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 第9次 分析资料的方法 扎根理论(续)
质性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 第9次 ——扎根理论(续) 分析资料的方法
复习:有关访谈 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与之前设想的比较一致,似乎 没有新的生长点出现,应该如何设计下一步的访 谈以挖掘更多的信息?感觉资料饱和时,还要不 要继续访谈? ■我们都有一种担心:怕自己的研究给被访者带来 太多的麻烦。而且每次这样正式地访问1-2小时, 感觉谈话特别结构化,被设计了。可不可以将 个正式的任务融入零零碎碎的生活?跟被访者闲 聊算是访谈吗?一定要很正式的腾出整块儿时间 来做吗?
复习:有关访谈 ◼ 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与之前设想的比较一致,似乎 没有新的生长点出现,应该如何设计下一步的访 谈以挖掘更多的信息?感觉资料饱和时,还要不 要继续访谈? ◼ 我们都有一种担心:怕自己的研究给被访者带来 太多的麻烦。而且每次这样正式地访问1-2小时, 感觉谈话特别结构化,被设计了。可不可以将一 个正式的任务融入零零碎碎的生活?跟被访者闲 聊算是访谈吗?一定要很正式的腾出整块儿时间 来做吗?
对前一个受访者的访谈会很大地影响对后 面的受访者的访谈。全部做完后,再回过 意麦宗第 一次访谈,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 韵遂翦的自我介绍和录音对访谈有很大的 ■ 合开场合说的话和私下说的话有很大的 访谈中通过谈情感问题建立关系,这会 是 一种助力还是一种阻力?我建立的这种 究关系恰当么?我行之间色经不是研究 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了,而是一种朋友的 关系, 我怎么能在朋友关系中保持研究的 观角呢
◼ 对前一个受访者的访谈会很大地影响对后 面的受访者的访谈。全部做完后,再回过 头去听第一次访谈,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 感受 ◼ 访谈前的自我介绍和录音对访谈有很大的 的影响 ◼ 在公开场合说的话和私下说的话有很大的 不同 ◼ 在访谈中通过谈情感问题建立关系,这会 是一种助力还是一种阻力?我建立的这种 研究关系恰当么?我们之间已经不是研究 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了,而是一种朋友的 关系,我怎么能在朋友关系中保持研究的 视角呢?
有关分析资料 编码过程有特定要求吗?一级编码是选用 关键词还是对每句话进行总结?一级编码 选取的词语就是关键词即原话中一些有代 表性的词语,还是对原话简化之后的词语 而非其原话?本土概念和关键词、一级编 码的词语这三者是一回事吗? 感觉针对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的灵感,是 否只要一、二、三次编码是个不断抽象的 过程就可以呢?
有关分析资料 ◼ 编码过程有特定要求吗?一级编码是选用 关键词还是对每句话进行总结?一级编码 选取的词语就是关键词即原话中一些有代 表性的词语,还是对原话简化之后的词语 而非其原话?本土概念和关键词、一级编 码的词语这三者是一回事吗? ◼ 感觉针对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的灵感,是 否只要一、二、三次编码是个不断抽象的 过程就可以呢?
在编码进行抽象的过程中、尤其是模型建构 时,是应该尽量体现原文,还是使它更圆满, 能够预测其他情况?(请第二组分享) 编码时非要将理论套进来吗?博士论文需从 资料中建构或发展理论吗?借鉴中层理论, 而没有传统、经典的理论,主要是进行工具 性分析,那么分析工具是一种理论吗?如模 型等。还是哈耶克、韦伯等具有抽象概念的 才叫理论?还是自己创造、逻辑上讲得通的 就是理论? 评估理论整合度的标准是什么?(可信、原 创、共鸣、有用)
◼ 在编码进行抽象的过程中、尤其是模型建构 时,是应该尽量体现原文,还是使它更圆满, 能够预测其他情况?(请第二组分享) ◼ 编码时非要将理论套进来吗?博士论文需从 资料中建构或发展理论吗?借鉴中层理论, 而没有传统、经典的理论,主要是进行工具 性分析,那么分析工具是一种理论吗?如模 型等。还是哈耶克、韦伯等具有抽象概念的 才叫理论?还是自己创造、逻辑上讲得通的 就是理论? ◼ 评估理论整合度的标准是什么?(可信、原 创、共鸣、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