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或行动,通常会以某种政治利益为基础反省为意识形态所塑造, 但也转而塑造意识形态;反省是一种实践的行动历程。(刘朋, 2001/8) 5.行动研究中的问题起源于实践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为行 动研究的目的是解放实践者,提高他们的行动能力和行动质量,改 变他们的现实处境、生存状态,所以行动研究应该与实践者们的观 念和工作条件具有相容性,行动研究提倡使用一些事先设定的方法 和技巧,提倡通过实践者的反思开发出行动的新观念和新策略。(郑 金洲,1997/1) 6.行动研究重视及时反馈,特别是正反馈,强调在实施过程中 反复修订计划,调整行动。陶文中,1997/6;洪明,1999/1程江平 1996/6) 7.在实验条件的控制方面,行动研究法对实验条件的控制不苛 求严格,而采取一种可行的科学性控制。教育行动研究的“实验室 是真实的教学环境。(陶文中,1997/6,程江平,1996/6)还有研究者 强调,行动研究具有自然性,研究课题的产生和研究进程的展开都 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之中,行动研究强调自然情境下的现场研究。 (洪明,1999/1;施长君等,2001/5) 8,行动研究具有鲜明的行动性,即讲求研究者的实际行动,要 求研究者参与到学校、课堂的实际工作中,研究过程是研究者在现场 的行动中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 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洪明
程或行动,通常会以某种政治利益为基础;反省为意识形态所塑造, 但也转而塑造意识形态;反省是一种实践的行动历程。(刘朋, 2001/8) 5.行动研究中的问题起源于实践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为行 动研究的目的是解放实践者,提高他们的行动能力和行动质量,改 变他们的现实处境、生存状态,所以行动研究应该与实践者们的观 念和工作条件具有相容性,行动研究提倡使用一些事先设定的方法 和技巧,提倡通过实践者的反思开发出行动的新观念和新策略。(郑 金洲,1997/1) 6.行动研究重视及时反馈,特别是正反馈,强调在实施过程中 反复修订计划,调整行动。(陶文中,1997/6;洪明,1999/1;程江平, 1996/6) 7.在实验条件的控制方面,行动研究法对实验条件的控制不苛 求严格,而采取一种可行的科学性控制。教育行动研究的“实验室” 是真实的教学环境。(陶文中,1997/6;程江平,1996/6)还有研究者 强调,行动研究具有自然性,研究课题的产生和研究进程的展开都 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之中,行动研究强调自然情境下的现场研究。 (洪明,1999/1;施长君等,2001/5) 8.行动研究具有鲜明的行动性,即讲求研究者的实际行动,要 求研究者参与到学校、课堂的实际工作中,研究过程是研究者在现场 的行动中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 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洪明
1999/1)这种行动性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为行动而研究” (research for action);第二,"对行动的研究”(research of action): 第三,“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第四,行动研究是 种在动态环境下或在较短时间内显示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效 能的研究方法。(沈映珊,2000/9)换言之,行动研究具有实践性, 行动研究是探究实践,为实际工作者所执行并且其结果符合实际工作 者之目的的研究。(刘朋,2001/8) 9.研究具有动态性,方案可以不断修改,方法可灵活多样。(梁 靖云,20027换言之,行动研究是一种动态生成性研究,具有“弹 性”特征。教育行动研究在千变万化的教育实践中进行,有时不可能 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设想好,制定出周密的行动方案,只有根据 实际的需要边研究边修改方案,才能使在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得以 合理而利地解决。可以说,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解决老问题、形成 新问题的循环过程。(袭指挥等,2002/9) 10.行动研究是在一定情境下、一定范围内的有区域限制的、只 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的研究。(张秋凌,2001/3) 11.研究成果具有非普适性。作为一种直接面向具体情境中具体 问题的研究范式行动研究在特定情境中得出的研究结论一般只适用 于该情境、该问题本身,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境的概括化知识的获得不 是行动研究的目的所在。从这一角度看,行动研究具有个案性质。不 过如何认识某一特定情境下研究的结果对理解和改进其他情境的作 用,西方学者对此还有争论。(洪明,1999/1)
1999/1)这种行动性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为行动而研究” (research for action);第二,“对行动的研究”(research of action); 第三,“在行动中研究” (research in action);第四,行动研究是一 种在动态环境下或在较短时间内显示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效 能的研究方法。(沈映珊,2000/9)换言之,行动研究具有实践性, 行动研究是探究实践,为实际工作者所执行并且其结果符合实际工作 者之目的的研究。(刘朋,2001/8) 9.研究具有动态性,方案可以不断修改,方法可灵活多样。(梁 靖云,2002/7)换言之,行动研究是一种动态生成性研究,具有“弹 性”特征。教育行动研究在千变万化的教育实践中进行,有时不可能 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设想好,制定出周密的行动方案,只有根据 实际的需要边研究边修改方案,才能使在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得以 合理而顺利地解决。可以说,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解决老问题、形成 新问题的循环过程。(袭指挥等,2002/9) 10.行动研究是在一定情境下、一定范围内的有区域限制的、只 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的研究。(张秋凌,2001/3) 11.研究成果具有非普适性。作为一种直接面向具体情境中具体 问题的研究范式,行动研究在特定情境中得出的研究结论一般只适用 于该情境、该问题本身,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境的概括化知识的获得不 是行动研究的目的所在。从这一角度看,行动研究具有个案性质。不 过,如何认识某一特定情境下研究的结果对理解和改进其他情境的作 用,西方学者对此还有争论。(洪明,1999/1)
此外,有研究者根据国外学者斯滕豪斯、凯米斯和埃利奥特等人 的研究,将行动研究的特征慨括为“参与”、”合作”、“改进”、 “系统”几个方面。“参与”即教师参与行动研究,也可以理解为“教 师成为研究者”。“合作”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与外部群体或制度合 作。“改进”主要是“改进学校实践”,除了改进实践外,还包括改 进教师的理解以及实践者所处的社会情境。“系统”主要是指行动研 究必须符合某种“科学的方法”,而不使自己沦落为“随意性问题解 决”。(刘良华,2001/4) (三)类型 在研究与讨论中,研究者们很重视行动研究的类型。研究者们对 于行动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1.按照研究的侧重点,将行动研究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行动 者用科学的方法叔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这类研究强调的是行动研 究的科学性,如强调使用测量、统计等科学的方法来验证有关的理论 假设,结合自己实践的问题进行研究:行动者为解决实践问题而进行 的研究,这类研究强调的是行动研究对社会实践的改进功能,它使用 的不仅仅是统计数据等科学的研究手段,而且包括参与者个人的资 料,如日记、谈话录音、照片等,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行动者面 临的问题,而不是建立理论: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批判性反思 这类研究强调的是行动研究的批判性即以理论的批判和意识的启蒙 来引起和改进行动,实践者在研究中通过自我反思追求自由、自主和 解放。虽然这三类研究强调的方面各有侧重,但在实际研究中,研究
此外,有研究者根据国外学者斯滕豪斯、凯米斯和埃利奥特等人 的研究,将行动研究的特征慨括为“参与”、“合作”、“改进”、 “系统”几个方面。“参与”即教师参与行动研究,也可以理解为“教 师成为研究者”。“合作”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与外部群体或制度合 作。“改进”主要是“改进学校实践”,除了改进实践外,还包括改 进教师的理解以及实践者所处的社会情境。“系统”主要是指行动研 究必须符合某种“科学的方法”,而不使自己沦落为“随意性问题解 决”。(刘良华,2001/4) (三)类型 在研究与讨论中,研究者们很重视行动研究的类型。研究者们对 于行动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1.按照研究的侧重点,将行动研究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行动 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这类研究强调的是行动研 究的科学性,如强调使用测量、统计等科学的方法来验证有关的理论 假设,结合自己实践的问题进行研究;行动者为解决实践问题而进行 的研究,这类研究强调的是行动研究对社会实践的改进功能,它使用 的不仅仅是统计数据等科学的研究手段,而且包括参与者个人的资 料,如日记、谈话录音、照片等,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行动者面 临的问题,而不是建立理论;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批判性反思, 这类研究强调的是行动研究的批判性,即以理论的批判和意识的启蒙 来引起和改进行动,实践者在研究中通过自我反思追求自由、自主和 解放。虽然这三类研究强调的方面各有侧重,但在实际研究中,研究
者可能同时将这三个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郑金洲,1997/1) 2.从每一个行动研究内部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应行动研究发展 的不同阶段,将行动研究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试验型,以科学的 方法探讨社会问题,由研究引发的行动改变被认为是理性的活动, 可以被规划和被控制,追求研究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组织型,它 将行动研究应用于对组织的解决,其核心是创造富有生产力的工作 关系,研究者与参与者协作进行,研究是一个相互合的过程,研 究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改造功能:专业型,研究植根于实际的社会机构 之中,目的是促进和形成新的职业,通过研究而发展有关专业人员 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反思,设法改变自己早已 熟悉的行为实践:赋加权力型,这类研究与社区发展紧密相关,以反 压迫的姿态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摇旗呐喊,研究的目的是结合理论 和实际解决社区的具体问题,研究者协助参与者确认研究的问题, 提高彼此相互合作的共识。这四类研究犹如一个光谱的连续体,从 最初的实验型研究到最后的赋加权力型研究,由理性的社会管理到 结构的,然后向社会的冲突逐步演进。(陈向明,1999/2) 3.有研究者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从参与者对自己的行动所作 的反思的具体情况来看,将行动研究划分为以下三类。“内隐式行 动中认识”(tacit knowledge-in-action),通常实践者对自己的实 践知识及其来源缺乏意识,无法清楚地用语言说出,无法将自己的 思考与行动分开,“行动中认识”的研究是对实践者日常的例行式 行动进行的研究,通过观察和反思了解实践者的内隐性知识;“行
者可能同时将这三个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郑金洲,1997/1) 2.从每一个行动研究内部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应行动研究发展 的不同阶段,将行动研究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试验型,以科学的 方法探讨社会问题,由研究引发的行动改变被认为是理性的活动, 可以被规划和被控制,追求研究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组织型,它 将行动研究应用于对组织的解决,其核心是创造富有生产力的工作 关系,研究者与参与者协作进行,研究是一个相互合作的过程,研 究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改造功能;专业型,研究植根于实际的社会机构 之中,目的是促进和形成新的职业,通过研究而发展有关专业人员 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反思,设法改变自己早已 熟悉的行为实践;赋加权力型,这类研究与社区发展紧密相关,以反 压迫的姿态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摇旗呐喊,研究的目的是结合理论 和实际解决社区的具体问题,研究者协助参与者确认研究的问题, 提高彼此相互合作的共识。这四类研究犹如一个光谱的连续体,从 最初的实验型研究到最后的赋加权力型研究,由理性的社会管理到 结构的,然后向社会的冲突逐步演进。(陈向明,1999/2) 3.有研究者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从参与者对自己的行动所作 的反思的具体情况来看,将行动研究划分为以下三类。“内隐式行 动中认识” (tacit knowledge-in-action),通常实践者对自己的实 践知识及其来源缺乏意识,无法清楚地用语言说出,无法将自己的 思考与行动分开,“行动中认识”的研究是对实践者日常的例行式 行动进行的研究,通过观察和反思了解实践者的内隐性知识;“行
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即在行动中进行反思,这类研 究不是依靠现存的理论或技巧来处理问题,而是针对一个独特的情 境来思考问题,思考不会脱离实践事物,所有的决定都一定会转化 为行动,在行动中推进自己对事物的探究:“对行动进行反思” (reflection-on-action),参与者将自己抽离出行动,将自己的行动 作为对象进行反思。(陈向明,1999/2) 4.根据参与研究的成员的成分及不同成员所起作用的不同,将 行动研究划分为以下三类:合作模式,在这类研究中,专家(即传统 意义上的“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一起合作,共同进行研究支持模 式,在这类研究中,研究的动力来自实际工作者,他们自己提出并 选择需要研究的问题,自己决定行动研究的方案,专家则作为咨询 者帮助实际工作者形成理论假设,计划具体的行动以及评价行动的 过程和结果;独立模式,在这种研究中,实际工作者独立进行研究, 不需要专家的帮助和指导。(郑金洲,1997/1)还有研究者根据参与 者的不同,将行动研究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某教师单独对某 班某学科的某种教学活动进行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改进;二是学校范 围内若干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或者由学校领导组成团体进行的研 究;三是由专家、研究人员、教师、政府资助者、学校等组成的研 究队伍进行的研究。(毛景焕,2000/2) 二、功能、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一)行动研究的功能 综合各种有关的研究来看,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
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即在行动中进行反思,这类研 究不是依靠现存的理论或技巧来处理问题,而是针对一个独特的情 境来思考问题,思考不会脱离实践事物,所有的决定都一定会转化 为行动,在行动中推进自己对事物的探究;“对行动进行反思” (reflection-on-action),参与者将自己抽离出行动,将自己的行动 作为对象进行反思。(陈向明,1999/2) 4.根据参与研究的成员的成分及不同成员所起作用的不同,将 行动研究划分为以下三类:合作模式,在这类研究中,专家(即传统 意义上的“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一起合作,共同进行研究;支持模 式,在这类研究中,研究的动力来自实际工作者,他们自己提出并 选择需要研究的问题,自己决定行动研究的方案,专家则作为咨询 者帮助实际工作者形成理论假设,计划具体的行动以及评价行动的 过程和结果;独立模式,在这种研究中,实际工作者独立进行研究, 不需要专家的帮助和指导。(郑金洲,1997/1)还有研究者根据参与 者的不同,将行动研究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某教师单独对某 班某学科的某种教学活动进行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改进;二是学校范 围内若干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或者由学校领导组成团体进行的研 究;三是由专家、研究人员、教师、政府资助者、学校等组成的研 究队伍进行的研究。(毛景焕,2000/2) 二、功能、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一)行动研究的功能 综合各种有关的研究来看,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