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行动研究” 赵建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行动研究”的定义、特点、类型、功能等知识,理解行动 研究在整个教育研究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行动研究的实施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基本要求、实施步 骤、途径及其操作方法等。 3.使学生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效度包括哪几种? 4.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教育行动研究存在哪些误区?并了解在研究过程中 应注意哪些问题? 5.使学生初步掌握行动研究设计的相关要求。 【学习建议】 1.建议学生就近参与石河子市某中小学的一项校本行动研究,体验其过程, 发现其不足。 【考核要求】 本专题考核时,要求学生对所参与的校本行动研究提出改进方案。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定义 关于行动研究的定义,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取向。 1.借用国外学者的定义。例如借用艾略特U.Eiot,1991) 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
教育的“行动研究” 赵建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行动研究”的定义、特点、类型、功能等知识,理解行动 研究在整个教育研究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行动研究的实施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基本要求、实施步 骤、途径及其操作方法等。 3.使学生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效度包括哪几种? 4. 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教育行动研究存在哪些误区?并了解在研究过程中 应注意哪些问题? 5. 使学生初步掌握行动研究设计的相关要求。 【学习建议】 1.建议学生就近参与石河子市某中小学的一项校本行动研究,体验其过程, 发现其不足。 【考核要求】 本专题考核时,要求学生对所参与的校本行动研究提出改进方案。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定义 关于行动研究的定义,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取向。 1.借用国外学者的定义。例如借用艾略特(J. Elliot,1991) 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
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又如引用《国际教育百科 全书》中的定义: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 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 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陈向明,1999/2) 2.采用揭示行动研究之特点的方式。例如有研究者认为,在行 动研究中,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的客体或对像,而是研究的主体。通 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参与者将研究的发现直接运用于 自己的社会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社会现实的行动能力。研究者扮 演的只是一个触媒的角色,帮助参与者确认和定义研究的问题、对分 析和解决问题提供自己的思考角度。有研究者从”行动”和”研究 这两个词的含义人手分析了行动研究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行动 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研究”主要指受过专门训 练的专业研究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因 此,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就是所有的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 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目的是在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 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陈向明,1999/2;沈映珊,2000/9) 3.采用对”行动研究”这个词语的来源进行分析的方法。例如, 有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这个词语有两个来源:一是在1933一 1945年间,约翰柯利尔G.Collier)等人在研究如何改善印第安人与 非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时提出的其含义是研究的结果应该为实践者 服务,研究者应该鼓励实践者参与研究,在行动中解决自身的问题 二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en)与其学生在对
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又如引用《国际教育百科 全书》中的定义: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 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 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陈向明, 1999/2) 2.采用揭示行动研究之特点的方式。例如有研究者认为,在行 动研究中,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的客体或对象,而是研究的主体。通 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参与者将研究的发现直接运用于 自己的社会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社会现实的行动能力。研究者扮 演的只是一个触媒的角色,帮助参与者确认和定义研究的问题、对分 析和解决问题提供自己的思考角度。有研究者从”行动”和”研究” 这两个词的含义人手分析了行动研究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行动” 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研究”主要指受过专门训 练的专业研究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因 此,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就是所有的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 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目的是在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 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陈向明,1999/2;沈映珊,2000/9) 3.采用对”行动研究”这个词语的来源进行分析的方法。例如, 有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这个词语有两个来源:一是在1933一 1945年间,约翰·柯利尔(j.Collier)等人在研究如何改善印第安人与 非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时提出的,其含义是研究的结果应该为实践者 服务,研究者应该鼓励实践者参与研究,在行动中解决自身的问题; 二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en)与其学生在对
不同人种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其含义在于主张实践 者以 研究者的姿态参与到研究之中,积极地对自己的境遇进行反思,力图 改变自己的现状在研究中授入实践者的智慧和能力。从那时到现在 行动研究经历了从理性的社会管理到反实证方法再到社会变革的历 程。(郑金洲,1997/1;鞠玉翠,20027:梁靖云,2002/7) 4,自己直接对行动研究进行定义。例如:①行动研究法是实际 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注题 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陶文中, 1997/6)②所谓行动研究,即是实践者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的形 式,这种研究取向立足于实践者自己的反思,通过反思谋求变革, 并在研究过程中革新理论,它最高的旨趣在于改进人们的行动,提 高行动质量。(丁锋,1999/5)③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就是广大教师 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 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实践 水平的一种研究类型的活动。(宋秋前,2000/7)④行动研究是一种 研究方式,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开的研究 需要研究者与研究结果的执行者或行动者直接参与研究活动,是研 究者和行动者相互合作甚至是合二为一的研究活动。(毛景焕, 2000/2)⑤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 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教育实践过 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式。(梁靖云,20027)⑥行动研究
不同人种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其含义在于主张实践 者以 研究者的姿态参与到研究之中,积极地对自己的境遇进行反思,力图 改变自己的现状,在研究中授入实践者的智慧和能力。从那时到现在, 行动研究经历了从理性的社会管理到反实证方法,再到社会变革的历 程。(郑金洲,1997/1;鞠玉翠,2002/7;梁靖云,2002/7) 4.自己直接对行动研究进行定义。例如:①行动研究法是实际 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主题 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陶文中, 1997/6)②所谓行动研究,即是实践者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的形 式,这种研究取向立足于实践者自己的反思,通过反思谋求变革, 并在研究过程中革新理论,它最高的旨趣在于改进人们的行动,提 高行动质量。(丁锋,1999/5)③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就是广大教师 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 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实践 水平的一种研究类型的活动。(宋秋前,2000/7)④行动研究是一种 研究方式,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开的研究, 需要研究者与研究结果的执行者或行动者直接参与研究活动,是研 究者和行动者相互合作甚至是合二为一的研究活动。(毛景焕, 2000/2)⑤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 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教育实践过 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式。(梁靖云, 2002/7)⑥行动研究
就是教育实践者(主要是教师)系统而公开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刘良华,2001/4)或者说,行动研究就是教育实践者(主要是指教师 群体)系统而公开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刘良华,2002:162) 5.从行动研究定义的基本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与这些问题 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于预, 目的在于实践活动中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 研究的基本内容。这包含了四层意思:一般和特殊相结合,专业科研 人员和实践者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连续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 合。(沈映珊,2000/9) (二)特点 研究者们在讨论中提出的行动研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行动研究特别强调实践者的参与,注重研究的过程与实践者 的行动过程相结合。行动研究的实质是解放那些传统意义上被研究 的”他人”,让他们接受训川练,自己对自己进行研究。不论是独立 进行研究还是与专家合作,实践者自己都必须意识到这种研究的必 要性,研究的动力必须来自实践者自己,研究者自己要对自己所从 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批判性反思。(郑金洲,1997/1;程江平,1996/6, 施长君等,2001/5)还有研究者认为,在实施主体方面,从事行动研 究及实施行动研究法的人员本身是实际工作者,同时他们也是研究 结果的应用者。(陶文中,1997/6洪明,1999/1) 2.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非常重要。行动
就是教育实践者(主要是教师)系统而公开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刘良华, 2001/4)或者说,行动研究就是教育实践者(主要是指教师 群体)系统而公开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刘良华, 2002:162) 5.从行动研究定义的基本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与这些问题 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于预, 目的在于实践活动中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 研究的基本内容。这包含了四层意思:一般和特殊相结合;专业科研 人员和实践者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连续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 合。(沈映珊,2000/9) (二)特点 研究者们在讨论中提出的行动研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行动研究特别强调实践者的参与,注重研究的过程与实践者 的行动过程相结合。行动研究的实质是解放那些传统意义上被研究 的”他人”,让他们接受训练,自己对自己进行研究。不论是独立 进行研究还是与专家合作,实践者自己都必须意识到这种研究的必 要性,研究的动力必须来自实践者自己,研究者自己要对自己所从 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批判性反思。(郑金洲,1997/1;程江平,1996/6; 施长君等,2001/5)还有研究者认为,在实施主体方面,从事行动研 究及实施行动研究法的人员本身是实际工作者,同时他们也是研究 结果的应用者。(陶文中,1997/6;洪明,1999/1) 2.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非常重要。行动
研究是在研究者与行动者双方相互接受的伦理架构中进行的,双方 在研究中应该建立民主合作的关系,应该克服传统研究中研究者不 为行动者所理解从而导致理论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建立一种所有 参与者共同合作的关系,使研究的结果能有效地带来实践的改变。(郑 金洲,1997/1)也有研究者由于认为行动研究的研究者是实际教育工 作者,因此所强调的合作性通常是指行动研究都由一组教师或研究 人员围绕一个共同课题合作承担。此外,研究的进行还需要家长、 社会人士乃至学生的合作。(洪明,1999/1;丁峰,1999/5;程江平, 1996/6;王建政,2002/5)还有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强调所有参与 者之间和谐互动所形成的组织文化与气氛的价值。(刘朋,2001/8) 3.在研究目的方面,行动研究所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改进 工作质量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陶文中,1997/6)行动研究以提高 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程江平, 1996/6:施长君等,2001/5:梁靖云,2002/7)换言之,教育行动研究 是“为行动而研究”,以改进教育实践为目的。(刘秀江,2003/1: 袭指挥等,2002/9:张秋凌,2001/3) 4.行动研究强调教师对自己实践的反思,这是教师以自己的教 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 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贯穿在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之中。(丁 峰,1999/4:袭指挥等,2002/9)换言之,行动研究具有反思性,其 反思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省并不是纯粹的心理历程或个人历 程,而是行动导向的社会历程,并植根于历史之中:反省是政治性历
研究是在研究者与行动者双方相互接受的伦理架构中进行的,双方 在研究中应该建立民主合作的关系,应该克服传统研究中研究者不 为行动者所理解从而导致理论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建立一种所有 参与者共同合作的关系,使研究的结果能有效地带来实践的改变。(郑 金洲,1997/1)也有研究者由于认为行动研究的研究者是实际教育工 作者,因此所强调的合作性通常是指行动研究都由一组教师或研究 人员围绕一个共同课题合作承担。此外,研究的进行还需要家长、 社会人士乃至学生的合作。(洪明,1999/1;丁峰,1999/5;程江平, 1996/6;王建政,2002/5)还有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强调所有参与 者之间和谐互动所形成的组织文化与气氛的价值。(刘朋, 2001/8) 3.在研究目的方面,行动研究所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改进 工作质量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陶文中, 1997/6)行动研究以提高 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程江平, 1996/6;施长君等,2001/5;梁靖云,2002/7)换言之,教育行动研究 是“为行动而研究”,以改进教育实践为目的。(刘秀江,2003/1; 袭指挥等,2002/9;张秋凌,2001/3) 4.行动研究强调教师对自己实践的反思,这是教师以自己的教 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 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贯穿在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之中。(丁 峰,1999/4;袭指挥等,2002/9)换言之,行动研究具有反思性,其 反思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省并不是纯粹的心理历程或个人历 程,而是行动导向的社会历程,并植根于历史之中;反省是政治性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