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联合考试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 ②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 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 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握人工 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对经济社会发 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③人工智能有着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放眼当下,人工智能正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 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注入新动能。但也要看到,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 算能力对大量数据进行抽象和总结,转化为一类特定的计算模型,最终实施在特定的应用中 传统人工智能这一运行模式也带来一些问题:知识引导方法长于推理,但是难以拓展;数据 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其过程难以理解:策略学习手段能对未知空间进行探索,但其依 赖于搜索策略。可见,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能的各自优势,是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④在这一背景下,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脑科学 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各种认知任务,大脑要在短时间内保存和处理各种感兴趣的信息,完成 这个过程的大脑系统就是“工作记忆”。此外,基于生物层面的神经突触信号传递作用机制、 脑区间环路特征、脑信息表达与处理等成为研究热点,这些都为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提供 了新的方向。可以预见,通过脑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神经机制的系统解析,“破译”大脑信息 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再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参照、模拟和逆向工程,将会形成以“类脑智
高三年级联合考试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 遇。 ②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 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 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握人工 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对经济社会发 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③人工智能有着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放眼当下,人工智能正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 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注入新动能。但也要看到,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 算能力对大量数据进行抽象和总结,转化为一类特定的计算模型,最终实施在特定的应用中。 传统人工智能这一运行模式也带来一些问题:知识引导方法长于推理,但是难以拓展;数据 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其过程难以理解;策略学习手段能对未知空间进行探索,但其依 赖于搜索策略。可见,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能的各自优势,是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④在这一背景下,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脑科学 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各种认知任务,大脑要在短时间内保存和处理各种感兴趣的信息,完成 这个过程的大脑系统就是“工作记忆”。此外,基于生物层面的神经突触信号传递作用机制、 脑区间环路特征、脑信息表达与处理等成为研究热点,这些都为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提供 了新的方向。可以预见,通过脑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神经机制的系统解析,“破译”大脑信息 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再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参照、模拟和逆向工程,将会形成以“类脑智
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⑤人工智能涉及范围极广,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对于我国来说,尤其需要把握好 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要以提升自主硏发能力为目标,以既有资源禀 赋和硏发优势为主攻方向,以“双一流”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人才梯队培养为抓手,实现 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原始突破,进而利用类脑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第二, 要做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不少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 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 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贯彻落实这一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提出 了很高要求。 ⑥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 遇。从全球治理到社会生活,从国家发展到家庭建设,都将因这一领域的创新而发生重大变 革。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只有与情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符 合人性的创新点。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正向的创新,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生活更加 美好 (摘编自许宁生《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并将引发人类社会重大变革 B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传统人工智能存在难以拓展、过程难以理解等问题 C近年来,不少国家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D当前人工智能需要先解决的是技术范畴内的问题,然后才是考虑人类最朴素的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形势与世界脑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分析,极具说服力。 第②段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话,目的是论证新一代人工智能必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 遇。 C.第④段分析了传统人工智能和类脑智能之间的区别,帮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D.文章引述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的内容来论证我国非常重视对相关人才的 培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
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⑤人工智能涉及范围极广,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对于我国来说,尤其需要把握好 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要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为目标,以既有资源禀 赋和研发优势为主攻方向,以“双一流”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人才梯队培养为抓手,实现 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原始突破,进而利用类脑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第二, 要做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不少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2017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 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 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贯彻落实这一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提出 了很高要求。 ⑥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 遇。从全球治理到社会生活,从国家发展到家庭建设,都将因这一领域的创新而发生重大变 革。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只有与情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符 合人性的创新点。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正向的创新,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生活更加 美好。 (摘编自许宁生《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并将引发人类社会重大变革。 B.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传统人工智能存在难以拓展、过程难以理解等问题。 C.近年来,不少国家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D.当前人工智能需要先解决的是技术范畴内的问题,然后才是考虑人类最朴素的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形势与世界脑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分析,极具说服力。 B.第②段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话,目的是论证新一代人工智能必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 遇。 C.第④段分析了传统人工智能和类脑智能之间的区别,帮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D.文章引述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的内容来论证我国非常重视对相关人才的 培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
能的各自优势。 B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主要指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参照、模拟和逆向工程,来“破译” 大脑信息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 C.只要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我国定能成为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 智能发展的引领者。 D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普适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深刻地改变 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 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进一步彰显了就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 位置,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 2012年以来,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趋于减少,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 数量庞大,在就业方面始终存在巨大压力。由于措施得当有力,我国已经连续6年实现城镇 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人,失业率始终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 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几年的就业仍 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此外,一些特殊就业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等需要给予特殊关照。与 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相比,就业结构矛盾的缓解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难度更大、更需要政策持续 发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6日) 材料二
能的各自优势。 B.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主要指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参照、模拟和逆向工程,来“破译” 大脑信息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 C.只要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我国定能成为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 智能发展的引领者。 D.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普适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深刻地改变 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 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进一步彰显了就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 位置,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 2012 年以来,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趋于减少,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 数量庞大,在就业方面始终存在巨大压力。由于措施得当有力,我国已经连续 6 年实现城镇 新增就业人口超过 1300 万人,失业率始终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 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几年的就业仍 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此外,一些特殊就业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等需要给予特殊关照。与 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相比,就业结构矛盾的缓解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难度更大、更需要政策持续 发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 年 04 月 16 日) 材料二:
最气度:8大行业就业市场相对饱和,就业形势较严峻 就业景气度最差的十大行业中,有8个行业CER指数低于1属于就业饱和行业。其中,航空 究与制遗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计算机硬件、旅游度假业列于新晋景气度最差的前十行业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空{航天研究与割造 印前/包装/ 能源/矿产/采据/练 仪器仪表及工业日动化 印刷阳包装/纸 电气电力/水利 电气电力 检验检测认 办公用品及汉备 办公用品及设备 石油/百化化 计算机硬件 粗裂务 款游度假 物业管理业中心 物业管现/商业中心 札品/具工艺术 123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 1.13 00.2040.60811.2 201CIER拾数 2018CIR指数 2017-2018年第四季度就业景气度最差的十大行业 注]CIER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Q4指第四季度。 (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材料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的主要因素。虽然增长的就业弹性—一就业 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会有变化,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一定会带来相同规模的就业,但总体来看,经济增 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来追求的。 但实际上,就业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我国现在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 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创新,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 高,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增加。最近2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劳 动者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显著增加,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可以预期,随 着教育被定位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将会得到进一步 提升。这一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如果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就业,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创新, 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增长。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既事关民生 也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赖德胜《作为宏观政策的就业优先政策》) 材料四 在信息化时代,由互联网创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台,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获取信 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提供的及时有效的信息,加强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 间的沟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工作搜寻等方式,影响个人的就业决策。此外,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还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职业类别,为个体的就业带来
[注]CIER 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Q4 指第四季度。 (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材料三: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的主要因素。虽然增长的就业弹性——就业 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会有变化,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一定会带来相同规模的就业,但总体来看,经济增 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来追求的。 但实际上,就业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我国现在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 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创新,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 高,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增加。最近 20 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劳 动者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显著增加,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可以预期,随 着教育被定位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将会得到进一步 提升。这一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如果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就业,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创新, 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增长。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既事关民生, 也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赖德胜《作为宏观政策的就业优先政策》) 材料四: 在信息化时代,由互联网创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台,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获取信 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提供的及时有效的信息,加强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 间的沟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工作搜寻等方式,影响个人的就业决策。此外,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还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职业类别,为个体的就业带来
多元化选择,能够使个人获得更多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机会,为提高个体的就业质量带来 新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3.2%,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 比,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并且由于城乡分割、个体差异的存在, 在中老年、女性和农民工等人群中的互联网使用率和使用技能都普遍偏低。 (摘编自《互联网使用、就业决策与就业质量》)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口基数大一新增→劳动力数量大一更要政策持续发力 B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一最大可→就业一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增长 C.各级各类教育一得到→长足发展一加→人力资本存量 D.互联网技术 新岗位、新职业 个体就业质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以来,由于措施得当有力,我国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经 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未来几年就业压力仍然是巨大的 B由材料二可知,2017及2018年环保、印刷、包装、造纸行业都处在就业饱和状态,就业 前景不容乐观;2018年处在就业饱和状态的行业有所增加。 C尽管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带来相同规模的就业,但不可否认,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 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前应当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 D如果提升中老年、女性和农民工等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率和使用技能,这将对他们的就业 有一定的帮助,对缓解就业压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6请你结合材料给急需就业者提三条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戏王 曹洪蔚 汴梁人爱听戏,听的是梆子戏。那腔调高亢、激越、悲壮,还透着柔媚,带着悠扬,百 听不厌。 刚解放那会儿,汴梁城梆子戏唱得最好的数黑妮儿。黑妮儿不是妮儿,是个大小伙子 演关公,师从全才须生“关大王”王海晏。黑妮儿演戏,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章法讲究
多元化选择,能够使个人获得更多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机会,为提高个体的就业质量带来 新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 53.2%,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 比,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并且由于城乡分割、个体差异的存在, 在中老年、女性和农民工等人群中的互联网使用率和使用技能都普遍偏低。 (摘编自《互联网使用、就业决策与就业质量》)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口基数大 ⎯⎯⎯→ 新增 劳动力数量大 ⎯⎯⎯→ 更需要 政策持续发力 B.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 ⎯⎯⎯⎯→ 最大可能 就业 ⎯⎯⎯→ 实现 高水平的经济增长 C.各级各类教育 ⎯⎯⎯→ 得到 长足发展 ⎯⎯⎯→ 增加 人力资本存量 D.互联网技术 ⎯⎯⎯→ 创造 新岗位、新职业 ⎯⎯⎯→ 可提高 个体就业质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2 年以来,由于措施得当有力,我国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经 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未来几年就业压力仍然是巨大的。 B.由材料二可知,2017 及 2018 年环保、印刷、包装、造纸行业都处在就业饱和状态,就业 前景不容乐观;2018 年处在就业饱和状态的行业有所增加。 C.尽管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带来相同规模的就业,但不可否认,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 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前应当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 D.如果提升中老年、女性和农民工等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率和使用技能,这将对他们的就业 有一定的帮助,对缓解就业压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6.请你结合材料给急需就业者提三条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戏 王 曹洪蔚 汴梁人爱听戏,听的是梆子戏。那腔调高亢、激越、悲壮,还透着柔媚,带着悠扬,百 听不厌。 刚解放那会儿,汴梁城梆子戏唱得最好的数黑妮儿。黑妮儿不是妮儿,是个大小伙子, 演关公,师从全才须生“关大王”王海晏。黑妮儿演戏,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章法讲究