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食品中 N-亚硝基化合物(N-nitroso compounds) 的污染及预防 一)结构与种类: 亚硝胺(N-nitrosamine) 亚硝酰胺(N-nitrosamide) 二)毒性(toxicology): 强致癌物、致畸、胚胎毒性 1)致癌作用特点: 1.多次长期摄入致癌; 2.一次冲击量致癌 3.多种靶器官产生肿瘤; 4.成年幼年动物均可致癌 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食品亚硝胺检出率高 2)致癌作用差别: 亚硝酰胺:终末致癌物 亚硝胺:体内代谢活化后致癌 3)致癌机理: α碳原子羟基化――中间代谢成烷化剂 ――DNA,RNA 复制错误――肿瘤细胞 三)亚硝基化合物来源和形成条件 1. 前体物质: 胺类:蛋白质分解、不新鲜食物、腌制、熏烤、油煎 啤酒大麦芽烘烤 亚硝基化剂:N02、NO3、N2O3、NO. 食品发色剂 2. 影响亚硝基化因素: 氢离子浓度,PH 2.5-3.4 最适反应;硫氢酸根,加速反应;食品霉变; 亚硝酸盐还原菌 四)预防措施: A 防止食品霉变和微生物污染 B 阻断亚硝胺形成: VC(猕猴桃、刺梨、沙棘);VE;大蒜素;茶叶(茶多酚、鞣酸) C 控制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使用量 D 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E 使用钼肥,降低食品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F 制定卫生标准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对 食品污染和预防 种类: 多环芳烃、杂环胺 来源: 有机物(煤、柴油、木柴、香烟)燃烧不完全产生 一)食品中苯并(a)芘来源: 1. 食品烘烤熏制直接受污染;2 高温烹调食品成分热解热聚 2. 植物食品吸收水土大气中多环芳烃;4 食品加工机械(润滑油)、 5 包装材料(报纸)污染; 6 柏油马路晒粮食; 7 水体污染-水产品富集
12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食品中 N-亚硝基化合物(N-nitroso compounds) 的污染及预防 一)结构与种类: 亚硝胺(N-nitrosamine) 亚硝酰胺(N-nitrosamide) 二)毒性(toxicology): 强致癌物、致畸、胚胎毒性 1)致癌作用特点: 1.多次长期摄入致癌; 2.一次冲击量致癌 3.多种靶器官产生肿瘤; 4.成年幼年动物均可致癌 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食品亚硝胺检出率高 2)致癌作用差别: 亚硝酰胺:终末致癌物 亚硝胺:体内代谢活化后致癌 3)致癌机理: α碳原子羟基化――中间代谢成烷化剂 ――DNA,RNA 复制错误――肿瘤细胞 三)亚硝基化合物来源和形成条件 1. 前体物质: 胺类:蛋白质分解、不新鲜食物、腌制、熏烤、油煎 啤酒大麦芽烘烤 亚硝基化剂:N02、NO3、N2O3、NO. 食品发色剂 2. 影响亚硝基化因素: 氢离子浓度,PH 2.5-3.4 最适反应;硫氢酸根,加速反应;食品霉变; 亚硝酸盐还原菌 四)预防措施: A 防止食品霉变和微生物污染 B 阻断亚硝胺形成: VC(猕猴桃、刺梨、沙棘);VE;大蒜素;茶叶(茶多酚、鞣酸) C 控制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使用量 D 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E 使用钼肥,降低食品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F 制定卫生标准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对 食品污染和预防 种类: 多环芳烃、杂环胺 来源: 有机物(煤、柴油、木柴、香烟)燃烧不完全产生 一)食品中苯并(a)芘来源: 1. 食品烘烤熏制直接受污染;2 高温烹调食品成分热解热聚 2. 植物食品吸收水土大气中多环芳烃;4 食品加工机械(润滑油)、 5 包装材料(报纸)污染; 6 柏油马路晒粮食; 7 水体污染-水产品富集
13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小 结 二)毒性(Toxicology): 致癌作用 胚胎毒性:经胎盘使子代发生肿瘤、胚胎死亡、仔鼠免疫功能下降 致突变:Ame's 试验阳性,染色体畸变 人体组织毒性:上皮分化不良、细胞变性破坏 吃烟熏食品人群胃癌高发(冰岛、匈牙利、拉脱维亚〕,减小食用 熏制食品,居民胃癌发病率降低 三)预防(Prevention): A.改进食品加工烹调方法防止污染:改进熏制烘烤食品的燃烧过 程;改良烟熏剂,电烤代替碳烤 食品不直接接炭火熏制烘烤;烹调温度不可过高,不烧焦食品, 避免过多煎炸烤食品,不在柏油马路晒粮、油料种子;防止润滑 油污染食品 B.去毒: 油脂污染:活性炭吸附去毒;粮谷类污染:碾磨去糠皮;紫外线照射 去毒;增加蔬菜水果: 膳食纤维吸附多环芳烃, 抑制致突变 C.制定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多环芳烃含量< 10ug/kg 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 从烹调食品的碱性部分提取的主要成分,包括胺基咪唑氮杂芳 烃和胺基咔啉类。 1.致突变性与致癌性:试验显示杂环胺具有致突变性,致突变性需 要代谢活化。 具有致癌性,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其他有大肠癌、血管瘤等。 有心肌毒性 2.来源 动物性食品烹调是杂环胺的主要来源,肉类食品中的氨基酸、 肌酸或肌酸酐含量、烹调温度、时间、水份影响杂环胺的形成。 3.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 1)改进烹调加工方法 2)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3)建立和完善杂环胺的检测方法 二恶英类(dioxins)化合物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和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 其中 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是目前已知的化合物中 毒性最大的。产生于城市垃圾焚烧、纸浆漂白、汽车尾气、化学品 杂质的使用。我国由于血防钉螺药五氯酚钠的大量使用使水体、土 壤及食物中发生二恶英污染。急性毒性强,有致癌性、生殖毒性、 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等多种健康危害,特别是此类污染物极为稳 定,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在体内有极强的蓄积性。因此,尽管在食 物链中含量甚微,其潜在的长期慢性危害倍受关注
13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小 结 二)毒性(Toxicology): 致癌作用 胚胎毒性:经胎盘使子代发生肿瘤、胚胎死亡、仔鼠免疫功能下降 致突变:Ame's 试验阳性,染色体畸变 人体组织毒性:上皮分化不良、细胞变性破坏 吃烟熏食品人群胃癌高发(冰岛、匈牙利、拉脱维亚〕,减小食用 熏制食品,居民胃癌发病率降低 三)预防(Prevention): A.改进食品加工烹调方法防止污染:改进熏制烘烤食品的燃烧过 程;改良烟熏剂,电烤代替碳烤 食品不直接接炭火熏制烘烤;烹调温度不可过高,不烧焦食品, 避免过多煎炸烤食品,不在柏油马路晒粮、油料种子;防止润滑 油污染食品 B.去毒: 油脂污染:活性炭吸附去毒;粮谷类污染:碾磨去糠皮;紫外线照射 去毒;增加蔬菜水果: 膳食纤维吸附多环芳烃, 抑制致突变 C.制定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多环芳烃含量< 10ug/kg 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 从烹调食品的碱性部分提取的主要成分,包括胺基咪唑氮杂芳 烃和胺基咔啉类。 1.致突变性与致癌性:试验显示杂环胺具有致突变性,致突变性需 要代谢活化。 具有致癌性,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其他有大肠癌、血管瘤等。 有心肌毒性 2.来源 动物性食品烹调是杂环胺的主要来源,肉类食品中的氨基酸、 肌酸或肌酸酐含量、烹调温度、时间、水份影响杂环胺的形成。 3.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 1)改进烹调加工方法 2)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3)建立和完善杂环胺的检测方法 二恶英类(dioxins)化合物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和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 其中 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是目前已知的化合物中 毒性最大的。产生于城市垃圾焚烧、纸浆漂白、汽车尾气、化学品 杂质的使用。我国由于血防钉螺药五氯酚钠的大量使用使水体、土 壤及食物中发生二恶英污染。急性毒性强,有致癌性、生殖毒性、 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等多种健康危害,特别是此类污染物极为稳 定,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在体内有极强的蓄积性。因此,尽管在食 物链中含量甚微,其潜在的长期慢性危害倍受关注
14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五.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设备的食品卫生 一.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基本卫生问题 1.竹、木、纸、布等传统材质的主要特点是表面不光滑,质地疏松、 渗水性强,因而增加了微生物污染的机会。 2.搪瓷、陶瓷:质地坚硬,表面光滑、不渗水,主要是有害金属渗出。 3.铝制品: 再生制品、有害金属杂质及铝问题 4.高分子化合物: 单体、添加剂、低聚合物 二.塑料分类与基本卫生 由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单纯由高分子化合 物构成的为树脂,加入添加剂为塑料。 热塑性塑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即开始软化,可吹塑或挤压成型,温度 降低后可重新固化,常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 热固性塑料:加热不能再软化,如脲醛塑料、三聚氰胺甲醛 一)常见塑料制品的卫生学意义 1.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 注意低聚合度分子易溶于油脂,而使油脂带蜡味,不宜用于长期 盛油。其次是再生制品的卫生问题。 2.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 有热解产物苯乙烯、甲苯、乙苯、异 丙苯等,应限定单体量。 3.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单体、助剂及热解产物的问题 4.聚碳酸脂塑料(polycarbonate, PC) 5.三聚氰胺甲醛塑料(melamine-formaldehyde)与脲醛塑料 游离甲醛 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塑料(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催化剂 7.不饱和聚脂树脂及玻璃钢制品 二)塑料添加剂 1.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允许使用二丁酯、二辛酯;磷酸酯类中 的磷酸二苯一辛酯;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的己二酸二辛酯也是一种常用 增塑剂。 2.稳定剂 防止塑料制品在空气中长期受光的作用,或长期在较高温 度下降解的一类物质。有金属盐类,多用锌盐、钙盐。 3.其他: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抗静电剂 减 少静电吸附,使表面光滑,如阴离子型的烷基苯磺酸盐、烯烃磺酸盐, 阳离子型的月桂醇,非离子型的醚类、酯类等等。 三)卫生要求 溶液浸泡的溶出试验: 3-4%的乙酸(食醋),己烷、庚烷(食用油)其他用蒸馏水、乳酸、 乙醇、碳酸氢钠、蔗糖等水溶液,浸泡液用量 2ml/cm2 计算。 指标:1.重金属含量(以 pb mg/L 计) 2.蒸发残渣 向溶液中迁移的不挥发物总量 3.溶出物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 mg/L)可溶出有机物总量 4.少数测定苯乙烯、甲苯、乙苯、氯乙烯、甲醛、异丙苯等有 针对性的指标
14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五.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设备的食品卫生 一.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基本卫生问题 1.竹、木、纸、布等传统材质的主要特点是表面不光滑,质地疏松、 渗水性强,因而增加了微生物污染的机会。 2.搪瓷、陶瓷:质地坚硬,表面光滑、不渗水,主要是有害金属渗出。 3.铝制品: 再生制品、有害金属杂质及铝问题 4.高分子化合物: 单体、添加剂、低聚合物 二.塑料分类与基本卫生 由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单纯由高分子化合 物构成的为树脂,加入添加剂为塑料。 热塑性塑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即开始软化,可吹塑或挤压成型,温度 降低后可重新固化,常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 热固性塑料:加热不能再软化,如脲醛塑料、三聚氰胺甲醛 一)常见塑料制品的卫生学意义 1.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 注意低聚合度分子易溶于油脂,而使油脂带蜡味,不宜用于长期 盛油。其次是再生制品的卫生问题。 2.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 有热解产物苯乙烯、甲苯、乙苯、异 丙苯等,应限定单体量。 3.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单体、助剂及热解产物的问题 4.聚碳酸脂塑料(polycarbonate, PC) 5.三聚氰胺甲醛塑料(melamine-formaldehyde)与脲醛塑料 游离甲醛 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塑料(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催化剂 7.不饱和聚脂树脂及玻璃钢制品 二)塑料添加剂 1.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允许使用二丁酯、二辛酯;磷酸酯类中 的磷酸二苯一辛酯;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的己二酸二辛酯也是一种常用 增塑剂。 2.稳定剂 防止塑料制品在空气中长期受光的作用,或长期在较高温 度下降解的一类物质。有金属盐类,多用锌盐、钙盐。 3.其他: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抗静电剂 减 少静电吸附,使表面光滑,如阴离子型的烷基苯磺酸盐、烯烃磺酸盐, 阳离子型的月桂醇,非离子型的醚类、酯类等等。 三)卫生要求 溶液浸泡的溶出试验: 3-4%的乙酸(食醋),己烷、庚烷(食用油)其他用蒸馏水、乳酸、 乙醇、碳酸氢钠、蔗糖等水溶液,浸泡液用量 2ml/cm2 计算。 指标:1.重金属含量(以 pb mg/L 计) 2.蒸发残渣 向溶液中迁移的不挥发物总量 3.溶出物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 mg/L)可溶出有机物总量 4.少数测定苯乙烯、甲苯、乙苯、氯乙烯、甲醛、异丙苯等有 针对性的指标
15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三.橡胶的食品卫生 一)橡胶乳胶及单体 合成橡胶:1.丁橡胶、丁二烯橡胶 单体异丁二烯、异戊二烯有麻 醉作用; 2.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蒸气有刺激性; 3.丁氰橡胶的单体丙烯氰有较强毒性、可引起流血和致畸作用。 4.氯丁二烯橡胶的单体 1,3-二氯丁二烯报告可致肺癌、皮肤癌 二)添加剂 1.硫化促进剂 促进橡胶硫化,提高橡胶的硬 度、耐热性和耐浸泡性 2.防老化剂 提高橡胶的耐热性、耐酸性、耐臭氧性及耐曲折龟裂性 3.充填剂 白色是氧化锌 黑色是炭黑 四.涂料的食品卫生 1.溶剂挥干成膜涂料 单体、低聚物及添加剂 2.加固化剂交联成膜树脂 单体、固化剂 3.氧化成膜树脂 不耐浸泡 4.高分子乳液涂料 含氟低聚物 五.搪瓷、陶瓷及其他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 搪瓷、陶瓷的瓷釉中含有铅盐,盛装醋、果 汁、酒等食品时铅溶出可致中毒。 铝制品 不能用回收铝做食具,对成品应限制溶出物(4%乙酸)的杂 质金属 包装纸 注意荧光增白剂,废品纸的化学污染与微生物污染,浸蜡 包装纸中多环芳烃及彩印的油墨污染 小 结
15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三.橡胶的食品卫生 一)橡胶乳胶及单体 合成橡胶:1.丁橡胶、丁二烯橡胶 单体异丁二烯、异戊二烯有麻 醉作用; 2.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蒸气有刺激性; 3.丁氰橡胶的单体丙烯氰有较强毒性、可引起流血和致畸作用。 4.氯丁二烯橡胶的单体 1,3-二氯丁二烯报告可致肺癌、皮肤癌 二)添加剂 1.硫化促进剂 促进橡胶硫化,提高橡胶的硬 度、耐热性和耐浸泡性 2.防老化剂 提高橡胶的耐热性、耐酸性、耐臭氧性及耐曲折龟裂性 3.充填剂 白色是氧化锌 黑色是炭黑 四.涂料的食品卫生 1.溶剂挥干成膜涂料 单体、低聚物及添加剂 2.加固化剂交联成膜树脂 单体、固化剂 3.氧化成膜树脂 不耐浸泡 4.高分子乳液涂料 含氟低聚物 五.搪瓷、陶瓷及其他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 搪瓷、陶瓷的瓷釉中含有铅盐,盛装醋、果 汁、酒等食品时铅溶出可致中毒。 铝制品 不能用回收铝做食具,对成品应限制溶出物(4%乙酸)的杂 质金属 包装纸 注意荧光增白剂,废品纸的化学污染与微生物污染,浸蜡 包装纸中多环芳烃及彩印的油墨污染 小 结
16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2005 年 11 月 10 日 授课年级 预防医学 专业 2002 级 授课时间:05-10-25 至 05-12-22 课 程 名 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总学时 72 本人授课学时 26 教 研 室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讲课学时 46 考试课/考查课 :考试 教 师 孙晓红 实验学时 27 教学地点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五版 起止章节页码 第八章 第一、二节 P283-301 讲授题目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计划用学时 2 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抗氧化剂的基本作用, 常用品种;掌握着色剂的分类,作用及优缺点,常用品种;掌握护色 剂的作用和常用品种;掌握防腐剂的作用,品种及分类 熟悉内容:熟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与卫生管理。熟悉漂白剂的基本 作用,常用品种;熟悉甜味剂的作用,品种。 了解内容:了解酸度调节剂;了解酶制剂的作用; 了解增味剂的作用,品种。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作 用原理及种类 疑点: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进程: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 10 分钟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与卫生管理 10 分钟 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 30 分钟 着色剂、护色剂 20 分钟 酶制剂、增味剂、 10 分钟 防腐剂、甜味剂 20 分钟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为主 参考资料: 现代食品卫生学 陈炳卿 刘志诚 王茂起主编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作 业: 试述食用合成色素的种类及其安全性评价 试述抗氧化剂、漂白剂、防腐剂的作用原理 食品添加剂
16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2005 年 11 月 10 日 授课年级 预防医学 专业 2002 级 授课时间:05-10-25 至 05-12-22 课 程 名 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总学时 72 本人授课学时 26 教 研 室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讲课学时 46 考试课/考查课 :考试 教 师 孙晓红 实验学时 27 教学地点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五版 起止章节页码 第八章 第一、二节 P283-301 讲授题目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计划用学时 2 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抗氧化剂的基本作用, 常用品种;掌握着色剂的分类,作用及优缺点,常用品种;掌握护色 剂的作用和常用品种;掌握防腐剂的作用,品种及分类 熟悉内容:熟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与卫生管理。熟悉漂白剂的基本 作用,常用品种;熟悉甜味剂的作用,品种。 了解内容:了解酸度调节剂;了解酶制剂的作用; 了解增味剂的作用,品种。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作 用原理及种类 疑点: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进程: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 10 分钟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与卫生管理 10 分钟 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 30 分钟 着色剂、护色剂 20 分钟 酶制剂、增味剂、 10 分钟 防腐剂、甜味剂 20 分钟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为主 参考资料: 现代食品卫生学 陈炳卿 刘志诚 王茂起主编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作 业: 试述食用合成色素的种类及其安全性评价 试述抗氧化剂、漂白剂、防腐剂的作用原理 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