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 2009-12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行歌曲的遗憾 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 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流行歌曲往往有着太多的遗 像《弯弯的月亮》,前面唱的是遥远的夜空,弯月,小桥,小船,阿娇,歌谣,歌声随风飘 飘到我的脸上到此为止,和曲调相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童年的阿娇”让人油然而生 的是怀旧情愫。可当听众几乎把自己一腔思乡怀旧和曲调共舞时,歌词突然来了一个义正辞 严的现代化批判:“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 歌谣。”前面调动起来的那点伤情怀旧,便被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是继续伤情怀旧下去,还 是收起运淡淡的悲伤和歌词一起去为乡村没有现代化而义愤填膺呢? 再比如《涛声依旧》,歌词里用了不少古典诗歌的动词技巧,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 打”无眠,就是把动词两边的名词距离拉大,使动词的意思多几个拐弯。还用了一些古典诗 词的名词意象,主要是《枫桥夜泊》里的渔火、枫桥、钟声、客船,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 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特别是有两句写得确实不错:“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 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可是,偏偏有两句反复唱的歌词却一下子显 出了笨拙做作,那就是“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前句像匆匆
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 09-10 学年高三上学期 12 月月考 语 文 2009-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66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流行歌曲的遗憾 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 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流行歌曲往往有着太多的遗 憾。 像《弯弯的月亮》,前面唱的是遥远的夜空,弯月,小桥,小船,阿娇,歌谣,歌声随风飘, 飘到我的脸上……到此为止,和曲调相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童年的阿娇”让人油然而生 的是怀旧情愫。可当听众几乎把自己一腔思乡怀旧和曲调共舞时,歌词突然来了一个义正辞 严的现代化批判:“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 歌谣。”前面调动起来的那点伤情怀旧,便被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是继续伤情怀旧下去,还 是收起运淡淡的悲伤和歌词一起去为乡村没有现代化而义愤填膺呢? 再比如《涛声依旧》,歌词里用了不少古典诗歌的动词技巧,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 打”无眠,就是把动词两边的名词距离拉大,使动词的意思多几个拐弯。还用了一些古典诗 词的名词意象,主要是《枫桥夜泊》里的渔火、枫桥、钟声、客船,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 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特别是有两句写得确实不错:“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 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可是,偏偏有两句反复唱的歌词却一下子显 出了笨拙做作,那就是“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前句像匆匆
把古人的衣服活剥下来,钮扣都来不及扣就草草上阵,后句像耐不住性子干脆直话直说,油 彩都来不及擦就草草下场,本来的流畅一下子闹了个肠梗阻,本来的机智好像江郎才尽, 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 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 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 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 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 到蔚为大观。 1.下列对文中“遗憾”的理解,全面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指流行歌曲的情感不能一以贯之,中间存在着脱节和跳跃的毛病。 B.指歌词本身笨拙做作,故弄玄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创作倾向 C.指歌曲文字玩花拳绣腿,缺少风骨,往往语句不通顺、表意不清晰。 D.指流行歌曲本身的素质、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围绕“流行歌曲的遗憾”这一论题,结合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密切联系现实生 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通过分析《弯弯的月亮》的歌词,指出其主旨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麻烦:处境尴尬 C.《涛声依旧》讲求艺术技巧,特别是化用《枫桥夜泊》中的意象,让歌词显得典雅而意 蕴丰富,但仍有笨拙做作的瑕疵 D.“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作者用比喻的说法表明了产生“遗憾”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字 功夫不到家,歌词本身往往是病句
把古人的衣服活剥下来,钮扣都来不及扣就草草上阵,后句像耐不住性子干脆直话直说,油 彩都来不及擦就草草下场,本来的流畅一下子闹了个肠梗阻,本来的机智好像江郎才尽。 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 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 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 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 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 到蔚为大观。 1.下列对文中“遗憾”的理解,全面准确的一项是(2 分)( ) A.指流行歌曲的情感不能一以贯之,中间存在着脱节和跳跃的毛病。 B.指歌词本身笨拙做作,故弄玄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创作倾向。 C.指歌曲文字玩花拳绣腿,缺少风骨,往往语句不通顺、表意不清晰。 D.指流行歌曲本身的素质、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文章围绕“流行歌曲的遗憾”这一论题,结合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密切联系现实生 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通过分析《弯弯的月亮》的歌词,指出其主旨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麻烦:处境尴尬。 C.《涛声依旧》讲求艺术技巧,特别是化用《枫桥夜泊》中的意象,让歌词显得典雅而意 蕴丰富,但仍有笨拙做作的瑕疵。 D.“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作者用比喻的说法表明了产生“遗憾”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字 功夫不到家,歌词本身往往是病句
3.文章认为,“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这 两句写得确实不错,请结合文意,说说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 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 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 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 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 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 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期间,若言相染, 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 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 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 终不还阁。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 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 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选自《隋书循吏传》)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被嗟异数:多次B.以功除岷州刺史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市:买D.讼者多两让而止两:再次
3.文章认为,“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这 两句写得确实不错,请结合文意,说说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2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 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 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 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 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 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 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期间,若言相染, 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 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 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 终不还阁。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 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 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选自《隋书·循吏传》)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B.前汝弃之,所以死耳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C.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D.尚令百姓系于囹圄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3分)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③ 7.翻译下面的文言文(10分) (1)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5分) (2)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日【明】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蟹。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8.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 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4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B.前汝弃之,所以死耳 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C.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D.尚令百姓系于囹圄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3 分)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7.翻译下面的文言文(10 分) (1)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5 分) (2)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5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秋日 【明】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8.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 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4 分)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 句。(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7小题,任选5题,5分) 10.(1) ,池鱼思故渊。(2) ,秋水共长天一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寄蜉蝣于天地, 。(6)出师未捷身先死 (7)庄生晓梦迷蝴蝶,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的母校,我的梦 竹林 那面镜子,我是经常梦见的 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它又大又明亮,像 最忠实的哨兵,恭候每个早晨蜂拥而来的莘莘学子。 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头发乱不乱,纽 扣系好了没有,衣着是不是很整洁,脚上的鞋带有松弛吗?如果因为匆忙,你在某个细节上 有所疏忽,那么镜子会告诉你。你整理好自己,带着美的仪表、美的心灵走进教室,那么你 的一天是美好的,你的未来也将是美好的。 老校长穿一件浅色带条纹的薄呢大衣,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去,有着那个时代罕见的儒雅 风度。他似乎已经很老了,可是他让我们如沐春风 镜子里的这个女孩一天天长高,她腼腆而羞涩,没有什么好衣服穿,但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缝 补破洞,用装满热水的茶杯熨烫洗过的衣服,她永远是干干净净的。 我看着她,有时会有一些疑惑:她真的是我吗?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 句。(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 7 小题,任选 5 题,5 分) 10.(1)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2)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3)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6)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 (7)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我的母校,我的梦 竹林 那面镜子,我是经常梦见的。 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它又大又明亮,像 最忠实的哨兵,恭候每个早晨蜂拥而来的莘莘学子。 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头发乱不乱,纽 扣系好了没有,衣着是不是很整洁,脚上的鞋带有松弛吗?如果因为匆忙,你在某个细节上 有所疏忽,那么镜子会告诉你。你整理好自己,带着美的仪表、美的心灵走进教室,那么你 的一天是美好的,你的未来也将是美好的。 老校长穿一件浅色带条纹的薄呢大衣,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去,有着那个时代罕见的儒雅 风度。他似乎已经很老了,可是他让我们如沐春风。 镜子里的这个女孩一天天长高,她腼腆而羞涩,没有什么好衣服穿,但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缝 补破洞,用装满热水的茶杯熨烫洗过的衣服,她永远是干干净净的。 我看着她,有时会有一些疑惑:她真的是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