的联盟称为“卡特尔”。卡特尔因为由自主的企业组成,所以很不稳定。以产 量竞争来说,组成卡特尔,就要讨价还价,达成限制产量的协定,总产量因为协定的限制降 低了,价格也就会上去,可能比结成卡特尔以前高出很多。这时候,谁要是偷偷地扩大产量, 他可能占到很大的便宜。卡特尔联盟和组成联盟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不 是谁服从谁的关系。卡特尔的成员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只不过为了利益关系走到一起来了。 偷偷违反协议增加产量或提供优惠会捞到很大的便宜,这就促使一些成员违反协议。所以说, 卡特尔本身就提供了瓦解卡特尔的激励。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除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度比较成功以外,卡特尔成功的例子 实在很少。 欧佩克之所以比较成功,很大的原因在于它的最大的成员国沙特阿拉伯“自律”较严。 石油产量最大的沙特阿拉伯自律严了,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避免其他成员违反协议,造成危 害卡特尔的结果。沙特阿拉伯为什么自律较严,我们在后面将会谈到。 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看,卡特尔在许多情况下是非法行为。例如近年来的“家电”大战, 电视、空调等价格一路下跌,残酷的价格战让家电企业吃不消,几年前,9 家企业曾经一起 协议制定最低价格,规定什么类型的家电至少要卖多少钱,不许把价格降到比协议规定的价 格还低的水平,其目的无非是不要竞相降价,以免大家的利润都下降。这就是卡特尔行为。 很快,国家计委就发出文件,指出该决议非法。这主要是不许企业联手抬高商品价格损害消 费者的利益。发达国家对垄断现象和卡特尔现象的限制往往更加严厉。最典型的例子是 20 世纪 80 年代,经过多年的辩论和漫长的立法程序,美国把原来垄断电话通讯市场的 AT&T 公司强行分割为几个公司。分割以后,由于公司之间的竞争,电话服务的价格很快就下降了 一半,再加上竞争激励出来的技术进步,现在用电话卡从美国往中国打电话一分钟只要几美 分。 从原则上说,政府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因为企业竞争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好处。 比如我国电话服务市场长期是垄断的,所以直到前几年,在我国许多地方,装一部电话不仅
要花三四千元,而且还要排队等待不少时间才能装上。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果你要装电 话,只需通知电话公司,马上就会给你装好,完全不用缴纳什么安装费。由于竞争,如果你 把选择的电话服务从原来的公司撤出来转到另一家公司,新的公司还会给你奖励,比如说奖 励你30分钟的国内长途电话费,再加一件T恤什么的。现在,我国电话服务市场开放竞争 消费者固然马上得到实惠,服务水平也在明显上升。再如过去我国移动电话市场原来基本上 是一家垄断,当时购置、使用一部移动电话的费用高达一两万元,是典型的“奢侈品”。后 来打破了这一垄断,允许几家企业共同经营,移动电话的费用很快就降到千元左右,几乎成 了人手一部的“必需品”。 初看起来,鼓励竞争似乎对企业不利,使企业不容易赚钱。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企 业改善管理,开发技术,努力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质量较好的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竞争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本身就是竞争的结果。若不首先让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市场好好竞 争,他们在国际市场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竞争力 启示:曾经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从一位智者那里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得到那 篓鲜鱼的人就在原地把鱼煮熟了一口气吃完,解决了饥饿问题,可是很快就又感到肚内空空 最终饿死在了空空的鱼篓旁。而另一个得到鱼竿的人则提着鱼竿向遥远的大海走去,当他终 于来到了大海边的时候,他也用尽了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不久之后,同样是两个饥饿的人 他们也从智者那里得到了同样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分头行动,而是 起去寻找遥远的大海。每到饥饿的时候,他们就会从鱼篓中拿出一条鱼来吃。当他们终于 来到了大海边的时候,这两个人就拿着那根鱼竿开始了靠捕鱼为生的日子
要花三四千元,而且还要排队等待不少时间才能装上。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果你要装电 话,只需通知电话公司,马上就会给你装好,完全不用缴纳什么安装费。由于竞争,如果你 把选择的电话服务从原来的公司撤出来转到另一家公司,新的公司还会给你奖励,比如说奖 励你 30 分钟的国内长途电话费,再加一件 T 恤什么的。现在,我国电话服务市场开放竞争, 消费者固然马上得到实惠,服务水平也在明显上升。再如过去我国移动电话市场原来基本上 是一家垄断,当时购置、使用一部移动电话的费用高达一两万元,是典型的“奢侈品”。后 来打破了这一垄断,允许几家企业共同经营,移动电话的费用很快就降到千元左右,几乎成 了人手一部的“必需品”。 初看起来,鼓励竞争似乎对企业不利,使企业不容易赚钱。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企 业改善管理,开发技术,努力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质量较好的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竞争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本身就是竞争的结果。若不首先让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市场好好竞 争,他们在国际市场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竞争力。 启示:曾经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从一位智者那里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得到那 篓鲜鱼的人就在原地把鱼煮熟了一口气吃完,解决了饥饿问题,可是很快就又感到肚内空空, 最终饿死在了空空的鱼篓旁。而另一个得到鱼竿的人则提着鱼竿向遥远的大海走去,当他终 于来到了大海边的时候,他也用尽了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不久之后,同样是两个饥饿的人, 他们也从智者那里得到了同样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分头行动,而是 一起去寻找遥远的大海。每到饥饿的时候,他们就会从鱼篓中拿出一条鱼来吃。当他们终于 来到了大海边的时候,这两个人就拿着那根鱼竿开始了靠捕鱼为生的日子
第2章优势、劣势与均衡 当你身处类似“囚徒困境”这样的同时行动的博弈中,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决定胜负 的因素又是什么?双方的策略选择往往是有迹可遁的,并形成某种“定式”一一即均衡 新闻大战与博弈策略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孙子兵法》 前面所引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谓(有利的)形势,即根据对我有利的情况采取措施和 当你身处类似“囚徒困境”这样的同时行动的博弈(跟棋牌之类的交替行动博弈不同) 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决定胜负的因素又是什么?双方的策略选择往往是有迹可循的,并形 成某种“定式”一一即均 为了说明博弈如何达到“均衡”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两份杂志(以美国的两大杂志《时 代》和《新闻周刊》为例)来演示这一过程。 每个星期,《时代》和《新闻周刊》都会暗自较劲,要做出最引人注目的封面故事。 个富有戏剧性或者饶有趣味的封面,可以吸引站在报摊前的潜在买主的目光。因此,每个星 期,《时代》的编辑们一定会举行闭门会议,选择下一个封面故事 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很清楚在此时《新闻周刊》的编辑们也在关起门来开会,选择下 个封面故事。反过来,《新闻周刊》的编辑们也知道《时代》的编辑们正在做同样的事情, 而《时代》的编辑们也知道《新闻周刊》的编辑们知道这一点……这两家新闻杂志投入了一
第 2 章 优势、劣势与均衡 当你身处类似“囚徒困境”这样的同时行动的博弈中,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决定胜负 的因素又是什么?双方的策略选择往往是有迹可遁的,并形成某种“定式”——即均衡。 新闻大战与博弈策略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孙子兵法》 前面所引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谓(有利的)形势,即根据对我有利的情况采取措施和 行动。 当你身处类似“囚徒困境”这样的同时行动的博弈(跟棋牌之类的交替行动博弈不同) 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决定胜负的因素又是什么?双方的策略选择往往是有迹可循的,并形 成某种“定式”——即均衡。 为了说明博弈如何达到“均衡”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两份杂志(以美国的两大杂志《时 代》和《新闻周刊》为例)来演示这一过程。 每个星期,《时代》和《新闻周刊》都会暗自较劲,要做出最引人注目的封面故事。一 个富有戏剧性或者饶有趣味的封面,可以吸引站在报摊前的潜在买主的目光。因此,每个星 期,《时代》的编辑们一定会举行闭门会议,选择下一个封面故事。 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很清楚在此时《新闻周刊》的编辑们也在关起门来开会,选择下一 个封面故事。反过来,《新闻周刊》的编辑们也知道《时代》的编辑们正在做同样的事情, 而《时代》的编辑们也知道《新闻周刊》的编辑们知道这一点……这两家新闻杂志投入了一
场策略博弈。由于《时代》与《新闻周刊》的行动是同时进行的,双方不得不在毫不知晓对 手决定的情况下采取行动。等到彼此发现对方做了什么,再想做什么改变就太迟了。当然, 这个星期的输家下个星期很可能竭力反扑,不过,等到那时,说不定已经出现了一个完全不 同的新的故事模式,开始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博弈 要注意这种同时进行的博弈与相继(一先一后)行动的博弈所要用到的策略思维和行动 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像下棋这样的一人一步的相继行动的博弈,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向前展望 估计对手的意图,从而倒后推理,决定自己这一轮应该怎么走。这是一条线性的推理链:“假 如我这么做,他就会那么做——若是那样,我会这么反击”,依此类推。也就是说,你怎么 走,完全取决于对手的上一步行动。 而在同时行动的博弈里,没有一个参与者可以在自己行动之前得知另一个参与者的整个 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互动推理不是通过观察对方的策略进行,而是必须通过看穿对手的策 略才能展开。要想做到这一点,单单假设自己处于对手的位置会怎么做还不够。即便你那样 做了,你只会发现,你的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即他也在假设自己处于你的位置会怎么做。 因此,每一个人不得不同时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对手,从而找出双方的最佳 行动方式。与一条线性的推理链不同,这是一个循环一—“假如我认为他认为我认为……”, 诀窍在于怎样破解这个循环 启示:有一个著名的寓言:两个人都在喝水,都喝了半杯水,一位说:“我已经喝了半 杯。”另一位说:“我还有半杯水没有喝。”他们好像说的是一回事,然而聪明人都可以听 出他们说的又不是一回事,就像有些人说:“我的钱已经用了一半。”而另一些人说:“我 的钱还有一半没有用 同时行动的优势策略 你怎样才能看穿所有那些错综复杂而又看不见的策略呢?首先,你不要把其他参与者的 未知行动视做像天气那样,具有与个人无关的不确定性。上班之前,你可能收听天气预报, 知道今天是否下雨,你会利用这个信息去决定要不要带一把雨伞去上班。当然,你带不带伞, 丝毫不能影响天下不下雨。但为封面故事而作决定的概率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场策略博弈。由于《时代》与《新闻周刊》的行动是同时进行的,双方不得不在毫不知晓对 手决定的情况下采取行动。等到彼此发现对方做了什么,再想做什么改变就太迟了。当然, 这个星期的输家下个星期很可能竭力反扑,不过,等到那时,说不定已经出现了一个完全不 同的新的故事模式,开始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博弈。 要注意这种同时进行的博弈与相继(一先一后)行动的博弈所要用到的策略思维和行动 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像下棋这样的一人一步的相继行动的博弈,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向前展望, 估计对手的意图,从而倒后推理,决定自己这一轮应该怎么走。这是一条线性的推理链:“假 如我这么做,他就会那么做——若是那样,我会这么反击”,依此类推。也就是说,你怎么 走,完全取决于对手的上一步行动。 而在同时行动的博弈里,没有一个参与者可以在自己行动之前得知另一个参与者的整个 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互动推理不是通过观察对方的策略进行,而是必须通过看穿对手的策 略才能展开。要想做到这一点,单单假设自己处于对手的位置会怎么做还不够。即便你那样 做了,你只会发现,你的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即他也在假设自己处于你的位置会怎么做。 因此,每一个人不得不同时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对手,从而找出双方的最佳 行动方式。与一条线性的推理链不同,这是一个循环——“假如我认为他认为我认为……”, 诀窍在于怎样破解这个循环。 启示:有一个著名的寓言:两个人都在喝水,都喝了半杯水,一位说:“我已经喝了半 杯。”另一位说:“我还有半杯水没有喝。”他们好像说的是一回事,然而聪明人都可以听 出他们说的又不是一回事,就像有些人说:“我的钱已经用了一半。”而另一些人说:“我 的钱还有一半没有用。” 同时行动的优势策略 你怎样才能看穿所有那些错综复杂而又看不见的策略呢?首先,你不要把其他参与者的 未知行动视做像天气那样,具有与个人无关的不确定性。上班之前,你可能收听天气预报, 知道今天是否下雨,你会利用这个信息去决定要不要带一把雨伞去上班。当然,你带不带伞, 丝毫不能影响天下不下雨。但为封面故事而作决定的概率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区别在于,《时代》的编辑对《新闻周刊》有一个非常中肯的了解—一另一个杂志的编 辑与天气不同,他们是策略的博弈参与者,就跟《时代》的编辑自己一样。即便一个编辑不 可能真的观察到另一个杂志的决定,他也可以通过另一个杂志的视角思考这个问题,尝试确 定它现在一定在做什么。 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单一的、统一的原理,为相继行动(即有先有后)的博弈确定最佳策略 这就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在这里,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不过,关于同时行动必不可少的 思维方式的思考可以总结为指导行动的三个简单法则。反过来,这些法则又基于两个简单概 念:优势策略与均衡。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一名足球前锋,你和队友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你面对着对方的 后卫,你可以选择带球突破,也可以选择传球给队友,一般情况下,传球过人的成功率更大, 那么传球就是你的优势策略。即某些时候它胜于其他策略,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比其他策略差。 一般而言,假如一个球员有某一做法,无论其他球员怎么做,这个做法都会高出一筹,那么 这个球员就有一个优势策略。假如一个球员拥有这么一个策略,他的决策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他可以选择这个优势策略,完全不必担心其他对手怎样行事。因此,寻找优势策略是每一个 人的首要任务。 回到《时代》对《新闻周刊》的例子,假定本周有两个大新闻:一是国会就预算问题吵 得不可开交;二是发布了一种据说对艾滋病有特效的新药。编辑们选择封面故事的时候,首 要考虑的是哪一条新闻更能吸引报摊前的买主(订户则无论采用哪一条新闻封面故事都会买 这本杂志)。在报摊前的买主当中,假设30%的人对预算问题感兴趣,70%的人对艾滋病新药 感兴趣。这些人只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变成封面故事的时候掏钱买杂志;假如两本杂志用 了同一条新闻做封面故事,那么感兴趣的买主就会平分两组,一组买《时代》,另一组买《新 闻周刊》 现在,《时代》的编辑可以进行如下推理:“假如《新闻周刊》采用艾滋病新药做封面 故事,那么,假如我采用预算问题,我就会得到整个‘预算问题市场’(即全体读者的30%): 假如我采用艾滋病新药,我们两家就会平分‘艾滋病新药市场’(即我得到全体读者的 35%),因此,艾滋病新药为我带来的收入就会超过预算问题。假如《新闻周刊》采用预算问 题,那么,假如我采用同样的故事,我会得到15%的读者,假如我采用艾滋病新药,就会得
区别在于,《时代》的编辑对《新闻周刊》有一个非常中肯的了解——另一个杂志的编 辑与天气不同,他们是策略的博弈参与者,就跟《时代》的编辑自己一样。即便一个编辑不 可能真的观察到另一个杂志的决定,他也可以通过另一个杂志的视角思考这个问题,尝试确 定它现在一定在做什么。 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单一的、统一的原理,为相继行动(即有先有后)的博弈确定最佳策略。 这就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在这里,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不过,关于同时行动必不可少的 思维方式的思考可以总结为指导行动的三个简单法则。反过来,这些法则又基于两个简单概 念:优势策略与均衡。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一名足球前锋,你和队友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你面对着对方的 后卫,你可以选择带球突破,也可以选择传球给队友,一般情况下,传球过人的成功率更大, 那么传球就是你的优势策略。即某些时候它胜于其他策略,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比其他策略差。 一般而言,假如一个球员有某一做法,无论其他球员怎么做,这个做法都会高出一筹,那么 这个球员就有一个优势策略。假如一个球员拥有这么一个策略,他的决策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他可以选择这个优势策略,完全不必担心其他对手怎样行事。因此,寻找优势策略是每一个 人的首要任务。 回到《时代》对《新闻周刊》的例子,假定本周有两个大新闻:一是国会就预算问题吵 得不可开交;二是发布了一种据说对艾滋病有特效的新药。编辑们选择封面故事的时候,首 要考虑的是哪一条新闻更能吸引报摊前的买主(订户则无论采用哪一条新闻封面故事都会买 这本杂志)。在报摊前的买主当中,假设 30%的人对预算问题感兴趣,70%的人对艾滋病新药 感兴趣。这些人只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变成封面故事的时候掏钱买杂志;假如两本杂志用 了同一条新闻做封面故事,那么感兴趣的买主就会平分两组,一组买《时代》,另一组买《新 闻周刊》。 现在,《时代》的编辑可以进行如下推理:“假如《新闻周刊》采用艾滋病新药做封面 故事,那么,假如我采用预算问题,我就会得到整个‘预算问题市场’(即全体读者的 30%); 假如我采用艾滋病新药,我们两家就会平分‘艾滋病新药市场’(即我得到全体读者的 35%),因此,艾滋病新药为我带来的收入就会超过预算问题。假如《新闻周刊》采用预算问 题,那么,假如我采用同样的故事,我会得到 15%的读者,假如我采用艾滋病新药,就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